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团中央、教育部及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服务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效地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就业创业,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作出积极贡献,学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实施《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计划》。

一、工作原则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计划是一项发挥“第二课堂”在学校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坚持德育为先原则。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素质拓展工作的首位。在素质拓展的各个环节强化德育功能,始终渗透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牢固构筑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

2、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个性和实际情况自主定位,从而设计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吸引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提高综合素质,强化育人的实效。

3、坚持开放性和多样性原则。要把学生第一课堂的学科训练和第二课堂的科技、文化、实践等活动结合起来,发挥优势,鼓励学生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参加第二课堂风格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4、坚持传统和创新并重的原则。要进一步总结已有的富有实效和生命力的素质教育内容和形式,同时要根据新形

势下对人才素质和学校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适应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变化,创造新的生长点。

5、坚持“三结合”原则。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避免“两张皮”现象,讲求工作实效。

二、组织保障

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学校成立“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全校学生素质拓展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指导督促并制定实施办法,委员会人员组成如下:

主任:张劲松(校党委副书记)

彭增华(副校长)

张英杰(副校长)

成员:丁炜(学生处处长)

刘智国(校团委书记)

陆建生(教务处处长)

孙振武(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申立中(科研处处长)

曹建军(校党委宣传部部长)

张新蕊(文学院党委书记,校学生文化素质教

育中心副主任)

王岳洲(体育课部主任)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于校团委,具体负责素质拓展教育的日常具体事务及素质拓展证书的认证协调、内容记载等工作,成员组成如下:

办公室主任:孙刚(校团委副书记)

成员:李云(校教务处办公室主任)

艾华(校学生处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

苏峰(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副主

任)

张燕(校科技处成果科科长)

马华(体育课部办公室主任)

刘玲嘉(校团委办公室主任)

王钢(校团委社团部部长、社会实践部

部长)

黄荣军(校团委组宣部部长)

阳照冬(校团委办公室副主任、校学生会

秘书长)

各学院要相应成立院级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指导机构,并在各班级设立素质拓展教育工作小组,精心设计与本学科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计划,建立起以学期为记录周期,实行个人申报、班级组织民主评议、学院认证、学校审核归档的三级认证体系。

三、主要工作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计划主要通过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大模块”(具体内容见附件一)和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的设计,构建起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框架,使学校已经开展、并且具备良好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等都成为这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深化整合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

项目,使学校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形成内容上的整体推进。

四、认证与学分获得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及有关部门的要求,学校将建立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认证体系的组成及职责详见附件二),在全体在校本专科学生中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如实记载并认证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素质拓展教育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同时,学校将采取措施,争取就业指导、劳动人事等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政策支持,完善大学生就业准入机制,畅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推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及其评价体系的认同。以适当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的实施。根据计划实施的实际情况,学校将创造条件,适时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网络认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并与国家相关部门联网进行认证及资源共享,提高学校素质拓展证书的真实性、权威性、实用性,强化社会认同,扩大影响力

按照《浙江科技学院课外教育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应获得20个课外学分方能毕业。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教育活动除获得相应活动、竞赛的奖状、证书及物质奖励外,可获得不同程度的课外学分,具体的课外学分参见《浙江科技学院课外教育培养方案》相关部分及配套实施细则(详见附件三)。

六、工作要求:

(一)坚持做好“四个环节”的工作。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从大学生职业设计指导环节着手,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工作主题开展工作。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建

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二)坚持“教育与效果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切实做好各项素质拓展教育与认证工作。各学院、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素质拓展教育实施办法”,将工作重点落实到突出特色,重在教育上,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同时,认真做好相关认证工作,确保认证内容客观、全面、真实,为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及科学择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严格素质拓展项目的管理,确保认证项目的社会认同。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是指同学们组织或参与的经过“中心”立项的各项课外活动;学院、部门组织,并按一定程序申报“中心”认可的活动以及其他可以记入素质拓展证书中的内容。“中心”将制定相应的项目申报和指南公布制度以规范该项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要求严格对项目认证内容严格加强管理,不得随意记录和认证学生参加其它活动的情况。

(四)正确使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书》。《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书》是素质拓展认证的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素质拓展经历的过程写照。证书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等六个方面记载一个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

在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中的主要经历,是反映一个学生参与意识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客观素材。证书的记录不带有人为的主观评价,其全面性、客观性、过程性和社会评价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