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感受艺术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融合,感受艺术之美
好多教师感到上数学课缺乏有“声”有“色”。自新课改后,数学课也不再是枯燥的了,学
科的综合化的新理念为数学与各学科的融合提供了机会,让学生在数学课上领会到了艺术之美。
一、与语文融合,让数学更加形象
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我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语文学科中字词句篇的对仗感、韵律感和节奏感等充满着艺术魅力,而数学学科中的概念、定理以及定律等也蕴含着丰富的
语言艺术,若能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将有助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其中,古诗词文化是语数结合的巨大宝库,教师应精心挖掘和整理,提炼出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诗
词篇章,引导学生借助诗词来进行数学探究。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内容时,教师
通过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创设了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入了明朝著名数学家吴敬《九章算法比类
大全》中的一首诗——《浮梁红塔》:“巍巍宝塔高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该诗通俗易懂、语言精炼,不但描绘了红塔点缀的美丽夜景,同时又巧妙地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在古诗文所带来的独特韵味中展开数学探究学习活动,兴
趣盎然、印象深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灯数与塔数的数量关系。
二、与历史融合,让数学更加厚重
数学学习必须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都有其时代背景,用
时代背景来承载和烘托数学知识,可以让原本冰冷、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厚重、丰满起来。
数学与历史学科整合的侧重点在于数学史,教师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数学文化的
传递者,这种文化力量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持久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无理数”这一内容时,考虑到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师从无理数产生的背景出发,通过与历史整合,帮助学生从数学史的发展历程体会无理数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三、与美术融合,让数学更加多彩
数学具有简洁美、对称美、逻辑美……因此,挖掘数学与美术学科之间的共性,可以让
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数学与美术之间微妙的联系,成为他们喜欢数学、了解美术的动力。在
我们的新教材中,美术与数学似乎整合得特别紧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把不同学科同一内
容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如:可把数学《奇妙的剪纸》和美术《可爱的班集体》两课的内容
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始欣赏数学课本和美术课本中例举的美丽的剪纸图案,让学生在欣赏
过程中发现绝大部分剪纸是轴对称图形,进而探讨可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进行剪纸;
然后学习一些剪纸的基本诀窍,最后是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一幅幅富有创意的画面进
行剪纸,然后一一进行展示,用学生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美化教室。这样的课既让学生认识
了轴对称图形,更感受了对称美,数学能力和美术能力得到了协调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
感受到学科间的整合,对数学与美术有一种新鲜的认识,想学、乐学、愿学的学生就自然多了,主动探究的学生也多了。
四、与体育融合,让数学更加生活
数学的口算能力也是一种反应能力,而反应能力是体育田径项目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数学与体育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最常用的报数,逢双击掌,或逢5跳跃等方法,既集中了
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的机智和反应能力;还有,加速跑教学中也可以巧妙地与数学
综合,进行叫数字跑练习。练习时教师出题,学生经过心算得到结果,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
开动了脑筋。现行的数学第六册教材中也有很多内容可以和体育课整合,如第6单元“千米的认识”、“了解千米”,第10单元“运动与身体变化”等。“运动与身体变化”可以在体育课中进行教学,运动前进行脉搏测量,并求出平均数。然后跑步30秒后再进行脉搏测量,求出平均
数,再跑步60秒后进行测量计算,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运动时间里,进行同样的运动,
平均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是不一样的,时间越长,脉搏跳得越快;然后用同样的时间进行
不同的运动,让学生明白越剧烈的运动,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越快。这样的教学,把数学
与体育结合起来,学生学得有劲,教师教得轻松,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原来体育中还有这么多数学的门道!”
五、与信息技术融合,让数学更加直观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以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以及
集图形、动画、声音、文字等信息功能于一体的特点,直观展示着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视、听、说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节约了几何题的
画图和代数的方程、函数应用题的抄题事件;更重要的是如全等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函数的图像;以及点、线、面、体的动感关系等等都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
动态再现其过程,而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有效的途径,能很好地再现其变化过程,把数学问题
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发展学
生思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刚上初一的学生对“截一个几何体”所得截面图
形的形状较难理解,如果利用电脑多媒体动画播放与截一个几何体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
结合,则可以帮助理解截一个几何体所得截面图形的形状,变抽象为形象。
充分挖掘数学与各学科的共性,有效地进行融合,把知识变得趣味而又让学生感知数学
知识的艺术之美,把知识变得直观,让数学学习更加愉悦,这正是新课程教学的生命所在,
也是引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