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单极性码会积累直流分量,这样就不能使变压器在数据通信设备和所处环境之间提供良好绝缘的交流耦合,直流分量还会损坏连接点的表面电镀层;双极性码的直流分量大大减少,这对数据传输是很有利的2、AMI、HDB3码特点(1)AMI码我们用“0"和“1”代表传号和空号。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精编)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倪洁实验时间:2015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二帧同步信号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帧同步的提取过程。

2.了解同步保护原理。

3.掌握假同步,漏同步,捕捉动态和维持态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通信系统,为了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帧同步码应具有良好的识别特性。

本实验系统帧长为24比特,划分三个时隙,每个时隙长度8比特,在每帧的第一时隙的第2至第8码元插入七位巴克码作为同步吗。

第9至24比特传输两路数据脉冲。

帧结构为:X11100101010101011001100,首位为无定义位。

本实验模块由信号源,巴克码识别器和帧同步保护电路三部分构成,信号源提供时钟脉冲和数字基带脉冲,巴克码识别器包裹移位寄存器、相加器和判决器。

其余部分完成同步保护功能。

三、实验内容1.观察帧同步码无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状态。

2.观察帧同步码有一位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态和捕捉态3.观察帧同步器假同步现象和同步保护器。

四、实验步骤1.开关K301接2.3脚。

K302接1.2脚。

2.接通电源,按下按键K1,K2,K300,使电路工作。

3.观察同步器的同步状态将信号源中的SW001,SW002,SW003设置为11110010,10101010,11001100(其中第2-8位为帧同步码),SW301设置为1110,示波器1通道接TP303,2通道接TP302,TP304,TP305,TP306,观察上述信号波形,使帧同步码(SW001的2-8位)措一位,重新做上述观察,此时除了TP303外,个点波形不变,说明同步状态仍在维持。

4.观察同步器的失步状态。

关闭电源,断开K302,在开电源(三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哈工程通信原理软件仿真实验报告材料

哈工程通信原理软件仿真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基带码型仿真(一)单、双极性归零码仿真一、实验原理1.1归零码归零码,是信号电平在一个码元之内都要恢复到零的编码方式,它包括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种编码方式。

1.2单、双极性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单极性归零码(RZ)即是以高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 和0,而且在发送码1 时高电平在整个码元期间T 只持续一段时间τ,其余时间返回零电平.在单极性归零码中,τ/T 称为占空比.单极性归零码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因此单极性归零码常常用作其他码型提取同步信号时的过渡码型.也就是说其他适合信道传输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先变换为单极性归零码,然后再提取同步信号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双极性归零码是二进制码0 和1 分别对应于正和负电平的波形的编码,在每个码之间都有间隙产生.这种码既具有双极性特性,又具有归零的特性.双极性归零码的特点是:接收端根据接收波形归于零电平就可以判决1 比特的信息已接收完毕,然后准备下一比特信息的接收,因此发送端不必按一定的周期发送信息.可以认为正负脉冲的前沿起了起动信号的作用,后沿起了终止信号的作用.因此可以经常保持正确的比特同步.即收发之间无需特别的定时,且各符号独立地构成起止方式,此方式也叫做自同步方式.由于这一特性,双极性归零码的应用十分广泛。

1.3 功率谱密度求信号的功率谱,功率谱 = 信号的频率的绝对平方 / 传输序列的持续时间,求得的功率谱进行单位换算以dB值表示1.4占空比(Duty Ratio)在电信领域中有如下含义:例如:脉冲宽度1μs ,信号周期4μs 的脉冲序列占空比为0.25。

哈工程现代实验报告

哈工程现代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光纤通信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哈工程物理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2. 熟悉光纤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光纤通信的实验操作技能。

4. 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光波在光纤中的全反射原理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衰减小等优点。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光纤通信实验系统2. 光纤跳线3. 光功率计4. 光衰减器5. 光纤连接器6. 光源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设备:将光纤跳线连接光源和光功率计,确保连接牢固。

2. 设置实验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光功率计的量程和单位。

3. 测量光纤通信系统性能:a. 测量光功率:打开光源,调整光功率至适当值,记录光功率计的读数。

b. 测量光纤损耗:将光衰减器插入光纤通信系统,测量不同衰减值下的光功率,计算光纤损耗。

c. 测量传输速率:通过传输测试软件,测量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

4.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损耗:实验中,光纤损耗约为0.3dB/km,符合理论预期。

2. 传输速率:实验中,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达到100Mbps,满足实验要求。

3. 抗干扰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光纤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六、实验结论1.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信号衰减小等优点。

2. 光纤通信实验设备操作简单,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使我们对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光纤通信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报告撰写人:[你的姓名]实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

通信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

通信原理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调制解调、信道编码和解码等基本技术。

3.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传输实验(1)实验目的:验证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基本特性,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2)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观察输出信号的相应变化,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号传输系统,包括调制器、传输信道和解调器;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如AM、FM、P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和解调过程,分析输出信号的特性;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和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2. 调制解调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如调制指数、解调误差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调制解调系统,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信道;②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解调方式,如AM、FM、PM、PSK、QAM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调制解调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3. 信道编码和解码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掌握信道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3)实验步骤:① 设计信道编码和解码系统,包括编码器、信道和解码器;② 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如BCH码、RS码等;③ 通过实验验证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分析编码和解码的性能指标;④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信道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4.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1)实验目的:综合运用通信原理中的各种技术,设计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并验证其性能。

(2)实验原理:将上述实验中的技术综合应用于通信系统,验证系统的整体性能。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哈工程施工)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哈工程施工)

实验报告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哈工程通信原理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哈工程通信原理软件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基带码型仿真(一)单、双极性归零码仿真一、实验原理1.1归零码归零码,是信号电平在一个码元之内都要恢复到零的编码方式,它包括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种编码方式。

1.2单、双极性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单极性归零码(RZ)即是以高电平和零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码1 和0,而且在发送码1 时高电平在整个码元期间T 只持续一段时间τ,其余时间返回零电平.在单极性归零码中,τ/T称为占空比.单极性归零码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因此单极性归零码常常用作其他码型提取同步信号时的过渡码型.也就是说其他适合信道传输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先变换为单极性归零码,然后再提取同步信号 ?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双极性归零码是二进制码0 和1 分别对应于正和负电平的波形的编码,在每个码之间都有间隙产生.这种码既具有双极性特性,又具有归零的特性.双极性归零码的特点是:接收端根据接收波形归于零电平就可以判决1 比特的信息已接收完毕,然后准备下一比特信息的接收,因此发送端不必按一定的周期发送信息.可以认为正负脉冲的前沿起了起动信号的作用,后沿起了终止信号的作用.因此可以经常保持正确的比特同步.即收发之间无需特别的定时,且各符号独立地构成起止方式,此方式也叫做自同步方式.由于这一特性,双极性归零码的应用十分广泛。

1.3 功率谱密度求信号的功率谱,功率谱 = 信号的频率的绝对平方 / 传输序列的持续时间, 求得的功率谱进行单位换算以dB 值表示1.4占空比(Duty Ratio)在电信领域中有如下含义:例如:脉冲宽度1μs ,信号周期4μs 的脉冲序列占空比为0.25。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答案(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基本技术。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通信原理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通信原理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2.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3. 信号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噪声干扰,需要采取抗干扰措施。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箱:包括信号发生器、调制解调器、编码解码器等。

2. 信号源:提供调制、解调所需的信号。

3. 传输线路: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反射、干扰等现象。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调制实验(1)设置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4)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2. 解调实验(1)设置解调器参数,如解调方式、解调频率等。

(2)将调制信号输入解调器,观察解调后的信号波形。

(3)调整调制器参数,如调制方式、调制频率等。

(4)将解调信号输入调制器,观察调制后的信号波形。

3. 编码与解码实验(1)设置编码器参数,如编码方式、编码长度等。

(2)将信息信号输入编码器,观察编码后的数字信号。

(3)设置解码器参数,如解码方式、解码长度等。

(4)将编码信号输入解码器,观察解码后的信息信号。

4. 信号传输实验(1)设置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2)将信号源信号输入传输线路,观察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变化。

(3)调整传输线路参数,如衰减、反射等。

(4)观察传输线路参数调整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实验:调制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调制和解调过程正常。

2. 解调实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与原信号波形基本一致,说明解调过程正常。

哈工程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程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PCM编码一、实验目的1.掌握PCM编译码原理2.掌握PCM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及分接过程3.掌握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二、实验环境双踪示波器一台通信原理VI型实验箱一台M3 PCM与ADPCM编译码模块和M6数字信号源模块麦克风和扬声器一套三、实验原理1.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可用图1表示。

对于基带通信系统 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收滤波器、发滤波器等。

对于频带系统 广义信道包括传输媒质、调制器、解调器、发滤波器、收滤波器等。

图1 点到点PCM多路电话通信原理框图本实验模块可以传输两路话音信号。

采用MC145503编译器 它包括了图1中的收、发低通滤波器及PCM编码器。

编码器输入信号可以是本实验系统内部产生的整形信号 也可以是外部信号源的正弦信号或电话信号。

2.PCM编译码模块原理本模块的原理方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PCM编译码原理方框图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1.实验连线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源端口目的端口正弦信号源OUT1 PCM&ADPCM编译码单元STA正弦信号源OUT2 PCM&ADPCM编译码单元STBPCM&ADPCM编译码单元PCMA-OUT PCM&ADPCM编译码单元PCMA-INPCM&ADPCM编译码单元PCMB-OUT PCM&ADPCM编译码单元PCMB -IN PCM&ADPCM编译码单元PCM IN PCM&ADPCM编译码单元PCM OUT2.熟悉PCM编译码模块 开关K1接通SL1(或SL3,SL5,SL6) 打开电源开关。

3.用户示波器观察STA,STB 将其幅度调至2V。

4.用示波器观察PCM编码输出信号当采用非集群方式时测量A通道时,将示波器CH1接SLA。

示波器扫描周期不超过SLA的周期,以便观察到一个完整的帧信号。

CH2接PCM A OUT,观察编码后的数据与时隙同步信号的关系。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最新-哈工程)

实验报告工程大学教务处制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2、掌握AMI、HDB2的编码规则3、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通信原理VI实验箱一台、M6信源模块三、实验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四、基本原理1、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

a)单极性不归零码,无电压表示"0",恒定正电压表示"1",每个码元时间的中间点是采样时间,判决门限为半幅电平。

b)双极性不归零码,"1"码和"0"码都有电流,"1"为正电流,"0"为负电流,正和负的幅度相等,判决门限为零电平。

c)单极性归零码,当发"1"码时,发出正电流,但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即发出一个窄脉冲;当发"0"码时,仍然不发送电流。

d)双极性归零码,其中"1"码发正的窄脉冲,"0"码发负的窄脉冲,两个码元的时间间隔可以大于每一个窄脉冲的宽度,取样时间是对准脉冲的中心。

归零码和不归零码、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的特点:不归零码在传输中难以确定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需要用某种方法使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进行定时或同步;归零码的脉冲较窄,根据脉冲宽度与传输频带宽度成反比的关系,因而归零码在信道上占用的频带较宽。

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大通信原理实验报告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倪洁实验时刻: 2020年 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二帧同步信号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帧同步的提取过程。

2.了解同步爱护原理。

3.把握假同步,漏同步,捕捉动态和坚持态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通信系统,为了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帧同步码应具有良好的识别特性。

本实验系统帧长为24比特,划分三个时隙,每个时隙长度8比特,在每帧的第一时隙的第2至第8码元插入七位巴克码作为同步吗。

第9至24比特传输两路数据脉冲。

帧结构为:X11100101010101011001100,首位为无定义位。

本实验模块由信号源,巴克码识别器和帧同步爱护电路三部分构成,信号源提供时钟脉冲和数字基带脉冲,巴克码识别器包裹移位寄存器、相加器和判决器。

其余部分完成同步爱护功能。

三、实验内容1.观看帧同步码无错误时帧同步器的坚持状态。

2.观看帧同步码有一位错误时帧同步器的坚持态和捕捉态3.观看帧同步器假同步现象和同步爱护器。

四、实验步骤1.开关K301接2.3脚。

K302接1.2脚。

2.接通电源,按下按键K1,K2,K300,使电路工作。

3.观看同步器的同步状态将信号源中的SW001,SW002,SW003设置为11110010,10101010,11001100(其中第2-8位为帧同步码),SW301设置为1110,示波器1通道接TP303,2通道接TP302,TP304, TP305,TP306,观看上述信号波形,使帧同步码(SW001的2-8位)措一位,重新做上述观看,现在除了TP303外,个点波形不变,说明同步状态仍在坚持。

4.观看同步器的失步状态。

关闭电源,断开K302,在开电源(三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通信原理实验DSB的调制与解调

通信原理实验DSB的调制与解调

实验报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DSB信号的调制及相干解调一、整体方案及参数设置1.1 方案设计DSB的调制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频谱搬移的过程,即是将低频信号的频谱(调制信号)搬移到载频位置(载波)。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即是将已调信号还原成原始基带信号的过程,信号的接收端就是通过解调来还原已调信号从而读取发送端发送的信息。

本次实验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DSB信号(即将已调信号与相同载波频率相乘),这种方式将广泛应用在载波通信和短波无线电话通信中。

但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定会引入高斯白噪声,虽然经过带通滤波器后会使其转化成窄带噪声,但它依然会对解调信号造成影响,对信号频谱进行分析时将对比讨论加噪声与不加噪声对其影响。

图一:DSB频谱图图二:DSB调制图三:DSB解调DSB信号与本地相干载波相乘后的输出为:Z(t)= Sdsb(t)cos ωct=m(t)cosωct*cosωct=[m(t)/2]*(1+cos2ωct),经过低通滤波后就能够无失真地恢复原始调制信号为:So(t)= 1/2 m(t),因而可得到无失真的调制信号。

1.2参数设计这儿不知道咋写……你写了给我看下吧1.3实验大纲a.绘制出DSB调制波形时域频域图,用载波将其调制,得到已调波形;b.绘制已调波形时,分为加噪与不加噪两种,分析其频谱上有何差别;c.用与载波频率相同的波对上述两种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分别分析两种波形解调结果有何不同。

二.设计实现2.1 实验程序n=2048;fs=n;s=400*pi;i=0:1:n-1;t=i/n;m=sin(10*pi*t);c=cos(300*pi*t);x=m.*c;y=x.*c;x1=awgn(x,30);x2=awgn(x,30);x3=awgn(x,30);x4=awgn(x,30);y1=x1.*c;y2=x2.*c;y3=x3.*c;y4=x4.*c;z1=x1-x;z2=x2-x;z3=x3-x;z4=x4-x;n1=z1.*c;n2=z2.*c;n3=z3.*c;n4=z4.*c;wp=0.1*pi;ws=0.12*pi;Rp=1;As=15; [N,wn]=buttord(wp/pi,ws/pi,Rp,As); [b,a]=butter(N,wn);m1=filter(b,a,y);m1=2*m1;m2=filter(b,a,y1);m2=2*m2;M=fft(m,n);C=fft(c,n);X=fft(x,n);Y=fft(y,n);X1=fft(x1,n);Z1=fft(z1,n);Z2=fft(z2,n);Z3=fft(z3,n);Z4=fft(z4,n);N1=fft(n1,n);N2=fft(n2,n);N3=fft(n3,n);N4=fft(n4,n);[H,w]=freqz(b,a,n,'whole');f=(-n/2:1:n/2-1);figure(1);subplot(221),plot(t,m,'k');axis([0,1,-0.25,1.25]);title('m(t)波形');subplot(222),plot(t,abs(fftshift(M)),'k');%axis([-300,300,0,250]); title('m(t)频谱');subplot(223),plot(t,c,'k');axis([0,0.2,-1.2,1.2]);title('c(t)波形');subplot(224),plot(t,abs(fftshift(C)),'k');%axis([-300,300,0,600]); title('c(t)频谱');figure(2);subplot(221),plot(t,x,'k');axis([0,1,-1.2,1.2]);title('无噪时已调DSB时域波形');subplot(222),plot(t,abs(fftshift(X)),'k');%axis([-300,300,0,600]); title('无噪时已调DSB频谱图');subplot(223),plot(t,x1,'k');axis([0,1,-1.2,1.2]);title('有噪时已调DSB时域波形');subplot(224),plot(t,abs(fftshift(X1)),'k');%axis([-300,300,0,600]); title('有噪时已调DSB频谱图');figure(3);subplot(311),plot(t,abs(fftshift(H)),'k');%axis([-300,300,0,200]); title('滤波器特性');subplot(312),plot(t,m1,'k');axis([0,1,-0.25,1.25]);title('DSB解调后信号波形(无噪)');subplot(313),plot(t,m2,'k');axis([0,1,-0.25,1.25]);title('DSB解调后信号波形(有噪)');2.2实验结果三.总结从程序运行结果可以看出DSB调制是对基带信号进行频谱搬移。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引言(3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引言(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通信技术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技术之一,它涉及信号的传输、处理和接收等多个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通信原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通信原理实验是通信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通信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实验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以下实验项目,实现以下目的:1. 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基本信号处理方法,如调制、解调、滤波等。

3. 理解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信噪比、误码率等。

4. 掌握通信系统的仿真和实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意义1.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通信原理,为今后从事通信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验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为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通信原理实验,使学生全面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性能指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

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2. 熟悉通信系统中的各种调制和解调技术;3. 学会使用MATLAB等工具进行通信系统仿真;4. 提高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意义1. 通信原理实验是通信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熟悉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3.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哈工大通信生产实习报告

哈工大通信生产实习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生产实习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实习,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通信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通信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实验室和某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生产车间。

在实验室,我们参观了多种通信设备,如无线通信基站、光纤通信设备等,并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在生产车间,我们了解了通信设备的生产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质量检测等环节,并亲自参与了部分生产操作。

此外,我们还参加了通信设备调试和维护的实践活动。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通信测试仪器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如何分析测试数据,以及如何解决通信故障。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掌握了通信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还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生产实习,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设备的生产过程,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再次,我们学会了如何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最后,我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之,这次生产实习让我们亲身体验到了通信工程的魅力,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为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珍惜这次实习的经历,继续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奋斗。

四、实习总结本次生产实习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实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通信设备的生产过程,掌握了通信设备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团队合作,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将珍惜这次实习的经历,继续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奋斗。

哈工程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哈工程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了解HDB3 (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仪器l、双踪示波器一台2、通信原理Ⅵ型实验箱一台3、M6信源模块三、实验原理AMI编码规律是:信息代码1变为带有符号的1码即+1或-1,1的符号反转交替;信息代码0为0码。

AMI码对应的波形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即脉冲宽度是码元宽度(码元周期、码元间隔)0.5倍。

HDB3码的编码规律是:4个连0信息码用取代节000V或B00V代替,当两个相邻V 码中间有奇数个信息1码时取代节为000V,有偶数个信息1码(包括0个信息1码)时取代节为B00V,其他信息0码仍为0码;信息码的1码变为带有符号的1码即+1或-1;HDB3码中1、B的符号符合交替反转原则,而V的符号破坏这种符号的交替反转原则,但相邻V 码的符号又是交替反转的;HDB3码是占空比为0.5的双极性归零码。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熟悉信源模块,AMI&HDB3编译码模块(由可编程逻辑器件模块实现)和HDB3编译码模块的工作原理。

2、接通数字信号源模块的电源。

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模块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2)用K1产生代码×1110010(X为任意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码特点。

3、关闭数字信号源模块的电源,按照下表连线,打开数字信号源模块和AMI(HDB3)编译码模块电源。

用示波器观察AMI (HDB3)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源端口目的端口1.数字信源单元NRZ-OUT AMI (HDB3)编译码单元:NRZ-IN2.数字信源单元:BS-OUT AMI (HDB3)编译码单元:BS-IN(1)示波器的预个探头CH1和CH2分别接NRZ-OUT和(AMI) HDB3,将信源模块K1K2、K3的每一位都置l,观察并记录全l码对应的AMI码和HDB3码;再将K1,K2,K3置为全O,观察全0码对应的AMI码和HDB3码。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实验1 DDS信号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DDS信号源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DDS信号源使用方法;3、掌握DDS信号源各种输出信号的测试。

二、实验器材1、DDS信号源(位于大底板左侧,实物图片如下)2、20M双踪示波器1台三、实验过程用示波器观察DDS信号源产生的信号,并记录波形。

输出序号及相应输出、输入信号状态如下表:输出序号调制输入P03(输出)P04(输出)P09(输出)LED1:亮 0:灭D4D3D2D11 ××2K正弦波PWM波(频率0.1-20KHZ可调)0 0 0 12 ×正弦波2K正弦波PWM(频率锁定于初始状态10KHZ或最新《PWM波》设定的频率)0 0 1 03 ×三角波2K正弦波0 0 1 14 ×方波2K正弦波0 1 0 05 ×扫频2K正弦波0 1 0 16 ×调幅待调信号(2K正弦波)0 1 1 07 ×双边带待调信号(2K正弦波)0 1 1 18 ×调频待调信号(2K正弦波)1 0 0 09 外部调制信号外输入信号AM调制20K载波 1 0 0 11内置误码仪,P02输出32KKZ随机码,P01接收信道回送随机码1 0 1 01USB转串口 1 0 1 1四、实验结果分析1、画出DDS信号源各种输出信号波形,并说明其幅度、频率等调节方法。

1>P03输出正弦波2>P03输出三角波3>P03输出方波4>P03输出扫频5>P03输出调幅6>P03输出双边带7>P03输出调频2、实验感想通过本环节的操作,熟悉了操作面板的使用,并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波形,为接下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实验2 抽样定理及其应用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模拟信号抽样的实验,加深对抽样定理的理解;2、通过PAM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特点;3、学习PAM调制硬件实现电路,掌握调整测试方法。

哈工程通信原理

哈工程通信原理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模块和HDB3编译码模块。

1、数字信源本模块是整个实验系统的发终端,模块内部只使用+5V电压,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1-3所示(见附录)。

本单元产生NRZ信号,信号码速率约为,帧结构如图1-2所示。

帧长为24位,其中首位无定义,第2位到第8位是帧同步码(7位巴克码1110010),另外16位为2路数据信号,每路8位。

此NRZ信号为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实验电路中数据码用红色发光二极管指示,帧同步码及无定义位用绿色发光二极管指示。

发光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码,熄状态表示0码。

本模块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CLK晶振信号测试点 BS-OUT 信源位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2个) FS信源帧同步信号输出点/测试点NRZ-OUT(AK)NRZ 信号(绝对码)输出点/测试点(4个)图1-1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对应关系如下: 晶振CRY :晶体;U1:反相器7404 分频器U2:计数器74161;U3:计数器74193;U4:计数器40160并行码产生器K1、K2、K3:8位手动开关,从左到右依次与帧同步码、数据1、数据2相对应;发光二极管:左起分别与一帧中的24位代码相对应八选一 U5、U6、U7:8位数据选择器4512 三选一 U8:8位数据选择器4512 倒相器U20:非门74HC04抽样U9:D 触发器74HC74BSS5S4S3S2S1BS-OUT NRZ-OUT CLK并 行 码 产 生 器八选一八选一八选一分频器三选一NRZ抽样晶振FS倒相器图1-1 数字信源方框图010×0111××××××××××××××××数据2数据1帧同步码无定义位图1-2 帧结构下面对分频器,八选一及三选一等单元作进一步说明。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原理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倪洁实验时间: 2015年 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二帧同步信号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帧同步的提取过程。

2.了解同步保护原理。

3.掌握假同步,漏同步,捕捉动态和维持态的概念。

二、实验原理时分复用通信系统,为了正确的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帧同步码应具有良好的识别特性。

本实验系统帧长为24比特,划分三个时隙,每个时隙长度8比特,在每帧的第一时隙的第2至第8码元插入七位巴克码作为同步吗。

第9至24比特传输两路数据脉冲。

帧结构为:X11100101010101011001100,首位为无定义位。

本实验模块由信号源,巴克码识别器和帧同步保护电路三部分构成,信号源提供时钟脉冲和数字基带脉冲,巴克码识别器包裹移位寄存器、相加器和判决器。

其余部分完成同步保护功能。

三、实验内容1.观察帧同步码无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状态。

2.观察帧同步码有一位错误时帧同步器的维持态和捕捉态3.观察帧同步器假同步现象和同步保护器。

四、实验步骤1.开关K301接2.3脚。

K302接1.2脚。

2.接通电源,按下按键K1,K2,K300,使电路工作。

3.观察同步器的同步状态将信号源中的SW001,SW002,SW003设置为11110010,10101010,11001100(其中第2-8位为帧同步码),SW301设置为1110,示波器1通道接TP303,2通道接TP302,TP304, TP305,TP306,观察上述信号波形,使帧同步码(SW001的2-8位)措一位,重新做上述观察,此时除了TP303外,个点波形不变,说明同步状态仍在维持。

4.观察同步器的失步状态。

关闭电源,断开K302,在开电源(三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使帧同步码措一位后再将K302届1,2脚,则同步器处于失步状态。

观察TP302. TP304, TP305,TP306,各信号波形,此时,TP305,TP306,TP307 无波形输出。

5.观察识别器假识别现象及同步保护器的同步保护作用重新将SW001置为11110010状态,同步器处于同步状态后(发光二极管D304熄灭)。

再把SW001置为01010010状态,SW301置为1100,观察TP302,TP304, TP305,TP306,波形。

此时TP305输出的为假同步识别信号,TP306输出的仍为正确的帧同步信号,说明同步保护器滤除了错误的识别信号。

五、测试点参考波形TP302TP303TP305TP306TP307六、实验分析本实验中巴克码识别器完成对七位巴克码的自相关运算,移位寄存器预置状态应与七位巴克码相同。

当有正确的七位巴克码时,相加器输出七;当七位全对时,把位同步信息和数字基带信号输入给移位寄存器,识别器就会有帧同步是别的EPM信号输出。

识别器先找到和帧同步码一致的信码码位,然后对帧逐个进行比较,如果接收端的本地同步码相位与信码码型不同,那么是假识别信号,否则是帧同步信号。

实验三位同步信号提取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用数字锁相环提取位同步信号的原理二、实验原理用于位同步信号提取电路的数字锁相环有两种:超前滞后型和触发型,本实验采用的是触发型数字锁相环。

位同步器是由控制器、数字锁相环和展宽器构成的。

数字锁相环包括数字鉴相器、量化器。

数字环路滤波器和数控震荡器等单元。

晶振分频器为系统提供时钟,基带信号源为系统提供测试用数字信号。

锁相环是位同步器的主要部分,其作用是把本地位定时脉冲与接收到的信息序列中的位定时信号锁定,即频率形同,相位一致(但存在某一固定剩余相差)。

三、实验内容1.观察数字环的失锁状态,锁定状态。

2.观察数字还锁定状态下位同步信号的相位抖动现象及相位抖动大小与固有频差、信息代码的关系。

3.观察数字环位同步器的同步保持时间与固有频差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接好电源,按下按钮K1,K2,K800是电路工作。

2.将开关K801接2,3脚,K802,K803接1,2脚,拨码开关SW801处于非全零或者非全一状态下,用示波器观察TP802处的波形,应为以8bit为周期的的周期信号。

然后将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接TP804和TP806,若示波器上的两个信号相位差为3π/2,则环路为锁定状态。

3.断开电源,将K802接2,3脚,K801,K803接法不变,接通电源,此时用示波器双踪同时观察TP804和TP806,应可看到两个脉冲的相位差不为3π/2,即环路处于失锁状态,按一次复位键SU801,3秒后,应可以看到此是两个脉冲的相位关系又发生了变化。

重复按一次复位键,在观察一次,应该可以看到每次观察到的两个脉冲相位差都不一样,在将K802接1,2脚,可以看到两个脉冲的相位差迅速恢复为3π/2,即环路立即进入锁定状态。

此时再讲K802接2,3脚,两个脉冲的相位关系保持不变,环路保持锁定状态不变,即当环路固有频差为0时环路同步保持时间为无穷大。

4.将K801接1,2脚,K802接1,2脚,将示波器两个通道一个接TP804,一个接TP807,同时观察,调节可调电容C809,使两个信号相差固定不变,表明环路进入了锁定状态。

5此时再将K802接2,3脚,示波器接法不变,应可以看到两个信号的行为是变化的。

6.观察位同步相位抖动的大小与位同步器输入信号连“0”和连”1”个数的关系。

五、测试点参考波形TP802TP803TP804TP805TP806TP807点波形六、实验分析信息码中的连“1”或连“0”码会造成位同步信号相位抖动。

连“1”或连“0”的个数越多,滤波输出信号的周期和幅度变化越大,位同步输出信号的相位抖动也越大。

控制器使数控振荡器在调整前,若发现鉴相器输出一个脉冲,则进行调整,进而使锁相环进入同步锁定状态,实现快速捕捉即可得到位同步信号。

实验四脉冲幅度调制与解调(PAM)一、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PAM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工作点波形。

2.观察连续信号的取样过程,加深对取样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脉冲调制的一种,属于脉冲模拟调制,是音频信号对脉冲序列幅度进行调制,记作PAM。

脉冲幅度调制实际上就是用脉冲对连续信号进行取样,使其变成时间离散的一系列取样值序列,为了保证解调后的信号较少是真,脉冲序列的重复频率fs与信号最高频率Fm之间应满足取样定理的要求。

音频正弦信号(频率为2KHz)由TPA1输入,经音频放大与限幅后,接入PAM调制器,同时还有取样脉冲接入PAM调制器。

TP604点脉冲的重复频率fs按取样定理决定,本实验约为25KHz,TP602点即为调幅脉冲序列。

三、实验步骤1.了解试验箱各组成模块的分布,确认PAM模块的位置及测试点。

2.接好电源,按下开关K1,K2和K600,这是PAM模块已通电工作。

3.设置跳线开关:KA1届2、3脚、KA2接2、3脚,这时输入信号(有内部提供)与电路接通,同时解调器与调制器相连。

4.观测各点波形TP601:输入音频信号,测出波形及频率F。

TP604:取样脉冲序列,测出周期Ts。

TP602:PAM脉冲序列TPA2:解调输入脉冲序列,与TP602波形相比较。

OUT:解调后的输出信号四、测试点参考波形TP601TP604Tp602波形Tpa2波形OUT波形五、实验分析抽样之后,调制波形中包不包含直流分量,造成系统失真的原因主要为:发送端的非理想抽样和接收端低通滤波的非理想所带来的误差。

PAM调制:脉冲振幅调制,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把周期性脉冲序列看作非正弦波,而抽样过程则是用模拟信号对它进行调制。

PAM 解调:用低通滤波器对PAM调制信号的频谱进行滤波,得到的即为模拟信号的频谱,则只须将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即可恢复信号。

自然抽样才可以直接用低通滤波器解调,自然抽样后包含有原始信号频谱。

实验五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PCM)一、实验目的1.了解PCM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观测各点波形,了解基带信号的形成过程。

二、实验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是脉冲调制的一种特殊情况,他所传载的信号,不但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同时也在幅度取值上也是离散的。

输入的音频信号(本实验为2KHz正弦信号)经取样后,变成时间离散的条幅脉冲序列,然后对每个取样值进行量化使其变为离散值,再用一定位数(本实验8位)的码组代替这一系列量化值,从而得到一列脉冲编码序列,完成编码调制过程。

解调器进行上诉的逆过程:PCM序列经译码得到一个脉冲序列,在进行低通滤波器就可以恢复原始信号。

三、实验步骤1.熟悉PCM模块在综合试验箱上的位置,了解各开关及测试点位置。

2.将跳线开关K201置1-2脚,K203置1-2脚。

3.接通电源,按下K1.K2和K200,这时PCM模块电路已工作。

4.观测各点波形TP201:总时钟,频率2048KHz,占空比50%。

TP203:第一路信号的时隙脉冲(位于全帧的第七号时熹)TP204:第二路信号的时隙脉冲(位于全帧的第2好时隙)。

TP205:帧同步时隙脉冲(位于全帧的第0好时隙)。

TP206:输入信号,正弦波F=2KHz,如果波形不好,可调整电位器W002,W003,W004.TP207:地一路PCM编码信号TP208:第二路PCM编码信号TP209:全帧信号,本实验只传输帧同步,第一路信号和第七路信号,它们分别占据第0、2、7时隙,其他时隙空闲,无脉冲。

TP210:第一路解调信号输出,与TP206比较。

TP211:第二路解调信号输出,与TP206比较。

四、测试点参考波形TP201点波形TP203点波形TP204点波形TP205点波形TP206点波形TP207点波形TP208点波形TP209点波形TP210点波形TP211五、实验分析输入的音频信号经取样后,变成时间离散的调幅脉冲序列,然后对每一个取样值进行量化使其变为离散值,再用一定位数的码组代替这一系列量化值,从而得到一列脉冲编码序列,完成编码调制过程。

PCM是真正的数字编码。

它将每个通道的指令数字化了,比如脉冲由1毫秒到2毫秒的变化,在PCM编码里用模数转换成1和0的数字码,再发出去。

所以你用示波器会看到这各编码总是在变化中的。

解调器进行上述的逆过程:PCM序列经译码后得到一个调幅脉冲序列,再进行低通滤波就可恢复原始信号。

PCM是一种典型的话音信号数字化的波形编码方式,它是将模拟信号变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的常用方法。

实验六频移键控调制与解调(FSK)一、实验目的1.了解FSK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观察个工作点播行,加深理解FSK调制与解调过程。

频移键控是数字调制方式的一种,使用数字脉冲信号调制连续载波的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