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卫喜—江南师者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道授业润物无声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苏璇曾晓雪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时间匆匆流逝,追忆似水年华,恩师情重,记忆犹新,或许不及亲情的厚重、友情的真挚,但老师的默默付出却更让人难以忘记。在漫漫求学之路上,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使我内心倍感温暖。在这之中,吉卫喜老师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的刻印象,在吉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一颗诚挚的江南师者之心。

吉卫喜,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2008年任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先后任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现代集成制造研究所所长,现代数控制造工艺及装备工程中心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委会委员,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三尺讲台育桃李冰心一片铸师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学生涯中,吉老师融育人于教书之中,自觉践行教师师德规范,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做好对本、硕、博人才的培养,树良好作风,育莘莘学子。

从教的30多年里,吉卫喜老师始终把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目标。虽然科研任务繁重,但他依然坚持把课堂

教学作为第一要务,主编了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江苏省精品教材2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部,为我国高等学校教材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吉老师教学态度严谨认真,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讲课内容融入科研成果及实践经验,用通俗的语言,反映机械制造学科最新的科技成就,并根据学生接受程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热情,深得学生认可。吉老师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情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他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资助学生进行科研活动,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2015年获得江南大学第十一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荣誉称号,2017年获得江南大学“至善教学奖”。此外,他还指导多名青年教师,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到科研工作,多方面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规划职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种信仰,穿越三尺讲台,至死不渝;一种人生,笑看两袖清风,淡定自如。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法与学法的技巧上出亮点,从书本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上找出路,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旁征博引的精彩讲授,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在教学中,吉卫喜老师始终坚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忽视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他善于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工厂的经历、教学生涯的趣事,吸引同学们兴趣的同时,也使得各种理论通俗易懂,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有学生这样形容吉老师:“吉老师如慈父般严格要求我们,上课融理论教学与生产案例分析于一体,注重理论向实践转变,引导我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关注学科前沿,生活中平易近人,是一位值得敬佩、值得学习的好老

师。”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生的真挚感情,吉老师深受学生的敬爱。

精修细研纂新案严谨求实做科研

吉老师不仅在教学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科研上也是硕果累累。多年的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他始终用务实、存疑的态度对待科研工作,高度重视技术研发,静心做好科学研究,多年的科研工作使得吉老师早已将科研当成生命的一部分。

暑来寒往,吉老师忙碌的身影总是令人记忆深刻。他现在的科研方向主要是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制造业信息化及制造系统工程方面的科学研究与系统开发,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无锡市工业科技支撑计划和企业科研项目。多年来,他坚持务实、创新、笃学、进取,根据自己的研究特色,借助无锡的地域优势,基于先进制造系统的一体化理念,根据产品形成的生命周期研究生产流程的优化、制造工程管理与控制,与多个企业建立紧密型产学研研发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吉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多个重大研发项目,取得了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在制造业信息化、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以及数字化工厂技术等方面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

在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科研难题。这时候吉老师会和他的团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直到获得突破性进展。一个成功的科研工作者必有严谨的态度和为科学奉献的精神,也正是在这种科研精神的鞭策下,吉老师获得的成果显著,在国内外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吉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研究不能只局限于论文,只有落地的技术才能真正的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科研一定要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吉老师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的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他主持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过程全面集成技术及数字化平台系统等多个项目,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9个奖项。

师恩浩浩桑榆乐生机勃勃桃李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老师就肩负着为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的重责大任。吉老师认为既然要教授学生知识,自己就必须先要对自己要讲授的东西认可,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接受。这让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既然站在讲台上,就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看到自己的学生因为自己的影响而变得更好是他最开心的事,所谓“教书育人”,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浇灌树木的园丁,以微薄之力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才。

吉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并不局限于课堂上讲授知识和在实验室进行学术指导,他也经常担任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指导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多项,其中,江苏省大学生创

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钢球清点机》获江南大学国家挑战杯建设项目,目前已研制样机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在选题,方案设计、工艺流程模拟、工程制图、设备校核等各个环节,他都放手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并且他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核实重要工艺参数,“查资料得到的数据只能说合理,不能说真实。”吉老师如是说道。同时,他经常鼓励同学们对待自己的作品要有充分的自信。同学们真心投入,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很多经验。吉老师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意愿。除此之外,他也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至今与很多当年的学生仍然关系密切,相互挂念。

歌德言:“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三尺讲台上,吉老师一丝不苟,默默无闻;科研的路上,他不知疲倦,勇于担当。他是学生们眼中的良师,也是同事们心中的益友。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给社会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和价值,他在科研、育人之路奋力前行,一路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