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题库知识点(最新版)1、问答题韩非是如何论述法术势的相互关系的。
正确答案:1、“法”是臣民可作为与不可作为的一个官方标准,“术”是在政治生活中的形式方法,“势”即君臣所具有的权力地位,家族势力以及所(江南博哥)处的有利时代条件等一切政治力量资源。
2、韩非子认为:“人主控制臣民之道有三,一为处势,二为抱法,三位用术。
”韩非子的“法”“术”“势”之间具有循环互补的关系,法治需要由术来补足,术治又需要法来补足,势也需要法来补足,若再进一步,就会发现,法其实也需要势的补足,术也需要势的补足,势又需要术的补足,三者互为条件、互相需要,互为补足,存在着循环互补的关系。
3、法、术、势”三者有机的统一于君主的统治术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势、术浑然一体。
2、名词解释心即气正确答案:黄宗羲提出“心即气”的学说。
认为:“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
理不可见,见之于气。
性不可见,见之于心。
心即气也。
”心就是气的灵处,所谓灵处指认识作用。
理气关系和性心关系是一致的,性就是理,所以心就是气。
“气未有不灵者,气之行处皆是心,不仅腔子内始是心也。
即腔子内亦未始不是气耳。
”陆象山、王阳明讲“心即理”,认为心外无理,理在心中;黄宗羲讲心即气,也就是认为心外无气,一切存在都是即气即心的。
3、名词解释系辞正确答案:1.指《系辞传》。
《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十翼》的两篇,是对《易经》之通论。
“系”有系属之义,用以说明《易经》的基本义意、原理、功用、起源及筮法等,也选择爻辞十九条。
2.指卦辞或爻辞。
《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全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又“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
”意谓《易经》作者在卦爻之下系属解说之辞。
4、名词解释复性说正确答案:李翱认为,“性者,天之命也”,“人之性皆善”,“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
而“情由性生”、“无性则情无所生矣”。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 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重点讲义资料
“太”是至高至极;“一”是唯一。1“道”的别称。3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以元气为天地
:汉代的儒家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
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
(1776~
等人着重阐发公羊的“张三世”等微言大义。龚自珍与前辈有所不同,他开始将公羊的
礼运》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类整个历史“通古今可以为三世”。他的这一观
19世纪末,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 礼运》的“小康”、
(禅宗)华严宗四法界学说即事法界、 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首先由唐韩愈明确提出,他在批判佛教的过程中,提
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
(1020-1078)宋理学家。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
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
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
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
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
魏晋玄学的重要哲学理论和派别之一。与贵无论相对立,认为宇宙万物以有为本。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 齐物论注》意思是说,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独化的主要含义是:天地间任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科,涵盖了5000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哲学史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强调人际关系、礼仪和道德道德修养。
儒家的核心教义包括孝顺、道德行为和社会稳定。
2.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强调虚无和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3. 墨家思想(Mohism):墨家思想强调以爱为基础的公平和无私的行为。
墨家在古代中国崛起并提出了以"兼爱"为原则的社会改革理念。
4. Legalism(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严格的制度,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5. 孟子(Mencius):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进一步发展和解释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并提出了“四端”和“仁”的概念。
6. 老子(Laozi):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强调“道”和“无为”。
7. 庄子(Zhuangzi):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他的著作《庄子》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和幽默的见解。
8. 辩证法(Dialectics):辩证法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9. 心学(Neo-Confucianism):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强调人文主义、修身养性和理性思考。
心学将儒家思想与和的元素相融合。
10. 阴阳五行(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
阴阳代表着事物的相对和互补性,五行则代表了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相互影响。
这些名词代表了中国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概念。
通过研究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中国哲学史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四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四1、名词解释一念三千正确答案:一念即一念心,三千指三千世界,总括一切法之谓。
智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这是说,三千世界即一切现象皆存在于一念心中,这是因(江南博哥)为三千同一性故,皆为同一真如本心之显现,所以说一念三千。
2、名词解释精气正确答案:指一种精灵细微的物质。
《易•系辞上》:“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管子•内业》:“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还认为精气“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后来思想家一般把精气看作是一种构成人的生命和精神的东西。
王充《论衡•论死》:“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
”戴震《原善•绪言下》:“知觉者,其精气之秀也。
”3、名词解释四端正确答案: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4、名词解释大用流行正确答案:1冯友兰用以指理表现为实际事物的过程。
“道体之本然,即是大用之流行。
”又认为,“一切事物,均经成盛衰毁四个阶段。
旧事物如此灭,新事物如此生。
如此生生灭灭,即是大用流行。
大用流行,亦称造化。
”(《新理学》)2.熊十力用以指世间一切精神和物质现象不断变化的过程。
“这种物质现象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说为大用流行。
”宇宙为一切大用之总名,万物即大用所现翕辟、生灭的迹象,“即体即用,即用即体”,故“万物与大用本来不二。
”“宇宙万象,唯依大用流行,而假施设。
故一切物,但有假名,都非实有。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忠恕之道[孔子](1)“忠恕之道”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
(2)孔子认为,“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己所立而立人,己所欲而欲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
“忠恕之道”要求每人内心都有一把衡量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尺,不仅指明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反者道之动[老子](1)反:一方面指对立相反,对立转化的规律;另一方面指:循环往返的规律。
也就是事物以对立相反的方式而返本复初。
“反”揭示了万事万物和“道”变化的原因和动力。
(2)这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存在普遍的矛盾,但不论哪一种矛盾对立双方的互相联系和转化是恒常的规律。
3.“人之天”、“天之人”[庄子](1)庄子认为:“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
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
”“人之天”即受到人作用之天;“天之天”则是自然之天。
(2)开人之天,意味着对自然(“天”)的变革,开天之天,则是维护或回复存在的本然形态。
庄子主张开“天之天”,是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是对人的物化的否定,强调自然原则。
4.道通为一[庄子](1)“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西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厉则是丑女,她们能够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因为她们都是“道”的一种完整的体现。
(2)《齐物论》中的“道通为一”的思想正是由事物之间的“不齐”来论述事物之间的“相齐”,原因就在于从道的视角来看,事物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异。
多样的存在基于道而呈现了内在的统一性(通)。
(3)这与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相统一。
万物一体,一切皆为“道”的“物化”。
5.“心统性情”[朱熹](1)朱熹认为①“性即理也”,是天落实到人身上的理,性是形而上的。
②“心”是形而下的,不能自我发用,只能按照“性”来行动。
③“性”发用的形式,就是“情”。
性和情是体与用的关系。
中国哲学史马工程版期末重点
马工程《中国哲学史》重点笔记整理复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论述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导论第一编先秦哲学第二编秦汉至隋唐哲学第三编宋至清代中叶哲学第四编近代哲学内容简介本书是马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相关考研真题,按照题型分类,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通过本部分,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结合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考研真题和考查重点,根据该教材的编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并提供详细答案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武汉大学2015研]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事物,在天地眼中,万物与刍狗没有分别,即世界上万事万物其实都是平等的,出自老子《道德经》。
刍狗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河上公对这句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其意是指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其自然,将万物看作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滥觞,对后世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3“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
“本始”是指原始,本初。
“材朴”是指资质朴素。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夏朝----“有夏服(受)天命”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墨子—提出“兼爱”“非命”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经济上,剥夺奴隶主政权,废除分封制度政治上,主张用暴力、战争推翻奴隶主的统治,忘了世卿制,提出以军功论爵位世界观上,注重客观实际,朴素的唯物主义(2)改良派—旧奴隶主转化的地主—孟子经济上,承认封建地主经济的合法性政治上,用“仁义”感化奴隶主,笼络劳动人民实现封建制过渡,反对暴力世界观上,片面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鼓吹主观唯心论的先验论和英雄史观。
中国哲学史重点
《中国哲学史》复习提要一、名词概念克己复礼;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讲仁也就是讲自身修养,即是克己,而这正需要礼。
通过礼来实践自身的道德。
仁与礼相互并存,缺一不可。
一个人,遇事是做道德的选择还是做非道德的选择,都是自己给自己下命令的结果,而不是由他人或环境所决定的。
复礼、合于礼,就是为他人、为社会尽责。
反者道之动;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相反相成、循环往复就意味着“道”的运动。
老子把事物都包含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概括为“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
”“反”有两种含义:一是相反;二是反复。
依前者,“道”之动是向自己的反面转化;依后者,“道”之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这两种含义在老子的思想中均能找到:“道”生养万物的过程即是由无到有、由一到多、由无限到有限的过程,这是朝相反方面的运动。
“道”生养万物,但万物最终又复归于“道”,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
弱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指道用弱的一面来对待自然,换言之就是顺应而不是改变。
倡导人生应当收敛、柔弱、谦退、“不敢为天下先”、“为而不争”。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
最早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思孟“五行”;“五行”思想是先秦儒家“思孟学派”的代表思想之一。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
《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阴阳:
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
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天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概念解释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 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
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
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
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
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
”“形都泯故。
”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
“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
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
我整理的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绝对有用)(心血之做)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一阴阳: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 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三四端: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四白马非马:公孙龙的用语,"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看到了"马"和"白马"两个概念的区别,但否认了两者的联系.这是他多元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是形而上学逻辑思想,否认概念之间的联系.五参验韩非的用语, 强调必须考察认识, 言论与客观事物和规律是否符合, 才能确定是非, 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或判断是正确的.六兼爱:兼爱学说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基本内容的. 墨子认为社会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不能相爱. 墨子将他的兼爱也称仁义,注重效果以利人作为具体内容的,体现其功利主义原则,反对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怒为仁.君子小人都可以通过兼爱大道仁."兼"是"天下之大利" 所产生的根源,墨子主张"为彼犹为己也",冲破了旧的宗法关系,认为爱人不应有亲疏远近之"别".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从观念出发是不能实现的.七三表法:墨子的用语,"古者圣王之事","百姓耳目之实","国家百姓人民之力",是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提出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1,有本之者,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标准,2,有原之者,即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3,有用之者,即以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八坐忘:庄子认为:"堕肢体,黜聪明,离行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即彻底忘掉自己,从而消除物我对立,使自己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坐忘是庄子内向的修养方法,即使内心保持虚静,去掉一切情欲,消除物我对立,顺应自然,安于命运,这样就可以从一切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精神自由.1、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解释老、庄、孔、孟四人)然后,其他典型代表人物——先秦:《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
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
……(胡扯一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胡扯一番】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
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
”(《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
”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
《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
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
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者为恶人。
”(《遗书》卷二十二上)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
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 指事物变化的规律,“阴” 和“阳” 指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
《周易》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事物的规律。
2. 三纲五常“三纲” 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提出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伦理观念。
3. 化性起伪“性” 指人的自然本性,“伪” 指人为制定的礼、义等道德规范。
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恶” 的,即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
所以要用礼、义等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言行,这就叫“化性起伪”。
4. 天下惟器在道器关系问题上,王夫之认为,器是根本的,道是从属于器的,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
所以天下存在的只有器即具体事物,规律是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的。
5. 恻隐之心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共同的天赋本性即同情、怜悯之心,他举例说,人看到别人家小孩掉到井里,都会主动去救,这种行为就是由人的同情、怜悯之心引起的。
这种同情、怜悯之心,孟子称为“恻隐之心”,也称“不忍人之心”6. 形质神用这是范缜提出的关于形神关系的命题。
意思是说,形体是精神赖以产生的实体,精神是形体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7. 四端端,即开端、萌芽。
孟子认为,人类的四种道德观念仁、义、礼、智,是由人与生俱来有四种心演变发展而来。
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把这四种心称作四端。
8.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 指无形的东西,“形而下” 指有形的东西。
“道” 指事物的规律,“器” 指具体事物。
《周易》认为,事物的规律是无形无象的,具体事物是有形有象的。
二、简答题:1. 墨子的“三表法”墨子提出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一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依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用历史事实来检验言论的是非;二是“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以人们现实的直接经验作为检验的标准;三是“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即把言论应用于政治实践之中,看其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用实际效果来捡验。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演变的学科,涉及到众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对一些中国哲学史常见名词的解释。
1. 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道教和儒家哲学中,道是指宇宙的本源和原则,是一种超越性和终极性的存在。
同时,道也表示一种人生之道,即如何追求真理和正确生活方式。
2. 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
周易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社会、道德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卜卦的方式解读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提供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决策。
3. 天道:天道是儒家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定律及其普遍原理。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受到天道的支配和约束,并且只有遵循天道的人才能得到天的保佑和福祉。
4. 穷农论:穷农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的一种伦理思想,主张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充实和发展。
穷农论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安定与繁荣。
5. 心性:心性是联系儒家哲学与佛教思想的重要概念。
心性既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也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灵魂的本体。
儒家注重培养人的心性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而佛教强调通过修炼心性来摆脱世俗的束缚。
6. 养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五个重要原则,也是孔子对于人类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养生指养身保健,修身指修养内心和道德,齐家指严于家风,治国指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平天下指追求天下太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7.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名著之一。
道德经探讨了宇宙的本源和运行原则,提倡顺应宇宙之道和自然之理,主张以柔弱和无为的方式来达到真理和和谐。
8. 心学: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种发展,强调人心的本质和修养,认为只有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以上只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部分重要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包括众多名著、思想流派和哲学家等。
对于这些名词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新编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试题:名词解释1.绝四(四毋):P199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即不要主观猜测,不要武断不留余地,不要拘泥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以自我为核心。
四毋说是孔子在求取真知时所必须杜绝的四种弊端,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论中既要求不偏不倚,又在具体情况时表现得全面而灵活的特点。
2.忠恕:P4293.四科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
根据其学业特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正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名分、名实问题的概念和学说。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的正名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违礼僭越的行为。
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
这一问题的提出,成为名实之辩的发端,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以后,战国时期的墨子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名"与“取”的问题。
公孙龙肯定了名是实的称谓(“夫名,实谓也。
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要求名实必须相符。
后期墨家批判了名辩家们的诡辩,主张“以名举实”,明确地肯定名是实的摹拟。
荀子在名实问题的辩论中,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
正名思想及战国时期演变为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政治经济在思想中的反映。
名实问题的争论,对促进中国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试题:名词解释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P66《老子》第48章2.道法自然P681:《老子》第25章3.反者道之动:老子哲学命题,出处《老子》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考点(最新版)
哲学:中国哲学史必看考点(最新版)1、名词解释以辞抒意正确答案:后期墨家指以判断表达思想。
《墨子•小取》:“以辞抒意”。
辞,相当于判断,意,事物的种种关系在人这里形成的思想。
以辞抒意,必须在名实相符的基础上,所下的判断才是正确(江南博哥)的。
《大取》强调:“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
”立不明此三者,必然“妄也”、“困矣”。
荀子也有类似思想:“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荀子•正名》)。
2、问答题简述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启蒙思想。
正确答案:《明夷待访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民主主义思想的著作,是17世纪启蒙思潮的代表作。
首先,黄宗羲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君权展开猛烈的批判。
其次,黄宗羲提出以学校为议政机关的政治理想。
再次,黄宗羲在经济上提出一系列“工商皆本”、重定田赋,改革币制等“富民”的改革方案。
3、名词解释贵无论正确答案:魏晋玄学的一种主要哲学思想。
创始人为何晏、王弼。
主要观点是以“无”作为宇宙的本体,认为万物(有)以无为存在的根据,贵无论促进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发展,但错误地以空洞的抽象观念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故受到后来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的批判。
4、名词解释达道正确答案:人所共由的准则,有普遍真理的含义。
语出《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朱熹注:“达道者,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即《书》所谓五典。
孟子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四书章句集注》)5、名词解释通幾正确答案:方以智用语,与质测相对,指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即哲学。
原出《易&b ull;系辞上》:“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幾。
”即“所以为物之至理也。
”并认为通幾与质测的关系是“质测即藏通幾者也”,通幾又“护质测之穷”,两者“不相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史复习参考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
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
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
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
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
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
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
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
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2、【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5、【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
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
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
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
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
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16、【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
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7、【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18、【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19、“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0、【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
始见于《礼记•大学》。
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
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
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
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
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
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23、离间白:(关于成就,其一是人们向来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间白”。
而冯氏则认为先秦辩者之中实际上分为二派,一派以惠施为首领,主张“合同异”,另一派以公孙龙为首领,主张“离坚白”;)“坚白石二”是《坚白论》的新论题,在这一论题中,公孙龙以白石为例,阐述了他的“离坚白”观点。
公孙龙认为人的感觉是不能同时兼知石的坚性和白性的。
即使人的理性心智参与进来,理性仍不能对各感官所获得的诸感觉进行综合,故此关于石头的坚性与白色的认识是彼此分离的。
他甚至认为,“坚”与“白”也可以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自存,即独立自藏于物外。
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这显然带有唯心论的观点。
【《名实论第六》提出了名实观和正名的原则,可以看作公孙龙哲学的提纲和绪论(古人著述习惯将序放在末尾)。
名实观是讨论名实关系问题的。
公孙龙首先提出了“物”“实”“位”“正”四个基本范畴,其中“物”即天地万物,“实”即事物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位”就是物之实用来充实它自己而不空旷的那个范围,“正”就是事物应当处在它应在的正当位置。
“无名,实谓也”。
名是对于实的一种称谓。
“正名实而化天下”,名实之辩风起云涌,而真正从逻辑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正,名”问题的论著,首推公孙龙的《名实论》。
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
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立论基础。
“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正名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按照“唯乎其彼此”的原则,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事物。
《名实论》具有朴素反映论的性质,是公孙龙逻辑思想的基础。
这一提法强调的是概念的自身同一,否定的是概念的含混游移,明确地揭示了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这是从概念论角度对公孙龙逻辑思想的总结,也是《名实论》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名实论》所描绘的万物彼此绝对独立和分离,却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转化。
它所主张的名实一一对应,则是名实关系的凝固化和对概念同一性的形而上学理解。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
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
“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
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
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
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