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火器的运用与军事学术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
四是攻守城池的战法有所变化。火器的使用,提高 了部队攻守城池的能力。攻城时,或是用大炮直接轰击 城门,将城门轰开后,步兵冲人;或是穴地轰城,即挖地 道至城墙下,充填火药,引火炸坍城墙,然后步兵冲入。 守城时,或是在城外设置火器打击进犯之敌,或是固城 自守,按照徐光启的说法,以火炮守城,能杀贼于城下, “坐而胜战”(《记崇祯二年十一月初四日平台召对事》, 《徐光启集》卷六)。袁崇焕守宁远时,打退努尔哈赤的进 攻,采用的就是凭坚城、用大炮的固城自守战术。 (五)对作战指挥提出更高要求。在冷兵器时代,一 次战斗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短兵相接,因此也需要指 挥员必须亲自率领所属部队冲锋陷阵。而到了明代,由 于火器的使用,使远距离作战成为可能,作战的节奏加 快,火器种类的不断增加,新的兵种也脱颖而出,如何 在快节奏的战斗中掌握主动权,如何组织这些性能和用 途各异的火器投入战斗,并指挥不同兵种协同作战,成 为指挥员的主要职责。因此,要求指挥员必须准确地判 断敌我双方强弱胜负的形势,制定正确的作战方案,组 织自己的兵力去夺取胜利,而不再以躬亲厮杀为先。早 在明初,明太祖就告诫诸将,其首要职责是“临机决胜, 陈师贾勇”。为此,在北伐前夕,他曾严厉批评常遇春“才 遇数骑挑战即身赴之”的行为,并指示指挥北伐的大将 军徐达要“责主中军,策励群帅,运筹决胜,不可轻动” (《明太祖实录》,卷一六五)。随着指挥员职责的变化,为 了保证他们的作战指挥,明代指挥部的工作和通信系统 也作了相应的改进,变得更加畅通和完善。为了保证远 距离对敌攻击,更远距离发现敌人就显得比过去更为重 要,加强哨探、加强陈望,也正是适应这种需要逐渐发 展起来的。 =、明代嗣孑火一发囊和运用啊启示 明代军事学术的每一点进步,无不留有军事技术特 别是火器作用的痕迹。相对于整个封建社会“重道轻器” 的主流来说,明代军事技术的进步无疑富有开拓性。中 国传统军事思想非常重视谋略,而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文 化熏陶下,在相当多的军事家那里,谋略被神圣化了。明 代火器任用及其对军事学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对于谋略 神圣化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而近代军事上的衰 败,也提醒我们谋略虽然重要,但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 丹妙方,谋略的运用更需要以先进的军事技术或是更为 具体的武器装备为支持。 明代火器来自于对宋元时代火器的继承,其可贵之 处是明人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因因相袭,沉醉 于祖先们创造的辉煌成就之中。明人敢于引进、敢于创 新、敢于突破,不妄自尊大,不拘泥于古法,对于古老的 兵制、战法、训法的继承和创新是非常深刻的,这与其后 的清代的统治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思中国近代军事的 落后,技术上的落后固然是主要原因,但缺乏创新,应该 是近代“落后挨打”的直接根源。明人对于火器的创新以
一33—
Baidu Nhomakorabea
军事历史2002年第3期 步兵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兵种。神机营的创建,极 大地提高了明军的战斗力,同欧洲在16世纪初西班牙 创建的火枪兵相比,中国火器部队的创建要早一个世纪 左右。组建火器车营,较好地解决了火器的机动作战问 题。车营有重车营、轻车营和车步骑营’几种编组形式。车 营实为火器营。火器既有战车屏蔽,又可因车而便于机 动作战。车步骑营作为炮兵、骑兵、步兵诸兵种合成部队 的一种形式。是火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着一 种新的战斗力,它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历史上都具有重 要意义。 火器大量装备部队,也使明军的力量构成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明军中火器的编制数额逐年增多,使用冷兵 器的人数相对减少,骑兵的地位日益下降。在洪武年间, 火器手的人数虽然仅占到军队编制总数的10%,但在 全国各地卫所的驻军装备火器的比例一直处于增加的 势头。在成化年间,明军步兵中使用火器的士兵,已占到 编制总数的三分之一。到嘉靖时期,戚家军中火器的使 用已占到50%,到隆庆时更是占到62.5%。在当时的战 船上,火器平均拥有量已占到战船战斗人员兵器的 70%左右。火器在军队中的大量装备,使火器部队逐渐 成为明军战斗力量的主体。 二是武器装备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武器装备是军 队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战争胜负不完全决定于武 器,但武器的优劣对战争进程却有深刻的影响。明代的 一些军事家强调火器必须不断更新,要“求精求新”,使 之优于敌人。在西方火器传人之后,更加强调火器的重 要性。比如,在明嘉靖至万历年间,车载火器和船载火器 的创新,较好地解决了重型火器机动作战和车、步、炮、 骑协同作战的问题,从而能更充分地发挥火器的威力。 在火器的作战运用中,明人也强调各种性能不同的火器 相互配合,长短相杂,刺卫兼合,远近兼受,相资为用。火 器和冷兵器相配合,大中小船混合编组,攻击性武器与 防御性武器相互补充。这些在中国封建军事史上都属创 举。 三是军事训练向练“精兵”方向发展。由于火器的大 量运用,军队的作战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故明人主张,兵 不贵多,惟贵精练。在训练中,强调人与武器的结合,因 人授器,不同的士兵“皆当因其才力授习不同”的武器, 以充分发挥武器的威力。强调灵活使用各种武器,长兵 器要会短用,短兵器要会长用,以充分发挥武器的效 能。另外,武器装备的发展必然对军人素质提出更高的 要求。明军在后期组建车营,战车作战实际上是车步骑 协同作战。比单纯的步兵或骑兵作战要复杂得多,它不 仅要求士兵熟练地掌握各种技术,还要求他们熟练地掌 握协同作战的战术。车步骑营的指挥也比单纯的步兵或 骑兵复杂,对将领的要求更高,这些需求对军事训练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兵将,不仅要练技术,也要练阵 法。明代强调以练兵和练将为核心的治军思想是很富于
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
军事历史2002年第3期
明代火器的运用与军事学术的发展
徐奎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明代火器的运用与军事学术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E2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83一(2002)03—0033—03 明代的火器在宋、元发展的基础上跃上了一个新台 阶,不仅传统火器得到创新和发展,而且引进了威力大、 射速快、射程远的西方火器——鸟铳、佛郎机和大炮。火 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威力之猛、制造之精巧,都是前 所未有的。军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火器在作战中的广 泛应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引起了军队编制体制、军 事训练、作战样式的~系列变化,开创了中国以火器为 主的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新纪元,使中国古代军事学术 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一、明代期孑火■昀发晨运用■大地促谢了巾田古 代军一字戒髓发■ 明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大力发展军事技 术特别是火器技术,而火器在作战中的广泛运用,又对 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种需求成为军事理论发 展的动力源泉,推动着人们去探索、追求适合于冷兵器 和火器并用时代战争的指导理论。频繁的战争实践反过 来又为总结军事理论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正是这种互 动作用,促进了明代军事理论的发展。 (一)提出了趋于近代化的战争制胜观。在整个古代 军事发展过程中,“重道轻器”一直占据主流思想地位, 多数军事理论家主张以谋取胜,虽然对于武器在战争中 的作用持肯定态度,但对于武器装备的更新和发展并未 给予足够的重视。到了明代,相对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 火器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注重“器胜”的战争制胜观 便开始见诸于当时军事理论家的论述之中。朱棣在论述 用兵方略时,除要求统兵将领要善于灵活多变地运用既 往的阵法和战法外,特别强调对火器的使用,要以器取 胜。戚继光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作用,认为“有精兵而无 精器以助之,是谓徒强。”(《纪效新书·手足篇·神器 解》)明末的徐光启更是将“器胜”观发展到极致。他重视 火器,认为“火器者今之时务也”(《略陈台铳事宜并申愚 见疏》,《徐光启集》卷四),西洋大炮“至猛至烈,无有他 器可以逾之”(《钦奉明旨敷陈愚见疏》,《徐光启集》卷 六),要想战胜敌人,独有神威大炮一器而已,主张积极 引进和制造西洋大炮等火器,其它火器也要与西洋铳炮 相称。徐光启关于“器胜”的观点,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 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主张,对于促进明代后期火器的发 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徐光启主张“器胜”,但他并不是唯 武器论者。他既强调武器的重要性,也重视人的作用,认 为“有神器而无精甲利兵,终不可成”,如果没有精兵, “多造利器莫能用”(《辽左阽危已甚疏》,《徐光启集》卷 三),“有器无人,则器反为敌有矣”(《处得不战之势宜求 必战必胜之策疏》,《徐光启集》卷六)。相对传统的战争 观来说,明代注重“器胜”以及对于人和武器在战争中辩 证关系的认识是处于时代前列的,其积极意义也是显而 易见的。 (二)影响到战略甚至于治国方略。军事技术的进步 改善了明军的战略态势,有可能采取一些相应的战略措 施。由于装备了大量火器和适于航海的各种战舰,嘉靖 以后,明政府在海上建立了多道防线,实行多层次的海 防部署,施行水陆兼防的战略;由于修建了坚固的边墙 和建立了车步骑营,才能实施守城与精兵机动相结合的 方略,使“驻重兵以当其长驱,而又乘边墙以防其出没” 的方略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火器的使用,改 变了“骑胜步”的旧观念,步兵利用火器可以有效抗御骑 兵的冲击,这使骑兵的战斗威力大大降低,骑兵的地位 也逐渐降低。因此,明政府已很少组建和使用大规模的 战略骑兵和重装骑兵。 (三)促使建军思想日趋成熟。正如马克思所说:“随 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 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 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 变化。”这种变化在明代以火器为主的冷热兵器并用时 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建军思想也日趋成熟。 一是创建适宜于发挥武器优长的力量编组。结构决 定功能,武器装备对军队的组织结构有着客观的影响和 制约作用,即:军队的体制编制是以它所拥有的武器装 备为前提的,任何一种先进武器装备的出现和大量使 用,都会促使军队产生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随着火 器的新发展和在战争中的普遍应用,引起明代军队内部 结构和编制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地表现在明代 创建了专门的火器部队。组建神机营,使火器兵逐步从
一34一
国防与军队建设史研究
时代特色的。 (四)引发战术思想的变化。技术决定战术。武器装 备的变革是作战方法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军队作战思想 演进的推动力。火器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变化,必然 引起战术上的连锁反应。 一是陆战战术的变化。在作战方法上初步产生了火 力准备、火力袭击和拦阻射击等战法和“低姿”、“跃进” 的接敌运动方式,以及“小而疏散”的新型战斗队形。为 了发挥火器的强大威力,经过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明 代的军队已初步掌握了一套火力应用方法:第一,在战 斗开始时,先用火器猛烈轰击,然后出动骑兵,利用火力 战果向敌冲击。如正德十四年(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 就是这种战法的典型例证。第二,将敌军诱至埋伏地区, 再用预先配备在那里的火器对敌发动突然袭击。如在靖 难之役中,盛庸在东昌迎击燕王朱棣的战斗,使用的就 是这种战法。第三,组织强大的火力,在一定的区域内构 成严密的火力网,以阻挡敌人的进攻。如在天启七年 (1627年),明军便是利用炽盛的火力有效地阻击了后 金的进攻。为了减少损失,保护自己,明军在接敌运动中 也开始采用“低姿”、“跃进”等方法。由于火器的大量应 用,冷兵器时代集团方阵的战斗队形,已很难适应火力 战的需要,反而会在作战中增加伤亡,这就促使战斗队 形向小而疏散的方向发展,由大阵趋向小阵,由密集趋 向疏散。 二是海战战术的变化。在冷兵器时代,海战虽然可 以用箭射杀甲板上的敌人,但要彻底战胜敌人主要靠犁 沉敌舰和接舷战两种战法。在水兵大量使用火器之后, 海战战术发生了重大变化,火力战成为海战的主要作战 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在较远距离与敌接战,以火器为主, 冷热兵器相结合,多层次地杀伤敌人。如敌在百步以内 开始使用佛郎机,80步内使用鸟铳,60步内用火箭,40 步内使用飞天筒,20步内开始使用冷兵器标枪等,靠近 则用火药筒、火砖及其它冷兵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百 步之内的以火器为主的多层次杀伤敌人的火力配系。使 用这种战法,不等敌船短兵相接,就可以火力将其击毁, 或是将船上人员杀伤殆尽。 三是协同作战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车营的出 现,车兵、步兵和骑兵编组在一起,使协同作战更加紧 密,形成了以火器为主、车步骑协同作战的新战术。车兵 以火器击敌,护卫步兵和骑兵;敌人逼近,步兵出车作 战,车成了步兵的依托,步兵又起到了保卫车兵的作用; 敌人溃退,骑兵出车营追击,车兵跟进。车步骑三者紧密 结合,以火器为主,能攻能守。在海战战术发生变化的同 时,也使水陆协同有了一定的发展。其协同方式或是以 陆军从陆上攻击敌人,水军则封锁海面,敌人从海上逃 跑,水军则相机将其歼灭;或是水军封锁敌人港口,扼制 敌水军,配合陆军登陆作战;或是陆军和水军分别从陆 上和海上进攻敌人,对敌构成水陆夹击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