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火箭弹结构分析范文

火箭弹结构分析范文火箭弹是一种自动推进的武器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火箭发动机、导引系统、弹头和弹体结构。
火箭弹结构的设计和材料选择直接影响其性能和作战效果。
下面将详细分析火箭弹的结构组成和相关技术。
1.弹头部分:弹头是火箭弹的前端,用于携带破片、炸药、毒剂或其他杀伤性装置。
弹头通常由金属制成,如钢、铝或铝合金。
它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在发射和命中目标时不会损坏。
2.弹体部分:弹体是火箭弹的主体部分,承受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导引系统的各种力。
弹体通常由轻质的、高强度的材料制成,如碳纤维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和刚度,同时又能在重力环境下承受较大的压力。
3.火箭发动机部分:火箭发动机是火箭弹的动力装置,它产生推力并推动火箭弹前进。
火箭发动机通常由固体燃料或液体燃料组成。
固体燃料火箭弹的发动机由燃料和氧化剂组成,并且被包裹在一个封闭的弹体中。
液体燃料火箭弹的发动机则包括燃料和氧化剂的储存装置、推力调节系统和喷嘴。
4.导引系统部分:导引系统是火箭弹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使火箭弹能够准确地命中目标。
导引系统可以有多种类型,如惯性制导、半主动制导和主动制导。
惯性制导系统主要依靠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感知火箭弹的运动状态,通过与预先设定的目标路径进行比较,来调整弹道以实现命中目标。
半主动制导系统则需要通过雷达或光电探测器等传感器来跟踪目标并提供反馈控制信号。
而主动制导系统则更加复杂,其中导弹会主动和锁定目标,并进行跟踪和攻击。
由于导引系统需要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考虑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5.控制与稳定部分: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状态,以确保命中目标。
稳定和控制通常由尾翼和舵机实现。
尾翼和舵机可以通过调整整个火箭弹的飞行姿态来实现稳定。
此外,还可以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实现自动稳定和控制。
总之,火箭弹的结构分析主要涵盖了弹头、弹体、火箭发动机、导引系统和稳定控制部分。
08第七章_火箭导弹战斗部技术

美国长矛战术弹道导弹中子弹头
• W-70弹头的质量211千克,弹长2.46米,弹 径0.46米,其弹头威力为100吨TNT当量左 右. • 截至1983年,美国陆军共部署带中子弹弹 头的“长矛”战术导弹945枚. • 美国还将中子弹装配在射程为30千米以内 的155、203等火炮上
31
圈环叠加点焊式杀伤战斗部 l-后法蓝盘;2-壳体(52个圆环);3-传爆药柱; 4-炸药; 5-传爆管;6-垫片;7-前法蓝盘
20
预制破片式杀伤战斗部 将事先制造好的破片和炸药装填在战斗部的薄壳空腔内, 根据所要求的破片数和飞散要求,破片分成一层、两层或多层 形式,用树脂粘结起来。破片形状有圆柱形,方形,球形等。
杀伤战斗部7
壳体刻槽式杀伤战斗部 应用应力集中和剪应力原理, 在战斗部壳体内壁或者外壁刻上许 多斜向交错的沟槽,当炸药爆炸时 由于刻槽处比较薄弱,自然就沿刻 槽处破裂成有规则的合乎需要的破 片。
壳体内壁刻槽的预制破片杀伤战斗部 1-底;2-内壁刻槽壳体;3-梯/黑混合炸药; 4-盖;5-传爆管和药柱
18
装药表面刻槽式杀伤战斗部 在炸药装药表面刻许多凹槽,当炸药爆炸时,在凹槽处产 生聚能效应作用将壳体切割成预计的破片。
“U”型聚能槽式杀伤战斗部 1-炸药;2-壳体;3-带聚能槽的塑料罩;
4-传爆药柱
19
圆环叠加点焊式杀伤战斗部 由许多圆环叠加点焊组成壳体,每个圆环之间由三个焊 点焊接起来,焊点彼此错开排成螺旋线,这样可以使破片均 匀分布。由于圆环的宽度相同,而圆环拉断也较一致,因此 破片的一致性较好。
常规战斗部
爆破战斗部 聚能破甲战斗部 杀伤战斗部 综合作用战斗部 碎甲战斗部 原子弹头 氢弹头 中子弹头
无控破片杀伤战斗部 可控破片杀伤战斗部 连续杆杀伤战斗部 多聚能杀伤战斗部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火箭弹作为一种重要的武器系统,在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火箭弹的准确打击目标、高度依赖性以及战场适应性,各国对火箭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对火箭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进行初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一、射程射程是衡量火箭弹战术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指的是弹头到达目标之间的最大距离。
射程的远近决定了火箭弹在战场上压制、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
对于远程战役而言,具备较远射程的火箭弹系统能够从安全距离发射,降低自身暴露的风险。
因此,提升火箭弹的射程是各国军队研发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精度火箭弹的精度指的是弹头命中目标的准确程度。
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火箭弹的打击效果和战场作战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火箭弹已经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的打击,例如采用惯性导航、卫星导航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火箭弹的精度。
提升火箭弹的精度有助于减小误伤范围,提高打击目标的效率,提升战场操作性能。
三、弹载量弹载量是指火箭弹能够携带的弹药数量。
弹载量的大小影响着火箭弹的攻击能力。
在一次战斗中,火箭弹系统能够连续发射多少枚弹头直接关系到火力的密度和连续打击的能力。
因此,提高火箭弹的弹载量是提高作战能力和战场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
四、射速射速是指火箭弹系统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弹头数量。
火箭弹的射速与弹载量密切相关。
当火箭弹的射速高时,其连续打击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射速的提高能够有效地瞄准目标、全面覆盖目标区域以及迅速压制敌方位置。
因此,提升火箭弹的射速是提高火力输出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生存性能火箭弹在作战中需要面对各种环境和条件的挑战,因此其生存性能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生存性能包括抗干扰性能、防护能力等。
抗干扰性能决定了火箭弹是否能够在复杂电子战背景下完成任务,防护能力则关系到火箭弹在受到敌方火力打击时的生存能力。
因此,提高火箭弹的生存性能是保证其在战场上有效应战的关键。
火箭弹详细资料大全

火箭弹详细资料大全火箭弹(rocket projectile)靠火箭发动机推进的弹药。
主要用于杀伤、压制敌方有生力量,破坏工事及武器装备等。
按飞行稳定方式分为尾翼式火箭弹和涡轮式火箭弹。
火箭弹通常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和稳定装置3部分组成。
战斗部包括引信、火箭弹壳体、炸药或其他装填物。
火箭发动机包括点火系统、推进剂、燃烧室、喷管等。
尾翼式火箭弹靠尾翼保持飞行稳定;涡轮式火箭弹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弹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保持飞行稳定。
火箭弹的发射装置,有火箭筒、火箭炮、火箭发射架和火箭发射车等。
由于火箭弹带有自推动力装置,其发射装置受力小,故可多管(轨)联装发射。
单兵使用的火箭弹轻便、灵活,是有效的近程反坦克武器。
美国227毫米火箭弹射程70公里,弹头重90公斤,价格10万美元,精度在10米以内,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
国产300毫米远程火箭弹的单价为75万元。
这样计算,一门12管的300毫米远程火箭炮一次齐射,将耗资900万元人民币,这相当于33辆2015款的宾士 C 200L 运动型轿车被射了出去;一个4门制火箭炮连齐射,耗资3600万元;一个12门制的火箭炮营齐射,耗资1.08亿人民币。
这里仅仅是弹药费用,还不算使用远程火箭炮时需要动用的测量、气象、雷达、侦察无人机等配套体系的使用费用。
所以通常将远程火箭炮定义为战役级武器,由方面军或集团军首长直接掌握,用于战役的首次火力突击。
现今拦截火箭弹最好的防御武器是以色列与美国联合研制的“铁穹”防御系统。
基本介绍•中文名:火箭弹•外文名:rocket projectile•作用:反坦克武器•意义:杀伤、压制敌方有生力量发射方式,历史发展,基本知识,优势,基本原则,发展趋势,发射方式火箭弹在实战中,常常会遇到火箭炮难以进入作战地域,或者火箭炮临时损坏的情况。
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用简便方式,不用发射器照样发射火箭。
这种方式是先将火箭弹放置在临时构筑的长方形土堆、田埂或土坎上,再把摺叠式瞄准具卡在炮弹后部。
现代战 争中的战术导弹系统分析

现代战争中的战术导弹系统分析在现代战争中,战术导弹系统已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们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强杀伤力和远程打击能力,能够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有效的攻击和威慑。
本文将对现代战争中的战术导弹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其类型、特点、作战运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战术导弹系统的类型1、地对地战术导弹地对地战术导弹是从陆地发射,攻击陆地目标的导弹。
它们包括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具有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敌方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
巡航导弹则具有低空飞行、精确制导和隐身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在敌方防空系统的盲区进行攻击。
2、地对空战术导弹地对空战术导弹主要用于拦截敌方的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
这类导弹通常分为便携式、车载式和固定式等多种型号。
便携式地对空导弹便于携带和操作,适合单兵作战;车载式和固定式地对空导弹具有更大的射程和更强的作战能力,能够为重要区域提供防空保护。
3、空对地战术导弹空对地战术导弹由飞机携带和发射,用于攻击地面目标。
常见的有空对地导弹、反辐射导弹和制导炸弹等。
空对地导弹具有高精度和强大的毁伤能力,能够对敌方的军事设施、装甲目标等进行有效打击。
反辐射导弹则专门用于攻击敌方的雷达等电子设备,削弱敌方的防空能力。
4、空对空战术导弹空对空战术导弹是飞机之间进行空战的主要武器。
它们分为近距格斗导弹和中远程空空导弹。
近距格斗导弹具有机动性强、反应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近距离空战。
中远程空空导弹则具有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可以在远距离上对敌方飞机进行攻击。
二、战术导弹系统的特点1、高精度制导现代战术导弹普遍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技术,如惯性制导、卫星制导、雷达制导、红外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导弹的命中精度。
一些先进的战术导弹甚至可以实现“点穴式”打击,精确摧毁目标。
2、高速度和强突防能力战术导弹的飞行速度通常很快,短程弹道导弹的速度可以达到数马赫,巡航导弹也能以亚音速或超音速飞行。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一)小节一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 (二)小节二 火箭弹的分类 (三)小节三 火箭弹的特点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步分析
(一)小节一 射程目标 (二)小节二 威力指标 (三)小节三 密集度指标 (四)小节四 可靠性指标 (五)小节五 效费比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2)密集度较差。火炮发射的弹药不但炮口速度高,而且在外弹道 上除受重力和空气动力作用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即使受到一定的 扰动因素作用,也不会产生大的散布。而火箭弹由于发射管较短,加 速过程长,不但炮口速度低,而且在外弹道上还有较大的推力作用在 火箭弹上,受到一些扰动因素作用后使弹轴偏离速度矢量方向后,将 会产生较大的落点散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由于火箭弹自身带有推进动力装置,且大多数火箭弹在出炮口 后的一段外弹道上其火箭发动机仍在工作。这些因素也使得火箭弹存
(1)生产成本高。火炮弹药的加速过程是在火炮膛内完成的,发射 一发炮弹消耗一只药筒和一定数量的发射药。火箭弹是依靠自身携带 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加速的,发射一发战斗部要消耗一发火箭发动机壳 体和一定数量的固体推进剂。在使相同有效载荷战斗部达到相同最大 速度的情况下,不但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生产成本高于药筒的成本,而 且由于火箭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低于火炮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其固 体推进剂的用量及生产成本都高于火炮发射药。
第十章火箭弹 ppt课件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5
点火药盒设置在两套装药之间,并由中间支架固定。在点 火药盒内装有电发火管,所引导线,一根连在药包支架上, 另一根穿过药柱铆接在导电盖上,而导电盖与喷管之间有起 绝缘作用的橡皮碗。
为了挡药和固定药柱,180mm火箭弹采用了前、中和后三 个挡药板。由于该弹的转速低,挡药板主要承受直线惯性力 作用,所以挡药板的筋和轮缘尺寸都比较小,而通气面积较 大(图10-11)。
28
10.1.3 火箭弹的工作原理
火箭弹是靠火箭发动机产生的反推力而运动的。当火箭发 射药被点燃时,火箭发动机便开始工作,其推力产生的原理可 由其在实验台上产生推力的原理来说明,如图10-5所示。发 射药燃烧后生成大量火药气体,从而使燃烧室内的压力迅速增 加,高压的火药气体以一定的速度从喷管喷出。当大量的气体 高速从喷管喷出时,火箭弹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下高速向 前运动。
火箭弹的发射装置,有管筒式和导轨式之分,前者叫火箭 炮或火箭筒,后者叫发射架或发射器。为了使火箭发动机点火, 在发射装置上设有专用的电气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控制台接 到火箭弹的接触装置(点火器)上。
9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英国的“劳-80”反坦克火箭筒
10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射程100公里的A-100火箭弹
29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德国陆军M270型火箭炮发射227毫米火箭弹
30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第10章火箭弹

实际质心、轴心、推力中心是不同轴;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10.6.2火箭弹散布影响因素
2.质量分布不均衡
加工制造、装配等原因,使火箭弹质
量分布不均衡,形成质心偏离弹轴。当弹丸
绕纵轴旋转时,同时产生静、动不平衡力;
3.起始扰动的影响
弹丸外形、尺寸;弹径与发射筒的间 隙;发射时的振动等;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10.6.2火箭弹散布影响因素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10.6 火箭弹的散布问题
10.6 火箭弹的散布问题 10.6.1密集度 火箭弹的散布是随机的,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即弹着点都分布在某一椭圆范围内;弹着点的平
均位置称为散布中心;弹着点偏离散布中心的程
度称为密集度;散布中心偏离目标的程度称为准
确度;准确度加密集度称为命中精度。
火箭弹的密集度较差,提高火箭弹的密集度, 是火箭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弹药学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装备工程学院
2016年12月
弹药学
10.1 概述
第十章 火箭弹
10.1.1 火箭弹的定义和分类
1.火箭弹的定义
火箭弹是靠火箭发动机的驱 动力,完成作战任务的弹药, 主要用于杀伤、压制敌方有 生力量,破坏工事及武器装 备等;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10火箭弹 10.4 反坦克火箭弹
10.4.3 法国阿皮拉反坦克火箭弹 1.结构组成: 弹径:112mm;射程:330m;配电磁引信;
弹药学
第十章 火箭弹 10.4 反坦克火箭弹
外锥内表面布有100枚用导线连接的钢钉, 构成引信线路的一极,内锥外表面镀镍构成 另一极,内、外锥组成引信碰合开关;
按战斗部类型分
按所属兵种分
弹药工程设计(王芳老师)复习重点

弹药工程设计复习重点朱炜1.本重点可能存在一些摘抄错误,慎用!2.重点源自于老师最后提及的“重点”,所以很多。
3.建议:a)先背下习题,再看其他的;b)联系咱们学过的其他门专业课,理解地记忆,明白知识点后,考试时能答上就行;c)老师很随意,大家背的时候也要放松一些。
第一章概述战术技术要求:1)威力要求2)弹道性能要求(主要指射程、射高、直射距离等)3)射击精度要求(定义:在相同射击条件下弹着点或炸点的密集程度;表示方法:通常采用平均弹着点的距离中间误差来描述)4)发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5)长期储存安定性要求生产经济性要求:1)弹药结构工艺性2)弹药及其零件统一化3)原材料资源丰富基本原则:在兼顾一般战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满足最主要的战术指标要求。
在此前提下,可着重考虑生产经济性要求。
一般说来,生产经济性要求应服从战术技术要求。
弹药工程设计过程的三大阶段:战术技术论证阶段,弹药方案和技术设计阶段,试制、试验与鉴定定型阶段第二章弹药总体设计弹药总体方案选择:1)弹径和弹种的选择:增程技术途径:a.通过增大火炮初速的“武器解决办法”;b。
通过增大弹丸飞行速度的“火箭助推解决办法”;c.通过减小飞行阻力的“弹道解决办法”2)稳定方式的选择:旋转稳定弹(线膛、弹形好、空气阻力小、射程远,配有定心部、弹带、闭气环)超口径尾翼稳定弹(滑膛、微旋,弹形差、空气阻力大,但飞行稳定性好,外形与旋转稳定弹丸类似,但配有膛内呈合拢状态的尾翼)杆形头部尾翼稳定弹丸(滑膛或线膛,杆形头部可以减小头部阻力,提高飞行稳定性,稳定所需尾翼口径小,攻角小,综合阻力不大)滴状同口径尾翼弹(适用于亚、跨音速迫击炮弹和无后座力弹,滴状流线外形可减少阻力,增大射程)杆式尾翼弹(滑膛或线膛,配有弹托,初速高,飞行减加速度小,射程远,比动能大) 比较:旋转稳定弹阻力系数小,适用于远程弹设计,是当前压制兵器广泛应用的弹形。
其次是杆形尾翼弹,当前主要用于穿甲弹设计。
火箭弹设计学习笔记

火箭弹设计学习笔记火箭弹(rocket projecttile )射程(range )威力(power )推力偏心(t hrust misalignment )药柱: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固体推进剂长径比:药柱长度与药柱截面直径的比值肉厚:药柱燃烧表面退移的距离装填密度:单位燃烧室容积内装入推进剂的量(表示燃烧室容积的利用率)装填系数η(也叫充满系数):表示装药在燃烧室横截面上的充满程度,即装药横截面积T A 与燃烧室内腔横截面积c A 之比。
c T A A =η 通气参量?=p b A A =)1(η-c b A A喉通比)1(η-==p t p t A A A A J 三者关系:装填系数越大,通气参量和喉通比也越大,但过大的通气参量和喉通比会引起严重的侵蚀燃烧效应,出现过大的侵蚀压强峰,且推力和压强曲线会有较长的拖尾现象,使发动机内弹道性能变坏。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计(总体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设计装药形状、尺寸及相应质量1. 推进剂型号与装药类型的选择A. 对推进剂性能的要求:能量高;推进剂在燃烧室内正常燃烧的临界压强尽可能低(以减轻燃烧室的质量,提高火箭弹的速度和射程);压强温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B. 推进剂种类:双基(比冲:)、改双基、复合推进剂C. 固体推进剂的选用原则:性能方面:高比冲、大密度——能量特性;燃速符合推力—时间变化规律,燃速压强指数和燃速温度敏感系数较低——内弹道特性;侵蚀燃烧效应小,燃烧稳定性好——燃烧特性;良好的力学性能——力学特性。
使用方面:物理化学安定性好、制造工艺简单。
2. 装药药型的选择(装药设计的第一步)药柱的几何形状及尺寸直接决定着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目前常用的药型有(按燃烧方式不同分类):端面燃烧药柱、侧面燃烧药柱、侧端同时燃烧药柱端面燃烧药柱:大都为圆柱形,整个侧面和另一端面有包覆层阻燃,燃烧时燃面沿轴向推进;属于一维药柱。
第三章火箭弹基本参量预定2010年

vk ~ pon 曲线见图3-3.
由图可知,确实存在一个使 vk 最大的 pon 。
图3-3
②要求 Xm 最大;
pon 除影响vk 外,还影响
Xm f (vk , ck ,k )
mk ,从而影响 ck
因此影响射程。
i mk
DB2
103
2019/7/13
pon 小,使得mk小,vk 大,但 ck 也大,因此 Xm不一定大。
发动机
稳定装置
旋转稳定:利用陀螺效应,适用于小射程,小长细比结构;
尾翼稳定:利用气动稳定力矩,适用于大射程、大长细比结构。 2019/7/13
3.1.2 战技指标
(1)射程指标:远射程,采用大长细比发动机,高能推进剂,高装填密度 药柱;
(2)威力指标: 反坦克:采用破甲战斗部、破甲深度大、采用大口径 面目标:杀伤战斗部、子母战斗部 增大杀伤威力:采用战斗部与发动机分离技术
2019/7/13
⑦ 绘制 Xm f (Cmw, DB ) 曲线。
⑧ 根据给定指标 如Xm ,协调获得其它参量(如Cmw、DB ) ,求其
它装药及弹道参数。
¤ 对于星孔装药(或车轮孔装药)第2、3步改为:
② 选定基本参数
r 、r1
、n
、
2
、
、r e 。
l
③ 求得其它参数
D De 2(c h ' )
初选参量确定后,可进行基本参量的设计;
基本参量:DB 、LB 、mw、装药尺寸参数、发动机参数等;
不同类型的火箭弹基本参量预定方法不同: (1)尾翼弹:全弹长不受限,可使Vik 或 X m最大; (2)涡轮弹:全弹长受限 (3)反坦克火箭:工作时间受限。
野战火箭弹技术

野战火箭弹技术第一篇野战火箭弹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第1章概论1.1 野战火箭武器系统的发展1.1.1 野战火箭弹发展现状1.1.2 火箭武器系统组成与功能1.1.3 未来发展趋势1.2 野战火箭弹组成与功能1.3 研制程序1.3 1可行性论证阶段1.3.2 方案论证阶段1.3.3 工程样机阶段1.3.4 设计定型阶段1.3.5 生产定型阶段参考文献第2章总体设计2.1 总体设计方法2.1.1 总体设计思想2.1.2 总体设计内容2.2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2.2.1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的意义2.2.2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的内容2.2.3 战术技术指标对总体方案的约束2.3 战斗部系统2.3.1 战斗部类型选择2.3.2 引信的选择2.4 固体火箭发动机2.4.1 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技术要求及主要内容2 4.2 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2.4.3 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指标2.5 制导控制系统2.5.1 制导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2.5.2 制导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2.5.3 制导律的选择参考文献第3章空气动力特性3.1 火箭弹的气动特性分析与计算3.1.1 阻力3.1.2 升力与俯仰力矩3.1.3 侧向力和偏航力矩3.1.4 滚转力矩3.1.5 舵面铰链力矩3.2 气动布局设计3.2.1 气动布局设计的要求3.2.2 气动布局形式与控制特点3.3 火箭弹的气动热分析与计算3.3.1 概述3.3.2 气动热特性分析及计算3.3.3 气动热防护措施参考文献第4章弹体结构4.1 火箭弹受力模型4.1.1 火箭弹受力分析4.1.2 计算模型简化第5章固体火箭发动机第6章战斗部系统第7章制导控制系统第二篇野战火箭弹制造工艺第8章金属塑性成形第9章塑料制品成形第10章热处理第11章焊接第12章精密机械加工第13章火箭弹装配。
霍克导弹战术技术要求分析

霍克对空导弹(MIM-23)战术技术要求分析姓名:***学号:**********班级:02011401一、导弹研发背景及简介图1-1 霍克导弹1.1 霍克导弹简介“霍克”(HAWK)为美国雷锡恩公司研制的一种全天候中程中、低空防空导弹,有A、B两种,可拦截飞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地对地导弹。
作为美国陆军、海军陆战队的标准野战机动中程防空武器,用于要地防空和野战防空,与“奈基1”导弹配合使用,弥补“奈基I”低空作战能力的不足,是美军60—70年代的主力中程防空导弹。
1.2研发背景及过程1951年前后,美国决定发展机动性能好的中、低空反飞机导弹系统。
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陆军导弹司令部负责总管研制计划。
1952年雷神公司参加了初步方案论证。
开始研制该系统用的连续波雷达。
1953年提出总体方案,被陆军导弹系统司令部接受。
1954年7月正式开始研制,1958年基本定型投产,1960年初开始装备部队,代号为MIM-23A。
1960年美国国防部打算用4~5亿美元发展具有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的“超霍克”( Super-HAWK),后又提出“改进霍克”方案。
1964年在基本型“‘霍克”的基础上正式开始研制“改进霍克”,代号MIM-23B, 1969年6月生产,1972年11月装备部队。
至1985财年止,改进型用于研究、研制、试验与鉴定的总费用为3. 499亿美元(包括三个改进阶段计划费在内)。
总计生产7687枚导弹(其中包括研制试验用导弹55枚)。
导弹平均单价为10 .1万美元(1984财年)。
“霍克”导弹系统除装备美军外还装备了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八个北约国家及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科威特、伊朗、泰国、日本、南朝鲜、约旦、瑞典等欧亚洲国家。
我国台湾也部署有“霍克”导弹。
目前它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生命力长的导弹系统之一。
二、战术技术指标2.1目标特征M 的中、低空飞机,改进型还可对付巡航导弹、战术地对地导主要拦击2弹和反辐射导弹2.2发射条件(1)发射方式三联装倾斜发射,高低角最大70°,方位角为360°。
海马斯火箭弹参数

海马斯火箭弹参数
1 海马斯火箭弹
海马斯火箭弹是军用反舰导弹,由西班牙阿拉梅达集团(AME)开发和制造,其有效射程为500公里。
海马斯火箭弹是一款突击制导火箭,配备了可在范围内指定几个攻击目标的自主反舰导弹系统(SSM),并可承载携带200公斤的破坏性普通炸药的空导弹系统。
它采用了空导、地导(IP)、混合导引以及特殊避弹模式等多重导引控制算法,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制导精度和强大的拦截能力,且有效射程最高可达500公里。
2 技术参数
首先,海马斯火箭弹为反舰导弹,可在上空、海面、水下等不同环境中发射。
其最高有效射程可达500公里,采用空导、地导(IP)等多种控制算法,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制导精度和强大的拦截能力。
其次,海马斯火箭弹可承载携带200公斤的破坏性普通炸药,并且采用了集成式系统,避免了时间差异的影响,使火箭弹的性能更加稳定。
此外,海马斯火箭弹可以在多种射击范围内指定几个攻击目标,具有定高定距功能,可多次在距离目标物体较近的位置发射炸弹,炸弹发射时间间隔仅有0.2秒,可在较距离位置命中多个攻击目标。
3 战斗应用
海马斯火箭弹主要应用于海上作战和反舰战斗中,具有良好的战术效果,可用于攻击军舰、战列舰、潜艇、岸基及移动目标等。
有效射程为500公里,采用多重导引控制算法,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制导精度和强大的拦截能力,同时具有可指定多个攻击目标的功能,无疑拓展了反舰导弹的空间,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战能力,且可以配合其他武器系统及多种战术任务,对抗敌军实施集束进攻。
火力对决火箭弹教学设计

火力对决火箭弹教学设计引言在现代军事战争中,为了提高火力打击能力,火箭弹作为一种重要的远程打击武器广泛应用于战场。
火箭弹具有射程远、杀伤力大等特点,因此掌握火箭弹的使用技巧对于士兵和军事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火力对决火箭弹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并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2.掌握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原理和技巧;3.培养学员的火力对决火箭弹使用能力和战术思维。
二、教学内容本文将分为三个模块进行教学内容的阐述。
1.火力对决火箭弹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火力对决火箭弹是现代军事战争中常用的火箭弹类型之一。
它由发射器、导引系统、弹体和引信等部分组成。
学员需要了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结构和构成,包括发射器的类型和特点、导引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弹体和引信的功能。
2.火力对决火箭弹的分类和特点火力对决火箭弹根据射程和杀伤力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学员需要了解各种类型的火力对决火箭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便在实际使用中选择合适的武器。
3.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原理和技巧学员需要了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原理和技巧,包括发射器的操作方法、导引系统的使用技巧以及弹道控制和命中目标的技巧。
同时,学员还需要了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限制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使用火箭弹。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首先,通过讲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让学员对火力对决火箭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通过讲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分类和特点,使学员清楚各种类型火箭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最后,通过讲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原理和技巧,让学员了解如何正确地使用火箭弹。
2.示范演示为了让学员更加直观地了解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方法,可以进行示范演示。
通过演示发射器的操作方法,展示导引系统的使用技巧,并模拟弹道控制和命中目标的情境,让学员亲身体验火力对决火箭弹的使用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第一章 概化 (二)小节二 火箭武器的精确化 (三)小节三 火箭武器的大威力、多用途化 (四)小节四 动力推进装置多样化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1.1.1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
战斗部是在弹道终点发挥作战效能的部件。根据作战目的及对 象的不同,在火箭弹上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战斗部。目前在火箭弹研 制中常用的战斗部类型包括:杀伤战斗部、爆破战斗部、杀伤爆破战 斗部、子母战斗部、破甲战斗部、半穿甲战斗部、干扰战斗部以及云 爆战斗部等。为了使战斗部适时可靠地起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毁 伤或干扰等作用,战斗部上都配有引信装置。战斗部类型及作战目标 不同配用的引信类型不同,目前火箭弹研制中常用的引信有触发引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火箭发动机是使火箭弹能够飞行的推进动力装置,目前装备及在研的火 箭弹主要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由连接底、燃烧室、固体推 进剂装药、装药支撑装置、喷管及点火具等组成。在发射火箭弹时,发火控 制系统给予点火具发火信号后,点火具工作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火气体流经 固体推进剂装药表面时,点燃主装药。主装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流 经拉瓦尔喷管时,燃气的压强、温度及密度下降,流速增大,在喷管出口截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1.1.2 火箭弹的分类
根据发射平台种类的不同,火箭弹可分为陆军火箭弹、海军火
陆军火箭弹是由地面作战部队使用的火箭弹。陆军火箭弹又可 分为单兵火箭弹和炮兵野战火箭弹。单兵火箭弹由单兵肩射使用,其 特点是弹道低伸、体积小、质量轻、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短,主要用 于对付坦克等装甲车辆、地面工事以及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等目 标。炮兵野战火箭弹由多管发射装置发射,其特点是弹道弯曲、射程 远、火力密集,主要用于毁伤远距离分布的敌有生力量、集群坦克和 装甲运兵车、炮兵和导弹发射阵地、敌前沿阵地指挥所和雷达站等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 步分析
研制或改进一个火箭武器系统,使用方首先要根据其作战使命、 配属编制、使用限制等要求初步确定火箭弹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然 后,研制者进行系统的论证及初步方案设计,经过理论及初步试验研 究和分析,确定在技术上实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的可能性。在研制初 期提出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包括:射程、威力、密集度、弹径、全弹 长、全弹质量和可靠性等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2)发射过载小,零部件设计比较容易。火炮发射的弹药在发射时 过载较大,无后坐力炮及迫击炮发射的弹药其过载多数在 5 000 g左 右,榴弹炮发射的弹药其过载都在 10 000 g 以上。由于过载大, 对零部件材料性能及结构设计要求较高,部分零件的消极质量较大。 大多数野战火箭的发射过载都在 100 g 工作时间很短的反坦克火箭弹,其发射过载多数在 3 000 g 由于发射过载小,对材料性能及结构设计的要求可以低一些,发动机 的消极质量较小,有利于控制及修正等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3)容易暴露发射阵地。用火炮发射弹药时,虽然也会产生较大的 噪声,但炮口火焰的信号较小。发射火箭弹时,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将 从喷管中向后喷出大量的高温高速气流,高速气流与空气摩擦会产生 很大的噪声,高温气流将产生很强的光和红外信号,声、光、红外信 号很容易使发射阵地暴露在敌方的雷达等探测装备之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 步分析
最小射程是火箭武器系统射击范围的下限值。确定最小射程指 标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发射装置可以赋予的最小射角、引信能够可靠 作用的最小着角、不产生跳弹的最小着角、引信解脱保险的距离以及 战斗部的威力等因素。在可以实施发射的情况下,所确定的最小射程 应能够确保战斗部安全可靠地发挥毁伤作用,且在战斗部正常作用时 不致影响到发射阵地的安全。
1.1.3 火箭弹的特点
与身管火炮发射的弹药相比较,火箭弹有以下几项优点: (1)全弹长及质量受限制小,可以达到较高的速度和较远的射程。 受火炮使用寿命及机动性的限制,火炮发射的弹药很难达到很高的炮 口速度,从而使射程受到较大限制。现役中、大口径火炮弹药的炮口 速度一般都小于 1 200 m/s,在采用底排减阻或底排/火箭复合增程 的情况下,其最大射程也难以超过 50 km。对尾翼式火箭弹,弹径、 弹长和全弹质量受限制小,合理地进行全弹及火箭发动机设计,可以 使火箭弹达到较高的速度和较远的射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由于火箭弹自身带有推进动力装置,且大多数火箭弹在出炮口 后的一段外弹道上其火箭发动机仍在工作。这些因素也使得火箭弹存
(1)生产成本高。火炮弹药的加速过程是在火炮膛内完成的,发射 一发炮弹消耗一只药筒和一定数量的发射药。火箭弹是依靠自身携带 的火箭发动机推进加速的,发射一发战斗部要消耗一发火箭发动机壳 体和一定数量的固体推进剂。在使相同有效载荷战斗部达到相同最大 速度的情况下,不但火箭发动机壳体的生产成本高于药筒的成本,而 且由于火箭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低于火炮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其固 体推进剂的用量及生产成本都高于火炮发射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火箭弹是火箭武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火箭武器系统一般由 火箭弹、运载及发射装置、火控系统以及雷达及气象探测系统等组成。 运载及发射装置在行进中运载火箭弹,在发射时赋予火箭弹高低及方 向的射角。火控系统实施弹道解算,确定射击参数,控制火箭发动机 点火等。当火箭弹上带有可装定装置时,火控系统也负责弹上装定装 置的参数装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4)火力密集,完成作战任务的时间较短。中、大口径野战火炮在 作战中一次只能在膛内装填一发炮弹,而且装填炮弹的时间较长,完 成一次作战任务需要的时间较长。对火箭武器来说,除单兵反坦克火 箭以外,其他火箭武器系统其发射装置都有多根发射管。在作战时, 发射前在每个发射管中都已装填好火箭弹,发射时可以用很短的时间 间隔顺序发射火箭弹。因此,在作战中使用多管火箭武器系统不但火 力非常密集,而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完成作战任务,从而有效地提 高生存能力。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 步分析
因此,在确定战斗部威力指标时,应综合考虑目标特性、全弹质 量、弹径、全弹长、作战使用方法和要求以及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
步分析
1.2.3 密集度指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
步分析
单纯从毁伤效果的角度考虑,希望单发火箭弹的战斗部威力越大 越好。但增大战斗部威力将会导致炸药装填量、战斗部质量、战斗部 直径和长度等参数增大。当全弹质量一定时,增大战斗部质量必须减 小火箭发动机及推进剂装药质量,从而使得最大射程降低。如果保持 射程指标不变,增大战斗部质量的同时必须增加推进剂装药量及火箭 发动机质量,这将导致全弹质量增大,机动性及火力密集性变差。如 果在弹径、弹长、全弹质量及射程等指标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通过合 理的结构设计、炸药类型和壳体材料的选择等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战 斗部威力,将是比较理想的技术途径。另外,对用于毁伤面目标的火 箭弹来说,其毁伤目标的概率,不但取决于单发战斗部的威力,还与 火箭弹的散布及一次齐射的火箭弹数量有关。如果火箭弹散布大,一 次齐射的数量少,增大战斗部威力可以有效地提高毁伤效率。当火箭 弹散布小,一次齐射数量较多时,战斗部威力达到一定指标以后,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3)发射时作用在发射装置上的力小,发射装置轻便灵活、寿命长。 火炮发射弹药时,膛压高,作用在炮架上的后坐力很大,不但使得火 炮身管壁厚大,而且炮架的结构笨重、质量很大,机动性也较差。野 战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全弹出炮口前,发射架基本不受力的作用, 发射管内壁受到的压强较小。在全弹出炮口后较短的距离内,火箭发 动机喷管排出的气流有一部分喷射在发射架上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但 该力远小于火炮承受的后坐力。因此,火箭发射装置的结构尺寸较小, 质量较轻。
稳定装置是使火箭弹能够按预定的姿态及弹道在空中稳定飞行的装置。 按照稳定原理的不同,稳定装置可分为涡轮式稳定装置和尾翼式稳定装置两 类。涡轮式稳定装置是利用火箭发动机的多个倾斜喷管产生的导转力矩使火 箭弹绕纵轴高速旋转,高速旋转产生的陀螺效应使火箭弹稳定飞行;尾翼式 稳定装置是在火箭弹的尾部安装尾翼,在空气中飞行时,安装尾翼后的火箭 弹使全弹气动压心移到质心之后,从而产生稳定力矩,使火箭弹稳定飞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火箭弹主要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及初 步分析
1.2.2 威力指标
威力指标是体现战斗部对目标毁伤能力的指标。火箭弹常用的 战斗部类型包括:杀伤战斗部、杀爆战斗部、子母战斗部、破甲战斗
对不同类型的战斗部,表达其威力指标的参数不同。杀伤战斗 部威力主要用密集(或有效)杀伤半径来衡量;杀爆战斗部威力用密 集杀伤半径和爆炸坑的体积来衡量;子母战斗部威力用子弹威力、子 弹数量及子弹撒布范围来衡量;破甲战斗部威力用破甲深度来衡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海军火箭弹是以舰艇作为发射平台发射的火箭弹。常用的海军 火箭弹包括:用于对付潜艇及水面舰艇的反潜反舰火箭弹,用于对付 岸上集群目标的对岸火箭弹,用于干扰雷达、导弹及鱼雷的干扰火箭 弹等。干扰雷达及导弹的火箭弹主要是无源干扰弹,干扰鱼雷的火箭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分类及其特点
(一)小节一 火箭弹的基本组成 (二)小节二 火箭弹的分类 (三)小节三 火箭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