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合集下载

武汉人文地理介绍

武汉人文地理介绍

武汉人文地理介绍
武汉是中国中部的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文化、金融和航运中心。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北连河南,南接湖北,东临江西,西靠湖南。

武汉自古就是重要的港口和商业城市,被称为“九省通衢”。

武汉的历
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楚地(今湖北一带)为楚文化中心,被称为“楚都”。

秦朝设汉
中郡。

汉朝末年,刘关张三兄弟在此创立了“桃园三结义”的传奇故事。

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在此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天下的战争。

武汉又被称为“江城”,是因为这里山水如画、风景如画。

武汉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

武汉还是中国大陆新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等等。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

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从这里通过,京广高铁在武汉设立了7个站点。

—— 1 —1 —。

武汉是什么城市

武汉是什么城市

武汉是什么城市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湖北省省会。

武汉是哪个省的城市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

武汉,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中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湖北省省会。

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汉的最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边在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最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武汉景点推荐1、黄鹤楼位武汉市武昌蛇山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黄鹤楼共5层,高50.4米。

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223年),距今已有约1800年的历史,屡修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于1985年重建的。

黄鹤楼被中国历代许多著名诗人吟诗颂赞,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

2、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故得此名,水域面积达33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东湖是以大型自然湖泊为核心,湖光山色为特色,近现代历史为依托的旅游景区。

东湖历史底蕴深厚,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人类活动,这里也流传着李白放鹰题诗的故事。

3、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城北30公里的仙河东岸,主峰祈嗣顶海拔高度为582.1米,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的一部分。

木兰山是千年香火圣地,佛道两教共处一山,每年海内外香客游人络绎不绝。

木兰山古建筑群也被评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4、武汉长江大桥横卧于汉阳龟山和武昌蛇山之间的长江江面之上,1957年10月正式通车,是长江上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因此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武汉历史文化范文

武汉历史文化范文

武汉历史文化范文武汉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座落于长江中上游地区,距离重庆和上海不远。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武汉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汉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通要塞和商业中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武汉最早以“蔡州”、“汉阳”、“武昌”、“汉口”等名称出现。

直到公元四世纪,武汉地区开始成为重要军事要塞,被赐予了“武昌”和“汉阳”的名称。

据历史记载,东汉末年的黄鹤楼就是在汉阳修建的,成为了武汉著名的景点之一、唐朝时期,武汉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

宋元明清时期,武汉地区的航运业不断发展,成为了长江流域的重要航运中心,这也为武汉的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不仅自身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也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事件的见证地。

例如,辛亥革命期间,武汉成为了推翻封建统治的重要阵地,袁世凯在此宣布辞去帝位,为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此后,武汉成为了国共两党的重要活动基地,为中国现代历史的走向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

其中最知名的应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屈原。

屈原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人,他的诗集《楚辞》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的故乡在武汉附近的江陵,武汉人对屈原的文化积淀和纪念非常重视。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传统。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古朴的建筑物和寺庙,如黄鹤楼、古琴台、古剑池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武汉的历史和文化。

武汉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口味和风格,如热干面、麻辣烫、葱油饼等都是武汉的特色小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武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正因为如此,武汉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备了很高的发展潜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代化城市。

未来,武汉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自己的历史文化,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武汉的介绍和历史

武汉的介绍和历史

武汉的介绍和历史武汉,简称“汉”,是中国湖北省的省会,位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腹地,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是中国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武汉地区曾是楚国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要塞。

汉朝时期,武汉开始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得名于当时的两个城市:汉阳和武昌。

而今天的武汉市则是由汉阳、武昌和汉口三座城市合并而成。

武汉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黄鹤楼,它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也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上,是一座古老的楼阁,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从黄鹤楼俯瞰长江,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江景和武汉市区的全景。

除了黄鹤楼,武汉市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景点,如东湖、武汉大学、古琴台等。

东湖是武汉市内最大的湖泊,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四季景色各异,风景优美宜人。

武汉大学则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校园环境优美,是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古琴台则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遗址,这里保存着大量古琴文物和音乐史料,吸引着许多古琴爱好者和音乐学者前来研究和欣赏。

武汉还有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以热干面、豆皮、莲藕糕等为代表的武汉小吃深受人们喜爱。

热干面是武汉最有特色的面食之一,以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广大食客的赞誉。

豆皮则是一种传统的豆制品,用豆浆制成,口感柔软,味道鲜美。

莲藕糕则是以莲藕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甜点,外形精美,口感细腻。

在现代发展方面,武汉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和科技人才。

武汉还拥有一流的医疗设施和优质的医疗资源,被誉为中国的“医疗城市”。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魅力。

武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

武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

武汉的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
武汉这座城市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

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武汉的城市特色:
武汉市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

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武汉,作为中国中部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武汉的发展历史,带领读者一起回顾这座城市的演变过程。

一、古代武汉1.1 早期聚落:早在新石器时代,武汉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表明这里是古代人类聚居的地方。

1.2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武汉地区处于楚国的统治之下,成为楚国的重要城市之一,有着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1.3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武汉地区成为三国之间争夺的重要战略据点,曾经历过多次战乱。

二、近代武汉2.1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武汉成为江南重要的商贸城市,对外贸易繁荣,城市建设也逐渐完善。

2.2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武汉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2.3 抗战时期:抗战时期,武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据点,经历了激烈的战斗和破坏。

三、当代武汉3.1 建国初期:建国初期,武汉成为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发展迅速,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3.2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3.3 21世纪:进入21世纪,武汉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建设了多个地标性建筑,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

四、未来展望4.1 建设目标:武汉将继续致力于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4.2 产业发展:武汉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4.3 文化传承:武汉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护历史遗迹,促进文化繁荣。

五、结语武汉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武汉将继续保持城市的活力和创新力,为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愿武汉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展现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我的家乡古老的武汉

我的家乡古老的武汉

我的家乡古老的武汉武汉,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古老城市,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内地的第四大城市。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武汉既有着繁荣的现代氛围,又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文化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您一起探索我的家乡——古老的武汉。

第一部分:历史底蕴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它是著名的古代“江南水乡”,享有“九省通衢”之誉。

事实上,武汉由三个独立的城市——武昌、汉口和汉阳组成,每个城市各具特色。

首先是武昌,作为武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武昌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家的历代祖先在武昌定居已有数百年之久。

武昌镇拥有壮丽的黄鹤楼,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游客必访的地标之一。

其次是汉口,武汉的商业和商贸中心。

汉口位于长江南岸,这里有繁忙的码头和繁华的商业街区。

我小时候常常到汉口和家人一起逛街购物,这里的热闹和繁荣给了我许多美好回忆。

最后是汉阳,这个地区以其充满活力的工业和制造业而著名。

汉阳被长江和汉江所环绕,水资源丰富,曾是中国的船舶制造中心。

第二部分:名胜古迹武汉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和名胜。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位于武昌的黄鹤楼。

黄鹤楼建于公元22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代楼阁之一。

登上黄鹤楼,可以俯瞰到长江的壮丽景色,感受到武汉的壮丽风光。

除了黄鹤楼,武汉还有其他许多值得一游的景点。

武汉长江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四车道公路与铁路两用桥梁,它的建成标志着武汉市的繁荣和发展。

东湖和南湖是武汉著名的景区,这里有蓝天、碧水和美丽的自然风景。

另外,武汉还有许多寺庙和古老的建筑,例如古老的古琴台。

第三部分:美食文化武汉以其丰富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当提到武汉,人们往往会想到热干面和豆皮。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特色面食之一,它由精选面粉制成,加上辣椒酱、芝麻酱和葱花,味道鲜美可口。

豆皮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它由豆腐皮制成,配以辣椒酱、花生和酱汁,口感鲜嫩。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其他美食,例如热干面、汤包、豆皮等等。

关于武汉的文章。

关于武汉的文章。

关于武汉的文章。

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内陆城市,武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本文将从武汉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等方面介绍这座城市。

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在古代,武汉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楚国的重要都城。

楚文化的影响使得武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此外,武汉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见证者。

辛亥革命时期,武汉成为了革命的中心,黄麻起义和武昌起义的爆发地,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武汉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

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如黄鹤楼、古琴台等,展示了传统中国建筑的美丽和独特。

此外,武汉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馆,如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大学美术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绝佳机会。

武汉也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作为中国内陆城市,武汉地处长江中游,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武汉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内地城市向海洋开放的重要窗口。

武汉的经济以制造业、汽车制造、钢铁、化工等行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批高科技产业,如光电子、生物医药等。

近年来,武汉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

除了经济发展,武汉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目的地。

这里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东湖、户部巷、黄鹤楼等。

东湖是武汉最大的湖泊,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植物,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户部巷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街,街道两旁是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商铺,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

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除了以上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旅游方面,武汉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和亮点。

比如,武汉的美食文化非常丰富,有着许多独特的湖北菜和武汉小吃,如热干面、豆皮、莲藕糕等,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武汉还是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之一,拥有许多优秀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武汉十大景点介绍

武汉十大景点介绍

武汉十大景点介绍武汉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湖北省的省会。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交通枢纽,武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下面是武汉十大景点的介绍。

1. 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也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位于长江南岸,是观赏长江风景的绝佳位置。

楼内供奉有古代文人杜甫的诗作《登黄鹤楼》碑刻,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江景和城市全景。

2. 东湖:东湖是中国三大名湖之一,也是武汉最大的城市湖泊。

湖水清澈见底,周围山峦环绕,风景秀丽。

游客可以选择乘船游览湖中的花卉园、鱼池和圣泉岩等景点,还可以在湖畔的草坪上野餐或散步。

3. 汉口江滩:汉口江滩位于长江北岸,是武汉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里是观赏长江夜景和感受长江文化的绝佳地点。

江滩上有许多餐厅、酒吧和咖啡馆,游客可以在夜晚欣赏到灯火辉煌的城市景观。

4.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校园内环境优美,钟山风景区更是武汉市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美丽的樱花。

5. 蔡甸樱花园:蔡甸樱花园是武汉最著名的赏花地之一。

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园内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

园内的湖泊和竹林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6. 黄鹤楼白鹭洲:白鹭洲位于黄鹤楼旁,是市中心一座人工岛屿。

岛上有大片的绿地和园林,以及成群的白鹭。

游客可以在这里漫步、观鸟,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长江风景。

7.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上下游最早建成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乘船或徒步穿过大桥,欣赏到长江两岸的美景,并可以参观桥上的景点和纪念馆。

8. 汉口租界旧址:汉口租界旧址是武汉近代历史的见证。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许多外国殖民地时期的建筑风格,如英国领事馆、法国租界公园等,留下了一段独特的历史风貌。

9. 东湖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是武汉市的重要旅游区之一。

对武汉的评价

对武汉的评价

对武汉的评价一、历史悠久的城市武汉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武汉在古代就具备了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繁荣的经济中心1.制造业武汉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产业基础。

众多的汽车、钢铁、化工、电子等企业在武汉落地生根,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武汉的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成为中国汽车之都。

2.高新技术产业武汉还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自1980年代以来,武汉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孕育了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教育资源丰富1.高等教育作为中国重要的教育中心,武汉拥有众多高等学府。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流大学为武汉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不断推动着城市的科技和文化进步。

2.科研机构武汉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这些科研机构在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独特的自然景观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交汇处,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

东湖、黄鹤楼、黄鹤山等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尤其是东湖,作为武汉市中心的一片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五、包容和开放的城市氛围武汉是一个包容和开放的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里生活和工作,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和文化。

这种包容和开放的氛围对于城市的繁荣和创新具有积极的影响。

六、交通便利的城市作为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武汉的交通发达。

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密布,方便市民的出行。

此外,武汉还拥有全国第二大内河港口,为货物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七、深厚的文化底蕴1.汉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城市之一,武汉拥有丰富的汉文化遗产。

汉阳陶瓷、宜昌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品,体现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

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

辛 亥 革 命 起 义 纪 念 馆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古 琴 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西麓,月湖东畔,相传春秋时期楚 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 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 的他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 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是武汉的 著名音乐文化古迹,也是湖北省、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文物其一。
盘龙城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商代早期城址,位于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盘龙湖畔,南北长约290米, 东西宽约260米,面积75400平方米。城址约建于 公元前15世纪,在商代晚期衰落。 城内东北部高地建有宫殿基址。已发现2座坐北朝 南、前后平行排列的大型宫殿基地址。城外分布有 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墓葬区,如城南的王家嘴,城 北的杨家湾,城西的楼子湾和城东的李家嘴等地。 盘龙城的建筑技术、青铜工艺、埋葬习俗、玉器风 格、陶器特征等方面都商代二里冈上层文化一致, 它可能是商代人为开发南方、获取资源在长江中游 建立的一个方国。盘龙城的发现确认在商代早期, 商文化的地域范围已从中原扩大到了长江流域。
盘龙城
出土青铜器
盘 龙 城 遗 址
汉口
自汉以后经南北朝至元、明,武汉成为 我国水陆交通枢纽,货物山积,居民填 溢,商贾辐辏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 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 江的黄金地段。陕西省的商人就乘船顺 流而下,将货物贩运于汉正街中转。汉 正街最初是由货物集散批发而发展起来 的。汉口之名可以说是因陕西商贩而得 名,即汉水入长江口。而汉口的繁盛, 与汉正街分不开。汉口老字号中的叶开 泰、谦祥益、汪玉霞等均发迹于此街。 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佛 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 中第一繁盛”,并享有“九省通衢”美 誉。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引言概述:武汉是中国中部重要的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武汉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武汉的发展历史,揭示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一、古代武汉1.1 三国时期的武汉在三国时期,武汉被称为“江城”,是吴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当时的武汉已经有了完善的城市规划和建造,成为了当时长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1.2 明清时期的武汉明清时期,武汉成为了长江流域的商业重镇,各种手工业和商业活动蓬勃发展。

同时,武汉也成为了文化名城,许多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1.3 近代武汉的发展近代,武汉成为了中国的工业城市,特殊是在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武汉成为了抗战的重要据点,也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

二、现代武汉2.1 改革开放后的武汉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殊是在经济和科技领域。

武汉成为了中国的汽车、钢铁、电子等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2.2 武汉的城市建设近年来,武汉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不仅建设了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还修复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旅游吸引力。

2.3 武汉的文化发展武汉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武汉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举办了许多文化活动和节庆,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武汉的教育3.1 武汉的高等教育武汉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学校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武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材支持。

3.2 武汉的教育改革近年来,武汉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发展。

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环境等举措,武汉的教育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3.3 武汉的科研成果武汉不仅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心,也是科研成果丰硕的城市。

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都源自武汉,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有关武汉历史的故事

有关武汉历史的故事

武汉,作为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武汉历史的故事:
盘龙城遗址:盘龙城遗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是商代中期遗址。

盘龙城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设的公铁两用桥梁,也是中国第一座采用钢塔斜拉桥结构的桥梁。

大桥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

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武汉大学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口开埠:汉口开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中国开始向世界开放。

汉口开埠后,外国列强纷纷进入汉口,开设租界,进行贸易和投资,促进了汉口的繁荣和发展。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的革命运动。

在辛亥革命中,武汉是重要的革命中心之一,许多革命志士在这里集结,为推翻清朝统治而奋斗。

以上仅是一些关于武汉历史的故事,实际上武汉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景观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武汉历史文化简介

武汉历史文化简介

武汉历史文化简介武汉市历史悠久,北效黄陂县有近几年才发现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

三国时期,在武昌和汉阳筑有江夏和却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时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三镇遍布革命胜迹,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义于此,现存有起义门旧址,武昌阅马场的红楼是当时的指挥中心,现存有孙中山的纪念铜像。

历史上武汉最负盛名的景点有: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区东湖,以五百罗汉、玉佛及悠久历史著称的归元寺,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来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也许大家要问:长江从上至下,流经了大大小小为数不少的城市,为何此称独钟武汉?其原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汉游玩,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饮酒,边饮酒边欣赏音乐,喝到了兴头上,李白诗兴大发,于是题下一首诗,诗名叫做《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诗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武汉人非常喜爱“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这一佳名,于是自号为江城人。

除江城之外,武汉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这些名称的来源反映了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源源。

☆武汉三镇的由来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

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

旧时的舞场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

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武汉一、名城概况武汉有着3500年的悠久历史,有着1700多年的建城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文化教育传播之地、工业发源之地,人文荟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明清时期,汉口享有天下“四大名镇”之一的美誉,汉正街深厚的商业气息和码头文化享誉五百年。

1861年开埠以后,汉口相继设立了五国租界,先后有20多个国家在汉设立领事馆。

1986年,武汉市被国务院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二、历史沿革武汉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革命传统的城市。

与我国其它城市一样,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历史演变,受传统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经济发展及地理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从近现代开始,由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介入,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从自由发展走向有目标的规划引导,并体现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胳。

武汉最早的城市建设史应当从距今3500多年前商代盘龙城开始。

自汉代以来,武汉三镇曾分别为历代官府治所。

历史上的武汉三镇,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皆为分治,各有隶属,很少出现统一治理的局面。

因此,其城市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

武昌历史古老,三国时期孙权得夏口后,将郡治移至夏口城,即今武昌。

在武汉城市发展中筑城最早的,一是东汉末年“戴监军筑,黄祖所守”的却月城,在今汉阳龟山以北;二是孙权于公元223年在今武昌蛇山(江夏山)筑的夏口城。

却月城周围一里八十步,夏口城周围二三里,两城隔江相峙。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定武昌名江夏县。

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置武昌军。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设武昌府。

武昌历代多为省、府、县或军、路的治所,是著名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冲。

也正是在三国时期,武昌、汉阳开始分治,两城独立发展。

后武昌城于唐敬宗宝历初年改筑砖城,明洪武四年再次扩建,城区基本定型。

汉阳城则几度兴废,至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始新筑汉阳城,城区自此定型。

元、明、清时期,武昌成为湖广行中书省、湖广布政使司和湖广总督署所在地,历来为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汉阳成为汉阳府治和县治。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

武汉的发展历史武汉是中国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

本文将从武汉的起源、历史发展、经济繁荣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详细介绍武汉的发展历史。

一、起源与历史发展武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当时这里是古代楚国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在公元前223年,秦朝统一中国后,武汉成为了楚汉之间的交界地带。

随着历史的演进,武汉在三国时期(公元220年-280年)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一时期,武汉成为了三国鼎立的重要战略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和军事人员。

在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武汉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人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在唐朝(618年-907年)和宋朝(960年-1279年)时期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在唐朝,武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在宋朝,武汉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防线,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繁荣。

二、经济繁荣武汉的经济繁荣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

在这一时期,武汉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武汉的工业发展迅速。

特别是在20世纪初,武汉成为了中国的钢铁和纺织工业的中心。

在新中国成立后,武汉继续发展壮大。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武汉成为了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武汉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型,从传统的重工业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转变。

如今,武汉已经成为了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

三、文化传承武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其中最著名的是武汉的汉阳陵和黄鹤楼。

汉阳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被誉为“明代陵园之冠”。

黄鹤楼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重要创作灵感之地,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除了这些著名的文化景点,武汉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

例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武汉会举办盛大的龙舟赛和粽子节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武汉

我的家乡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武汉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一个富有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城市,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经济。

本文将带您领略我的家乡武汉的历史文化名城之美。

一、武汉的历史渊源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军事要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汉逐渐发展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更特别的是,武汉还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场伟大的革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

二、武汉的文化遗产1.古建筑武汉拥有许多古老而独特的建筑,如黄鹤楼、古琴台、岳飞庙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并成为武汉历史文化的象征。

2.文物收藏武汉的博物馆和文物收藏丰富多样。

如湖北省博物馆展示了从史前时代到现代的各类文物,深入揭示了湖北地区的历史发展。

同时,这些文物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武汉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楚剧、黄鹤楼笛曲、武昌鱼等传统艺术形式。

这些独特的文化遗产使得武汉的文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

三、武汉的名胜古迹1.东湖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名胜区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景区之一,拥有广阔的湖泊和独特的山峰。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黄鹤楼黄鹤楼是中国最有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武汉的标志性景点。

从黄鹤楼的顶层,您可以俯瞰整个武汉市区的美景,尤其在晚上的灯光璀璨下,令人心旷神怡。

3.古琴台古琴台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是中国古琴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古琴演奏,了解古琴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四、武汉的文化活动武汉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

每年春节,武汉市都会举办盛大的花车巡游和灯会活动,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和市民。

此外,武汉还有丰富多彩的戏剧、音乐、艺术等文化演出,让人们享受到艺术的魅力。

总结:作为我的家乡,武汉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还以其独特的美景和文化遗产而闻名。

武汉博物馆了解武汉的历史和文化

武汉博物馆了解武汉的历史和文化

武汉博物馆了解武汉的历史和文化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汉的历史和文化,游客们可以选择来到武汉博物馆,这是展示武汉历史和文化的最佳场所之一。

下面将为您介绍武汉博物馆以及它所展示的重要历史和文化内容。

一、武汉博物馆概览武汉博物馆位于武汉市青山区,是湖北省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武汉地域特色和现代化风格,宏伟而美观。

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展览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文物、艺术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二、历史陈列馆武汉博物馆的历史陈列馆是了解武汉悠久历史的最佳场所。

馆内展示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其中包括石器时代的遗址、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时期的文物等。

这些珍贵的遗物生动地展示了武汉作为中国古代文明中心之一的繁荣与辉煌。

三、文化艺术展览武汉博物馆还设有文化艺术展厅,展示了武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创作。

这里展出了武汉地区的传统工艺品、民间艺术作品和当代艺术品等。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感受到武汉独特的艺术氛围。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武汉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向游客们展示了武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手工技艺等。

通过展览和演示,游客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到这些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感受到传承与创新的魅力。

五、交流与教育活动武汉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种交流与教育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文化讲座、亲子参观等。

这些活动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武汉历史和文化的机会,并增进了人们对武汉的认知和沟通,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六、结语通过武汉博物馆的参观,游客们可以全面地了解武汉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这将给人们带来深深的触动和启迪。

武汉著名景点介绍

武汉著名景点介绍

武汉著名景点介绍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武汉位于湖北省中部偏西,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北临长江,东望江汉,西靠鄂西山区,南接荆楚大地。

全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辖武昌、汉口、汉
阳三大块;3个城区、11个郊区;常住人口805.8万人。

武汉
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武汉分馆、武汉革命博物馆、黄鹤楼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场馆。

一、武昌
武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武昌。

楚武王熊通灭吴后,因此地为吴头楚尾之地,故号为南郡。

西汉武帝时始置武昌郡。

公元二二三年称汉口。

后有梁武帝改为梁州。

唐武德四年改置武胜军,贞观元年复名武昌。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因其背靠一大片平原地带,四面环水,“虎踞龙盘”之地而得名武昌。

清乾隆十一年改为“江夏县”至今。

二、汉口
汉口位于湖北省中部偏西的江汉平原腹地,汉水之滨。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201101严伟2011221108210036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及地位、现状探究与古城维护、建设及其发展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由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组成全市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2万人(2011年),其中七个中心城区人口共达570万。

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组团式城市。

汉水和长江在这里交汇;龟山和蛇山雄踞大江南北。

这险要的形式使武汉成为长江中游的咽喉,南北交通的枢纽,向有“九省通衢”之称。

建国后,这里兴建了长江大桥、江汉桥、江汉二桥、长江二桥和天兴洲大桥及长江隧道,把被长江,汉水分割的武汉三镇连成了一体。

武汉三镇中,以汉口地势最为低平武昌和汉阳则兼有风水之胜。

武昌的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东湖、南湖、沙湖、紫阳湖,汉阳的龟山、凤栖山、月湖、墨水湖和汉口的后湖等,以长江和汉水为天然界限,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三镇周围。

武汉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名城。

1911年在这里发生的武昌起义,使辛亥革命一举成功。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也诞生了武汉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这里有山有水。

山虽不高,但对峙在长江两岸,别具一格;水不但有江,而且有湖。

湖虽不大,但数量众多。

先秦时期,这里原是一片广大的平原和沼泽相间的云梦泽。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云梦泽的范围已大大缩小。

唐宋时代,统一的云梦泽已不复存在,成为一片湖泊众多的江汉平原。

至于武汉周围的众多丘陵,其形成的历史更要追溯到距今约七千万年以前的中生代。

千百万年以来,由于长期的剥蚀和第四纪的强烈下沉,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洼地和平原,而龟、蛇等山因为是石英砂岩构成,不易风化,所以仍能突起于平原之上,形成今天龟、蛇诸山隔江对峙的形式。

武汉三镇的历史沿革,因地理和政治的原因,或分或和,历代置属多有不同。

武昌一地,据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

到公元前九世纪,楚雄渠封中子红为鄂王时,武昌在其封池范围之内。

秦灭楚后,为南郡割地。

汉属江夏郡沙羡县地。

公元220年,孙权都鄂,改江夏郡为武昌郡,武昌之名始于此。

三国吴末,省沙羡县。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复置,属武昌郡。

东晋时,北人南徙,曾于此地侨置汝南县,并省沙羡入汝南。

南朝刘宋时,此地为江夏郡治。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后,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并置鄂州于此。

大业初改州为郡,又为江夏郡治。

唐宋皆为鄂州治所,元为武昌府治。

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府称县。

1937年改称武昌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汉阳、汉口合为武汉市。

汉阳在三国以前与武昌属同一建制,东晋时置沌阳县,属江夏郡。

至梁,改属梁安郡。

陈废沌阳县,隋置汉津县,大业初改为汉阳县,属沔阳郡,汉阳之名始于此。

唐初为沔州治所,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州废,县属鄂州。

宋为汉阳军治,元、明和清均为汉阳所治。

汉口本为商镇。

早在宋代,就与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州佛山镇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镇。

明代于此设汉口巡检司,清代因商务繁盛,增设仁义、礼智二司,并移汉阳府同知驻此。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在此设租界、建领事馆,汉口日益成为重要的通商口岸。

1899年,清政府改汉口同知为夏口厅,范围包括汉水以北、涢口以东,东西约六十公里,南北为十五公里。

辛亥革命后,改为夏口县,1927年改为汉口市。

与武汉历史沿革密切相关的,是历代州县城堡的兴废。

由于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州县置属又往往有异,所以这类城堡也就较多。

据史书记载,在武昌有夏口城、沙羡城、曹公城、鄂州城、武昌城,在汉阳有却月城、临嶂城、沌阳废城、鲁山城、梁废城、马骑城、萧公城、汉阳城。

所有这些城堡,历代以来,都已经拆除不存了。

至于汉口,本无城郭,明末为防后湖水夏秋时泛滥,上起硚口,下自沙包(今汉口一元路),挖土修筑了一条提防。

因挖土筑堤,堤后便成了深沟。

汉水由硚口灌入,所以起名叫玉带河。

清咸丰年间,太平洋驰骋江汉之间,清兵十分畏惧,于是就堤基构筑汉口堡。

据《续辑汉阳县志》记载:堡长“一千九百九十二丈又二尺,约十一里许。

堡基则密布木桩,堡垣则全砌红石,外浚深沟,内培坚土,辟堡门八,建炮台十有五。

”后来玉带河逐渐於塞,清末遂撤汉口堡以改建马路,这就是今日汉口的中山大道。

玉带河虽然不存在了,但六渡桥等昔日玉带河上的桥名仍保存下来,成为今日汉口市区的地名。

武汉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是一个游览胜地。

东湖是武汉的一个大型综合风景区,位于武昌之东。

它虽不如杭州西湖那么著名,但面积比西湖大,湖水比西湖清澈,有着十分美好的发展前景。

东湖湖岸曲折绵长,向有九十九湾之称。

湖中心的小岛上建有结构壮丽的湖光阁。

登阁向四周眺望,但见湖西岸有九女墩、长天楼、行吟阁、听涛轩、水云乡、沧浪亭、湖滨画廊、湖北省博物馆等建筑,是东湖的主要游览区。

湖的南面,秀丽的珞珈山上有武汉大学校舍。

每到夜晚,层层楼宇,点点灯火,景色特别迷人。

湖的东南面,山峦重叠,郁郁葱葱,那里有著名的磨山植物园。

黄鹤楼是武汉最负盛名的古迹,旧址在武昌蛇山西端的黄鹤矶上。

该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到了唐代,黄鹤已颇有盛名,尤其是诗人崔颢为它题了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以后,大诗人李白对这首诗非常推崇,自称不敢再在黄鹤楼题诗,于是黄鹤楼益发名声大噪。

在这以后历代题诗黄鹤楼的人还有很多。

1927年,毛泽东又有《菩萨蛮·黄鹤楼》一词问世,黄鹤楼也因这首词的广泛流传而家喻户晓。

黄鹤楼因是木结构建筑,历代又多有香火供奉,所以屡遭火灾,最后一次是焚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后来再也未能按原型重建。

1981年,武汉人重建黄鹤楼,游人们又可以登楼欣赏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

古琴台是武汉的又一古迹,位于汉阳龟山西侧的月湖畔,相传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伯牙鼓琴、钟子期听琴的地方。

《荀子·劝学》篇说到,正在吃草的马,一听到琴声,连草都不吃了,赶紧仰起头来竖耳细听,可见伯牙是一个擅长琴艺的人。

《吕氏春秋·本味》篇也说伯牙善鼓琴,而只有知友钟子期能完全理解琴意,堪称伯牙知音。

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鼓琴。

后人感叹此事,便在这个地方修建了琴台。

建国后,重加修缮,增饰了伯牙像、纪念碑和有关石刻。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龟蛇二山之间,横跨大江之上,是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

1955年九月正式动工,至1957年10月通车,全部工程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大桥正桥长一千七百七十米。

两端的桥头堡庄严古雅,富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

大桥的建成,对便利我国南北交通,发展国民经济和加强武汉三镇之间的联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且,武汉是中国古代繁华的商埠,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汉腔”。

武汉又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1986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武汉市北郊的商代盘龙城遗址,可以证明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大约有3500年。

经古代文明孕育,至东汉末年时,龟山、蛇山筑有军事城堡,奠定了汉阳、武昌城市的基础。

至明成化年间,汉口镇开始形成,遂完成三镇鼎立格局,并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蜚声国内外。

又经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江城胜景、楚风汉韵,源远流长;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武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至2002年底有4A级景区6家。

全年接待海外游客38.37万人次,增长34.2%。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98.4亿元,增长23.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60亿美元,增长32.1%;国内旅游收入185.04亿元,增长22.5%。

2002年末全市共有国际、国内旅行社145家,旅游从业人员近10万人,旅游星级饭店98家。

武汉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三国”、“三峡”旅游线路的中转站。

全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国家、省、市三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盘龙城商朝遗址、辛亥革命首义军政府旧址、中共“八七会议”旧址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二七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等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之一。

黄鹤楼、湖北省博物馆、归元禅寺和东湖4大景区入选首批国家“4A”级景区(点)。

武汉饮食,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

在武汉把吃早饭称为“过早”,过早以丰富著名。

晚则是夜宵,武汉气候闷热,1980年代后,武汉人便有乘凉的习惯,支起小桌子,卖点凉菜及自制卤菜补贴家用,此后小贩们则干脆租起门面,做起“靠杯酒”生意,到1993年形成以吉庆街为中心的夜宵大排档。

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其中洪山菜薹为武汉特有菜种。

武汉水产极为丰富,所以餐桌上河鲜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鱼便是因为1958年毛泽东主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佳句而名扬五洲。

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汉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

在众多武汉人的心中,热干面更是不可缺少的美食,还有不少小吃,比如豆皮,用蛋液和糯米以及肉丁等制作而成,武汉人的“早点”就是缺不了这些。

武汉人民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西汉末年的新市、平林农民起义发生在武汉周围地区。

唐末的黄巢起义军和王仙芝的起义部队也都进入过武汉。

元末的徐寿辉起义更在汉阳建立了天完国。

明末在武汉还发生过著名的反“矿使”的矿工斗争。

清末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在武汉三进三出,先后占领武汉达一千多天,武汉人民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军的反清斗争。

1911年10月10日,这里发生了辛亥革命,结束了存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为了纪念武昌起义的光荣业绩,今天的武昌阅马场附近原辛亥革命军政府旧马路改名叫首义路,首义路南端原有中和门,后来也改为起义门。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军阀的总罢工。

2月7日,汉口的江岸铁路工人举行了一万多人的示威游行。

反动军阀进行血腥镇压,打死打伤二三百人。

江岸铁路分会执行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也都被害。

为纪念“二七惨案”中牺牲的烈士,建国后在汉口修建了二七革命纪念馆。

1953年又在武昌小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墓。

此外,武汉的革命纪念地还有很多,例如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八七会议会址等。

武汉因处于水路交通的要冲,物产又十分丰富,所以很早以前就已成为热闹的水陆码头,号为九省通衢。

交易的货物,大抵以米、盐、茶、酒、竹木、布匹、丝绸、药材等为最多。

武汉的手工业发达也很早,武昌有筷子街、灯笼巷,汉口有绣花街、剪子街、芦席街、篮子街、铁坊巷、打铜街、打扣巷等街道名称,这都是各式手工业作坊的集中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