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肝硬化的定义和病因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其特征为肝脏组织出现病理性纤维化并最终形成结节状改变。
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病因包括长期酗酒、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脂肪变性、药物过量使用等。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
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经进入晚期。
肝硬化的诊断临床诊断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肝脏B超、CT、MRI)、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硬化的主要方法。
此外,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红蛋白水平、甲胎蛋白等指标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在确定患者为肝硬化后,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或漏诊。
常见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门脉高压性肝硬化、脂肪肝、肝脏肿瘤等。
肝硬化的治疗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抗病毒药物、肝脏保护药物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手术治疗对于肝硬化晚期合并病变的患者,如肝内胆管结石、巨大脾脏、肝癌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肝移植是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对症治疗针对肝硬化患者出现的症状,如腹水、黄疸等,采取相应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肝硬化的预后肝硬化的预后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并发症的情况。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键。
对于晚期肝硬化且合并肝癌等不可逆病变的患者,预后较差。
结语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遵医嘱建议是预防和治疗肝硬化的关键。
如果发现任何与肝硬化相关的症状,应尽早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干预和治疗。
肝硬化超声鉴别诊断.
肝硬化超声鉴别诊断【关键词】肝硬化超声图像诊断肝脏硬化缩小,肝脏被膜不光滑,呈凸凹的锯齿状改变,门静脉增宽等是典型的晚期肝硬化表现。
有研究报道肝硬化多有肝右叶缩小,肝尾状叶不同程度增大,当肝尾状叶和肝右叶比率≥0.65(正常比率<0.6)时,其肝硬化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100%,准确率达94%。
亦有报道说肝尾状叶和肝右叶比率对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硬化的敏感性最高,而其他各型肝硬化的敏感性较低。
超声显像在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中要注意以下内容: 1 各类型肝硬化超声显像特点超声显像显示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扩张则提示淤血性肝硬化。
肝右叶缩小,特别是肝右后叶明显缩小,肝左叶相对增大或正常大小可提示为门脉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则表现肝右叶缩小左叶增大。
肝右叶增大,在肝实质内可见多量粗大结节回声则提示为坏死性肝硬化。
胆汁性肝硬化的超声显像除具有肝硬化的表现外,还应有胆道系统梗阻的表现,即在小儿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在成人多为胆系结石或肿瘤。
肝豆状核变性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小儿或青年时期发生的肝硬化无病毒性肝炎病史者,要高度怀疑本病的发生,临床应做进一步检查。
2 复合型Caroli病Caroli病为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病理上分为单纯型及合并肝脏纤维化两种类型,前者肝组织无明显变化,后者合并肝脏纤维增生和门静脉高压。
临床曾有误诊肝硬化病例。
本病属家族性,可在儿童期发生,但最常在青年时期出现症状始被发现。
本病一般认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肝内胆管增殖缺陷,引起肝内胆管囊性扩张。
本病常伴有肾脏畸形、肾盂或上输尿管扩张及肾囊肿。
3 骨髓纤维化症骨髓纤维化症是指骨髓中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纤维沉积伴有肝、脾等器官髓外造血特征的综合征,由于髓外造血引起相应器官的症状,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脾大,有报道脾增大的速度是每年1cm,约有50%的患者就诊时脾大已达盆腔。
脾增大与脾血流量增加、肝内血流阻力增加及脾脏髓外造血有关。
肝硬化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 – 贫血:出血或营养不良所致 – 三系减少:脾功能亢进 • 尿常规 – 出现胆红素 – 尿胆原增加 – 蛋白尿、血尿、管型 • 粪常规 – 隐血试验阳性
• 肝功能试验
– 血清酶学:转氨酶升高,AST>ALT – 蛋白代谢:白蛋白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 –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胆红素代谢:总胆升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 主 –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血清III型前胶原肽 (PIIIP)、IV型胶原、透明质酸(HA)、板 层素(Laminin)、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 肝脏储备功能下降:ICG(靛氰绿)清除率下降 – 胆固醇脂下降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治疗指征:HBV DNA 阳性,ALT 正常或升高。 治疗目标: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以延缓或 减少肝移植的需求,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但 本身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 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因此,属禁忌证 (Ⅱ)。 对于病毒复制活跃和炎症活动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以改善 肝功能,但不可随意停药。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 加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 (酸) 类似 物 (II-2)。
小结节型肝硬化
大结节型肝硬化
混合结节型肝硬化
肝细胞内淤胆
肝细胞气球样变性
汇管区肝细胞坏死
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肝纤维化
肝硬化(假小叶形成)
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
• 代偿期: 无特异性,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 不适等;肝大、脾大;轻度酶学异常; • 失代偿期 肝功能减退 全身症状 消化系统表现* 出血倾向* 内分泌紊乱 黄疸
– 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 标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
肝硬化的诊断与治疗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
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衰竭、门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是严重和不可逆的肝疾病。
在我国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并发症的病死率高,主要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近年来酒精性肝病比例有上升趋势。
【临床表现】起病常隐匿,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根据是否出现黄疸、腹水等临床表现和食管静脉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可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无特异性症状。
常在体检或手术中发现。
可有食欲缺乏、乏力、消化不良、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临床表现同慢性肝炎,鉴别常需依赖肝病理。
2.失代偿期肝硬化(1)症状:食欲缺乏,有时伴恶心,呕吐,乏力,腹胀,腹痛,常为肝区隐痛,腹泻,体重减轻,可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黏膜紫斑或出血点,女性常有月经过多等出血倾向。
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有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有闭经及不孕;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表现为高血糖、糖耐量试验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外周性胰岛素抵抗。
进展性肝硬化伴严重肝细胞功能衰竭病人常发生低血糖。
出现昼夜颠倒、嗜睡、兴奋等神经精神症状。
(2)体征:常呈慢性病容,面色黝黑,面部有毛细血管扩张、口角炎等。
皮肤表现常见血管蛛、肝掌,可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胸、腹壁皮下静脉可显露或曲张,甚至脐周静脉突起形成水母头状,静脉可听到静脉杂音。
黄疸常提示病程已达到中期,随着病变进展而加重。
1/3病人常有不规则发热,与病情活动及感染有关。
腹水、肝性胸腔积液、下肢水肿常发生在晚期病人。
肝在早期肿大,晚期坚硬缩小、肋下常不易触及。
35%~50 %病人有脾大,常为中度,少数重度。
【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主要依据为: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饮酒等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③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④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⑤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节形成。
肝硬化
肝硬化掌握要点肝硬化的概念、病因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失代偿)肝硬化的诊断标准肝硬化的治疗(一般处理、腹水)概况(1)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的后期阶段。
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细胞结节性再生、肝逐渐变形、变硬。
临床—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等并发症。
病因:酒精性、病毒感染、其他原因肝脏纤维化腹水、门脉高压(出血)、肝性脑病、肝癌。
病毒性肝炎1、主要为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发展为肝硬化。
2、肝炎后肝硬化多数表现为大结节性肝硬化;少数病例如病程缓慢迁延,炎性坏死病变较轻但较均匀,亦可表现为小结节性肝硬化。
3、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至数拾年。
慢性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的直接损害,经脂肪肝而发展为肝硬化是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发病机理。
80g, 4年---肝纤维化80g, 10年---肝硬化胆汁淤积肝内胆汁淤积或肝外胆管阻塞持续存在,可导致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而继而形成肝硬化(继发性)。
与自身免疫因素有关的肝内细小胆管炎症与梗阻所致者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症(Budd –Chiari 综合症),可致肝脏长期瘀血缺氧,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导致瘀血性肝硬化,在形态上呈小结节性。
药物及化学毒物许多药物和化学毒物可损害肝脏。
如长期服用异烟肼、四环素、双醋酚汀、甲基多巴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进而发展为中毒性(药物性)肝硬化。
代谢性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致某些物质因代谢障碍而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肝硬化。
营养障碍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抗脂质因子如胆碱等缺乏时,能引起肝细胞坏死、脂肪肝,直至发展为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肝硬化-诊断及鉴别诊断
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降低。
2.肝功能实验: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
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
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
尿素氮、肌酐升高。
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3.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阳性。
4.免疫学检查:(1)免疫球蛋白:lgA、lgG、lgM可升高。
(2)自身抗体:抗核坑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脂蛋白膜抗体可阳性。
(3)其他免疫学检查:补体减少、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转率下降、CD8(Ts)细胞减少,功能下降。
5.纤维化检查:PⅢ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O)上升,血清板层素(LM)上升。
6.腹水检查:新近出现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水作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
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水培养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作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二、影像学检查1.X光检查:食道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道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静脉曲张变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
3.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水。
三、内镜检查: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
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四、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五、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六、门静脉压力测定: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与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
肝硬化如何鉴别诊断?
肝硬化如何鉴别诊断?中医诊断依据:辨证分型:(1)肝气郁结证(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候: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纳差或食后脘腹胀满,恶心嗳气,脉弦,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证候分析:肝脉布胁肋,肝郁气滞,经脉不利,故胁肋胀痛或窜痛。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不畅,故情志急躁易怒。
肝气横犯脾胃,脾胃升降失调,而有纳差、脘腹胀满、恶心、嗳气等症。
(2)脾虚湿盛证:证候:纳差或食后脘腹胀满,便溏或粘滞不畅,恶心或呕吐,口淡不欲饮,气短,乏力,面色萎黄,下肢水肿,脉沉细或细弱,舌质淡胖多齿痕,苔白腻。
证候分析:脾主运化,脾虚失运,水谷不化,出现纳差、食后脘腹胀满、便溏、恶心呕吐、下肢浮肿、舌胖苔腻等症。
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出现气短、乏力、面色萎黄、脉细弱等症。
(3)湿热内蕴证:证候:身目发黄,胁肋疼痛,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倦怠无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溏,脉弦滑或滑数,舌红,苔黄腻。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蕴结,熏蒸脐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见身目发黄。
肝失疏泄,脾胃升降失调,而出现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诸症。
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湿热之象。
(4)肝肾阴虚证:证候:胁肋隐痛,劳累加重,两眼于涩,腰酸腿软,手足心热或低烧,口干咽燥,脉弦细或细数,舌红少苔。
证候分析:肝经阴血不足,肝脉失养,而有胁肋隐痛;不能上滋于目,则可两眼干涩。
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可致腰酸腿软。
阴虚生热,可出现手足心热、低烧、口干咽燥、脉数、舌红等症候。
(5)脾肾阳虚证:证候:脘腹胀大,如囊裹水,状如蛙腹,脘闷纳呆,便溏或五更泄泻,小便不利,腰腿酸软,阳萎,形寒肢冷,下肢水肿,脉沉细,舌质淡胖,苔白滑。
证候分析:脘闷、纳呆、便溏为脾虚见症。
五更泄泻、腰腿酸软、阳萎为肾虚见症。
脾肾阳虚,不能温养形体,而见形寒肢冷;不能运化及蒸腾水液,以致小便不利,水湿潴留而出现腹水及下肢水肿。
脉细、舌淡胖、苔白滑为阳虚停湿之象。
(6)肝血瘀证:证候: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或胁肋久痛,肋下症块,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腹壁青筋暴露,脸色晦暗,脉弦或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肝硬化,
(6)腹腔—颈静脉回流采用装有单向阀门的硅管,利 用腹—胸腔的压力差,将腹水引入上腔静脉;近年来 开展的以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 分流术,能有效降低门脉压力。
3.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 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或并发急性胃黏膜 糜烂或消化性溃疡所致,表现为突然发生大量呕血 和黑粪,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 很高。
(2)肝性脑病 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 的死亡原因。发病机制主要是:血中有毒的代谢产 物(如血氨)未经肝细胞处理直接经侧支循环进人体 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其主要临床 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常见诱因:消 化道出血、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高蛋白饮食、 催眠镇静剂、便秘、感染等。
(5)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见有:①低钠血症,与钠 摄入减少、长期使用利尿剂、放腹水及抗利尿激素 增多等因素有关:②低钾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 因呕吐、腹泻、摄入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及长 期用利尿剂均可使钾和氯减少,长期注射高渗葡萄 糖也可加剧血钾降低。
6)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患者短期内出现肝脏迅速增大、 持续性肝区疼痛、肝大及肝表面发现肿块或有血性 腹水等,应怀疑并发原发性肝癌,并做进一步检查。
(2)门脉高压症 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1)脾大脾因长期淤血而肿大,多为轻、中度肿 大,部分达脐下。上消化道出血时,脾可暂时缩小, 甚至不能触及。晚期脾大常伴有白细胞、血小板 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2)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门脉压力增高,正常消化 器官和脾经肝脏回心的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系统 许多部位与腔静脉之间建立门——体侧支循环。临 床上有三条重要的侧支循环开放:①食管和胃底静 脉曲张,系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和腔静脉系的食 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吻合而形成,可因门脉 压力明显升高、粗糙食物机械损伤,或剧烈咳嗽、 呕吐致腹压突然增高而大出血;②腹壁静脉曲张,在 脐周和腹壁可见迂曲的静脉以脐为中心向上及向下 腹延伸;③痔静脉扩张,有时扩张形成痔核,破裂时引 起便血。
肝硬化的鉴别诊断的依据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肝硬化的鉴别诊断的依据有哪些
导语:因为肝硬化的病情和其他的疾病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诊断肝硬化疾病的时候,许多人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常常耽误患者的病情带来
因为肝硬化的病情和其他的疾病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在诊断肝硬化疾病的时候,许多人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常常耽误患者的病情带来不可挽回的错误,其实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其实并不是很困难,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哪一些依据是鉴别诊断肝硬化的。
1.肝脾肿大
如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必要时可做肝穿刺活检。
2.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有多种病因,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腹腔积液检查,与肝硬化腹腔积液鉴别并不困难,必要时做腹腔镜检查常可确诊。
3.肝硬化并发症
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以上就是鉴别诊断肝硬化疾病的依据,所以在诊断肝硬化病情的时候应该多考虑这些情况。
肝硬化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家庭都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所以对于肝硬化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要注意饮食的结构和规律,平时多以清淡的食物为主,不要大鱼大肉,也不要暴饮暴食,经常抽烟与喝酒,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远离疾病,早日恢复健康。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硬化的体格检查及鉴别诊断
肝硬化的体格检查及鉴别诊断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导致肝脏纤维化和结构重塑。
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常常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门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
因此,体格检查和鉴别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硬化至关重要。
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体征,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
1.外貌观察:肝硬化患者常常表现为黄疸、蜘蛛痣、腹水等症状。
黄疸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不能正常代谢而引起的。
蜘蛛痣是指皮肤上出现的红色或紫红色的血管扩张,常见于腹部和上肢。
腹水则是由于门脉高压引起的肝功能不全导致的,患者腹部会明显膨胀。
2.腹部检查:通过腹部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大小和形状是否异常。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常常增大,质地坚硬,边缘不规则。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叩诊和听诊来判断肝脏的状态,如肝脏叩击痛、肝脏摩擦音等。
3.神经系统检查:肝硬化患者常常伴随着神经系统的异常。
医生可以检查患者的神经反射、肌力、平衡功能等,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二、鉴别诊断肝硬化的鉴别诊断是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确保正确诊断和治疗。
1.病史采集: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用药史、饮酒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肝硬化的可能性以及其他疾病的存在。
2.实验室检查: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评估肝功能、炎症指标、凝血功能等。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
3.影像学检查:肝硬化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CT扫描和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结构,帮助医生判断肝硬化的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4.肝活检:肝活检是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通过取得肝脏组织标本,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和病理改变。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导语:肝硬化的诊断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因为我们知道,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一些诊断标准,这样才能够
肝硬化的诊断问题,是每个人都需要了解的,因为我们知道,近年来这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一些诊断标准,这样才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或者是否存在这种疾病影响,这样才可以更好的降低,这种疾病给我们身体带来的伤害。
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不难,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较困难。
1.代偿期
慢性肝炎病史及症状可供参考。
如有典型蜘蛛痣、肝掌应高度怀疑。
肝质地较硬或不平滑及(或)脾大>2cm,质硬,而无其他原因解释,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依据。
肝功能可以正常。
蛋白电泳或可异常,单氨氧化酶、血清P-Ⅲ-P升高有助诊断。
必要时肝穿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利确诊。
2.失代偿期
症状、体征、化验皆有较显著的表现,如腹腔积液、食管静脉曲张。
明显脾肿大有脾功能亢进及各项肝功能检查异常等,不难诊断。
但有时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鉴别
1.肝脾肿大
如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必要时可做肝穿刺活检。
2.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有多种病因,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腹腔积液检查,与肝硬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硬化的诊断
影像学表现
• CT:CT扫描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平扫显示肝的密度降低,比脾的
密度低。弥漫性脂肪浸润表现全肝密度降低,局灶性浸润则表现肝叶或
肝段局部密度降低。 • 平扫示全肝密度均匀降低,肝/脾CT值之比≤1.0;脂肪浸润较重时(重
度脂肪肝)肝内血管明显呈高密度改变,但其走向、排列、大小、分支
正常,没有受压移位或被侵犯征象,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不如脾脏。
异常以及脾大、门静脉高压改变的征象。 ③肝硬化合并肝癌的诊断: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合并肝癌 ④再生结节与肝癌的鉴别诊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MRI检查有利于鉴 别,小肝癌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即快速退出,再生结节没有 明显对比增强。 再生结节T2WI呈低信号, 小肝癌T2WI呈高信号,可与再 生结节区分开来。
中度脂肪肝
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增强扫描表现
局灶性脂肪肝
肝岛
肝囊肿
病因:先天性和后天性肝囊肿, 分类:临床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和多囊肝, 临床和病理: 多见与30-50岁,症状轻微,巨大囊肿可致肝 大,上腹部胀痛,偶有囊肿破裂、出血、合并感 染等。 囊肿大小数毫米至数厘米之间,囊壁薄,内衬 上皮细胞,囊内充满澄清液体。
• 肝细胞癌容易侵犯门静脉和肝静脉引起 血管内癌栓或肝内外血行转移; • 侵犯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 • 淋巴转移可引起肝门及腹主动脉或腔静 脉旁等处腹腔淋巴结增大; • 晚期可发生肺、骨骼、肾上腺和肾等远 处转移。
影像学表现: X线:肝癌的肝动脉造影可出现以下异常改变: ①肿瘤供血的肝动脉扩张; ②肿瘤内显示异常肿瘤血管;
化脓性炎症,形成化脓性肝脓肿。
【临床与病理】
临床:表现肝大、肝区疼痛、触痛以及发热、白 细胞升高等急性感染表现。
肝硬化
肝硬化求助编辑百科名片肝硬化标本肝硬化(livercirrho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进行,结果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导致肝硬化。
该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死亡。
西医学名:肝硬化英文名称:livercirrhosis所属科室:内科-消化内科发病部位:肝脏主要症状:乏力,易疲倦,食纳减退,蜘蛛痣,腹胀,肝区隐痛传染性:无传染性目录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一)症状(二)体征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一般治疗抗纤维化治疗腹水的治疗并发症的治疗干细胞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肝移植预后肝硬化吃什么好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病理生理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一)症状(二)体征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一般治疗抗纤维化治疗腹水的治疗并发症的治疗干细胞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肝移植预后肝硬化吃什么好展开病因引起肝硬化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②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日益升高。
肝硬化
门腔侧支循环形成 脾功能亢进及脾大 腹水
门腔侧支循环形成
持续门静脉髙压,促进肝内外血管增殖。肝内 分流是纤维隔中的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形 成的交通支,使门静脉血流绕过肝小叶, 通过交通支进人肝静脉;肝外分流形成的常 见侧支循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
门静脉系统的胃冠状静脉在食管下段和胃底 处,与腔静脉系统的食管静脉、奇静脉相 吻合,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破裂出 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常见的并发症, 因曲张静脉管壁薄弱、缺乏弹性收缩,难 以止血,死亡率髙。
• 肝肺综合征
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syndrome)是 在肝硬化基础上,排除原发心肺疾病后, 出现呼吸困难及缺氧体征如发绀和杵状指 (趾),这与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合 功能障碍有关,预后较差。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诊断内容包括确定有无肝硬化、寻找肝硬 化原因、肝功能评估及并发症诊断。
• 肝肾综合征
• 肝肾综合征病人肾脏无实质性病变,由于严重 门静脉高压,大量腹腔积液引起腹腔内压明显 升高,均可减少肾脏血流尤其是肾皮质灌注不 足,出现肾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 及氮质血症。80%的急进型病人约于2周内死 亡。缓进型临床较多见,常呈难治性腹腔积液, 肾衰竭病程缓慢,可在数个月内保持稳定状态, 常在各种诱因作用下转为急进型而死亡。
胆石症 • 患病率约30% ,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较常见
感染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感染,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门静脉高压使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通透性增 加,肠腔内细菌经过淋巴或门静脉进人血液循 环;②肝脏是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肝硬化使 机体的细胞免疫严重受损;③脾功能亢进或全 脾切除后,免疫功能降低;④肝硬化常伴有糖 代谢异常,糖尿病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部 位因病人基础疾病状况而异,常见如下:
肝硬化
(一)肝功能代偿期 早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代偿期
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恶心、 上腹隐痛、轻微腹泻 。间断性,因劳累 或伴发病而出现,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营养一般,肝轻度肿大,质地坚硬或偏硬, 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中度肿大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
X-Ray: 虫蚀样、蚯蚓状充盈缺损→食道静脉曲张 CT、MRI:显示左右肝比例
、肝脾表面状况、腹水
5.内镜检查: 胃镜:直接窥见静脉曲张的部位、范围、程度、 有无糜烂、出血等,对判断出血部位、病因有 重要意义,并可行内镜下治疗 肠镜:痔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肠病 腹腔镜:可观察硬化肝脏的大体形态并取肝组 织活检 6.肝组织活检: 确定诊断、病情严重性、 有无活动性肝炎等
6.下列哪项不属于门脉高压症候群 A.肝脏增大 B.脾脏增大 C.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D.痔核形成 E.腹水
7.肝硬化患者腹水治疗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限制水、钠的摄入 B.应单独使用排钾利尿剂 C.利尿治疗以每天减轻体重超过 0.5kg为宜 D.大量放腹水治疗难治性腹水 E.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时可进行腹水浓缩 回输治疗
2.尿常规:有黄疸时胆红素、尿胆原增加。有时
可见蛋白、管型和血尿。
3.肝功能:
可代偿期大多正常或轻度异常 失代偿期多有全面损害,ALT、AST、胆固醇脂
、白蛋白、γ-球蛋白、PT 、PIIIP、透 明质酸酶、板层素。 4.腹水检查: 一般为漏出液
4.影像学检查:
B超:可显示肝脾大小、形态;门静脉与脾静脉内 径;腹水
A.食欲不振 B.恶心、呕吐 C.腹水 D.乏力 E.肝轻度肿大
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
定义:肝炎后肝硬化是指由于各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特点是在肝细胞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化,并代之以纤维包绕的异常肝细胞结节(假小叶)。
我国肝硬化的主要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和丁型肝炎病毒的长期感染可引起肝硬化。
病理生理(一)病理分类1.按病理形态分类:根据WHO制定的肝硬化形态学标准,按结节大小分为三型:①小结节性肝硬化:结节大小均匀,一般<3mm,纤维隔较规则,再生结节较少;②大结节性肝硬化:结节较粗大,大小不均,一般>3mm,最大可达数厘米,纤维隔不规则,再生结节多见;③混合性肝硬化:小结节和大结节两种形态混合存在。
2.病理分型:按结节内所含腺泡功能单位主要分为三型:①单腺泡性肝硬化:至少75%的病变区是由单腺泡组成,其特征是结节内不含有或只含有一个汇管区}②多腺泡性肝硬化:至少75%的病变区是由多腺泡功能单位组成的,结节内含有一个以上的汇管区;③混合腺泡性肝硬化:单腺泡性及多腺泡性硬化性结节至少各占病变区25%以上。
(二)病理发生过程肝脏在慢性炎性病变的刺激下成纤维细胞增生,可合成大量的胶原纤维,导致弥漫性纤维增生及纤维束形成。
肝小叶1带碎屑状坏死时,肝纤维化自汇管区向另一汇管区延伸'形成汇管区至另一汇管区的桥架纤维隔,称为主动隔口肝小叶3带肝细胞融合性坏死时,形成肝小叶中央至汇管区的桥架纤维隔,称为被动隔。
两种纤维隔分别或同时包绕残存肝小叶或再生结节,导致肝小叶结构性改建。
结节外周完全被纤维隔包绕时,称为完全性硬化性结节,不完全包绕者称为不完全性硬化性结节,一旦出理硬化性结节,提示已进展至肝硬化。
(三)病理生理机制1.肝脏功能减退:发生肝炎后肝细胞大量坏死,可导致肝功能减退,肝脏血浆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合成较少,胆色素的代谢、有害物质的解毒及内分泌激素的灭能等功能下降。
2.门静脉高压:因肝小叶的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门静脉血液减少。
肝 硬 化
肝硬化肝硬化(Cirrhosis of Liver)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肝硬化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3%~14.2%,发病高峰年龄在35~48岁,男女比例约为3.6~8: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脏弥漫性损害。
在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及再生结节形成,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成为肝硬化。
临床上早期由于肝脏功能代偿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癌变等严重并发症。
【病因】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在国外,特别是北美,西欧,则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发病机理——免疫异常有关。
②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饮酒(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时,乙醇—乙醛―→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直接损害,营养失调。
③胆汁淤积:―→肝细胞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
④循环障碍:―→缺氧、坏死和结缔组织增生―→(心源性)肝硬化。
⑤工业毒物或药物:四氯化碳、磷、砷、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环素等。
⑥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质沉着)、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⑦营养障碍: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抗脂因子如胆碱等缺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肝硬化。
⑧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
⑨血吸虫病:应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⑩原因不明:发病原因一时难以肯定,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很可能不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其中部分病例可能与隐匿型无黄疸型肝炎有关。
【发病机制】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②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再生结节。
③自汇管区和肝包膜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假小叶由于上述病理变化―→严重的肝血循环障碍门静脉高压症加重肝细胞的营养障碍―→肝硬化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降低。
2.肝功能实验: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
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
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
尿素氮、肌酐升高。
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3.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阳性。
4.免疫学检查:
(1)免疫球蛋白:lgA、lgG、lgM可升高。
(2)自身抗体:抗核坑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脂蛋白膜抗体可阳性。
(3)其他免疫学检查:补体减少、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转率下降、CD8(Ts)细胞减少,功能下降。
5.纤维化检查:PⅢ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O)上升,血清板层素(LM)上升。
6.腹水检查:新近出现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水作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
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水培养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作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二、影像学检查
1.X光检查:食道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道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静脉曲张变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水。
3.CT检查: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水。
三、内镜检查: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
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四、肝活检检查: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五、腹腔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六、门静脉压力测定: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与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
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则为门脉高压症。
鉴别诊断
1、肝脾肿大的鉴别诊断如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必要时可作肝穿刺活检。
2、腹水的鉴别诊断:腹水有多种病因,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腹水检查,与肝硬化腹水鉴别并不困难,必要时作腹腔镜检查常可确诊。
3、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