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景观异质性及其测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格局类型是在自然界和人类影响下形 成的常见格局,相互之间无优劣之分,只 有生态功能的不同。 Forman(1995)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原则”设计一种理想的景观格局模式,其 中心思想是将类似的用地类型集中起来, 但在建成区保留一些自然廊道与小的自然 斑块,在大型自然植被斑块的边界也布局 一些小的人为活动斑块。
在研究中很少需要所有的指标,不同指标 之间也存在很大的重叠。 在定量研究景观特征时,应该本着简单性、 代表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在全面了解所选 指标生态意义的前提下,力求以尽量少的 指标来描述有关景观格局信息,而非人云 亦云的罗列一大堆指标数值。
Baidu Nhomakorabea

这种景观格局的特点: 1 包含大型植被斑块 2 粗粒景观与细粒景观因素结合 3 风险分散 4 基因变异 5 边界过渡带 6 小的自然植被斑块 7 廊道
二、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方法
常用的两种统计方法:一是进行样地线调 查,二是从景观斑块入手,对景观的各类 斑块及其整体进行统计分析。
第二种方法需要用到一些景观生态学指数, 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景观的异质性程度。 常见的有:单个斑块的隔离度,斑块间的 易达性、相互作用、分散度、聚集度、破 碎度、整体景观的异质性、多样性、分维 数及相似度等。
三、景观指标的分类及其对生态过错的描 述能力 前面所述的指标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 斑块水平、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
第五节 景观异质性及其测度
一 、景观异质性
不同大小和内容的斑块、基质、廊道、网 络共同构成了异质性景观

部分景观格局类型 (1)镶嵌格局。由大小差不多,形状基本规则的斑块构成。最规则的是棋 盘式格局,由两种绝对规则分布的组分构成,情况不多见。 (2)带状格局。由平行状分布的要素构成,如全球尺度上的气候带,中等 尺度上由气候或湿度造成的山地自然带。 (3)交替格局。是反复交替出现的带状格局,如连续深秋和平行山脉重复 出现的带状格局。 (4)交叉格局。不同交替格局比较规则的边界,其边界不规则,从而使得 景观组分之间出现交叉。 (5)散斑格局。少数组分出现在占优势的基质内。如非洲的稀树草原。 (6)散点格局。由点缀在基质里的点状物构成。如平原上的村庄。 (7)点阵格局。规则分布的点状格局。如果园里的果树 (8)网状格局。主要有线状要素构成,规则分布的有农田的防护林,不规 则的有城乡交错带的道路格局。 (9)水系格局。一种特殊的网状格局,也是一种重要的地物要素,在地貌 分类上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