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

合集下载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问答

定义:由生态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复杂网络,用于描述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流动。
组成: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种群等层次,各层次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相 互影响。
作用:生态网络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应用:生态网络在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空间异质性可以通过空间格局、空间关联和空间动态等方面来研究,对于生态保护、生态恢复 和生态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空间异质性的形成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人类 活动等。
定义:景观稳定性是指景观在面对干扰或变化时保持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
意义:景观稳定性在景观生态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关系到生态系统 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保持景观的稳定性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 然灾害的发生,并为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定义:指一定空间内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系统,具有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组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等组成。
类型:生态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等。
重要性: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容之一。
应用:景观单元在 生态保护、城市规 划、土地利用等方 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价值,有助于实现 生态、经济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
定义:生态流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流动,是生态系统 维持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重要性:生态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 征之一,它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有着重要影响。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概述
景观生态学
• 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 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强调 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 研究的核心所在。
•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 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其主体是
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景观的含义
1、景观的含义
• 景观的对比度也存在季节上的差异,尤其在季节分明的 地区。
• 景观对比度高低只是描述景观外貌特征的一个指标,其 高低大小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四、景观连通性和连接度
• 景观连通性是指景观元素在空间结构上的联系, • 景观连接度是景观中各元素在功能上和生态过程上的联
系。
具有相同面积但不同结构景观连通性的差异(引自Farina, 1998) 从(a)到(d)依次降低
廊道
• 廊道(corridor)是指线性的景观单元,景观中的廊
道通常具有通道与阻隔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几乎所 有的景观都会由廊道分割,另一方面景观要素又被廊 道连接在一起,成为功能 的整体。
一、廊道的作用与起源
―廊道的作用:通道(运输)的作用和阻隔(资源保
护)的作用。
―廊道起着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的作用。 ―廊道的起源 廊道的起源和形成与斑块的形成相似。
基底的判定方法:
1. 在一个景观中占的相对面积最大; 2. 连通性最大,并把其它景观要素包围; 3. 对景观动态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4. 相对面积、连通性、控制程度三者结合
• 孔隙度(porosity)是景观中所含斑块密度的量度, 与斑块大小无关,即包括在基质内的单 位面积的 闭合边界(不接触所研究空间或景观的周界)的数目, 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分辨率有 关。具有闭合边界 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越高。

景 观 生 态 学(Blackstorm)

景 观 生 态 学(Blackstorm)

景观生态学2011年01月01日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发展1❀景观(狭义):是指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凡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合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是一种生态系统;❀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是异质性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景观是一种风景。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学的特点:❀整体观和系统观;❀异质性和尺度性;❀综合性和宏观性;❀目的性和实践性。

3❀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景观结构、景观功能、景观动态、景观规划与管理4❀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流派和特征主要流派:北美系统学派(Forman&特纳)和欧洲应用学派(温克&哈伯)特征:北美注重自然,关注结构、功能和动态;欧洲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类经营的生态系统。

6❀格局:一般指空间格局,是指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

7❀尺度:在观察或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时间和空间单位,同时也可以指某一现象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分别称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包含幅度(范围)和粒度(分辨率)。

8❀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物种数量与岛屿面积之间的关系表达为:S=cA z 式中 S---岛屿的生物物种数;A---岛屿面积;c---与单位面积平均物种数有关的常数;z---待定参数,它与岛屿的地理位置、隔离度和邻域状况等有关。

景观中生境斑块的面积大小、形状、数目以及空间位置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学过程的影响。

物种丰富度=f(生境多样性,干扰,斑块面积,演替阶段,本底特征,斑块隔离程度)最大贡献:是把生境的斑块的空间特征和物种数量联系在了一起。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生物学和地理学两个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生物体与其生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和机理。

景观生态学通过对地表区域空间格局和结构、生态过程和功能的研究,揭示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原理:景观是指地表的部分或全部区域范围内的空间格局和结构。

而生态系统是一组生物体和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景观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体在其生境中的空间分布,以及生态系统内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原理有以下几个:1. 空间尺度:景观生态学在地表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上研究生物体和其生境之间的关系。

从点尺度到面尺度,再到区域尺度,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研究可以揭示出不同尺度上的生态过程和功能。

2. 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指生态系统边缘与内部之间的过渡地带。

边缘效应能够影响生物体的分布、迁移和生态过程。

研究边缘效应对于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3. 斑块动态变化:景观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内的斑块(即各种生境的区域)之间的尺度、形状和分布的变化过程。

斑块的动态变化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景观生态学的几个应用方面:1. 生态恢复和修复:研究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生态恢复和修复计划。

通过改善斑块的连通性和提高边缘生境的质量,可以促进物种迁移和适应。

2. 优化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功能。

3.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分布和迁移,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指导。

保留和恢复物种的栖息地和移动通道,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稳定。

4. 生态系统服务:景观生态学可以评估和量化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价值,如提供食物和水源、调节气候和洪水、提供休闲和文化价值等。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第一章一、什么是景观?狭义的景观是指一般在几平方千米到数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某种空间组织方式组成的异质性地理空间单元。

二、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如何理解景观要素和景观结构成分?景观要素:景观是由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

景观结构成分:景观结构成分是生态学性质和自然地理学中性质各异,而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的景观要素,是对景观要素从空间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察时的重新划分。

三、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几方面?1、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2、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3、景观动态(即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4、景观规划与管理(即根据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及其相互制约和影响机制,制定景观恢复、保护、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和规划,确定相应的目标、措施和对策)。

四、景观生态学有哪些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第二章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1.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2.等级系统理论3.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4.时空尺度5.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6.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7.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8.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模型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系统内部不断增加的熵达到并维持这种新的远离热力学平衡态,故称这种新的稳定结构为耗散结构,它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出现的有序结构,它的形成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因而被看作是一个自组织过程。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一、本文概述1、景观生态学的定义与重要性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景观空间格局、生态系统过程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部的空间异质性,包括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体现了其在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它融合了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景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景观生态学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和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景观生态学关注人类活动对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能够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生态恢复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景观生态学还关注景观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可持续性,有助于预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深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2、景观生态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多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

它与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关联。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景观生态学则更侧重于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将不同生态系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研究。

景观生态学与地理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演变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景观生态学在地理学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地表景观的空间格局、动态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地理学为景观生态学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揭示景观格局与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景观生态学还与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有着交叉。

城市规划关注城市空间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景观生态学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一、名词解释:1、景观:是由一组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3、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元。

4、内源比:板块的内部面积和外部面积之比。

5、漏斗效应:斑块的狭长形状外延部分成为半岛,在景观内可起到物种迁移通道的作用,在半岛的前端,动物迁移路径的密度较高,这一现象叫漏斗效应。

6、本底:本底是景观中范围最大,连通性最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着主导作用的景观要素。

7、生态交错带:也叫生态过渡带,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质能量体系、结构功能之间形成的界面。

8、边际效应:也叫边缘相应。

指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景观格局:是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方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10、景观破碎化:是景观变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呢形式,更多的用来描述自然植被景观的变化和作为大型生物生境景观的变化。

11、尺度推绎:是指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也称尺度外推。

12、敏感性: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风景关注程度的一个概念.13、孔隙率:指单位面积本底中的板块数目,即斑块密度。

二、简答和填空。

1、景观的基本特征:(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2、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3、景观的形成因素有: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5方面的因素。

4、廊道的起源类型分为4种:干扰型、残留型、环境资源型和人为引入型。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理论

2、历史遗迹保护与适度开发相结合原则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为滨 水景观设计留下了很多文化元素,历史遗迹有很强的 地域特色,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 晶 然而在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时代,城市规模不断 扩大,加上现代简约设计思潮的流行,导致许多城市 的历史遗迹不断被拆除与改造 这种割断历史文脉的 做法不可取滨水地带作为人类繁衍生息的发源地,不 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景观资源,还沉淀了许多悠久的历 史文化.

1983年林超在《地理译报》的第1期、第3 期上发表了两篇景观生态学的译文, 1986 年《地理学报》第1期发表了景贵和《土地 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这是国内景 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第一篇文献;1988年 《生态学进展》第1期发表了李哈滨《景观 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一 文, 同年的《生态学杂志》第4、6期分别 发表了金维根的《土地资源研究与景观生 态学》和肖笃宁等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与应用》;

广州珠江滨水景观中的林则徐纪念公园大量地运用主题性 雕塑来表达景观主题,游人在游玩嬉戏的同时能了解林则 徐的生平事迹,为优美的滨水环境注入了人文因素

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是广州市的一个 地标性雕塑,是展现艺术美的雕塑造型景观, 它提高了城市的艺术品位,增加了公园景观 的历史人文内涵,有一定的场所认定感, 突出了公园的主题性,给人以环境美的享受 总之,不论是具体人物雕塑还是抽象概念性 雕塑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人们对 城市与环境的认识
广州越秀公园 五羊雕像
2、植物造景

追求自然生态效应,体现生态设计理念,是现代滨 水景观设计的一种新取向。植物在维持与改善滨水 景观的生态环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滨水景 观带植物物种的选择须考虑到植物的个体生长情况 及群落的稳定性,应选择那些经过长期进化和自然 遴选保留下来的适宜本区域环境条件,抗逆性强 生 长强健 抗病虫害具有最大自然生态功能,并为当地 民众喜闻乐见的地带性植物树种,地带性植物树种 的应用不仅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树种,还能为滨水 景观注入地域文化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
1)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2)景观类型——
3)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变化。

4)尺度——空间尺度:研究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位的空间分辨率水平。

时间尺度:其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

5)空间异质性——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

6)空间格局——生态系统或系统属性空间变异程度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空间异质性、空间相关性、空间规律性等。

类型:均匀布局、聚集布局、线状布局、平行布局、共轭布局。

意义:空间格局决定着资源地理环境的分布形成和组分,制约着各种生理过程,与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7)空间格局参数——斑块的大小、形状、密度、分布构型
8)景观多样性——指景观单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反应景观的复杂程度。

9)景观的破碎化——
10)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11)景观连接度的度量类型——(结构)①②③④⑤(功能)⑥⑦⑧⑨⑩
12)边缘效应——生态过渡带内的物种数目与相邻群落之间的差异。

13)景观边界——
定义: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

特征:特异性、动态性、宏观性、尺度性
功能:功能或廊道、过滤或屏障、源、汇、生境
14)干扰——是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它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基础和环境状况。

15)干扰类型——(来源)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功能)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机制)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生物干扰。

(传播)局部干扰、跨边界干扰。

16)干扰性质——①多重性、相对性;②尺度性;③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④经常不协调
17)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
①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
②等级系统理论
③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
④时空尺度
⑤空间镶嵌与生态交错带
⑥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
⑦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⑧复合种群理论与源-汇系统模型
2)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3)斑块——
(1)定义: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2)形成原因:干扰、环境异质性、人类种植
(3)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种植斑块、聚居地)
4)廊道——
(1)定义: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2)类型:(起源)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环境资源廊道、种植廊道、再生廊道
(结构)线状廊道:
带状廊道:
河流廊道:
5)基质——
定义:也称本底。

是指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6)景观粒度——
7)景观对比度——
8)景观异质性——
定义: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生态学意义:
1)景观的一般功能——
2)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
1)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
有统计特征。

2)景观稳定性的尺度——(理解)
3)干扰与景观变化——(理解)
4)人类活动与景观变化——(理解)
1)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子原则、实用原则、等级性原则
2)景观生态系统的分类——
3)景观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定义:
要点:
4)景观系统的文化、美学评价——
1)景观生态规划——
概念:
原则:1整体优化 2异质性、多样性 3景观个性 4自然优先、遗留地保护 5生态关系协调 6针对性 7综合性
2)湿地预案——P228
1)湿地概念——
内容
意义
根本内涵: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湿地的服务功能——
1)景观要素的定义、景观与景观要素的区别和联系
景观是由一直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空间镶嵌体,这些相互作用的、性质不同的生态系统称为景观要素。

区别:景观强调空间实体的整体性和异质性;
景观要素强调组成景观的空间单位的从属性和均质性。

联系:景观和景观要素都可以在不同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2)景观的基本特征
1、景观是一个生态学系统
2、景观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

3、景观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

4、景观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

5、生态系统的聚合
6、各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和相互影响
7、具有一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
8、与一定的干扰状况的聚合想对应。

3)景观形成因素
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干扰
4)斑块大小与形态的生态效应
5)简述生物多样性的类型及保护意义?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意义:(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

(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的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
6)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异质性原理
2.格局过程关系原理
3.尺度分析原理
4.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
5.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
6.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7.景观多重价值与文化关联原理
三、论述题
1)什么是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功能,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结构与功能是动态发展的基础
2)阐述景观生态规划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试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来阐述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原则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原则:综合整体性原则、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经济合理性和针对性原则、社会广泛参与原则、景观改造谨慎性原则
目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为自然(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规划、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做法:①确定规划范围与目标②实地考察、收集有关资料③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景观生态分类与制图、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④景观结构功能划分⑤规划方案评价、实施⑥规划方案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