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是肝脏受一种或多种因素引起的损害作用而使干细胞变性、坏死,继而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破坏和重建。

肝硬化的种类很多,临床上最常见的是门脉性肝硬化,其次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以及胆汁性、淤血性肝硬化,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寄生虫性肝硬化亦较多见。

由于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一次,在肝硬化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有些学者将临床表现分为:①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腹泻等症状。肝脏常肿大,肝功能检查多在正常范围或有轻度异常;脾脏在部分患者亦可肿大。②肝功能失代偿期症状较明显,可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倦乏力、腹痛、腹泻、出血,并常有黄疸、发热、腹水等。肝脏较小,质坚硬,表面呈锯齿状,一般无压痛。

(一)门脉性肝硬化

又称结节性肝硬化。为各种慢性弥漫性肝炎或广泛的肝实质损害继续发展的结果,其主要病因有长期饮酒、营养缺乏、传染性肝炎、慢性肠道感染等;也见于中毒性肝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肝硬化时,肝内有弥漫均匀的病变,包围肝小叶的结缔组织束较狭窄和整齐。随着病程进展,正常肝细胞破坏后干细胞再生和肝内结缔组织大量增生,使肝小叶变形,结构破坏、消失而形成假小叶。肝脏有不同程度缩小尤以左叶明显。肝的硬度增加,表面不平、呈弥漫的的颗粒状或结节状。肝的切面可见无数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弥漫分布全肝,大小相近。小结节型者,直径<0.3cm,小结节周围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所包绕。由于肝实质的大量减少和纤维组织增生,是肝脏体积小常有不同程度缩小,薄膜长明显增厚。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分割肝实质并使肝内血管发生扭曲和闭塞。大节结型者,肝切面见结节大小不一,直径一般>0.3cm,很少超过1cm,也可达数厘米者,结节间纤维间个粗细不等,一般较宽。细小而规则的结节多见于酒精性或营养性不良性肝硬化,而粗大不规则结节则为肝炎后肝硬化。

正常时,流入肝脏的血液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静脉。门脉性肝硬化时,再生干细胞小结节常压迫其周围的门静脉或肝静脉的小支,引起血管狭窄和闭塞,纤维组织的收缩也可使血管扭曲、闭塞,造成肝内循环障碍,干的血供依靠肝动脉来代偿,并可出现肝动脉和门静脉小之间的吻合,肝动脉血流进入门静脉后,使门静脉压更为升高而导致门静脉高压。

脾脏也因门静脉血流受阻而致梗阻性充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血管、脾髓增殖而常有中等毒肿大。脾动脉扩张、卷曲,有时可发生粥祥变,脾静脉曲张,失去弹性,侧枝循环开放、扩大。食管下端静脉和胃底静脉曲张,脐静脉重新开放并扩大,其周围皮下静脉曲张、扩大。

1.肝脏失去正常形态,体积常有缩小而导致截面积和径线测值的缩小。

2.肝脏表面常高低不平,有的呈锯齿状或凹凸状。

3.肝实质回声常因肝内病变(肝实质被纤维间隔分割而导致的回声)的程度而

又以下变化:①回声增高增密,分布不均匀;②分布密度不一的短小粗现状增高回声;③肝内密布短弧线状增高回声,类似鳞片状或苔藓样改变;④肝内呈网状增高回声,网格回声较细而整齐,围绕不规则形状的低回声区;⑤当肝内再生结界较大时,常可观察到有近似圆形或稍不规则的回声减低区,境界清楚,中间呈类似肝组织回声,并有小血管状的结构可见,以此可与血

管瘤和小肝瘤鉴别。不典型或成小片状增强回声时,则不易鉴别诊断。

4.肝静脉分布可失常,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分割以及肝小叶结构的改变,可破

坏肝静脉的分支;结缔组织的收缩和再生、肝细胞结节等的压挤,可是肝静脉内径变细或粗细不均、走向僵直、行径迂曲,甚至因闭塞而消失。

5.门静脉系统因肝内正常结构被破坏、假小叶的压迫、肝内血管网的减少和异

常吻合的产生,门静脉压力可逐渐增高,使声像图上门静脉分支出现扭曲、变细和管壁回声增高等征象。门静脉主干常可有扩张,正常人的内径1~1.2cm,随着门静脉高雅的严重程度不同,其扩张程度亦有一定差异,宽者可达到2cm以上。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亦可扩张,前者内径可从正常的

0.4~0.7cm,扩张到2cm以上,后者可从0.4~0.6cm扩张到1.5cm以上。

6.门静脉内血栓,据报告约10%结节性肝硬化可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这与门

静脉内血流缓慢,门静脉壁硬化及内膜炎等因素有关。但在超声检查时却较少见。声像图示门静脉内径成不规则增宽,内见条片状或团块状病变,长附着于血管内膜面上,呈低回声或中等低回声,游离缘较整齐,有时边缘处尤其是俩侧段可有絮样结构漂浮于血液中,病变内部常有较规则短线状中等回声,官腔常因此而成不规则较窄,甚至几近阻塞。

7.侧支循环开放,胃左静脉因扩张可显示,在胃底及食管附近有时亦可见到扩

张的静脉。脐静脉可重开,位于肝圆韧带内,门静脉高压时,为代偿性减少门静脉的压力,为使圆韧带内的已闭塞脐静脉分开而出现管状无回声区,自门静脉囊部延向腹壁。严重者内径可>0.5cm,并可自腹壁一直延向脐部以下区。

8.肝门区和脾门区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及其分支或脾静脉及其分支或全部受

阻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枝循环,分别在肝门或脾门区出现网状扭曲、交叉血管,类似海棉状结构。

9.脾脏肿大,因门静脉高压,脾脏长期慢性淤血而增大,脾包膜回声增粗增高,

脾门区脾静脉内径增大,脾实质内因脾索增宽、纤维化、脾窦扩张淤血而使回声增强曾密。

10.腹水,多见于肝硬化晚期,较少量腹水时,可于肝右外侧缘与膈肌之间处、

肝肾间隙间间出现带状无回声区,或取侧卧位,于腹侧探及无回声区。腹水量甚少时,亦可采取胸膝位,将探头倒转放置于剑突下方腹部最低处探测到。

腹水量较多时,可在肝包膜与膈肌与腹壁之间出现狭长带状无回声区,随体位改变而有相应变化。中至大量腹水时,需与巨大卵果囊肿相鉴别。大量腹水及低蛋白血症,一般不导致胆囊壁水肿增厚成双层,只有同时合并严重肝硬化致胆囊静脉及淋巴引流受阻时,才会呈现胆囊壁水肿成双层现象。

11.胸水,有些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常可测得右胸腔出现无回声区,与腹腔无回声区同时存在。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

1.门静脉血流增宽,色彩可变淡。门脉主干内可呈双向血流,色彩也随血流方

向改变而变化。流速减慢,长低于15~20cm/s。当门脉内有血栓形成,彩色血流出现充盈缺损,而血流亦呈狭窄而不规则,严重者,血流细如珠帘状直线,中间有间断;有时可稍有偏斜或扭曲;有时亦可分呈数条。

2.肝静脉成粗细不一,或弯曲不规则彩色血流,血流走向常较为僵直。血流可

呈双向流动。肝静脉内血栓少见,一旦有血栓形成亦可出现充盈缺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