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学院计量学基础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10分)
⒈量值传递是指使用任何一种计量器具所测得的测量结果,都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使其与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联系起来的过程。
正确()错误()
⒉MAP是一种新型量值传递(或溯源)方式,即采用“传递标准”和“核查标准”进行全面考核的过程。
正确()错误()
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自1985年9月6日起施行。
正确()错误()
⒋国际单位制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它的基本单和大多数位导出单位的主单位量值都比较实用;它还包括24个词头,并规定只能使用词头构成10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正确()错误()
⒌由高稳定性材料建立的“米”国际计量基准(又称“国际原器”)使长度基准进入到高级自然基准阶段。
正确()错误()
二、填空(20分)
⒈时间单位秒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
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⒉计量标准器具是指在特定计量领域内复现和保存(或其倍数或分数),并具有计量特性的器具。
⒊几何量表征物体的大小、长短、形状和位置,其基本参量是长度和角度,除此之外,还必须加入一些,如:圆度、锥度、粗糙度、渐开线、螺旋线等。
⒋量块按制造准确度分可分为5级;按测量准确度分可分为6等,级别越高,其长度的制造偏差和变动量越小。一般量块按等使用时,须引入,适于量值传递或精密测试;按级使用时不需要,比较方便,适于车间等现场的一般计量。
三、名词解释(20分)
⒈测量 P32 1.早期的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坐标的学科。
2.当前的定义: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3.更为一般的定义:测量是利用合适的工具(Instrument),确定某个给定对象(Object)在某个给定属性(Attribute)上的量(Magnitude)的程中国计量学院201X~201X 学年第学期《计量学概论》课程试卷()第1页共4 页
序或过程(Procedure)。作为测量结果的量通常用数值( Numerical value)表示。该数值是在一个给定的量纲或尺度(Scale)系统下,由属性的量(Magnitude)和测量单位(Unit of measurement )的比值决定的。
测量学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是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⒉计量学 P4
⒊阿贝原则P92
⒋计量单位 p22
⒌测量误差 P34 39
⒍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的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
五、论述(20分)
⒈秦始皇对于我国的计量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
⒉长度单位米的演变历程
中国计量学院201X~201X 学年第学期《计量学概论》课程试卷()第3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