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写作的新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写作的新尝试

古人讲:“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用此语来概述导语在消息中的作用十分精当、到位。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在专著《转型中的新闻学》中这样写道:“在过去几十年里,新闻导语写作———新闻学教育的精华与核心,没有摆在大学新闻教育突出的地位,以致造成中国记者不会写有新闻的导语,只会写无新闻的导语。”这自然是一家之言,但作为吃新闻这碗饭的,不妨对导语和导语写作来一次再认识、再提高。

导语写作常见的几种方法

在导语写作中有不少判断成败的标准,最流行的有四种:

一是“金字塔底说”,认为导语应是新闻主题及主要事实;

二是“由头说”,要把最新发生的事实作为导语;

三是“开门见山说”,新闻应当直截了当进入事实,甚至有人断言:“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两句话”

四是“五要素说”,认为导语应该尽可能让“五个W”俱全。

上面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文无定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改革创新的时代,企图以一种“常格”、“定体”来一统天下的想法或做法,只能使新闻变得面孔僵死,生机全无。例如,在西方传媒界不客气地把“五个W”喻之为“晒衣绳”,认为它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

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他们断言,这样的导语已经落伍。

穆青指出:“新闻的开头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各种清规戒律很多,记者一想到导语,就要考虑各种说法,以致无法落笔。现在看来,这些说法大都有片面性,不能机械地应用。”

导语写作的几种新尝试

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中写道:“写导语的真谛或诀窍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一眼功效’。何谓‘一眼功效’?就是一眼就让读者看上,一眼就看懂,一眼就被吸引,一见钟情。”

“一眼功效”显然不是导语写作的具体方法,而是指导语的传播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眼功效”,在运用“由头说”、“五要素说”、“开门见山说”、“金字塔底说”等几种流行方法的同时,我们不妨也尝试以下几种本领:一是敢于“破格”。范敬宜在《总编辑手记》中这样写道:“‘破格’,也是一种艺术。中国传统绘画就是讲‘别格’,指的是构图、用笔、用墨别出心裁,出奇制胜。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别格’。”

例如背景一般不能上导语,但穆青很遗憾地讲了一条消息的修改不够得法。《我国收音机出口》这条新闻,作者原来一开头写道:“自1922年以来,我国一直从国外进口的收音机,今年已出口了。”我们觉得这个背景放在开头很好。可惜总社编辑仍然根据“背景要放在最后”的原则

给改了。编者把这个开头放在新闻的最后,而用“中国制造的五灯收音机,两个多月来,已经从上海运出四百多架,供应叙利亚、黎巴嫩……”

如果说这个“格”破得不够大的话,有的消息压根把新闻的主要事实放在结尾,同样合情合理,引人入胜。如消息《向劳模鞠一躬》就是这样:

本报哈尔滨11月16日专电(通讯员刘英贵、记者周子平)文化宫大厅里一片寂静,坐在前排的劳模们胸戴红花,肩披红色绸带,聚精会神地倾听分局长王冉的总结报告。(《人民铁道报》1992年11月17日)

最后一段是:“王冉离开讲台,站好立正的姿势向劳模们恭恭敬敬地弯下了腰……”

二是善于“讲故事”。如果说文学是“人学”的话,那么新闻就是“事学”。毫不夸张地说,讲故事是记者的看家本领。好的导语应该像作者和读者促膝谈心,作者讲的是一个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让对方感兴趣的客观事实。如《直升飞机代替了马拉爬犁》一文:

本报乌鲁木齐9月21日电记者李慎明报道:今天下午三时,从新疆北部哈巴河起飞的我空军某部一架直升飞机,在扎玛纳什山边防站缓缓降落:哈巴河———扎玛纳什山边防站试航成功。战斗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这个边防站的指导员王志民,在电话里高兴地告诉记者:战士们看到祖国的飞机第一次在边防站降落,无不欣喜若狂。(《解放军报》1979

年9月22日)

三是学会“抓拍”。就是要从新闻中筛选出一个最能凝聚新闻价值,也是最吸引人的要素或事实来直白表述,使之成为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诱饵。如消息《朱建华成为今年世界上跳得最高的人》,作者从朱建华创造优异跳高成绩后的沸腾场面落笔,进而详细介绍了这场争夺冠军的比赛:

“12月1日下午,新德里时间3点36分,尼赫鲁体育场沸腾了。数万名观众长时间鼓掌、欢呼:‘中国,朱建华!朱建华,中国!’……”(《体育报》1982年12月2日)

“抓拍”就是抓一个场面、一个瞬间、一个细节等,通过一个精彩的“特写”镜头,让人经久不忘。尤其对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来说,更是需要尝试和借鉴的一种好办法。

都说政治教育稿子难写,但运用讲故事和“抓拍”的手法,照样可以写得生动、实在。我在编辑《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在主题教育中强化大学生干部军魂意识》一文中,就和作者一起商量从一个“典型人”的故事入手,见人见事,把稿子写实写活:

本报沈阳4月12日电宋艳华、特约记者姜玉坤报道:先后打了6次转业报告的大学生干部张勇,昨天上午在全旅干部大会上表示收回转业报告,要求到条件最艰苦的连队任职。这是沈阳军区某集团军开展“知党恩、尽职责”活动中的一幕。连日来,该集团军有上百名大学生干部

先后走上讲台抒发心声。集团军政委崔景龙说:“这是我们在主题教育中,强化大学生干部军魂意识取得的成果。”(《解放军报》2007年4月14日)

四是向文学“讨教”。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新闻也可以写得富有文采,让人经久不忘。穆青生前就多次倡导要用散文笔法写新闻、写实录式新闻和视觉新闻,从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向文学学习。《请过路吧亲爱的藏羚羊》一文,就写得文采斐然。

“昨晚,约有500只藏羚羊带着刚满月的儿女们,通过可可西里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向黄河源头的扎陵湖、鄂陵湖迁徙。”(朱海燕)(《中国铁道建筑报》2002年8月17日)

这篇消息的导语采用拟人的手法,将动物当成有情感的人来表达,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写得多么富有诗情画意。

如何增强导语的可读性

一要饱含真情,以情动人。清人袁枚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我们知道,“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新闻尽管强调客观性,但形诸于文字,必然打上主观的烙印。浓郁、真诚的感情色彩,常常能唤起读者注意,让读者与你忧乐与共、同爱同恨。如消息《寂寂烈士坟纷纷春雨泪》的导语,就是这样让你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本报讯(梁卫国)昨天,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雨,泪水似地洒落在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