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的饮食习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旦节的饮食习俗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

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

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饮料、食品,还有药物,

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

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南朝庾

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

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而唐代武平一《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一诗,以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之句,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

子的愿望。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

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

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苏而已。韩鄂

还在他的另一部着作《四时纂要》中披露了这一预防瘟疫的屠苏酒方:大黄、

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他说将以上

八味切细,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

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一年没有病。胶

牙饧。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实际上此俗

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隋注还说

今北人亦如之,可见此俗的广泛性。自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

殷判官》有春盘先劝胶牙饧之句,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不过胶牙饧在南宋

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

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玉烛宝典》卷一引)。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

《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

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荆楚岁时记》注引《庄子》说:春日饮酒

茹葱,以通五藏。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隋唐时代的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厉气。(《岁时广记》卷五91)而明代医药学

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说: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

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杜甫诗所谓‘春日春盘细生菜’是矣。

这种食辛盘迎新当是晚起的意思。

敷于散。是一种中药,药方出自葛洪《炼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却鬼丸。《荆楚岁时记》隋注讲的处方是:武都雄黄丹散二两,用蜡调和,使之像弹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的佩戴在左臂上,女的佩戴在右臂上。如

此鬼便会逃避的。不过《荆楚岁时记》说的却鬼丸是服食的,与注不同,可能

佩戴是后起的风俗。南朝梁的文学家庾肩吾《岁尽应制》中有金簿图神燕。朱

泥却鬼丸之句,说明除夕夜有准备却鬼丸的活动。司空曙《酬卫长林岁日见呈》有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的诗句,反映了唐朝尚有此俗。

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

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修炼形体,认为可以

成仙。生吃鸡蛋是为了长生。《太平御览》卷二九引《荆楚岁时记》说:梁有

天下不食荤,荆自此不复食鸡子,以从常则。即梁武帝信奉佛教,不再吞食属

于小荤的鸡蛋。

汤饼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九

饼法中,讲了水引馎饦法,其中水引制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

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

美殊常。可知水引和馎饦属于同一类型食品,只是水引似今面条,馎饦似今长

揪皮。其实宋人说的年馎饦是一句概括语,也包括了水引。北宋《岁时杂记》说:元旦,京师人家多食索饼,所谓年馎饦,或此之类。(《岁时广记》卷五引)索饼就是前代的长引。长引是说拉长的东西,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两

个名称讲的都是形状细长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

流传至今的元旦食品要数饺子和年糕了。

饺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

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唐段公路《北户录》注引)类似今天的饺子。明代《正字通》说: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北人说角如矫,实即饺耳。唐人谓之‘牢丸’。段成式《食品》有‘汤

中牢丸’,即今水饺子;其‘笼上牢丸’即今蒸汤饺也。食毕出门拜年,由近

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此则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

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

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

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

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

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

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

吃蒸羊糕。在南方,江浙的苏州、嘉定等地方志称节糕,明正德广东《琼台志》记载当地吃春糕:元旦前以糯粉濈(jí)蔗糖或灰汁笼蒸春糕,围径尺许,厚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