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药物化学》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体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药物的作用机理 (mechnismm of action)和作用方式(mode of action)。在这一范围内,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和创制新的药物分子,或称新化学实体。它所 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及什么是好药。
8
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
就药物化学涉及和讨论的内容而言,大体分成两个不同的范围:
一是关于已知药理作用并在临床应用的药物,它们的制备方
法(合成、发酵、提取)、分析确证、质量控制、结构改造以及化学 结构与药理活性的关系等。讨论已有药物的化学与活性,它回答的问 题是,什么是一个好药,如何得到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侧重于现行 药物的实际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药物
药物化学
2
什
么
药物是对疾病具有
是
预防、治疗和诊断 作用或用以调节机
药
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
物
?
从 功 能 分:
预防药 疫苗、干扰素 诊断药 血管造影剂、试剂盒
治疗药
从 来 源 分:
天然药物 中药 化学药物 合成药、抗生素 生物药物 干扰素等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镇痛药、抗菌药、抗肿瘤药、心血管 系统用药、麻醉药等 按照化学结构分类
19世纪,化学提取药物(植物药)
1802
古柯叶
1805
鸦片花(罂粟)
可卡因 吗啡
1805
金鸡纳树
奎宁
1899
阿司匹林(Aspirin)上市,标 志人们开创了用化学方法改变 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使之 成为更理想药物的阶段。
其他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 青蒿-青蒿素 秋水仙-秋水仙碱
第一章 绪论《行政管理学》ppt 课件
二、国外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几个时期 (一)形成时期 (二)成长时期 (三)发展时期 三、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 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适应世界以经济、科技
为主综合国力竞争的需要 (二)学习行政管理学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改革的需要 (三)学习和研究行政管理学是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素质,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二)行为科学和心理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历史研究法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满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对国家行政管理提出的
要求 (二)“文官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三)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使管理科学成为传统公共行
政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四)西方近代政治学、行政法学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
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行政管理学概述
一、行政和行政管理的涵义 (一)行政的本质及特点 (二)行政管理的界定 (三)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1.阶级性与社会性 2.客观性和实践性 3.综合性与交叉性
二、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与其他学科 的关系
(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024版医学信息学概论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contents •绪论•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医学信息学核心技术•医学信息学在医疗领域应用•医学信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录01绪论医学信息学定义与发展医学信息学定义发展历程医学信息学经历了从医学文献管理、医学图像处理到临床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化等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医疗卫生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医学信息学应用领域及价值应用领域价值体现02医学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0302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包括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医学诊断与治疗基础涵盖常见疾病的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预防措施。
医学影像学基础涉及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法和影像诊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管理基础01信息系统基础02医学信息学应用基础0303医学信息学核心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结果解释和评估生物信息学技术基因组学数据分析对基因组数据进行组装、注释、比较分析等,揭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
转录组学数据分析研究基因转录产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揭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等,揭示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医学影像处理医学影像获取对获取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增强、分割等操作,提取感兴趣区域。
医学影像分析04医学信息学在医疗领域应用医嘱管理医生可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开具医嘱,包括药品、检查、治疗等,实现医嘱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减少医疗差错。
病人信息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可实现病人基本信息的录入、存储和查询,包括个人信息、病史、家族史等,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人情况。
病历质量控制电子病历系统可对病历进行质量控制,如完整性检查、逻辑性检查等,提高病历质量。
1 2 3在线咨询远程会诊远程监护移动医疗应用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医疗辅助05医学信息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架构数据来源与标准化信息共享与协同传染病监测与预警系统应用监测网络构建数据分析与挖掘预警模型建立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支持健康知识库建设个性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支持06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与挑战大数据时代下的挑战与机遇数据驱动的医疗决策支持患者数据隐私保护医疗数据共享与协同智能辅助诊断医学影像分析个性化医疗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ppt课件
04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合成
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药 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 等。
药物分析
利用有机化学原理和技术 对药物进行质量控制和纯 度检测。
药物设计
基于有机化学知识,设计 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 分子结构。
有机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药合成
通过有机化学方法合成农药,用 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有机化学第1章绪论 ppt课件
• 绪论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 有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 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目录
01
绪论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04
05
碳氢化合物
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生命有机体中的 有机化合物
研究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等的结 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取代反应
有机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 应。
氧化反应
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
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
链锁反应
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三个阶段组 成。
离子型反应
自由基型反应
共价键发生均裂时,成键电子平均分 配给两个碎片,都产生单电子的碎片 (自由基),再由自由基与试剂之间 进行的反应。
命名
采用系统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特点和官能团类型进行命名,包括俗 名、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等。
03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与机理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
加成反应
发生在有双键或叁键的物质中。 加成反应后,重键打开,原来重 键两端的原子各连上一个新基团。
第一章生态毒理学绪论ppt课件
23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 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
• 对后代的影响 ——米糠油事件,女性育龄患者的孩子,头
胎多为流产、畸形(黑体婴、鬼齿)、行 为异常、智力不足
日本的水俣病—甲基汞中毒
《入浴的智子》
日本的骨痛病—铬中毒
2.生态毒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复杂性
1.阐明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
Paracelsus(1493-1548,瑞士) 化学品低剂量时可以治疗疾病,
但高剂量时就变成了毒物。
1567年,《矿工肺尘病和矿工的其他疾病》发表 ---- 开创职业毒理学研究
暴露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大 死亡
疾病
暴 露
失代偿状态
亚临床变化
剂 量
代偿状态
生理学反应
可逆状态
体内环境污染物负荷增加 小
污染规模和影响区域的扩大
污染物种类增多、流域或跨国界污染、全球性环境影响
效应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食物链转移、 “三致”作用 多种生物同时受累
稀释模式
飞返模式
公害病 放射线(核素暴露)等
15
2. 毒理学的历史沿革
经典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 环境毒理学
• 古代:利用动物毒汁或植物提取物用于狩猎、战争或行刺 。
人口问题 产业规模扩大 资源过度开发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公害病
生态系统破坏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境与资源保护
3
核污染、生化和化学武器
4
海洋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成海洋 生态噩梦
5
海湾战争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环境脆弱带
被代替几率大,竞争程度高 可恢复原状机会小
食品营养学绪论课件.ppt
第一章 绪 论
• 二、食品营养学研究内容
(1)食物的消化、吸收、代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食品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3)食物中营养素的功能、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 (4)合理膳食与健康的关系。 (5)食品加工对营养素的影响。 (6)食品营养强化及食品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论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食品营养学概述 国内外食品与营养情况 营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食品营养学概述
• 一、食品营养学基本概念
• 1.食品 根据中国1995年通过的《食品卫生法规》的规定:食品
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 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 物品。”
第一章 绪 论
• 一、食品营养与食品科学的关系
食品加工总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优质而适合加工的原料,只有营养素含量充足、
结构性状良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 (2)应用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以及实现工艺的现代化设备。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如真空冷冻技 术、流态化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 可显著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和提高食品的营养水平。 (3)采用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食品包装,提高食品的商品 价值。
第一章 绪 论
食品加工总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优质而适合加工的原料,只有营养素含量充足、结
构性状良好的原料,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食品。 2.应用科学合理的加工工艺以及实现工艺的现代化设备,
这是最大限度地保存营养素的根本保证。目前,国内外 采用的先进食品加工技术,如真空冷冻技术、流态化技 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可显著改善 食品的感官性状和提高食品的营养水平。 3.采用科学与美学相结合的食品包装,提高食品的商品价 值。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中药中有什么? ➢ 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中性的? ➢ 如何与众多成分中分离开来? ➢ 在复方中,有哪些应有的成分,限量是多少? ➢ 在复方处,不应有哪些成分?限量多少? ➢ 如何检查复方中的应有、不应有成分?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版社
中药作用靶点的精确化研究
质量标准
中药种植 中药材流通
中药饮片 中医临床用药 中药新药研究
中成药物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中药化学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
认识中药化学的应用价值—增加学习的目的性 认识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与结构\理化性质等
3、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新成分的产生 助溶作用 减毒作用。
4、阐明中药炮制原理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二、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1、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确定其有效成分,并以其为指标,建立定 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
三 中药化学的基本任务与内容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结构与分类
成分的提取 与分离
药理毒理 研究
确定有效、 有毒、无用
提取、分离方法 提
结构鉴定,化学性质
供 标
及波谱数据
准
物
在复杂体系中 定性与定量
化学方法、TLC、HPLC、GC
在体系中主要需要分析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巧
第一章护理伦理学-绪论PPT课件
14
伦理学的类型
义务论
规范伦理学
价值论
道义论 功利论 道德价值论 非道德价值论
2023/12/30
非规范伦理学
描述伦理学 理论伦理学
15
(二) 道德
1.道德的概念
2023/12/30
16
2.道德的结构
2023/12/30
17
3.道德的功能
调节功能 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 导向功能 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 教育功能 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品质。 辩护功能 论征社会关系。 认识功能 提供进行行为选择的知识能力。 激励功能 激励人们不断把现实中的“我”提升为理想中的“我”。
2023/12/30
18
二、职业和职业道德
(一)职业
就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专门业务和所承担的一定职责。
2023/12/30
19
二、职业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它所反映的是本职业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而这些要求是
职在业长道期德的在反阶复级的鉴社特于定会职职中业业往社的往会特更实点为践,集中职中形业地成道反的德映。调有着些节一是的定独范阶具围级特的色道、德代代
伦理学的目的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形成 适应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所需要的道德风尚和精 神文明,稳定一定的社会秩序,巩固一定的经济关 系。
2023/12/30
7
2.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社会经济利益决定道德, 还是道德决定经济利益,以及道德对社会经济有无反作用的问题。
二者的区别:护理伦理学以护理道德为研究对象,而护 理学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 二者的联系:护理伦理学围绕护理学进行研究,它主要 研究护理领域中如何处理好各种护理关系,并且二者都 是以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为目的。
结构设计原理ppt课件
乌巢河桥位于湖南省凤凰县沱江源头的乌巢河峡谷的县道上。乌
巢河大桥全长241m,该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应用和发展 了中国近20多年来建设石拱桥的经验,建成桥宽8m、主跨为120m 的双肋石拱桥。主拱圈由两条分离式矩形石肋和8条钢筋混凝土横 系梁组成。拱轴线为m=1.543悬链线,拱矢度1/5,拱肋为等高变宽 度。采用20MPa的小石子混凝土砌100kPa的块石;肋宽2.5m,高 1.6m。该桥结构轻盈,造型美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石拱桥记 录的保持者,于1990年建成通车。
钢-混凝土组合板
钢-混凝土组合梁
总论
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Hybrid)Structures)
返回
总论
纤维混凝土(Fiber Concrete )
总论
总论
返回
总论
0.1 各种工程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1.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s)
总论
1.1 基本概念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桥为钢塔钢箱梁双索面五跨连续斜拉桥。索 塔为“人”字形塔,塔柱外侧圆曲线部分半径720m,高215m,设 4道横梁。其中下塔柱及下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C50混凝土。 其他部分为钢结构,采用Q370qD钢 。
总论
钢管混凝土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参考书目: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2版, 韩林海著,科学出版社,2007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与应用》,蔡 绍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一章绪论ppt课件
多糖+过碘酸 氧化 醛基+雪夫试剂
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2)免疫组化:
紫红色沉淀
Picture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结合特异性,显示某种物质 在器官组织内的分布。
5、生物体视学(显微测量技术)
图象分析仪(大小、长度、数量、面积)
6、其他技术
同位素示踪技术、显微分光光度计、流式细 胞仪等
四、常用术语与计量单位 1、计量单位
第一章 绪 论
• 组织学:是继大体解剖的又一门细微解剖,研 究机体正常的微细结构及相应功能的 科学。
• 胚胎学:研究个体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
本章主要回答:Why, What, How
一、本课程的重要性 1、专业基础课之一
• 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繁殖学等学科基础
2、科研及应用领域 • 组织工程 • 胚胎工程
3、电镜技术
(1)透射式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rue
(2)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基本原理
技术特点
Picture
4、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 1) 组织化学:
PAS反应(过碘酸 系统 胚胎学: 配子发生 精卵结合 早期胚胎发育
三、学习方法
统一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四、研究方法(技术)
1、体外培养技术(细胞、组织、胚胎)Picture 2、光学显微镜技术
显微镜:普通生物、相差、荧光、倒置、暗视野、 偏振光等显微镜
观察对象:需要作切片、染色处理 石蜡切片: 冰冻切片: H.E染色:苏木素(Hematoxylin)、伊红(Eosin) 特殊染色:HE以外的染色
护理心理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
8
医学模式的几次重大变革
远古 时期
•神灵主义 医学模式
天谴神罚 巫术当道
1千多 年前
•自然哲学 医学模式
朴素的唯物论 和辩证法
20世 纪初
•生物医学 模式
生物因素
1977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
以病人为中心
.
9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二)护理观的转变 以疾病为中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 单纯的病人 ▪ 生理异常 ▪ 生理护理 ▪ 看护者
.
29
.
30
护理人员借助于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得资料并 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研究者以所需研究的问题为范 围,预先拟定一些问题,让被试者根据自己的意 愿选择作答,再对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一 种方法。
分析病人心理需要、了解护患关系等问题。
类 分 访谈法
问卷法
.
21
问卷调查法
.
22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
24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二)调查研究的注意事项
1、精心设计和策划 2、确保真实并承诺 3、抽样要具有代表性 4、文字表达要通俗并简练
.
25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对研 究对象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 情景。
心理现象及其心理活动规律、特点,解决护理实
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学
科。主要任务:研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
方法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生理学人卫版第1章ppt课件
四、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完整人体可划分为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若干 系 统,如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各系 统 由若干器官相互联结而形成,如循环系统由心脏、 血管构成,呼吸系统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 和 肺所构成,而消化系统则由口腔、咽、食管、胃、 小肠和大肠所组成。各器官又由不同的组织和细 胞 所组成。因此,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全面研究,大 致 可分为三个水平。
(一)器官和系统水平
人体对生理党的研究最早是从器官和系统水平开始的 ,并获得和积累了大量的生理学基本知识。这一水平的研究主 要是从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规律、调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等。 如心脏的射血、肺的呼吸、小肠的消化和吸收、肾的尿生成 等。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有利于把复杂的整体化整为零, 从而更加方便也更加准确地把握整个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进行这地水平的研究可应用多种方法包括急性和慢性动物实 验,但更多采用急性动物实验的方法,急性动物实验法既可 进行在体实验,也可进行离体实验。这一水平的研究及其所 获知识和理论称为器官生理学(organ physiology)
二、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 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 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各课程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 的作用。对医护人员来说,不具备人体生理学的基本 知识,就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仅如此,在他们认识 和处理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中,生理学 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重要的 研究手段。
(二)细胞和分子水平
细胞是组成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而细胞及 其亚微结构又由多种生物大分子组成。所以细胞和分子水平的 研究在于探索细胞及其所含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如,骨骼 肌收缩时的肌丝滑行;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通道蛋白通透性 的改变和离子的跨膜移动;细胞在不同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表 达的改变等。这一水平的研究一般采用离体实验的方法,所获 得的知识和理论称为细胞生理学(cell physiology)和普通生 理学(general physiolog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2
6
第一章 绪论
• 高分子溶液理论在30年代建立, 并成功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 Flory(1910~1985)为此于1974年 获得诺贝尔奖。
2020/12/2
7
第一章 绪论
40年代,二次大战促进了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一大批重要 的橡胶和塑料被合成出来。丁苯橡胶(1937), 丁腈橡胶 (1937), 丁基橡胶(1940), 有机氟材料(1943), 涤 纶树脂(1940~1950), ABS(1947)。
• 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高分子的合成及高分子的 化学反应(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合成基本规 律的科学)。
• 高分子物理学:主要研究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 的关系。
2020/12/2
12
第一章 绪论
1.2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
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结构单元相同的小 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例如,聚 氯乙烯的化学结构为: [ CH2 CH ]n
Cl
它是由小分子氯乙烯通过双键打开连接而成的。 这里小分子氯乙烯称为单体。
单体: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低分子 化合物。即合成聚合物的原料。
2020/12/2
13
第一章 绪论
其中方括弧中的化学式表示高分子链中的 重复单元,也叫结构单元、单体单元和链节。
• 结构单元: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的 最简单、重复出现的基本结构式。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3“W”?
Who ? What? Why ?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主讲教师 孙 宁
五邑大学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电话: 电邮:wyuchemsn@
参考书目
1.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结构篇,马德柱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 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魏无际等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赵俊会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 高分子科学简明教程,董炎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8 5.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美)Joel R.Fried著,机械工业
• 重复单元(链节):聚合物中重复出现的化学 组成相同的最小单元。
• 单体单元:与单体相比,除了电子结构改变以 外,原子相同的这类结构单元。
2020/12/2
14
第一章 绪论
[ CH2
CH ]n Cl
n为重复单元的数量,称为聚合度,用DP表示。
一个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可用下 式表示:
M = DP×M0
2020/12/2
9
第一章 绪论
• 为表彰在导电高分子的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 2000年,美国科学家黑格(A.J.Heeger) 、麦 克迪尔米德(A.G. MacDiarmid)和日本科学家 白川英树(H.Shirakawa)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2020/12/2
10
第一章 绪论
80年代以后,新的聚合方法和新结构的聚合物不断出现和 发展。 新的聚合方法:阳离子活性聚合、基团转移聚合、活性自
“论聚合”的论文,提出了高分子的概念,并预测 了聚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合物的结构 。 195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2020/12/2
5
第一章 绪论
• 1935年,Carothes(1886~1937)发明 尼龙66,1938年工业化。
• 30年代,许多烯烃类加聚物被开发出 来,PVC(1927~1937), PMMA (1927~1931), PS(1934~1937) , PVAc(1936), LDPE(1939)。 自由基聚合发展。
• 50年后期至60年代,大量高分子工程材料问世 。聚甲醛(1956),聚碳酸酯(1957),聚砜 (1965),聚苯醚(1964),聚酰亚胺(1962 )。
• 60年代以后,特种高分子和功能高分子得到发 展。
• 特种高分子:高模量高强度、耐高低温、耐辐射、高频 绝缘、半导体等。
• 功能高分子:分离材料(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膜等)、 导电高分子、感光高分子、高分子催化剂、高吸水性树 脂、医用高分子、药用高分子、高分子液晶等。
由基聚合、等离子聚合等等; 新结构的聚合物:新型嵌段共聚物、新型接枝共聚物、星
状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含富勒烯 (C60)聚合物等等。
人类活动是高分子科学发展的动力。
2020/12/2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 绪论
• 随着科技、生产的发展,高分子科学形成了二个 分支 —— 高分子化学与高分子物理学。
• 1839年,美国人Goodyear发明硫化橡胶。 • 1868年,英国科学家Parks用硝化纤维素与樟脑
混合制得 赛璐珞。 • 1893年,法国人De Chardonnet发明粘胶纤维。
2020/12/2
4
第一章 绪论
• 1907年,第一个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诞生。 • 1920年,德国人Staudinger(1881~1965)发表了
50年代,Ziegler(1903~1979)和Natta (1898~1973)发明 配位聚合催化剂,制得高密度PE和有规PP,低级烯烃得 到利用。
1963年, Ziegler和Natta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2020/12/2
8
第一章 绪论
• 1956年,美国人Szwarc发明活性阴离子聚合, 开创了高分子结构设计的先河。
子。
重要概念:
当一个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足够大,以至多一个链节 或少一个链节不会影响其基本性能时,称为高分子。
出版社,2011 6. 聚合物科学与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双语),揣成智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分子科学发展简史
• 高分子的概念始于20世纪20年代,但应用更早。
高分子化合物 —— 分子量很大的一类化合物。
(1—1)
量M为0为聚单合体度的的相整对数分倍子。质量。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
2020/12/2
15
第一章 绪论
由此可见,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小分子单体聚 合而成的,因此又称为聚合物。
通常,根据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来划 分高分子和小分子。
•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1000 的,一般为小分子化合物; • 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称为高分子或高聚物; • 处于中间范围的可能为高分子(低聚物),也可能为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