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淮安市淮海路小学王蓓

内容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提问;学习能力

“有效性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语文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不学习,就会陷入空想的境地,最终一无所获。”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要提高自己的提问艺术。课堂提问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教学方法。美国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可见,在教学中讲究提问的技巧是多么重。提出一个好的语文问题是增强阅读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容,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提高其阅读素养。语文教师合理、科学的提问,具有较高提问的艺术技巧,就能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界,它既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拐棍”,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实践,我以为可以这样进行有效提问。

一、课堂提问目的性要强。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的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带有典型性、目的性,紧紧围绕课堂和文本进行,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考虑难易程度,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来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去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设计问题的内容和方式上也应有所区别。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两到三个词语说一段话,可针对本班不同学力层次的同学提出三个不同难度的要求:针对差生,要求能在一句话中将这几个词语用进去,基本做到句子通顺;针对中等生,要求在一段话中较准确的运用这几个词语,且句子通顺,有一定的语境;针对优等生,要求用词准

确,语句通顺,语境优美。这样的分层要求,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寻求发展。

二、围绕目标,优化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能随意,要紧扣教学目标、训练重点设计提问。何时提问,何处提问,提什么问题,问哪些学生,因回答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如何处理都应有明确全盘考虑和设计。否则整堂课就会层次不清,条理紊乱,以至于老师无法驾驭。如在教学古诗词《清平乐村居》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乡村清新秀丽的环境,我先抓住一二两句诗进行设问:词人辛弃疾眼中的乡村是个什么样的景象?从哪几个词语可看出?然后再抓住三四两句诗进行设问:这一对老夫妻生活得怎样?从哪几个词语可以看出?这样通过有目的地提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到训练要点“虽然翁媪一家生活清贫,但一家人其乐融融”上来,从而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到作者将自然之景和人文之景融合起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宁的特点。又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写道:“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进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旋律由音符构成,音符是作曲家用笔写成,肖邦的一腔热血怎么会化成音符?在看似矛盾不可能的地方发问,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吸引学生精读课文,寻找答案。答案就在下文:“肖邦日夜思念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这种问法不仅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能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提问说话要简练,要有可行性。

老师在课堂中提问题语言要简练,不能太繁杂,问题不能太细碎,这样孩子没有思考的时间,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在问题设计上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低坡度,密台阶,问题设计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由低层次目标向高层次目标迈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正确牢靠地掌握所学知识,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在问题的难易、层次的渐进上下功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能体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教学《诺贝尔》一文中的“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双眼紧盯着缓缓移动的火星。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这几句,教师如果在学生阅读以后笼统地提问:这几句话表现了诺贝尔什么精神?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对此很容易就能说出答案,但对文本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故教师如作以下提问:1.这段话中哪些词语体现了诺贝尔的专注?2.他为什么要亲自实验呢?说明了什么?3.这儿连用了三个”近了!”,是什么近了?意味着什么近了?这又能反映出诺贝尔什么精神呢?教师通过这样一组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引入精彩,引入成功,学生对本文重难点的学习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应思考如何引发

学生对文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文本的思想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只有这样的提问才是真正有效的。

教学实践表明,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成三维目标的实现。相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定会多姿多彩,定能收获精彩纷呈的回答。

四、提问要照顾群体,关注个体发展。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中,还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才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学习,且兴趣浓厚。

“在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相信这句话并不真正被许多人理解,甚至不少人对这一观点不屑一顾。但,我们能从侧面找出不少实例来验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上课无心听讲,经常开小差,怎么也纠正不了。”“××上课总爱说话,自己学不了,还影响别人。”“××真蠢,刚刚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一做起作业来又不会了。”……类似这样的抱怨,常能听到。其实,当这些老师在埋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原因可能是自己造成的。在课堂中,我会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射到学困生的身上,我会为他们设置简单的问题;为他们创设思维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动口、动手的机会。

在每一个班级群体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当我们在为一堂课进行整体规划时,也要注重针对个体的设计,尤其是学困生。可能,对于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学困生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但,老师在实施目标,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关注特殊个体,为他们提供思维的空间,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时机,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他们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一个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学无止境,教更无止境。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