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及皮试方法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及皮
试方法的探讨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孢菌素类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目前临床用药量最大的一类抗生素。随着其广泛应用,引起过敏反应(包括严重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等)的病例及医疗纠纷逐渐增多。医院管理部门希望药剂科制订相关规定制度以供参考,我科就头孢菌素类的皮试问题查阅有关文献,并归纳、分析,探讨头孢菌素药物临床皮试方法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1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否应做皮试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要做皮肤过敏试验,长期以来始终存在争议。《中国药典》(2005版)、通用的药物学著作无明确规定头孢菌素必须做过敏试验,只规定使用前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慎用或不用。而《新编药物学》(第16版)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未做常规规定,但指出具体产品说明书中有规定用前必须皮试的应按说明书执行,且注明“皮试液参考浓度300μg/ml”;李家泰主编的《临床药理学》中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陈孝治主编的《药物手册》中皮试液浓度为500μg/ml。大多数研究认为,在使用
头孢菌素药物前应用该药稀释液做皮试,而不能用青霉素G或头孢唑啉皮试液代替。此观点已被临床广泛接受。
2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致敏原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抗生素内在的致敏原及患者自身的过敏体质密切相关。头孢菌素类药物本身无免疫原性,不引发过敏反应,其高分子聚合物杂质才是主要的过敏原,它与蛋白质、多肽等大分子载体结合成完全抗原或本身聚合成多价半抗原后,诱发过敏反应[1]。另有研究发现,青霉噻唑基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基本物质,以R侧链为主的各异衍生物在头孢菌素类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各种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无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之间无完全交叉过敏性[2]。临床表明,对青霉素不过敏而换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的情况也很常见;有的患者对一种头孢菌素不过敏却对另一种头孢菌素要过敏。此外,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过敏的机制除药物本身的结构外,还与生产过程中混入的杂质蛋白质及其聚合物有关[3]。因此,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的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过敏反应的程度也可能不一样。
3 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依据
国内大多数文献资料研究表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为0.5mg/ml者相对较多,故我科选用浓度为0.5mg/ml来作为我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该方法简便,易于记忆,操作者易准确掌握剂量,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4 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前应先用拟用药物本身进行皮
头孢菌素类药物和青霉素类同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具有相同的β-内酰胺环。近年来β-LA之间存在的非交叉过敏反应屡见报道,多为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之间的非交叉过敏反应[4]。而对头孢菌素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大部分对青霉素过敏;1例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每日 4.0g,5天后改口服头孢羟氨苄(0.5g,每日3次)而出现过敏性休克[5],说明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现象。由于各种头孢菌素类之间没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因此用某一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做皮试液来判定其他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安全性的做法欠妥当,有文献报道提示一种头孢菌素皮试结果并不能真实反映另一种头孢菌素的皮试情况[6]。因此,头孢菌素药物的过敏皮试应拟用药物本身配制的皮试液进行,不宜用青霉素皮试液或头孢唑啉皮试液代替[7]。
【参考文献】
1 金少鸿.β-内酰胺抗生素的质量和过敏关系评述.抗生素,1998,13(1):65.
2 樊发彬.浅谈1990年版《中国药典》关于药物过敏的规定.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2):91.
3 纪文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问题的思考.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72.
4 郭晶.护理中应用β-内酰胺抗生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护士进修杂志,1992,7(8):25.
5 吴利华.口服头孢羟氨苄过敏性休克1例.实用护理杂志,1999,15(5):60.
6 黄祖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方法的探讨.中国药房,2006,17(17):1353.
7 陈泰昌.药物过敏皮试应注意的问题.中国药房,2004,18(1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