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

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
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

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

发表者:袁敏琴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

单从字面上了解,我们就知道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顾名思义,难愈合性创面,就是伤口比较难愈合的创面。我从事造口治疗工作数十年,虽然难愈性创面不会立即威胁生命,但因长期经久不愈的创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人带来沉重的护理与经济负担。

下面,我根据不同难愈性创面形成原因和性质分为以下几类:

1、外伤性溃疡

外伤性溃疡指主要因严重骨折、烧伤或在其造成的组织缺损和病变基础上发生的溃疡。组织缺损较大、坏死组织较多和处理不当,是外伤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压迫性溃疡(褥疮)

身体骨隆起部位长期过度受压迫发生的溃疡。常见于:①偏瘫、截瘫病人存在运动、感觉麻痹,没有经常翻身。②深度昏迷、大面积烧伤、长时间全麻、石膏绷带包扎过紧等情形。③慢性消耗、营养不良、负氮平衡等长期卧床不起病人,即使有不舒适亦无力变换体位。

3、放射性溃疡

由于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接受放射性治疗所致,常见于头颅、胸骨前、乳腺部位、锁骨上等部位。表现为:溃疡大小不一、深浅不等,溃疡基底凹凸不平,肉芽组织生长不良且污秽,常有纤维素样物覆盖,多伴有细菌感染,边缘不整、呈潜行性,周围有硬似“皮革状”的瘢痕组织,外周皮肤变薄、色素沉着。

4、静脉淤血性溃疡

在静脉回流障碍的基础上轻微外伤或感染后发生的溃疡,多见于下肢。下肢深静脉栓塞和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闭锁不全是造成静脉溃疡的常见原因。静脉淤血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特别是内踝上方。常表现为: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变薄、变脆,溃疡大小不一、形态不规,溃疡较浅、基底不平,周围皮肤硬化。

5、动脉缺血性溃疡

在动脉供血障碍的基础上轻微外伤或感染后发生的溃疡,多见于下肢。造成动脉缺血性溃疡的常见原因有: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6、感染性溃疡

一般溃疡均有继发性感染,感染性溃疡系指主要因真菌、结核杆菌等特殊性感染发生的溃疡,亦包括主要因一般化脓性感染或在其造成的组织缺损和病变基础上发生的溃疡。

7、恶性溃疡

有癌性溃疡和溃疡癌变两类,前者如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后者系指上述的各种溃疡,长期不愈,因炎症持续刺激而继发癌变。

我院创面修复科专业治疗各种创面,不植皮治疗各种难愈合性创面。创面不愈合的患者可以选择到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皮肤慢性难愈合伤口治疗新方法

皮肤慢性难愈合伤口治疗新方法 皮肤溃疡病因 皮肤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以皮肤溃烂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此处泛指外科疮疡类溃后长期未愈者。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皮肤溃疡症状 起初,可能只是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溃疡,老不见好,越烂越大,越烂越深,最终将皮肤全层烂坏。溃疡周围皮肤受影响,发生萎缩,颜色发黑,引起湿疹,不时脱屑,感到瘙痒。小腿中下段前方,皮下就是骨头,一旦发生溃疡,骨头就露出来,表面随之发生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有的病人几年、十几年久拖不愈,受尽折磨。其实,除了少数的确比较难以对付,绝大多数老烂腿都好治。所谓不好治,一是没有找准病因,治疗方法不当;二是患者或医者治疗缺乏信心。 慢性皮肤溃疡的危害 1、慢性皮肤溃疡是由于创伤、挤压伤、皮外伤等直接伤害了人体,而再感受毒邪,造成气血运行失常,导致皮肤溃疡,又不能做好皮肤的保护或远离刺激环境,久治不愈,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2、是以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溃后长期不愈。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3、治疗不当易形成老烂腿、糖尿病足、脉管炎溃烂坏疽、化脓性骨髓炎,皮肤软组织化脓感染,分泌物稀薄,有恶臭,病人年久不愈,受尽折磨。 慢性皮肤溃疡治疗的新方法 现代生物科学临床研究证明,皮肤溃疡部位久治不愈,是因受损部位含FN比正常组织减少3倍,所以直接补充FN到创面,可以直接促进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从而达到创面溃疡快速愈合的目的。2010年,在国家创新基金专项支持下,我国生物医学专家王德亮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协作,成功提纯出高活性的纤连蛋白(FN),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FN完全依赖美国进口的局面,其先进的生物集成技术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由我国郑州德福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807-120)自主研发工业化生产出的的FN纤粘蛋白皮肤抑菌剂,不仅价格仅为美国进口产品的1/50,效果也超过了同类产品30%。用药后1天渗液大量减少,3-5天新鲜肉芽组织大量生长,1-20天创疡面快速愈合不复发。对于皮肤溃疡,患者更应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发现初期患者要及时到医院诊断,并积极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外科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

外科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及处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31T12:35:44.7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6期作者:陈杰 [导读] 外科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处理?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析。 成都新都西桥医院 610500 在临床上,外科手术患者尤其是腹部手术、手术时间≥2h、原发病≥3种,合并感染的患者其术后极易发生伤口愈合不良,影响术后恢复及后续治疗进程,给病人和家属均会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其实,伤口愈合受多种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所影响,任一项都有可能导致伤口愈合进程发生问题,出现伤口愈合不良。那么,外科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进行处理?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析。 1、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 ①清创过程停滞; ②肉芽组织延迟形成或形成不良; ③切口创面无上皮再生并伴血肿、伤口裂开、瘢痕过度增生等; ④出现伤口感染。 2、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1)脂肪液化:若切口有较多脂肪组织,并应用电刀进行手术操作时,电刀所产生的高温会烧伤皮下脂肪组织或使脂肪细胞变性,致使切口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此外,术后切口的脂肪组织出现无菌性坏死,也会造成脂肪组织液化,产生较多渗液,进而导致切口的愈合速度变慢。 (2)局部因素:若存在切口感染、异物、局部营养供应不良、神经支配受损等局部因素也会影响切口的愈合。切口感染或有异物极易导致局部组织化脓,影响组织的再生修复。局部营养供应不良不利于坏死物质吸收,而且神经支配受损也会导致局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影响创面组织细胞再生。 (3)全身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年老体弱、贫血、血浆蛋白低下、用药不当等。其中,年老体弱是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与青壮年相比,老年人脏器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会显著退化,再加上血管老化,均会造成血液供应明显减少,不利于切口的愈合。贫血、血浆蛋白低下等全身营养缺乏疾病均可导致切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胶原纤维合成减少、肉芽组织形成不良等。此外,伤口内直接应用抗生素可影响伤口细胞增殖与上皮细胞的形成,并可减弱切口拉抗力的强度。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以抑制新生毛细血管形成,阻止成纤维细胞增生,促使胶原纤维分解,出现切口愈合不良。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高血糖是细菌等微生物病原体生长增殖的良好环境,故稍有不注意极易引起伤口感染。 3、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及处理措施 (1)伤口血肿:主要是指血液缓慢渗入到伤口中,并见伤口周围组织肿胀,有片状淤血出现。对于小血肿,可在其出现的72h内予以冰敷。而对于大血肿,则需切开血肿,清除血凝块,并用适量的林格液冲洗伤口,置入引流管并封闭。同时,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状况,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2)软组织坏死:当伤口有损伤或出现淤血时就会导致伤口周围组织缺血缺氧发生组织坏死。在组织坏死早期可见软组织皮肤苍白、紫绀,并逐渐变为棕褐色,增加感染发生风险。一旦出现软组织坏死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予以相应的药物改善循环,并可根据实际病情予以清创缝合,尽量保持坏死表皮完整。 (3)伤口裂开:主要是指即使实施了正确的创面缝合,但仍有部分伤口开裂,形成腔隙,多见于腹部手术及邻近关节部位的切口。若出现完全性伤口裂开,需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应用含有消毒盐水的纱布覆盖伤口,采用合适的敷料轻轻加压包扎,送手术室进行伤口缝合。若仅部分伤口裂开,且裂开范围较小的,可适当涂抹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并用蝶形胶布和腹带轻轻加压包扎以保护伤口。 (4)增生性瘢痕形成:伤口的瘢痕较周围正常皮肤显著升高,局部增厚变硬,且瘢痕组织外观潮红,有瘙痒、疼痛症状等。遇到此种情况,可在瘢痕区涂抹去瘢痕膏或用瘢痕贴延缓瘢痕增生。情况严重的需进行瘢痕松懈术。 4、促进外科伤口愈合的方法 (1)合理饮食:手术伤口愈合需要有合理充足的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可为身体供能、增强免疫力,进而促进伤口愈合。①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有:肉(包括禽、畜、鱼)、鸡蛋、牛奶等;②富含锌的食物有:深海鱼和紫菜等海产品以及牛肉、猪肝、核桃、花生、玉米、黄豆、萝卜等;③富含维生素C食物:猕猴桃、橙子、柑橘、番茄、豆角、豆芽、草莓、茼蒿等;④富含维生素E食物:坚果(杏仁、榛子等)、压榨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等)、新鲜果蔬(菠菜、芦笋、莴笋、山药、猕猴桃等)。 (2)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保持术后伤口干燥,换药时需应用碘伏、双氧水等进行消毒处理,并需采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出现伤口感染,也可促进术后伤口早期愈合。 (3)术后及早下床活动:术后若条件允可的,鼓励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走走,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 (4)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可让患者的心理、生理处于良好的状态,有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反之,若患者术后情绪低落、心烦气躁的,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湿润烧伤膏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评价

湿润烧伤膏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评价 发表时间:2013-08-19T09:53:44.4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崔培善崔培新崔培昂[导读]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重视难愈性创面早期治疗,避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提高治疗质量。 崔培善崔培新崔培昂(兰考县人民医院外科 475300) 【中图分类号】R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117-02 【摘要】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对20例烧伤、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原因造成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依据不同创面情况,采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控制基础疾病。结果创面均达到有效封闭。结论各种原因造成的难以自行愈合的创面,用湿润烧伤膏(美宝湿润烧伤膏)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关键词】难愈性创面湿润烧伤膏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BO Wound and Ulcers Dressings in treating chronic and refractory wound in 20 cases caused by burns, diabetes and vascular lesions etc.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ound, we use wound dressing, Skin graft surgery and Flap prosthesis.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 basic diseases Conclusion All wounds healed. Conclusion Various causes of refractory chronic wounds, with MEBO Wound and Ulcers Dressings is an effective repair methods. 【Key words】chronic and refractory wound MEBO Wound and Ulcers Dressings skin flap 慢性创面已逐渐成为威胁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愈合困难,随着现代疾病及社会老龄化,发病率增高,是临床医生治疗困惑的疾病。2010年-2012年我们收治20例不同原因所致慢性创面患者,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1~70岁;创面面积:0.5~16%。发病至入院时间:一月~5年;致慢性创面原因:烧伤13例,压疮4例,糖尿病足2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1例;伴有基础疾病8例,如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脑血管意外致偏瘫。创面伴有肌腱、血管、神经、骨外露,肉芽水肿苍白无生机,创面自愈困难。部位多见骶尾部、下肢、脚踝。 2 治疗方法 2.1 全身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适当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控制血糖在8mmol/L左右,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患者老年人、慢性病多见,病程长,体质消耗,因此要加强营养支持,扶持机体抵抗力。 2.2 创面治疗 创面生理盐水冲洗清创,清除松动坏死组织,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促使坏死组织溶脱,培植肉芽,促进愈合。严重感染创面做分泌物培养,依据细菌药敏应用抗生素抗感染。面积大者手术植皮,骨质外露用皮瓣修复。 3 结果 15例经美宝换药创面封闭,5例换药10天后肉芽新鲜,坏死组织溶脱3例手术植皮、2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 4 讨论 4.1 依据徐荣祥发明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烧伤再生医疗技术)和湿润烧伤膏,在创面上建立生理性湿润环境,拯救频死的的淤滞带组织,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坏死组织,非杀菌式的生理控制菌毒技术,尽可能地保护残存的上皮组织,激活潜能再生细胞转化为干细胞,并通过组织干细胞的原位培养技术,实现了烧伤皮肤的原位再生复原[1]。本组20例病人入院后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取得显著疗效。 4.2 创面的坏死组织清除消灭,创面覆盖始终是医生工作的重点。因创面的长期存在,可造成营养成份丢失,感染风险致残,甚至癌变。同时体液丢失及营养失衡引发全身病生理变化[2]。高代谢反应,引发全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骨髓抑,全身侵袭感染。故创面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病情的发展、预后和转归。正确处理创面可最大程度保护脏器、肢体、功能和外观。 4.3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重视难愈性创面早期治疗,避免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形成,提高治疗质量。参考文献 [1] 郑玉红.烧伤再生医学预防控制烧伤感染技术的临床研究.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2.11(6):437. [2] 马文元.赵春安.牛希华,等.实用烧伤治疗学.第一版.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7.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侧剪产分娩后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现象的8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分析愈合不良的原因和护理效果。结果:造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包括原有阴道炎症、伤口缝合技术不当、过早拆线、产后出血等。观察组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因素均会引起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引入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标签: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会阴侧剪或自然裂伤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妇产科伤口,而近年来随着巨大儿、早产儿等现象的增多,产妇会阴伤口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在临床治疗中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则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降低产妇预后。为此,分析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与护理,是降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接受侧剪产分娩后出现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现象的86例产妇,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医师确诊为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所有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生殖器疾病、恶性肿瘤、患有免疫性疾病等情况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年龄20.5~35.5岁、均值(27.0±1。2)岁,初产妇31名、经产妇12名;对照组年龄20.2~34.9岁、均值为(27.1±1.2)岁,初产妇30名、经产妇13名。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首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参与本次研究的86名产妇进行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通过医师会诊讨论、与患者交谈确定最终原因。 其次,对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用药护理、会阴卫生护理、饮食指导、基础心理护理、药物镇痛治疗护理、口头宣教日常自我护理注意事项。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产后定期监测:在产后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的会阴伤口进行检查,做好会阴伤口周围皮肤的换药、清洁、消毒工作;指导产妇做出正确的卧姿防止对伤口产生压迫。2)心理健康教育: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会导致患者的心理状况发生改变,对于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而言,由于疾病的存在,自己的工作、生活

伤口愈合的常识

伤口愈合的常识 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的时候,病人本人和家属,自然会想到与手术有关的事情。比如,伤口多大?开刀疼不疼?什么时候伤口才能长好?怎样能让伤口愈合得更好一些?这篇文章就说一说与伤口有关的常识。 1.手术刀口开多大好? 患者得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就要给他把阑尾切掉。阑尾长在腹腔里,必须切开腹壁才能进行手术。切完发炎的阑尾,还要把腹壁重新缝合起来。切口越大,对病人的损失可能就越大,将来的疤痕也越长。所以医生在设计手术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刀口尽量要切得小一些。 还有一些手术,例如,作甲状腺手术,在脖子上开刀,刀口就要隐蔽一些,否则将来在明处露着一条疤,样子不好看,于是医生把切口尽量往下一点,将来用衣服领子一遮就挡住了。 从病人着想,当然手术是刀口越小越好,缝针也越少越好。有时候,病人就以“刀口大小”,衡量医生的技术高低。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完全对的。因为切口大小,首先要从病人的病情考虑,在手术过程中,要看得清楚,操作方便,病人安全才是。 还以阑尾炎手术为例。刀口太小,医生看不清楚腹腔里的病变,翻来覆去,损伤就多,将来还会加重腹腔的粘连,病人经常要肚子痛。如果哪一个出血点没有发现,病人手术后出血多,就有生命危险。所以,第一是手术安全,保证手术成功,第二位的才是切口要小、要隐蔽。这样说来,一味追求手术切口小,就是不足取的一件事了。 2.伤口怎样愈合 开刀以后,如果刀口长得“天衣无缝”,与原来的皮肤没有两样,该有多好啊!实际上又不可能。 开了刀以后,在伤口处就要结疤痕。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疤痕会越来越软,但是,那些地方的弹性总是不如开刀以前。 3.伤口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清洁伤口。 比如,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或者疝气修补手术,手术以前,病人需要手术的那一块皮肤,是完整健康的;手术的时候,医生还要给开刀的皮肤附近反复清洗消毒,医生自己的手,还有手术用的器械,都要认真消毒。这样的刀口,不应当有细菌污染。将来愈合也应当又快又好。 第二类是污染伤口。 比如,阑尾炎切除手术、胃部分切除手术的伤口,虽然手术前皮肤完整,也充分消了毒。但是,在手术过程中,需切开胃或肠壁,其中下消化道寄生的细菌,即可污染伤口。阴囊和会阴部的手术,因为靠近肛门,皮肤的消毒灭菌不易彻底,也属于这一类。 第三类是感染伤口。 这类伤口的组织,靠近或直接暴露于严重污染的部分。比如,阑尾穿孔时,脓液流入腹腔,很容易污染伤口,就属于这一类。 4.一般将伤口愈合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级

聚己双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聚己双胍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4T16:08:55.410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2期作者:孙瑜闫晓雷[导读] 探讨并观察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主要成分为聚己双胍)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主要成分为聚己双胍)在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疗效及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2017年我院烧伤科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8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清洁换药,对照组应用0.1%氯己定清洁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10天后的创面感染状况,并且采用毫米方格纸法记录创面处理前及处理后10天创面面积变化,并 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实验组有效控制创面细菌感染92.5%,对照组77.5%,实验组创面愈合率(6.5±1.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3.5±0.6)%,P<0.05有意义.结论聚己双胍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氯己定,创面感染控制后,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增快,可在临床和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细菌生物膜;聚集双胍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observe the effect and experience of applying Prandtl's liquid wound dressing(main ingredient to polyhexanidine)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Methods From 2011 to 2017,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fractory wound woun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applied Prandtl liquid wound dressings to clean the medicine,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1% chlorhexidine.To compare the wound infection statu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10 days of treatment,and to record the change in surface area of the wound surfa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millimeter square paper,and calculate the wound healing rate.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wound bacteria infection 92.5% in the control group,77.5%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6.5± 1.2%)%,the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3.5 ± 0.6)%,P < 0.05 was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olyguanidine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hlorhexine.After the wound infection control,the wound healing speed is obviously increased rapidly,which can be applied and popularized in clinic and practice. [Key words]Dermal chronic ulcer;infection;Bacterial biofilm;Gather the metformin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机体正常皮肤及组织损伤后,因内外因素作用,接受超过一个月的正规治疗,而无法经过及时有序正常的修复程序,达到解剖及功能上的完整,无愈合倾向的创面(1)。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有糖尿病足、压力性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创伤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等。由于缺血缺氧、高血糖、失神经等情况,慢性创面中具有先天免疫功能的表皮受损,皮下组织外露,具有湿润环境,营养丰富,为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理想环境。1978年加拿大学者Costerton首次提出“生物膜”的概念.之后科学家常用此概念描述包埋于自身分泌的胞外聚合基质中的微生物菌落。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在慢性创面中所起到的作用逐渐被重视,现代研究认为,除了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患者内在因素外,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成为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障碍(2)。生物膜为微生物黏附于物体及活性组织表面或彼此黏附,包被于自身分泌的由蛋白质、DNA、多糖等组成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形成一个与其浮游状态完全不同的生长方式的群落,对宿主免疫系统及抗菌药物治疗形成天然抵抗,产生持续致病性的微生物聚集体(3)。生物膜是微生物针对不利环境形成的一种保护性生长方式。James等(4)调查生物膜的存在时发现,只有6%的急性创面发现生物膜,而60%的慢性创面中表现出生物膜的存在;这表明生物膜更多存在于慢性创面,而很少在急性创面,这可能与慢性创面难以愈合有关。创面生物膜的形成可能是创面慢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由于生物膜形成是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5),慢性创面中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可能与临床上细菌多重耐药有关,慢性创面中生物膜作为细菌的储存库,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浮游细菌,持续刺激机体产生炎性反应,让创面停滞于炎性反应期,生物膜在延迟慢性创面愈合中起着重要作用(6)。在慢性难愈合创面中,生物膜中的细菌种类很多,但在创面中主要有3~10种占主导地位的微生物,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厌氧菌等,另外有数以百计的微量、其他不同类的微生物附着并包埋于生物膜的细胞外基质。细菌生物膜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伤口一旦形成了生物膜,细菌就具有极强的耐药性,由于细菌在生物膜状态的耐药性较游走状态的强千百倍,使伤口在出现细菌生物膜状态下极易发生长期不愈合的情况。如何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破坏并清除细菌生物膜以及预防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是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2017年我院烧伤科慢性创面(压疮,糖尿病足,下肢皮肤溃疡)住院患者80例,年龄在18-65岁,创面大小在5cm×5cm至12cm×10cm之间,剔除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及创面窦道深超过2c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 1.2 治疗方法创面每日换药,实验组应用普朗特液体伤口敷料清洗创面,后应用纱布浸泡普朗特溶液湿敷创面10分钟,后应用纱布包扎。对照组应用0.1%氯己定清洗创面,后应用纱布浸泡0.1%氯己定湿敷创面10分钟,后应用纱布包扎。入院时所有患者创面细菌培养,经过换药10天后再次细菌培养,对比创面感染控制率;愈合率测定:采用毫米方格纸法计算创面处理前及处理后10天创面面积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一现在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1.3 统计学分析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详细数据充分收集和记录的基础上,采用异质性检验、统计合并效应量、图示单个试验的结果和合并后的结果、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再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其异同进行描述性分析。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 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时患者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阳性,实验组铜绿假单胞菌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表皮葡萄球菌5例,大肠埃希氏菌8例,其他10例;对照组铜绿假单胞菌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表皮葡萄球菌10例,大肠埃希氏菌9例,其他8例。10天后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实验组仅有3例阳性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其余患者培养结果为阴性;对照组有9例阳性,其中5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例铜绿假单胞菌ELSB,其余患者培养结果为阴性。实验组创面愈合率(45±12)%,对照组创面愈合率(25±6)%,P<0.05有意义. 3 讨论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 伤口愈合慢的原因 1、伤口感染:创面感染是影响伤口愈合最常见的原因,除了一般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感染外,还存在着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及真菌感染的可能。 2、伤口内有异物:机体被锐利的钉、木刺、玻璃等物伤害后进行清创时很可能有细小异物遗留于伤口内,这种留有异物的伤口很难愈合,虽经反复换药,但创面的红、肿、疼痛无好转,分泌物也不减少,如能及时清除伤口异物,再配合抗生素处理,创面伤口可很快愈合。 3、肉芽水肿:反复多次换药,特别是不正规的换药操作,很容易导致伤口肉芽水肿。水肿的肉芽呈淡白或淡红色,分泌物多,且高出皮肤,使伤口迁延愈合。 4、全身营养不良:患有肿瘤、糖尿病、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多数全身营养差,集体抵抗力弱,因此影响伤口的愈合。特别是经化疗、放疗的肿瘤患者,伤口愈合更为困难。 伤口愈合慢怎么办种食物加快伤口愈合 1.牛肉 牛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猪肉多,脂肪比猪肉少,其氨基酸的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的需要,瘦牛肉对病人或动过手术的人在修复组织和补充失血时食用特别适宜。此外,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食

用牛肉也比较适宜。 2.黑鱼 乌鱼(即黑鱼,乌鲤)俗称才鱼,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谈水鱼。据众多文献报道,除食用外,还有祛湿利尿生肌补血等药理作用。民间习俗,手术后病人和产妇常食用乌鱼,以促进伤口康复。黑鱼对伤口组织的增生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加速创伤组织的愈合,对因手术创伤和过氧化玉米油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增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会对黑鱼过敏,时候症状通常为腹泻、呕吐、皮肤起疹,伴随腰酸背痛等症状。一般刚吃的时候不会有什么不适,往往在时候5-6小时发作,因此,小孩、老人等抵抗力差的人群应当注意。 3.乳鸽 鸽是禽类唯一的无胆动物,肝脏中储存着丰富的胆素,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骨骼中有大量的软骨素。这些特殊的营养成份,对调节人体大脑神经系统,改善睡眠,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激活性腺分泌和脑垂体分泌,以至全面平衡人体机能,调理并强壮身体,有着特殊的食疗作用。有益于人体能量的储存和利用,维持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心肌收缩和凝血功能。 4.猪蹄 猪蹄是人们喜欢食用的营养佳品。中医认为,猪蹄性平,味甘咸。具有补虚弱,填肾精,健采膝等功能。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猪蹄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钙、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 (1)脂肪液化。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 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 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 (2)无菌性毒性反应。切口暴露时间较长, 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引起无菌性毒性反应, 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细菌毒力的大小, 伤口内有无血肿开口异物、局部组织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灭菌操作是否严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切口脂肪液化处理不当亦可造成感染。 (3)全身性因素。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 ◎年龄老化:衰老是引起创伤愈合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各组织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已显著减弱,加之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致使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对伤口的机械性强化的过程也显著迟缓。◎营养低下: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可使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尤其当含硫氨酸(如蛋氨酸)缺乏时,常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无法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维生素缺乏的影响更大,如维生素C缺乏虽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使其合成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包括脯氨酸的羟化障碍),且影响其转化为纤维细胞,使其瘢痕形成少,抗拉力强度弱;维生素A1 、B2和B6的缺乏则导致纤维化不良;全身和局部锌含量降低也致愈合迟缓。 ◎用药不当: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致使愈合不良;青霉胺也有类似作用,并减弱其抗拉力强度,系因其能与胶原a-肽链上的醛基结合,干扰胶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致使胶原纤维失去稳定性,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吸收。 (4)局部因素:局部因素主要有感染及异物,局部血循环不良(局部营养供应不良)及神经支配受损,这些产生的根本原因跟医生无菌操作技术、术中缝合技术、止血不彻底、电刀使用不当等有关。 ◎感染与异物:伤口感染十分多见,并易致化脓,据称仅需100个细菌就足以造成皮下脓肿。感染后深出物很多,可加大伤口局部张力,每致伤口哆开甚至破裂(包括正在愈合及已缝合的伤口),尤其化脓菌产生的一些霉素及酶类可引起细胞坏死,胶原纤维和胶原溶解,从而加重组织损伤,防碍愈合。 ◎局部血循环不良:良好的局部血液循环既保证所需的营养和氧,也有利于坏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控制局部感染。反之,则影响组织细胞再生修复,延滞愈合,特别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刀口,药物作用及营养输送很难到过伤口。 ◎神经支配受损:植物神经受损时可致局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影响组织细胞再生。麻风性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即系因神经受累所致。

伤口不易愈合的原因

伤口不易愈合的原因 伤口不易愈合的原因 1、患者的年龄是导致伤口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之一。老年人由于自身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减弱,患者血液供应较差,从而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周期也明显延长,细胞活性广泛降低,致使伤口愈合延迟,愈合质量下降,甚至导致不愈合的发生。 2、手术过程中或是手术后对伤口处理不当,导致伤口异物残留。由此导致伤口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3、伤口炎症或是伤口感染没有及时处理,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容易炎症较为严重甚至可能出现伤口长期不愈合的症状。 4、伤口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脂肪液化,伤口部位由于长期的脂肪液化影响伤口血液循环,进而导致伤口长期不愈合。 5、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如果患者自身伴随有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6、营养状况也是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原因。不良的饮食,可能影响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 7、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伤口的愈合,患者长期生活中在压抑、紧张的状态下,也就有可能导致伤口不愈合的症状发生。 伤口不易愈合怎么办 1、一旦患者伤口出现不易愈合的症状,首先应该做的就是进

行详细的检查,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伤口不愈合。 2、如果患者由于年龄或是脂肪液化等原因导致的伤口不愈合,这种情况下患者应该注意做好伤口的护理工作,避免伤口感染,同时搭配使用于氏收口方之类促进伤口愈合的良药进行治疗。 3、如果是由于伤口感染导致伤口不易愈合,需要做好伤口清理工作,如果有坏死组织还应该对伤口进行清创手术,伤口严重的还需要配合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4、要想使伤口愈合的快一些,首先发生了伤口应该积极、正确的进行处理。保护好伤口,避免伤口感染异物,同时及时清洗伤口,做好伤口的包扎和缝合。 5、保持伤口清洁,避免细菌感染。伤口周围的皮肤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洁,定期换药并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6、适度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伤口不影响活动时,适度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功能退化,防止发生感染。 7、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摄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新鲜蔬菜、水果。 吃什么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1、发生了伤口应该多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白质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机会。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各种瘦肉、牛奶、蛋类等。 2、发生了伤口应该多吃一些含有葡萄糖丰富的食物,它们能够提供患者足够的能量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含有葡萄糖丰富的食物蜂蜜、龙眼肉青木瓜、猕猴桃等。 3、发生了伤口应该多食用一些含锌量丰富的食物,锌对于我

伤口难愈合是什么原因

伤口难愈合是什么原因 伤口难愈合是什么原因 伤口难愈合的原因一、年龄因素:尤其是老年人,伤口愈合速度相对于年轻人较慢较慢,尤其是患病的老人。 伤口难愈合的原因二、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肿瘤、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慢性肝病,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血液疾病,全身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伤口久治不愈 伤口难愈合的原因三、患者日常的营养状况较差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例如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生血管形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同时影响细胞吞噬功能,降低免疫力,组织修复比较缓慢,伤口不易愈合。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时,常导致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者缓慢,肉芽组织形成受阻。同时一旦患者的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锌、铁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 伤口难愈合的原因四、物理化学因素:如药物,特别是免疫抑制剂与激素类、类固醇类药物应用,可影响伤口愈合速度;放射线、化学治疗也会影响到伤口愈合。 伤口难愈合的原因五、伤口局部因素:如伤口创面皮肤缺损过大;伤口感染;肉芽水肿;伤口内有异物;清创不彻底;伤口内的血肿、引流不畅;缝合口皮肤对合不良等因素,伤口部位脂肪液化均是导致伤口难愈合的原因。 伤口难愈合怎么办

如果是由于饮食营养方面的因素,需要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多食用一些含有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的食物,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发物。 如果是由于伤口感染导致伤口不愈合,需要做好伤口清理工作,如果感染严重,出现了组织坏死,还需要进行伤口清创工作,清理后涂上碘伏进行消炎工作。 如果患者伤口由于脂肪液化或是年龄、疾病等因素导致的长期不能愈合,这时候一般需要使用于氏收口方之类促进伤口月华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做好伤口的护理工作。 注意事项 总之,伤口难愈合一定有其原因,我们需要根据原因采用相对应的处理方法,从而更好、更快的促进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 伤口愈合不良指伤口愈合的3个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的停滞或延迟而导致伤口 长时间不愈合甚至伤口范围扩大,伤口床有明显的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另一种情况是I型胶原肉芽过道增殖而致瘢痕过度增生、挛缩。 一、伤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既往认为,伤口愈合的快慢与好坏取决于病人的体质(如贫血、体质虚弱者,其伤口愈合将会延迟)、病因及特定的伤口环境。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营养因素、心理因素及伤口护理的操作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营养不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炎症反应期延迟,伤口易感染;营养素缺乏,组织增生受抑制,伤口增殖期停滞,因而营养因素影响者伤口愈合的全过程。心理状态因影响病人的食欲、睡眠和免疫力而影响伤口愈合,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伤口愈合,而消极、悲观、抑郁等负面心理则会延迟伤口愈合。任何增加病人不适感的伤口护理操作或不利于营造伤口愈合理想环境的操作都会延迟伤口愈合。 二、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表现 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伤口愈合不良可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清创过程停滞、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或延迟、无上皮再生伴典型的术后并发症(血清肿、血肿、伤口裂开和瘢痕过度形成)以及伤口感染等,上述表现均可引起更炎症的伤口愈合不良。 三、伤口愈合不良的类型与处理 (一)血清肿 1.基本概念:血清肿是指血清渗液集中渗入伤口空隙中,引起局部肿胀。 2.产生原因:可能于伤口边缘的刺激有关,如异物、凝固的坏死物、大团的结扎线、伤口张力过大(缝合过紧、创缘错位)等。 3.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因血清肿系高蛋白渗出液,富含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淤滞在伤口空隙中可能成为良好的培养基,使细菌易于生长而致感染。 (二)伤口血肿 1.基本概念:伤口血肿是指血液渗入伤口裂隙中,外观见伤口周围肿胀,有片状红色淤血,若继发性出血明显,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2.产生原因:伤口血肿产生的原因有:① 伤口血管止血不充分或结扎血管的缝线脱落;② 术后血压升高和塌陷的血管再灌注;③ 活动过度引起出血; ④ 抗凝治疗引起凝血障碍,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肝素或华法令抗凝治疗; ⑤ 凝血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VIII因子缺乏)等。 3.可能的并发症:血肿可引起局部张力过大,伤口缝合断裂、裂开,

伤口久不愈合的一招灵

伤口久不愈合的一招灵 伤口久不愈合的一招灵 1、伤口长期不愈合时,伤口做一般处理后可以用乙烯雌酚注射液放在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很快,适用于各种伤口(对褥疮溃烂面积大者也有很好疗效).治疗肛肠疾病的九华膏有生肌去腐,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也可以用做不易愈合的伤口。2。可以用西米替丁注射液水放到伤口处,效果也满快的。 3、到医院做菌类培养试验,确定哪类药物适合 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1、锌:锌可与维生素c结合,参与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含锌的食品有玉米、黄豆、萝卜、蘑菇、坚果、动物肝脏、木耳、海带、海鲜、蛋、肉类、全谷类、坚果类。2、维生素e:维生素e可维持动物生殖机能、促进伤口愈合;维生素e及维生素c合并使用,二者会相辅相成、增强作用。含维生素e的食品有谷类、绿叶蔬菜、蛋黄、坚果类、肉及乳制品。3、葡萄糖: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者,供给充足的能量是伤口愈合不可缺少的。在伤口愈合期可多吃含糖丰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摄取足量的维生素。4、蛋白质:蛋白质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机会。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各种瘦肉、牛奶、蛋类等。5、维生素a: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它主

要存在于胡萝卜、西红柿等食物中。6、维生素c:可以促使伤口愈合。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主要是青菜、菠菜、橙子、红枣、猕猴桃、柑橘和柚子。锌:缺锌会使纤维细胞功能下降。锌主要存在于木耳、海带等食物中。脂肪:脂类的缺乏会导致伤口愈合缺损。鱼油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益处。葡萄糖:糖是人体主要的供能者,供给充足的能量是伤口愈合不可缺少的。在伤口愈合期可多吃含糖丰富的水果,既增加糖分,又能摄取足量的维生素。蛋白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机会。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各种瘦肉、牛奶、蛋类等。维生素A: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它主要存在于鱼油、胡萝卜、西红柿等食物中。维生素C:可以促使伤口愈合。存在于各种蔬菜、水果中,大枣、辣椒是维生素C的宝库。十大促进伤口愈合的食品:乳鸽:鸽子是调理并强壮身体的上等补品,有益于维持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心肌收缩和凝血功能。虹鳟鱼:高蛋白、低脂肪,是极佳的促进伤口愈合的食品。海带:海带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以及尼克酸含量丰富,对动脉出血症有很强的止血功能,同时也能促进伤口的愈合。苦瓜:苦瓜汁含有类似奎宁的蛋白成分,能加强细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伤口恢复。黑木耳:黑木耳中富含铁、锌等矿物元素,能促进术后失血过多,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速度。西红柿:吃

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

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 发表者:袁敏琴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创面修复科 单从字面上了解,我们就知道什么是难愈合性创面。顾名思义,难愈合性创面,就是伤口比较难愈合的创面。我从事造口治疗工作数十年,虽然难愈性创面不会立即威胁生命,但因长期经久不愈的创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人带来沉重的护理与经济负担。 下面,我根据不同难愈性创面形成原因和性质分为以下几类: 1、外伤性溃疡 外伤性溃疡指主要因严重骨折、烧伤或在其造成的组织缺损和病变基础上发生的溃疡。组织缺损较大、坏死组织较多和处理不当,是外伤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压迫性溃疡(褥疮) 身体骨隆起部位长期过度受压迫发生的溃疡。常见于:①偏瘫、截瘫病人存在运动、感觉麻痹,没有经常翻身。②深度昏迷、大面积烧伤、长时间全麻、石膏绷带包扎过紧等情形。③慢性消耗、营养不良、负氮平衡等长期卧床不起病人,即使有不舒适亦无力变换体位。 3、放射性溃疡 由于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接受放射性治疗所致,常见于头颅、胸骨前、乳腺部位、锁骨上等部位。表现为:溃疡大小不一、深浅不等,溃疡基底凹凸不平,肉芽组织生长不良且污秽,常有纤维素样物覆盖,多伴有细菌感染,边缘不整、呈潜行性,周围有硬似“皮革状”的瘢痕组织,外周皮肤变薄、色素沉着。 4、静脉淤血性溃疡 在静脉回流障碍的基础上轻微外伤或感染后发生的溃疡,多见于下肢。下肢深静脉栓塞和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闭锁不全是造成静脉溃疡的常见原因。静脉淤血性溃疡好发于小腿下1/3处,特别是内踝上方。常表现为: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变薄、变脆,溃疡大小不一、形态不规,溃疡较浅、基底不平,周围皮肤硬化。 5、动脉缺血性溃疡 在动脉供血障碍的基础上轻微外伤或感染后发生的溃疡,多见于下肢。造成动脉缺血性溃疡的常见原因有:糖尿病血管病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6、感染性溃疡 一般溃疡均有继发性感染,感染性溃疡系指主要因真菌、结核杆菌等特殊性感染发生的溃疡,亦包括主要因一般化脓性感染或在其造成的组织缺损和病变基础上发生的溃疡。 7、恶性溃疡 有癌性溃疡和溃疡癌变两类,前者如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后者系指上述的各种溃疡,长期不愈,因炎症持续刺激而继发癌变。

探讨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及护理方法

探讨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及护理方法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后出现难愈合性伤口的患者,共7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以及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两项数据,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说明,对术后难愈性合伤口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提高患者的伤口愈合率,还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研究价值较高。 关键词: 伤口愈合率 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 难愈合性伤口 术后难愈合性伤口,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是无法自行进行愈合,需要有外界因素干扰才能愈合的伤口,这类伤口由于愈合较难,所需时间较长,因此极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1]。这也侧面证明,患者术后采取何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有着极大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见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后出现难愈合性伤口的患者,共7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35组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年龄为67岁,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10例;研究组3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6岁,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9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数据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均获得各位患者以及其监护人的签字同意。 1.2 实验方法 对对照组3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1)定期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换药以及检查,并与医师进行沟通;2)定时对患者进行输液等用药治疗。 对研究组35例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1)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了解,后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护理措施的制定;2)针对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引导患者调整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并对患者的饮食等习惯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具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且禁止食用具有刺激性的食物;3)若患者的伤口出现感染等情况,应及时根据患者的感染类别,对患者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伤口处以及伤口附近的皮肤进行彻底清理以及消毒;若患者的伤口处出现分泌物,则使用水凝膏进行处理,后进行伤口包扎[2];4)患者的伤口逐渐出现愈合后,要引导患者进行一定的运动,促进伤口的愈合,初期可进行创伤伸展运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引导患者下床进行站立、行走等运动。 1.3 观察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