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合集下载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发表于 ‘Nature’
journal
1971
精品课件
29
干燥与湿润环境的对比
封闭式敷料
湿润的渗出物
传统敷料
结痂
干性渗出物 干性的真皮
在湿性环境中,加快
上皮细胞的移行
在干性环境中,延迟
上皮细胞的移行
Winter
1962
精品课件
30
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诞生
❖ 1963年,Hinman和Maibach报道了同样的发现。 ❖ 1972年,Robee教授通过实验再次证实了清洁无
❖ 我们国家还没有正式的专业组织,但防止病人“压疮” 引起的非医源性损伤是2006年中国医院协会公布的 2007年病人安全管理的八大目标之一。
精品课件
5
精品课件
6
压疮的流行病学
❖ 1、压疮的发生率依医护人员、医疗条件、及病 人群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 2、国外护理认为。压疮绝大多数可以预防,但 并非全部。有关人员统计:住院老年病人
精品课件
26
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诞生
❖ 2、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伦敦大学的 Dr.George.Winter在“幼猪皮肤的浅表性的上皮 形成速度和瘢痕形成”的研究中发现,用聚乙 烯膜覆盖猪的伤口,其上皮化率增快了1倍,他 首次证实了与暴露于空气中的干燥伤口相比, 湿润且具有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应用后所形成的 湿润环境中,表皮细胞能更好地繁衍、移生和 爬行,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过程。
精品课件
23
传统伤口干性愈合疗法存在的缺陷
1、创面局部脱水
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的爬行
2、频繁更换敷料
使创面局部温度下降 → 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
3、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 → 更换敷料时再 次性损伤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湿润环境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
01 湿润环境能够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细 胞凋亡和坏死。
02 在湿润环境下,细胞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降低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细胞死亡。
03 湿润环境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细 胞的生存能力。
湿润环境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
01
湿润环境能够提供细胞迁移所需的滑润表面,降低细胞迁移的 阻力。
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湿性环境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有利于细胞生长和繁殖,从而加速 伤口的愈合。
湿性伤口愈合能够促进血管再生和肉 芽组织的形成,进一步加速伤口的愈 合。
降低感染的风险
湿性环境能够保持伤口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从而 降低感染的风险。
湿性伤口愈合能够促进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因子的释放,提 高机体的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感染的风险。
新型敷料应易于更换,减少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 的工作负担。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伤口护理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 求。
研究不同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对湿性伤口愈合的影响,以提高治疗效 果。
探索基因和细胞疗法在湿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方案。
湿性伤口愈合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
04 湿性伤口愈合的实践应用
湿性敷料的种类和选择
泡沫敷料
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能够提供湿润的环境,促进伤
口愈合。
凝胶敷料
能够提供湿润的环境,保护伤 口,减轻疼痛。
湿性绷带
能够提供湿润的环境,促进细 胞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藻酸盐敷料
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止血作用 ,适用于渗出较多的伤口。
湿性敷料的使用方法
清洁伤口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护理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护理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护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护理人员对伤口的处理一直是充当协助医生做伤口治疗与护理,也就是一个被动的角色,基本上很少参与患者整体及伤口的仔细观察、评估、并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给医生,以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

而护理人员又是无时无刻地接触患者,她们能得到临床第一手资料,因此伤口护理必须由护理人员的参与,并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欧美伤口护理已经是护理的范畴,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伤口护理的认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伤口愈合理论1.1 干性愈合——传统的临床伤口护理观:该理论认为,伤口的愈合需干燥的环境,大气氧的参与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透气的敷料才能使伤口获得足够的氧气,以供细胞生长。

1.1.1 干性愈合缺点1.1.1.1 容易使伤口脱水,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的爬行,而且使生物活性物质丢失。

1.1.1.2 敷料还会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更换敷料时再次性损伤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缓慢。

1.1.1.3 渗漏快速,需频繁更换敷料,无法保持伤口的温度和湿度,导致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延长了愈合的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

1.1.1.4 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不能有效的防止细菌的侵入。

1.2 湿性愈合——现代的临床伤口护理观:湿性伤口愈合理念是使创面在密闭性及半密闭性敷料下,保持其适度湿润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1.2.1 湿性愈原理1.2.1.1 有利于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的溶解。

伤口的愈合首先是要清除坏死组织及其沉淀的纤维蛋白,在适度湿润环境下,渗出物中含有的组织蛋白溶解酶保留在创面的渗出物中,从而促进坏死组织的溶解与吸收。

1.2.1.2 调节创面的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刺激细胞增殖。

胶原纤维与上皮细胞的生成同创面的氧张力密切相关,而低氧状态的张力,非常有利于上皮细胞和胶原纤维的生成,且更利于创面的愈合。

1.2.1.3 湿性愈合环境能保持创面的恒温,利于组织生长;且阻止结痂形成,敷料不与新生肉芽组织粘连,避免更换敷料时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伤口基础知识及湿性愈合理论

伤口基础知识及湿性愈合理论

降低感染风险
湿性愈合敷料具有抗菌作用,能够降 低伤口感染风险,同时减少抗生素的 使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湿性愈合方法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的发展,未来将会研发出更多 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湿性愈合 敷料,以满足不同伤口类型和 患者需求。
伤口边缘评估
检查伤口边缘是否整 齐、有无红肿、浸渍 等现象。
疼痛评估
询问患者疼痛程度, 观察患者表情和肢体 语言,判断疼痛对伤 口愈合的影响。
记录方法
详细记录伤口评估结 果,包括伤口大小、 深度、颜色、渗出液 等,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清洁和消毒步骤详解
清洁双手
在操作前,医护人员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手部卫生。
湿性环境可减轻疼痛,避免结痂 形成,降低感染风险。
湿性愈合与传统干燥愈合比较
湿性愈合
提供湿润环境,加速伤口愈合,减轻 患者痛苦,降低感染风险。
干燥愈合
易形成结痂,阻碍伤口正常愈合,增 加患者疼痛和不适感,增加感染风险 。
03 湿性愈合敷料种类与选择
常见湿性愈合敷料类型
水胶体敷料
泡沫敷料
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够吸收少 量到中量渗液,形成凝胶,为伤口愈合提 供湿性环境。
02
03
04
水胶体敷料
适用于浅表性伤口、少量渗液 的伤口、轻度感染的伤口等。
泡沫敷料
适用于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 压疮、静脉性溃疡等。
藻酸盐敷料
适用于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 烧伤、溃疡等。
银离子敷料
适用于感染或污染伤口、烧伤 、溃疡等。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2)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 溶解: 伤口愈合时,必须清除坏死组织及其 中沉淀的纤维蛋白。而湿性愈合时, 保留在创面的渗出物中含有组织蛋白 溶解酶,可促进这些组织的溶解与吸 收。
伤口湿性愈合原理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以及白介素-1等,上述生长因子在创 面的愈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伤口护理是频繁更换敷料或用冷溶液 冲洗伤口,这样常常造成伤口局部温度比 正常体温低2~5℃,从而阻碍伤口的愈 合过程。
密闭的环境
1981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外科系首次发现在 无大气氧存在下的血管增生速度为大气氧存在时的6 倍,新血管的增生随伤口大气氧含量的降低而增加。
“伤口透气”--陈旧的伤口愈合观念认为伤口愈合 需要氧气的作用,但事实上,是利用人体体内血红蛋 白的氧合作用,大气氧是不能被伤口直接所利用的。 密闭的环境--保持伤口的湿润,为伤口愈合提供了适 宜的温度,湿度及PH值。
湿性愈合环境的优点
(4)更换敷料时,不粘连伤口,减少 机械性损伤,减轻伤口的疼痛。
(5)能够管理不同程度的渗液,保持 适当的湿性环境,而不是潮湿的愈合环 境。(过湿会造成肉芽过度增生和伤口 周围皮肤浸渍)
湿性愈合环境的优点
(6)减少更换次数,缩短伤口的 愈合时间,节省换药时间和开支。
(7)防水。提高生活质量,可以 沐浴;防止伤口污染。
干性环境
细胞只会“游泳”,不会“飞”!
现代伤口愈合理论:
伤口湿性愈合= 适度湿润的环境+密闭的环境
伤口湿性愈合原理
(1)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 管的形成: 上皮细胞和胶原纤维的生成与创面的 氧张力密切相关,已证实低氧张力有 利于上皮细胞和胶原的生成,从而有 利于创面的愈合。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_PPT课件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_PPT课件

蜂蜜
蛛网
古埃及纱草纸
中草药
伤口表面严重脱水
吸收能力有限
黏着伤口,更换时导致机械性再损伤,换药出血 疼痛
细菌容易穿透
易残留碎屑
更换频繁,换药工作量大
伤口愈合时间长
伤口愈合发展的历史
▪湿性愈合理论:
1962年伦敦大学的Winter博士首先用动 物试验(猪)证实,湿性环境的伤口愈 合速度比干性愈合快一倍
3.在更换敷贴时,应当0度牵拉,撕除敷贴,减少疼 痛,保护皮肤;
何时更换敷料?——颜色的改变
注意:撕除时最好牵拉撕除,可减少疼痛; 吸收渗液或者汗液时,透明贴会变白,提示应该更换。
输注左氧氟 沙星后引起 局部反应
应用康惠尔透明 贴
数小时后,红线 消失,疼痛减轻
Pa ge 45
谢谢!
清创后
通过水合伤口的坏死组织,启动机体内源性清创过程,可彻底、 无痛地清除坏死组织
高内聚性保证在使用时粘附在伤口上,可用于任何部位伤口 当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后,伤口看上去会比原始创面要大,这
是正常现象
• 特殊的3D发泡结 • 柔软的泡沫垫, • 不与伤口粘连,
• 表层PU半透膜,完
构,能快速、大 可均匀分散压力
为什么 会卷边 儿?
使用溃疡贴/透明贴——促进血运,改善压红和淤血
36
1.不必打开,可直接观察伤口,避免了反复念黏贴引起的皮肤损伤 ;
2.防水,可以避免由于潮湿引起的皮肤问题。
您是否担心:在撕除敷贴时会把表皮层一起撕破?
如何处理?
皮肤保护膜
1.在清洁皮肤后,首先擦拭皮肤保护膜,保护皮肤;
2.不必频繁更换敷贴;
避免更换敷料时
全阻隔外界细菌及

伤口愈合的新理念——湿性愈合疗法

伤口愈合的新理念——湿性愈合疗法

新闻眼视点日常生活中,伤口十分常见,在我院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经常会看到患者因使用传统的伤口处理方法导致感染而就诊。

大家熟知的处理方法是19世纪法国伟大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的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的“干性愈合疗法”。

这种方法延续了100多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动物学家温特通过实验证实伤口在湿润环境中的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干燥开放环境,因此他提出了“湿性愈合”的理论。

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地运用湿性愈合疗法处理伤口,可以让其更快地愈合,本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伤口愈合新理念———湿性愈合疗法。

干性愈合疗法存在的问题在说湿性愈合疗法的优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干性愈合疗法的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干性愈合存在的问题,才促成湿性愈合的诞生。

干性愈合疗法是通过干燥创面、消毒包扎等方式处理伤口,在这个过程中伤口会逐步结痂,内部组织细胞在痂下缓慢愈合。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频繁更换敷料,因为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发生了粘连,每次更换敷料都要“脱一层皮”,让人痛苦不堪。

有人认为结痂是身体对创伤的一种保护机制,可以阻碍细菌等微生物侵入机体。

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皮肤受创后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导致大量体液渗出,伤口处的电解质也大量流失,虽然有利于干燥结痂,但并不利于伤口愈合,反而因为生物活性物质减少导致愈合速度变慢。

而且结痂会扯动未愈合皮肤产生疼痛,愈合后期也会因为痂皮的存在,使新生表皮变得“坑坑洼洼”,容易留下疤痕。

什么是湿性愈合疗法湿性愈合疗法就是使用各种新型敷料,促进坏死组织和痂皮软化、溶解、清除,营造湿润、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人体常温37℃的微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湿性愈合疗法的优点第一,伤口愈合速度快以Ⅱ度压疮创面治疗为例,湿性愈合疗法的愈合时间只有干性愈合的50%左右,主要原因是湿性愈合封闭了伤口,一方面保留了渗出液中有利于伤口恢复的生长因子,另一方面湿润环境有利于细胞增殖、迁移。

第二,减轻换药时疼痛干性愈合换药时会撕裂痂块,并使神经末梢再次受损,剧痛就产生了。

郭兰平伤口湿性愈合与渗液管理

郭兰平伤口湿性愈合与渗液管理
没有渗出—伤口太干,上皮组织再生受阻/上皮受损 渗液太多—伤口太湿,皮肤浸渍/伤口扩大
湿性愈合的概念
湿性愈合的概念为:以湿性愈合理论作 指导,运用敷料和(或)药液保持伤口 湿润,给伤口提供一个湿性愈合的环境 ,以促进愈合的手段或方法 2000年8月,美国FDA在新颁布的行业指 南中特别强调:保持创面湿润环境是标 准的伤口处理方法
选择敷料时还应考虑的因素
渗出量多少 伤口的解剖部位 坏死组织的多少 伤口有无感染 有无死腔或者窦道
谢谢!
郭兰平伤口湿性愈合与渗液管理
主要内容
1 伤口湿性愈合理念
2
伤口渗液的评估
3 伤口渗液与敷料的关系
2
观意识念障的 碍改分变类
传统观念
干燥消毒的伤 口--痂皮下愈 合
革新观点
湿润清洁的伤 口--无痂皮愈 合
干燥与湿润环境对比
现代伤口愈合理论:
伤口湿性愈合=适度湿润+密闭的环境
保持伤口恒定的温湿度---利于伤口愈合
缺点:不适用于感染,渗液量过量,周围皮肤脆弱 的伤口
水胶体敷料
➢ 康惠尔溃疡贴、透明贴——康乐保 ➢ 标准型/超薄型水胶体敷料——康维德 ➢ Hydrocoll——保赫曼 ➢ Tegasorb——3M ➢ 安普贴——优格
藻酸盐敷料
➢材料:藻酸纤维为主要原料,内含钙及钠离子 ➢作用:吸收大量渗液,止血,保护创面,促进肉 芽组织生长; ➢缺点:不能用于干燥伤口;需要外敷料固定。
量渗液由毛细血管渗出至周围组织,从 伤口流出 ▪ 充血性心脏病 ▪ 可能由于泌尿道、淋巴系统瘘管所致
渗液的气味
▪ 异味或臭味原因: ▪ 感染 ▪ 大量细菌污染伤口 ▪ 泌尿系统瘘管 ▪ 肠瘘 ▪ 腐肉或坏死组织溶解

湿性愈合理论

湿性愈合理论

水凝胶、泡沫、藻酸 盐
水胶体、泡沫、藻酸 盐
水胶体、传统敷料保 护
30
谢谢!
优点 2: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形成

优点 3:促进渗液中有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 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白介素-1(IL-1)等,在创 面愈 合过程中的作用 19
湿性愈合的优点
4:保持创面恒温,加快细胞分裂,促 进创面愈合 5:局部湿润、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 肉芽组织机械性损伤,减少更换敷料时 损伤和疼痛。 6:保护创面神经末梢,减少疼痛。 7: 封闭性保湿环境,敷料形成屏障,感 染机会下降
肉芽组织由鲜红色变为淡粉红色,此时
由新合成的弹性胶原蛋白构成. 表现为
肉眼可见伤口瘢痕性收缩。
湿性愈合—发展简史
湿性愈合理论的产生
1958年,Odland首先发现水疱完整
的伤口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
显加快。
湿性愈合理论的产生
1962年,英国的G.D.Winter博士的 动物实验发现,湿性环境的伤口愈合 速度比干性愈合快1倍。
湿性愈合理论的核心
湿润
可供选择的敷料分类
传统敷料
Traditional Dressings
现代敷料
Advanced Dressings
活性敷料
Active Dressings
纱布 人工合成纤维

水凝胶敷料 藻酸盐敷料 水胶体敷料 泡沫类敷料

抗菌敷料 含生长因子 类敷料

传统的敷料
修复期
当伤口清创后,首先是肉 芽组织、血管及胶原蛋白 的出现 其次是伤口表面被上皮增 生的覆盖 最后是伤口缩合,这些可 能同时发生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PPT医学课件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及应用PPT医学课件
27
泡沫敷料应用于骶尾部预防压疮:
28
吸收渗液面积超过创面面积1公分后应及时更换; 无须打开观察,避免破坏了密闭的生长环境; 如果用来预防,3-5天更换;
29
1. 黄色期、红色期大量渗液的伤口; 2. 有深腔、窦道、潜行的伤口; 3. 有少量渗血的伤口:擦伤、供皮区; 4. PICC术后穿刺点止血。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 (4)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
16
(5) 降低感染的机会 (6) 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
;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 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保护创面的神 经末梢,减轻疼痛。
17
湿性环境加速伤口愈合
防止痂皮形成
不粘连新生成的 肉芽组织,更换无痛
有利于纤维蛋白及 坏死组织的溶解
11 June 2019
25
(1)水凝胶类敷料 清创胶-清创作用
清创后
通过水合伤口的坏死组织,启动机体内源性清创过程,可彻底、 无痛地清除坏死组织
高内聚性保证在使用时粘附在伤口上,可用于任何部位伤口 当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后,伤口看上去会比原始创面要大,这
是正常现象
26
• 特殊的3D发泡结 • 柔软的泡沫垫, • 不与伤口粘连, • 表层PU半透膜,完
7
干性环境可 延迟伤口的愈合
结痂
粘连伤口
每天更换
疼痛
损伤新生成的肉芽组织
传统伤口处理方法: 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结痂
8
9
伤口表面严重脱水
吸收能力有限
黏着伤口,更换时导致机械性再损伤,换药出血 疼痛
细菌容易穿透

易残留碎屑
更换频繁,换药工作量大
伤口愈合时间长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课件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课件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 公元前1500-1600古埃及人开始用 纱草纸作为敷料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 十九世纪欧洲人开始应用具有吸收功 能的材料如拆散的旧绳索或碎布片等 材料加工成为覆盖创面的敷料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伤口处理的发展历史
• 至十九世纪后半叶,人们应用自体皮移 植(1870)、异种皮移植(1880)及尸 体皮移植(1881)等生物敷料覆盖创面
有助肉芽组织生长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国内外现状 湿性愈合机理
伤口愈合过程 伤口处理发展历史
湿性愈合理念
干性愈合弊端 湿性愈合理念产生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正常伤口 愈合过程
炎症期
修复期 (增生期)
成熟期 (重塑期)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第一阶段:炎症期
• 主要参与的细胞: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 细胞活动现象:凝血、炎症反应 • 伤口的特征:红、肿、热、痛 • 持续时间:从开始有伤口,持续2-4天
2.皮肤为弱酸性,也是理想的伤口愈合环境 封闭的伤口环境呈弱酸性(6.4+-0.5)
开放伤口PH>7.1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伤口湿性愈合的机理
三、适度湿润的愈合环境: 1.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
2.细胞在湿润环境下能更快速移行 3.渗液中含有组织蛋白溶解酶,有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
蛋白的溶解 4.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湿性愈合的机理
四、降低感染的机会
湿性敷料创面感染率:2.6% 传统创面处理下(干性)感染率:7.1%
伤口湿性愈合的理念

湿性愈合理论

湿性愈合理论

湿性愈合理论的定义
• 一个真正的湿性环境是通过在伤口处覆盖 封闭、半封闭的敷料或覆盖在创面处形成 凝胶的覆盖而形成 。
创面的湿度对创面的愈合过程有 非常明显的影响。这一点不仅在 动物实验中得到验证,而且在几 十年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也得到了 肯定。其机制是多方面的:
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
• 清除坏死组织是创面愈合的第一步。 • 湿性环境下,坏死组织能被渗出液水合而释放出组织细胞 自身的纤维蛋白溶酶以及其他蛋白溶解酶,这些蛋白溶解 酶能水解坏死组织,有利于吸收而达到清创效果,而且更 为重要的是,在下肢静脉溃疡时,小血管周围常形成纤维 鞘,阻碍血液与组织间的营养成分交换,而纤维蛋白溶酶 则可以溶解该纤维鞘,使血液与组织间的营养交换恢复正 常。另外,蛋白降解产物FDP也是免疫细胞的趋化因子, 能吸引免疫细胞向创面移动,加速清创过程。
降低感染的机会
• 如前所述,湿性环境是在闭合性敷料下建 立起来的。由于闭合性敷料所固有的特点, 其对外界环境的微生物具有阻隔作用,因 此,临床应用表明:在这种状况下,创面 感染率只有2.6%,相对于传统的创面处理 方法(干性),其感染机会大为减少 (7.1%)。
不会形成干痂,避免敷料更换时再次 机械性损伤创面
• 细胞增殖分化以及酶活性的发挥都需要水 作为介质,因此,湿润的环境下能保持细 胞和酶的活性,这些将有助于创面的愈合; 同时,细胞在湿润环境下更能快速移行。
保留渗出液内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 性物质的释放
• 创面渗出液里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如PDGF、 β-TGF等,这些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过程起 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不仅能刺激成纤维 细胞增生,而且也是巨噬细胞、中性粒细 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化学趋化剂。
湿性愈合理论
销售部 传统的观点认为保持创面干燥可以预防创面感染,因此临 床实践中常常尽可能地使创面干燥。然而,1962年Winter 博士在动物(猪)实验中证实了创面在湿性环境下愈合速 度要比干性环境快一倍。随后Hinman(1963)博士在人 体创面上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愈合 理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创面护理用敷料 ----- 湿性愈合 理论和闭合性敷料。 • 同样,Lock(1979)证实保持创面局部温度接近或者恒定在 正常的37℃时,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增加108%。传统创 面护理是频繁更换敷料和用冷溶液冲洗创面,这样常常是 局部温度比正常体温低2-5℃,从而阻碍创面的愈合过程 (Johnson, 1988)。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水合变软
清除腐肉,促进肉芽生长
提供适宜环境--促进肉芽 生长,渗液管理
提供湿性环境/保护新生组织
7、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
1958年,Odland首先发现:水疱完整的伤口比水疱破溃 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1962年,Dr.Geoge Winter在“幼猪皮肤表浅性上皮形 成速度和瘢痕形成”的研究中发现,用聚乙烯膜覆盖猪 的伤口,其上皮化率增快了1倍。首次证实:湿润且具 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加速愈合过程
伤口愈合新理论—划时代的革命
1、主要内容
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 湿性愈合的理念、优点 敷料的种类与特性
2、伤口的定义
1.伤口:是指物理、机械或热力等外界因素造成人 体活组织的缺损或破坏,有时由于医疗意外或生理 异常也可导致上述现象。
2.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 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称为复合伤口。
2008年8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在新颁布的行 业指南中特别强调:保持湿润的伤口环境是标准的伤口
处理方法。
9、伤口湿性愈合的核心
湿润
10、湿性愈合的优点
利于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 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促进渗液中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 保持创面恒温,加快细胞分裂促进创面愈合 局部湿润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机械
1963年,Hinman和Maibach证实了湿性愈合的科学性 七十年代“湿性伤口愈合”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 八十年代诞生了第一代保湿性水胶体敷料
8、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发展
九十年代材料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适应伤口愈合不同阶段 特点有不同作用的多种敷料,在欧美得到的了广泛的应 用,已被欧美国家医疗界接受。
Thank you !
绿期(高风险部位皮 肤,红斑期褥疮,慢 性伤口周边皮肤及创 面愈合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与湿性疗法的临床 应用
贵州省骨科医院
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覆盖了人体的整个体 表,其面积约2平方米,重量约4.5~5kg。 伤口或称皮肤组织损伤是临床护士最常遇到 的问题,伤口护理(包括压疮护理)始终是护 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预防和处理 伤口的结果常常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一个重 要指标。
环境异物,如灰尘 敷料纤维或手术缝线 局部感染体征 创面周围皮肤状况
36
创面的解剖部位
伤口渗出液 (Exudate)
量 - 少量(5ml/24小時)
中量(5-10ml/24小時) 多量(>10ml/24小時) - 衡量敷料的干、湿作记录 顏色 - 清澈, 粉紅水样, 黃脓, 黄绿脓, 褐色
颜色:清澈;血水样;黄脓;绿黄脓;褐色;______ 气味:无味;有异味;有臭味 伤口周围皮肤情况:红斑;苍白;浸渍;色素沉着;水肿;坏死;_____ 疼痛:局部 / 全身;长时间存在;偶尔;换药时;没有 伤口愈合阶段:肉芽生长阶段;上皮生长阶段 曾给予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全身性:
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
20世纪90年代初,Turner报告持续的湿润治疗 使病人伤口面积缩小明显加快,大量肉芽组织形 成并可见上皮快速再生。Knighton也发现应用 封闭敷料密闭伤口后,伤口基底床保持湿润状态 且形成低氧环境,在此综合作用下刺激毛细血管 生长和再生,成为肉芽生长的基础。1992年, Wheeland的研究也表明湿润环境下不结痂,而 结痂会阻碍表皮细胞迁移,因为细胞的迁移主要 从创缘开始,而结痂迫使
伤口护理
干性坏疽
有腐肉的伤口
肉芽形成 上皮生长
水合变软
清除腐肉,促进肉芽生长
提供适宜环境--促进肉芽 生长,渗液管理
提供湿性环境/保护新生组织
如何正确的选择敷料?
根据渗出量选择敷料的吸收能力 根据创面大小选择敷料尺寸 根据创面深度选择辅助敷料种类 根据局部创面决定是否减压引流或加压包扎 根据创面位置选择敷料的形状、薄厚 根据皮肤耐受性选择敷料的粘性强度
伤口愈合五个阶段
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敷料 ?
绿期(高风险部位皮肤,
红斑期压疮,慢性伤口 周边皮肤及创面愈合后)
皮肤营养保护剂, 超薄水胶体敷料
改善皮肤微循环和 营养,增强皮肤屏 障和抵抗力,减轻
压力
黑期(干性坏死)
机械清创 水凝胶
加速坏死组织 的分解与吸收
黄期炎性反应期
藻酸盐类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加速坏死组织 的分解与吸收, 吸收渗液
25
全身性评估的内容……
年龄 潜在性疾病
糖尿病 贫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 恶性疾病 血液循环系统功能 营养状况 肥胖 感觉性或者运动性障碍性疾病 心理状态 全身用药情况
26
局部性评估
创面的类型以及其所处的愈合阶段 创面的大小、深度以及组织丢失量的估计 创面局部临床表现
表皮细胞的迁移绕经痂皮下, 从而 延长了愈合时间。
湿润环境愈合理论在我国应用现状
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在我国医疗界 尚存争议,有人认为封闭伤口会使伤口化脓, 更易感染,因此坚持暴露疗法和干燥疗法。 但也有人提出湿性疗法较干燥疗法能更快地 促进伤口愈合。当前更多人采用折中的办法: 半暴露疗法。当然,不同的伤口需要遵循不 同的伤口处理原则,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2.清除坏死组织:现代伤口护理的观点认为: 对坏死组织应尽早清除。因为:A.坏死组织 自溶后经创面吸收可成为毒素,引起机体中 毒;B.坏死组织富含蛋白质等营养,是细菌 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易感染;C.坏死组 织附着于创面可成为不良刺激源,影响毛细 血管重建与生长,阻止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 因而阻碍伤口愈合。
气味 - 伤口感染所产生的恶臭味 - 除去不透气敷料時会有气味
37
局部性评估
创面的类型以及其所处的愈合阶段 创面的大小、深度以及组织丢失量的估计 创面局部临床表现
湿润或者干燥脱水 坏死组织量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 渗出物的特点与多少 局部温度 异物
环境异物,如灰尘 敷料纤维或手术缝线 局部感染体征 创面周围皮肤状况 创面的38解剖部位
头 三维面积:长宽深
伤口注膜 伤口注水 工具:
探针、棉棒、换药钳/镊

31
伤口测量——窦道,瘘管,潜行描述
• 窦道:是异常脓之间的异常连接或一个凹陷上皮组织和皮 肤之间的异常连接.
• 潜行:是伤口边缘与伤口床之间的袋状空穴.
伤口感染
局部性:红、肿、热、痛、脓液、恶 臭 全身性:发热、白细胞升高 细菌培养:细菌数大于100000个/ml 伤口延迟愈合
39
伤口局部评估
周围皮肤:
颜色 弹性 硬化 水肿 完整性 浸润 皮炎,糜烂.
40
09
Coloplast Academy--Wound Management
伤口评估结果与记录 August 2019
湿润或者干燥脱水 坏死组织量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 渗出物的特点与多少 局部温度 异物
环境异物,如灰尘 敷料纤维或手术缝线 局部感染体征 创面的27 解剖部位
康惠尔山
渗出液
黑色期 黄色期
红色期
伤口分期
粉色期
28
局部性评估
创面的类型以及其所处的愈合阶段 创面的大小、深度以及组织丢失量的估计 创面局部临床表现
红期(肉芽生长期)
水胶体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粉期(上皮形成期)
促进各种生长因 子的释放,刺激 毛细血管的生成
上皮细胞在湿性 环境里,移行的 速度更快
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提出

一、背景 20世纪60年代前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伤口敷料其 设计理念均是吸收渗液和创面隔离的作用。对敷料 材质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生物惰性、无毒性和生物相 容性等方面来考虑的。但这种传统敷料的吸收性有 限,容易造成伤口干燥的环境,使创面细胞脱水, 导致结痂,痂的作用一方面起屏障保护,但另一方 面是明显阻碍伤口的上皮化形成,且易导致痂下积 脓。
伤口护理的原则
3.预防和控制感染:包括清洁伤口(可用无 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洗范围包括伤口周 围2.5cm。理想的冲洗压力是用50ml空针 抽取生理盐水用19号针头冲洗,减少局部细 菌数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 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专物专用,预防交 叉感染;每周做一次伤口培养,监测感染情 况等。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伤口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伤口处理,目 的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闭合伤口,完成再上 皮化。评价各种伤口处理方法的标准应是愈 合时间与愈合质量的统一。
1.清除刺激源:如热烧伤、化学烧伤必需立 即终止烧伤源,将伤口置于自来水下冲洗 30min,去除附着于伤口和皮肤表面的刺激 源。
伤口护理的原则
伤口护理的原则
4.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使用减压垫减除 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压力;保持伤口局部的 密闭性,预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采取保 护性体位或放置保护性支架等。
(有报导:使用圈形垫子会使中央的组织 血流量减少,对防治压疮有害无益??)
伤口护理的原则
5.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环境:根据伤口 的大小、深度、颜色及液量等情况,选择恰 当的封闭敷料敷贴伤口,为伤口愈合提供一 个低氧、湿润的愈合环境。
姓名:__ 伤口评估:
性别:_ 年龄:_
伤口评估记录表
病区/床号:__ 住院号:__
评估日期_
_
伤口类型:外科伤口 / 压疮 /糖尿病溃疡 / 静脉溃疡 / 动脉性溃疡 / 癌性伤口 / 放射性损伤 / 瘘管 / 其他____ __
程度/分期:__________
部位:______;范围:______;潜行:___ 伤口清洁程度:清洁伤口 / 污染伤口 / 感染伤口 伤口基底部颜色:红色组织%_;黄色组织%_;黑色组织%_ 伤口渗液:量:少量;中等;大量
伤口准备:
保持拍摄区域无杂物 拆除敷料后35 ,伤口清洁后,贴附敷料后各拍一次. 伤口测量尺在伤口下方,产品标签在伤口上方.
局部性评估
创面的类型以及其所处的愈合阶段 创面的大小、深度以及组织丢失量的估计 创面局部临床表现
湿润或者干燥脱水 坏死组织量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 渗出物的特点与多少 局部温度 异物
年龄 / 营养不良 / 糖尿病 / 神经系统疾病 / 免疫抑制剂 / 凝血机制不全 / 药物 / 激素______ 局部因素:
感染 / 结痂 / 异物 / 水肿 / 干燥 / 渗液过多
41
第二步:确定伤口需求
42
创面局部评估的目的……
治疗原发病
全身性评估患者
确定患者的关注
预期能顺利 愈合
创面局部评估
传统敷料的不足
粘连 伤口 吸收能力有限 频繁更换增加工作 降低创面温度 延长愈合时间
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有关研究发现:伤口 环境对伤口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有2个重要的发现:
1、1958年,Odland首先发现水疱完整的 伤口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湿润或者干燥脱水 坏死组织量与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 渗出物的特点与多少 局部温度 异物
环境异物,如灰尘 敷料纤维或手术缝线 局部感染体征 创面的解剖部位
29
伤口测量

二维面积:长宽
结痂伤口需先除去上面 结痂, 才可測得深度
使用测量尺 拍照

30
伤口测量
伤口的定义
1.伤口:是指物理、机械或热力等外界因素造成人 体活组织的缺损或破坏,有时由于医疗意外或生理 异常也可导致上述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