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定义:由生态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复杂网络,用于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
组成: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等层次,各层次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 互影响。
作用:生态网络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应用:生态网络在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空间异质性可以通过空间格局、空间关联和空间动态等方面来研究,对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 和生态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人类 活动等。
定义:景观稳定性是指景观在面对干扰或变化时保持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
意义:景观稳定性在景观生态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生态系统 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持景观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 然灾害的发生,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定义: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系统,具有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组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组成。
类型:生态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
重要性: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容之一。
应用:景观单元在 生态保护、城市规 划、土地利用等方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有助于实现 生态、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生态流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流动,是生态系统 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重要性:生态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 征之一,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有着重要影响。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生态学
•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 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强调 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 研究的核心所在。
•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 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
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景观的含义
1、景观的含义
• 景观的对比度也存在季节上的差异,尤其在季节分明的 地区。
• 景观对比度高低只是描述景观外貌特征的一个指标,其 高低大小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四、景观连通性和连接度
• 景观连通性是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 • 景观连接度是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
系。
具有相同面积但不同结构景观连通性的差异(引自Farina, 1998) 从(a)到(d)依次降低
廊道
• 廊道(corridor)是指线性的景观单元,景观中的廊
道通常具有通道与阻隔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几乎所 有的景观都会由廊道分割,另一方面景观要素又被廊 道连接在一起,成为功能 的整体。
一、廊道的作用与起源
―廊道的作用:通道(运输)的作用和阻隔(资源保
护)的作用。
―廊道起着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的作用。 ―廊道的起源 廊道的起源和形成与斑块的形成相似。
基底的判定方法:
1. 在一个景观中占的相对面积最大; 2. 连通性最大,并把其它景观要素包围; 3. 对景观动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4. 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三者结合
• 孔隙度(porosity)是景观中所含斑块密度的量度, 与斑块大小无关,即包括在基质内的单 位面积的 闭合边界(不接触所研究空间或景观的周界)的数目, 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分辨率有 关。具有闭合边界 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越高。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利用地理学、生态学、遥感技术、测量技术以及GIS等多种方法,研究地理景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景观结构、景观功能、生态过程以及景观管理等方面。

景观结构指的是景观的形状和尺度,它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景观功能指的是景观中各种功能如生产功能、保护功能、休养功能等;生态过程指的是景观中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相关过程;景观管理指的是景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生物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和机理。

景观生态学通过对地表区域空间格局和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的研究,揭示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景观是指地表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范围内的空间格局和结构。

而生态系统是一组生物体和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景观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体在其生境中的空间分布,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个:1. 空间尺度:景观生态学在地表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生物体和其生境之间的关系。

从点尺度到面尺度,再到区域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和功能。

2.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指生态系统边缘与内部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能够影响生物体的分布、迁移和生态过程。

研究边缘效应对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斑块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内的斑块(即各种生境的区域)之间的尺度、形状和分布的变化过程。

斑块的动态变化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景观生态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 生态恢复和修复:研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生态恢复和修复计划。

通过改善斑块的连通性和提高边缘生境的质量,可以促进物种迁移和适应。

2.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分布和迁移,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

保留和恢复物种的栖息地和移动通道,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4. 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生态学可以评估和量化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价值,如提供食物和水源、调节气候和洪水、提供休闲和文化价值等。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3、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4、内源比:板块的内部面积和外部面积之比。

5、漏斗效应:斑块的狭长形状外延部分成为半岛,在景观内可起到物种迁移通道的作用,在半岛的前端,动物迁移路径的密度较高,这一现象叫漏斗效应。

6、本底: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7、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之间形成的界面。

8、边际效应:也叫边缘相应。

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方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0、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呢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11、尺度推绎: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也称尺度外推。

12、敏感性: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风景关注程度的一个概念.13、孔隙率: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板块数目,即斑块密度。

二、简答和填空。

1、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2、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3、景观的形成因素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5方面的因素。

4、廊道的起源类型分为4种:干扰型、残留型、环境资源型和人为引入型。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2、历史遗迹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原则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为滨 水景观设计留下了很多文化元素,历史遗迹有很强的 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 晶 然而在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时代,城市规模不断 扩大,加上现代简约设计思潮的流行,导致许多城市 的历史遗迹不断被拆除与改造 这种割断历史文脉的 做法不可取滨水地带作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发源地,不 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还沉淀了许多悠久的历 史文化.

1983年林超在《地理译报》的第1期、第3 期上发表了两篇景观生态学的译文, 1986 年《地理学报》第1期发表了景贵和《土地 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这是国内景 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第一篇文献;1988年 《生态学进展》第1期发表了李哈滨《景观 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一 文, 同年的《生态学杂志》第4、6期分别 发表了金维根的《土地资源研究与景观生 态学》和肖笃宁等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与应用》;

广州珠江滨水景观中的林则徐纪念公园大量地运用主题性 雕塑来表达景观主题,游人在游玩嬉戏的同时能了解林则 徐的生平事迹,为优美的滨水环境注入了人文因素

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是广州市的一个 地标性雕塑,是展现艺术美的雕塑造型景观, 它提高了城市的艺术品位,增加了公园景观 的历史人文内涵,有一定的场所认定感, 突出了公园的主题性,给人以环境美的享受 总之,不论是具体人物雕塑还是抽象概念性 雕塑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对 城市与环境的认识
广州越秀公园 五羊雕像
2、植物造景

追求自然生态效应,体现生态设计理念,是现代滨 水景观设计的一种新取向。植物在维持与改善滨水 景观的生态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滨水景 观带植物物种的选择须考虑到植物的个体生长情况 及群落的稳定性,应选择那些经过长期进化和自然 遴选保留下来的适宜本区域环境条件,抗逆性强 生 长强健 抗病虫害具有最大自然生态功能,并为当地 民众喜闻乐见的地带性植物树种,地带性植物树种 的应用不仅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树种,还能为滨水 景观注入地域文化特色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在19世纪中期由Haeckel提出生态学一词,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学已成为一个既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生物或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而通常我们又将它分为几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而景观是比生态系统更高一层次的生物层次。

景观生态学自1939年由特罗尔提出后,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生态学一重要分支,并且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为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那么什么是景观生态学呢?1.1 景观“景观”的三种理解:1.视觉美学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来源于《圣经》中,用来描述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画。

与“风景”同意。

例“黄山”、“泰山”、“苏州园林”。

2.地理学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成分的综合体,类似于生物群落。

3.景观生态学空间上相邻、功能上相关、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生态系统的聚合。

1.2 景观的定义和特征1.2.1 定义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1986,Forman & Godron) 例:“秦岭”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其他定义:1 Troll(1983) 德国景观是控制某一地区不同空间单元的自然与生物的关系。

2 Zonneveld 荷兰景观是地球表面空间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水、空气、植物、动物以及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系统的复合体,并通过其外貌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实体。

3 Vink 荷兰景观是连同其所有现象(地形、土壤、植被、人为影响)的陆地表面;是具有特有的地形、土壤、植被的陆地表面的一个区域;是相互有关的几片土地的天然配置。

1.2.2 特征1 生态系统的聚合。

2 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

3 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4 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相对应。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景观生态学”一词早在1939年就曾提出,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它才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生态学分支学科。

一、基本概念⏹1 生态学⏹2 景观⏹3 景观生态系统⏹4 景观生态学1 景观景观的特征与表象是丰富的,人们对景观的感知和认识也是多样的。

景观(landscape)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但大都是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或景色的(诸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反映某一地理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

(图)1.1 景观(landscape)的定义⏹在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区域: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称为区域。

狭义景观和区域即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广义景观: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缀块性的空间单元。

广义景观概念强调空间异质性,景观的绝对空间尺度随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

(图)它体现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

几种代表性的景观定义⏹Naveh: 景观是自然、生态和地理的综合体,包括所有的自然与人为格局和过程。

⏹Haber:景观是为生物或人类所综合感知的土地,而不考虑其单个成分。

⏹Forman: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景观最新定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综合起来,对景观可以作如下理解:⏹①景观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②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与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③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④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⑤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景观阻力能量流或物质流经过景观时受到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流速发生变化,这种影响景观生态流运动过程的因素的统称
思考题
1.景观生态漂流移动的机制
媒介物作用: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驱动力作用:扩散、重力行为驱动力下,生态流的流动表现出三种最基本形式:扩散、质量流、运动
扩散:物体在景观中的随机运动
景观生态学思考题总结
1.什么是景观?景观与土地和环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
•景观:具有异质性;存在形式为实体。概括其特点可为以下七性:空间异质性、地域性、可辩识性、可重复性、功能一致性、尺度性和多功能性。
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所占组分比例相等,多样性指数最大)景观均匀度指数反应景观中各斑块类型在面积上分布的均匀程度优势度指数描述景观由少数几类斑块控制的程度,通常较大的D对应于一个或少数几个斑块类型占主要地位的景观景观破碎化指数
名词解释:
1.景观生态过程物质和能量在景观要素内部及其间的流动
2.景观功能指景观通过其生态学过程对自身内部及其他相关生命系统生存和发展所能提供的支撑作用
应用领域:国土整治、资源开发、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自然保护区设计等等.
3.何为岛屿与生物地理学理论?
岛屿物种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迁入率和灭绝率,而迁入率和灭绝率与岛屿面积、隔离程度及年龄有关
4景观生态学研究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景观生态学有什么意义?
研究的主要内容:
景观结构:指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要素的面积、类型、形状、数量、空间分布方式、能流物质分配等)
环度指数a:即连结网络中现有结点的环路存在程度,用网络中实际环路数与最大可能出现环路数之比表示
a=L-V+1/3(V-2)-(V-1) a为环通度的量度,代表结点的巡回路线存在的程度
r为0各结点互不连结,为1每个结点都应与其他结点相连
a为0网络无环路,为1网络中具有最大环路
6.若某区域设计一片森林,为保护更多的生物和为该区域鸟类提供栖息地。请问这一片森林的形状应为何种形状更有利?说明理由。
3.简述景观空间格局分析的步骤
以研究的目的和方案为指导,收集和处理景观数据
将真实的景观系统转换为数字化的景观,选用适当的格局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最后对分析结果加以解释和综合
4.简述景观异质性的成因
物质、能量存在原生差异;生态系统的运动发展不平衡;外界干扰的非均质性
5.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及保护措施
主要原因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引入物种植物和动物种的过渡利用土壤水和大气污染
2.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3.景观异质性景观系统特征在空间和时间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
4.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思考题
1.简述常见的景观格局类型及其特点
均与格局景观:指景观要素间的距离相对一致或表现出一定渐变规律的景观类型。(点阵格局、渐变格局、带状格局、交替格局、棋盘格局、网状格局、环状格局、楔形格局)
景观变化空间模式边缘模式、廊道式、单核心式、多核心式、散布式、随机式
5.按干扰的作用强度把干扰划分类型及其对景观影响到的效果
极度:产生新景观例:地震。
强度:使景观产生新的平衡,景观成分未发生绝对变化,只是相对低位有所改变例:耕作
5.复合种群的概念及类型
异质种群概念所描述的是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
类型:经典型;大陆-岛屿复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斑块的度量指标是什么?
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分类:环境资源斑块:由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而形成的斑块。特征:持久的具有很低的转化率;种群波动的动态过程,灭绝、迁移的水平很低;正常状态下的物种变化
干扰斑块:在景观中由于局部性的干扰而形成的小面积区域。特征:最高的转化率;持续时间最短;消耗最快。
残存斑块: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存下来的部分未受到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质量流:物质在重力和扩散力作用影响下沿能量梯度的运动
运动:是物体消耗本身能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扩散~最少的聚集格局质量流~居中运动~最明显的聚集格局
2.简述景观异质性对生态流运动格局的影响
生态流运动由连续运动变为跳跃运动
运动中停顿点增强,流的物质与流程环境间的关系越密切
流的速度降低
3.景观中关键点的确定
斑块对流的影响河岸森林对
5.景观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景观的生产功能:(1)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2)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3)光合潜力(4)光温潜力(5)气候潜力
景观的生态功能:(1)提供物种和遗传资源(2)维持组分平衡与稳定和生物多样性(3)污染物质的吸收与降解(4)维持物质循环和调节气候等
景观的美学功能:
判断标准:相对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面积或者说占景观面积50%以上;连通性较其他景观要素要好;控制程度,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控制程度较其他要素大则认为其为基质。
5.网络的类型?写出描述廊道网络连通性的两个指标及计算公式
连接度指数r:用网络的连接度与最大可能连接线数之比表示
r=L/Lmax=L/3(V-2) L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结线段数V网络中结点数
集中于分散相结合原则。将相似用地类型集中起来,但在建成区保留一些自然廊道和小的自然斑块,在大型自然植被斑块边缘也布局一些小的人为活动斑块。
优点:包含大型自然植被斑块;边界过渡带;粗粒与细粒要素结合(对物种多样性有利的最佳粒级结构);小的自然斑块;风险分散(大型斑块对于风险分散作用强);廊道;基因变异。
名词解释:
1.粒级是景观组分规模大小的量度
2.景观对比度指临近的不同景观单元之间的相异程度。通常分为高对比度景观与低对比度景观
3.网眼大小组成网络的线之间的平均距离或线所环绕景观元素的平均面积
4.三向地带性
思考题:
1.试述景观结构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
2.粗粒级景观与细粒级景观优缺点
粗粒结构多样性高,但局部地区的多样性却低。这样的景观结构可以为保护水源或内部特有物种提供大型自然植被斑块或为工业区建设提供大面积建筑场地。不利于多生物生境物种生存。细粒结构整体单调,但局部多样性高,更有利于多生境物种生存。不利于内部特有种生存。最佳景观结构:粗粒与细粒要素结合,不仅利于大型内部种生存,而且有利于广大生境物种的活动。集中的建成区和农业区则便于进行大规模的工农业活动。
4.景观稳定性的时间尺度指人们衡量景观变化时假定的一个变化速率
5.景观稳定性的空间尺度主要是指景观的异质稳定性即景观结构在立地水平上不断变化和大尺度上相对静止的统一
6.干扰剧烈影响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并能改变资源或物理环境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火灾、洪水、地震)பைடு நூலகம்
7.干扰状况指的是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综合.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格局来说明干扰状况
度量指标:
3.斑块与廊道的区别与联系
相同:形成的基质形同
不同:廊道具有连通性或其间断点的存在;廊道具有内环境的梯度变化;廊道具有宽度效应
4.何为基质?其判断标准是什么?在实际中如何进行使用?
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在整体上对景观动态起控制作用。基质是景观中范围最广泛,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区域,一种重要的景观要素。
景观功能:指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即生态功能)
景观动态:指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要素的类型、形状、数量和空间格局以及物质能量物种的变化。
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功能也影响结构的形式和发展
意义:把地理学对地理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以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景观优化利用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
•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土地的肥力、产权关系、经济价值;均质性地块单元。
•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形式有实体和非实体形式。
2.什么叫景观生态学?其基本理论和应用领域如何?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及管理的科学。
生态进化与生态演替理论;空间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理论;景观异质性与异质共生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景观边本原则是什么
岩石、水泥路面等无生物定居地,具有物理系统的稳定性;随生物量增加景观稳定性增加;顶级群落的稳定性最大,中间演替阶级次之,先锋阶段最小;从抵抗力来说,顶级群落大于先锋群落;从恢复力来说,先锋群落大于顶级群落
4.试比较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和空间变化模式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穿孔、分割、破碎化、缩小、消失
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变化较多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各种形式的流交汇的地方
4.试述景观元素对生态流的影响
廊道对流的影响屏障作用:景观要素使景观生态流运动速度减缓或停滞的作用
断开作用:断开区影响物种穿越廊道或沿廊道迁移的过程
林带对空气流的影响某些物种的栖息地物体运动通常沿廊道如河水沿河流流动,车辆行人沿公路运动
引入斑块:由于人们有无意的将动植物引入某些地区而形成的局部性斑块
度量指标:
2.何为廊道?根据廊道的起源可分为哪几类?根据廊道的结构又可以分为哪几类?廊道的度量指标是什么?
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一个线性或带状的斑块。
按起源分: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种植廊道、再生廊道。
按结构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