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糖代谢2012-有答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四 章
糖 代 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
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
生物或多聚物。
2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葡萄糖(glucose) 寡糖 (oligosacchride):乳糖,蔗糖
磷酸二 羟丙酮
磷酸丙糖异构酶
甘油醛3-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同分异构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前5步 消耗2分子ATP,耗能阶段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6)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1,3-二磷酸甘 油酸
Pi、NAD+ NADH+H+
E1
G-6-P
F-6-P
ATP ADP E1:己糖激酶
E2 F-1, 6-2P ATP ADP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糖 酵 解 的 代 谢 途 径
E2: 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乳酸
NAD+
NADH+H+ ATP ADP E3
3-磷酸甘油酸
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
(二)糖的吸收
1.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2. 吸收形式
单 糖 (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 露糖,木酮糖 )
17
三、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正常人空腹血糖保持恒定 意义 为机体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大脑供能
食物中糖 肝糖原 非糖物质
> 160mg/dL
分解 糖异生
CO2,H2O,能量
血糖
70~110mg/dL
42
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有 :E
A. 磷酸果糖激酶2
B. 醛缩酶
C. 磷酸甘油酸激酶
D. 丙酮酸羧化酶
E. 丙酮酸激酶
43
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可净生成几分子ATP B A. 1
B. 2 C. 3 D. 4 E. 5
44
二、糖的有氧氧化
概念: 糖或糖原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分解成
H 2O 和 CO 2,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关键酶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24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⑵ 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 果糖-6-磷酸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葡萄糖6-磷酸
己糖异构酶
由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
第二阶段 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23
Glu
ATP ADP
G-6-P F-6-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⑴ 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
ATP AD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葡萄糖
Mg2+
己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
ATP ATP
2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丙酮酸
甘油酸3-磷酸 丙酮酸
生成ATP的步骤
3 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4 能量的净生成:2ATP
糖酵解的简式
葡萄糖
己糖激酶
ADP
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葡萄糖 ATP ADP
ATP
1,6二磷酸果糖
ATP
磷酸烯醇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 式丙酮酸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 反应的关键酶 2 ATP生成部位,生成多少ATP 3 产物的中文,不要求化学式 4 生理意义 5 画出途径大致流程 6 调节(大致的调节原则)
21
一、 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
1940年德国的生物化学家恩伯顿,G(Gustar Embden)
和迈耶霍夫,O(Otto Meyerhof)等人的努力完全阐明了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10)磷酸烯醇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磷酸烯醇丙 酮酸
ADP
K+ Mg2+
ATP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有氧氧化是糖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是机 体供能的主要途径
ADP ATP
乳酸
37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最主要的生理意义是为机体迅速提供能量。 a.紧急供能:剧烈运动时。
b. 生理供能:
红细胞(唯一供能途径)
视网膜、骨髓、皮肤(主要供能途径)
b. 病理供能:严重贫血、呼吸功能障碍和循 环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
38
其它己糖的酵解
酵解 1-磷酸 半乳糖 1-磷酸 葡萄糖 6-磷酸 葡萄糖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8) 甘油酸3-磷酸转变为甘油酸2-磷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甘油酸3-磷酸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甘油酸2-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1,3-二磷酸 甘油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7)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甘油酸3-磷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9)甘油酸2-磷酸转变为磷酸烯醇丙酮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甘油酸2-磷酸
烯醇化酶 (enolase)
磷酸烯醇丙酮酸 +
H 2O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5
丙酮酸
糖酵解过程总结
1 反应部位:胞液 2 反应分为2个阶段,11步反应,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2 个丙酮酸(10步反应),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变为乳酸(1步 反应),2个耗能反应以及2个底物水平磷酸化
G
ATP
G- 6-磷酸
ATP
消耗ATP的步骤
果糖6-磷酸
果糖1,6-二磷酸
HOH2C H H
O H
OH H
HO
OH
2. 寡糖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 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6-磷酸果糖
半乳糖 甘露糖
6-磷酸甘露糖
果糖
糖酵解的调节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 正反馈
果糖6-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1
果糖1,6-二磷酸
(变构激活剂)
+
ADP AMP 果糖2,6-二磷酸
ATP 柠檬酸
(变构激活剂)
(变构抑制剂)
40
变构调节
果糖1.6-二磷酸
+
丙酮酸激酶
乙酰辅酶A ATP 长链脂肪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关键酶3 糖酵解过程第二个产生ATP的反应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11)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NADH + H+ (第6步)NAD+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
反应中的NADH+H+ 来自于上述第6步 反应中的 甘油醛3-磷酸脱氢反应。
34
Glu
第一节
概 述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 重要碳源,可转变为其它含碳化合物
如氨基酸、脂肪、核苷等
3. 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
如核酸、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 组成成分。构成细胞膜,基质
二、糖的消化与吸收
(一)糖的消化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
物糖原,少量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CH2OH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 2C H H OH
O OH H
CH2OH OH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O H HO HO H OH H H OH
核糖(ribose) ——戊醛糖
O H H H OH OH OH OH
OH
CH2OH HO H H OH H OH OH H OH
多糖 (polysacchride):淀粉、糖原、纤维素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糖蛋白,糖脂
3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已醛糖 ——已酮糖
O H HO H H OH H OH OH OH
HO H H OH O H OH OH OH
果糖1,6二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醛缩酶 (aldolase)
+
甘油醛3-磷酸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葡萄糖
乳糖不耐受:缺乏乳糖酶
牛奶中乳糖
乳糖酶 中国儿童83%,在 6-8岁出现乳糖酶 缺乏 乳糖酶
半乳糖
小肠吸收
乳糖发酵,产生水和气体
腹胀,腹泻
汉族成人75-95%乳 糖酶缺乏,北欧人2- 15%
纤维素:
葡萄糖的多聚体,以 - 1,4糖苷键相连,因人体内无糖苷酶,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
和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其
中以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14
消化过程
口腔 胃 肠腔
淀粉
唾液中的α-淀粉酶
胰液中的α-淀粉酶
麦芽糖+麦芽三糖 α-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40%) (25%) (30%) (5%)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α-糖苷酶 双糖酶
α-临界糊精酶 异麦芽糖酶
Mg2+
ATP
ADP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关键酶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⑷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合成 转变
肝糖原,肌糖原 其它糖及糖衍生物
非糖物质
其它单糖
尿糖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19
体内糖分解代谢途径4条
1 有氧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重点)
2 糖酵解:无氧时进行,有氧氧化的第一 步,红细胞供能,紧急供能(重点) 3 磷酸戊糖通路:提供磷酸核糖和NADPH (掌握生理意义和简式) 4 糖醛酸途径:UDP-葡萄糖醛酸(生物转化) (不讲)
果糖6-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25
Glu
ATP ADP
G-6-P F-6-P
⑶ 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果糖6-磷酸
果糖1,6-二 磷酸果糖激酶-1 磷酸
ADP AT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1,3-二磷酸 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
甘油酸3磷酸
3-磷酸 甘油醛
糖酵解过程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 生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 ATP的过程
糖酵解的整个途径,揭示了生物化学的普遍性。因此 糖酵解途径又称Embden- Meyerhof途径(简称EMP)
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
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生成乳酸的过 程称之为糖酵解。
反应部位:胞浆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1步)
反应部位:胞浆
*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葡萄糖 丙酮酸 第一阶段 丙酮酸(糖酵解途径) 乳酸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颗粒
② 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4.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
胰高血糖素
G
己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
41
糖酵解的概念是指葡萄糖 B A. 在有氧条件下转变成甘油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 在缺氧条件下转变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C. 在有氧条件下转变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D. 在缺氧条件下转变成乙醇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E. 在缺氧条件下转变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糖 代 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糖的化学
(一)糖的概念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
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
生物或多聚物。
2
(二)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 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葡萄糖(glucose) 寡糖 (oligosacchride):乳糖,蔗糖
磷酸二 羟丙酮
磷酸丙糖异构酶
甘油醛3-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同分异构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前5步 消耗2分子ATP,耗能阶段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6) 甘油醛-3-磷酸氧化为1,3-二磷酸甘 油酸
Pi、NAD+ NADH+H+
E1
G-6-P
F-6-P
ATP ADP E1:己糖激酶
E2 F-1, 6-2P ATP ADP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糖 酵 解 的 代 谢 途 径
E2: 磷酸果糖激酶-1
E3: 丙酮酸激酶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乳酸
NAD+
NADH+H+ ATP ADP E3
3-磷酸甘油酸
也是维持健康所必需。
(二)糖的吸收
1. 吸收部位
小肠上段
2. 吸收形式
单 糖 (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 露糖,木酮糖 )
17
三、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正常人空腹血糖保持恒定 意义 为机体各组织器官,尤其是大脑供能
食物中糖 肝糖原 非糖物质
> 160mg/dL
分解 糖异生
CO2,H2O,能量
血糖
70~110mg/dL
42
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有 :E
A. 磷酸果糖激酶2
B. 醛缩酶
C. 磷酸甘油酸激酶
D. 丙酮酸羧化酶
E. 丙酮酸激酶
43
1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可净生成几分子ATP B A. 1
B. 2 C. 3 D. 4 E. 5
44
二、糖的有氧氧化
概念: 糖或糖原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分解成
H 2O 和 CO 2,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1,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关键酶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24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⑵ 葡萄糖-6-磷酸转变为 果糖-6-磷酸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葡萄糖6-磷酸
己糖异构酶
由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
第二阶段 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23
Glu
ATP ADP
G-6-P F-6-P
(一)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⑴ 葡萄糖磷酸化为葡萄糖-6-磷酸
ATP AD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葡萄糖
Mg2+
己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
ATP ATP
2
1,3-二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丙酮酸
甘油酸3-磷酸 丙酮酸
生成ATP的步骤
3 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4 能量的净生成:2ATP
糖酵解的简式
葡萄糖
己糖激酶
ADP
磷酸果糖激酶1
6-磷酸葡萄糖 ATP ADP
ATP
1,6二磷酸果糖
ATP
磷酸烯醇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 式丙酮酸
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 反应的关键酶 2 ATP生成部位,生成多少ATP 3 产物的中文,不要求化学式 4 生理意义 5 画出途径大致流程 6 调节(大致的调节原则)
21
一、 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
1940年德国的生物化学家恩伯顿,G(Gustar Embden)
和迈耶霍夫,O(Otto Meyerhof)等人的努力完全阐明了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ATP ADP
(10)磷酸烯醇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磷酸烯醇丙 酮酸
ADP
K+ Mg2+
ATP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有氧氧化是糖氧化分解的主要方式,是机 体供能的主要途径
ADP ATP
乳酸
37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最主要的生理意义是为机体迅速提供能量。 a.紧急供能:剧烈运动时。
b. 生理供能:
红细胞(唯一供能途径)
视网膜、骨髓、皮肤(主要供能途径)
b. 病理供能:严重贫血、呼吸功能障碍和循 环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
38
其它己糖的酵解
酵解 1-磷酸 半乳糖 1-磷酸 葡萄糖 6-磷酸 葡萄糖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8) 甘油酸3-磷酸转变为甘油酸2-磷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甘油酸3-磷酸
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
甘油酸2-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1,3-二磷酸 甘油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7)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甘油酸3-磷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9)甘油酸2-磷酸转变为磷酸烯醇丙酮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甘油酸2-磷酸
烯醇化酶 (enolase)
磷酸烯醇丙酮酸 +
H 2O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5
丙酮酸
糖酵解过程总结
1 反应部位:胞液 2 反应分为2个阶段,11步反应,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2 个丙酮酸(10步反应),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变为乳酸(1步 反应),2个耗能反应以及2个底物水平磷酸化
G
ATP
G- 6-磷酸
ATP
消耗ATP的步骤
果糖6-磷酸
果糖1,6-二磷酸
HOH2C H H
O H
OH H
HO
OH
2. 寡糖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借 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3.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 粉 (starch)
6-磷酸果糖
半乳糖 甘露糖
6-磷酸甘露糖
果糖
糖酵解的调节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 正反馈
果糖6-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1
果糖1,6-二磷酸
(变构激活剂)
+
ADP AMP 果糖2,6-二磷酸
ATP 柠檬酸
(变构激活剂)
(变构抑制剂)
40
变构调节
果糖1.6-二磷酸
+
丙酮酸激酶
乙酰辅酶A ATP 长链脂肪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关键酶3 糖酵解过程第二个产生ATP的反应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11)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NADH + H+ (第6步)NAD+
丙酮酸
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
反应中的NADH+H+ 来自于上述第6步 反应中的 甘油醛3-磷酸脱氢反应。
34
Glu
第一节
概 述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这是糖的主要功能。
2. 重要碳源,可转变为其它含碳化合物
如氨基酸、脂肪、核苷等
3. 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
如核酸、糖蛋白、蛋白聚糖、糖脂等的 组成成分。构成细胞膜,基质
二、糖的消化与吸收
(一)糖的消化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动
物糖原,少量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CH2OH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 2C H H OH
O OH H
CH2OH OH
半乳糖(galactose) ——已醛糖
O H HO HO H OH H H OH
核糖(ribose) ——戊醛糖
O H H H OH OH OH OH
OH
CH2OH HO H H OH H OH OH H OH
多糖 (polysacchride):淀粉、糖原、纤维素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糖蛋白,糖脂
3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已醛糖 ——已酮糖
O H HO H H OH H OH OH OH
HO H H OH O H OH OH OH
果糖1,6二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醛缩酶 (aldolase)
+
甘油醛3-磷酸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葡萄糖
乳糖不耐受:缺乏乳糖酶
牛奶中乳糖
乳糖酶 中国儿童83%,在 6-8岁出现乳糖酶 缺乏 乳糖酶
半乳糖
小肠吸收
乳糖发酵,产生水和气体
腹胀,腹泻
汉族成人75-95%乳 糖酶缺乏,北欧人2- 15%
纤维素:
葡萄糖的多聚体,以 - 1,4糖苷键相连,因人体内无糖苷酶,不能对其分解利用,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
和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其
中以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14
消化过程
口腔 胃 肠腔
淀粉
唾液中的α-淀粉酶
胰液中的α-淀粉酶
麦芽糖+麦芽三糖 α-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40%) (25%) (30%) (5%)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α-糖苷酶 双糖酶
α-临界糊精酶 异麦芽糖酶
Mg2+
ATP
ADP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关键酶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Glu
ATP ADP
G-6-P F-6-P
⑷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ATP ADP
F-1,6-2P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合成 转变
肝糖原,肌糖原 其它糖及糖衍生物
非糖物质
其它单糖
尿糖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19
体内糖分解代谢途径4条
1 有氧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重点)
2 糖酵解:无氧时进行,有氧氧化的第一 步,红细胞供能,紧急供能(重点) 3 磷酸戊糖通路:提供磷酸核糖和NADPH (掌握生理意义和简式) 4 糖醛酸途径:UDP-葡萄糖醛酸(生物转化) (不讲)
果糖6-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丙酮酸
ATP
25
Glu
ATP ADP
G-6-P F-6-P
⑶ 果糖6-磷酸转变为果糖1,6-二磷酸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甘油醛
果糖6-磷酸
果糖1,6-二 磷酸果糖激酶-1 磷酸
ADP AT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1,3-二磷酸 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激酶
甘油酸3磷酸
3-磷酸 甘油醛
糖酵解过程第一个产生ATP的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 生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 ATP的过程
糖酵解的整个途径,揭示了生物化学的普遍性。因此 糖酵解途径又称Embden- Meyerhof途径(简称EMP)
糖酵解(glycolysis)的定义
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生成乳酸的过 程称之为糖酵解。
反应部位:胞浆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11步)
反应部位:胞浆
*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
葡萄糖 丙酮酸 第一阶段 丙酮酸(糖酵解途径) 乳酸
糖 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① 淀粉 是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颗粒
② 糖原 是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4. 结合糖
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脂 (glycolipid):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磷酸烯醇丙酮酸
丙酮酸
胰高血糖素
G
己糖激酶
葡萄糖6-磷酸
41
糖酵解的概念是指葡萄糖 B A. 在有氧条件下转变成甘油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 在缺氧条件下转变成乳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C. 在有氧条件下转变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D. 在缺氧条件下转变成乙醇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E. 在缺氧条件下转变成丙酮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