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排放标准于中国企业之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ernational Outlook 国际瞭望
2011年第19期|环境保护| 71
国际碳排放标准于中国企业之启示
促进低碳发展离不开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发展,其中碳排放核算标准被认为是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过去的几年中,碳排放核算标准在国际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逐渐形成了GHG protocol ,ISO 14064和PAS 2050等几个体系。

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分类
目前,开发主体比较权威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温室气体系列标准,包括ISO 14064《温室气体核证标准》、ISO 14065《温室气体认证要求标准》、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标准》及ISO 14066《温室气体审定团队与核查团队的能力要求》;第二类是世界资源研究所(WRI )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 )联合开发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GHG protocol ),包括已发布的《公司量化并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导》、《确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减量的指导》及2011年下半年即将公布的《企业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
标准》和《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第三类是英国标准协会(BSI )发布的“公众可用规范(PAS )”,即PAS 2050《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和PAS 2060《碳中和证明规范》;第四类是其他机构开发的自愿碳减排标准,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开发的黄金标准(Golden Standard ,GS )和气候组织开发的自愿碳标准(Voluntary Carbon Standard ,VCS )等。

同时,根据应用主体的不同,现有碳排放核算标准也可分为四大类:第一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为此服务的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作为中国碳减排的主力军,中国企业当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为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 文 / 冯相昭 王忠武 夏卫国
气候变化早已不再只是政府间谈判的话题,它已经演进为全球工商界共同关注的重要对象
国际瞭望 International Outlook
72 |环境保护|2011年第19期
类针对企业或组织层次,如WRI 的《公司量化并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导》,ISO 14064-1,PAS 2060《碳中和证明规范》;第二类针对项目层次,如WRI 和WBCSD 的《确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减量的指导》,ISO 14064-2和WWF 针对碳减排项目的黄金标准;第三类针对产品和服务的碳足迹,如ISO 14067、英国标准协会的PAS 2050;第四类针对整个企业价值链,如WRI 即将公布的《企业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从覆盖范围上看,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发的碳排放标准较为系统完整,涵盖了从量化、报告组织、项目和产品等不同层次碳排放到审定、核查不同应用主体碳排放的诸多方面,且出台了相应标准用以审定并核查团队的能力建设。

比较而言,BSI 和WRI/WBCSD 等机构则更专注于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的开发与应用。

尽管现存的诸多碳排放标准间存在一定差异,但这些碳排放标准在方法学开发过程中往往都遵循着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些程序和原则,且通常也以一定的国际环境管理标准为依据,比如ISO 14040标准系列《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和《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这样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不同标准方法的兼容。

企业:碳排放标准实践的
关键经济主体
现在,气候变化不再只是政府间谈判的话题,而是已经演进为全球工商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众所周知,要应对气候变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毋庸置疑,但仅靠政府还远远不够。

而作为社会责任的履行者及气候变化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随着形势日益严峻,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出台可能引起能源价格上涨,导致企
业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和市场战略等环节提出新的要求;经营状况的恶化也会导致成本的上升;还有就是出口贸易壁垒等挑战。

同时,气候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也表现为4个方面:低碳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利用;对清洁发展机制的参与;低碳技术的开发、转移及国际合作;企业自身能源管理和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

综观上述国际碳排放标准,可以发现这些标准涉及的项目、产品或服务总是依托于一定的经济主体,要么发生在这些经济主体内部,要么是由这些经济主体直接提供,因此可以说现有国际碳标准的最终适用主体也是不同机构、组织或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

一方面,这些碳标准的开发为规范企业或组织等经济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学基础;另一方面,企业等微观主体也需要如碳标准之类的政策措施帮助其认识自身的节能减排潜力,促进能效的提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产品碳足迹标准和企业价值链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进更多上下游关联企业参与减排。

现有各种碳标准不仅可以从组织层次、项目层次、产品层次以及价值链等多个层次指导或规范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构建和完善监测、统计及核算管理体系,还能帮助公众准确了解企业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行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绩效,促进整个社会低碳消费模式的培育。

同时,有些标准还可以帮助公众甄别企业是否存在“漂绿”行为,是否实现了其所宣称的“碳中和”,下面介绍的PAS 2060(碳中和证明规范)就是具有这种功能的标准。

PAS 2060:
一种国际碳排放标准规范
PAS 2060是一项旨在证实碳中和的公共可用规范,由英国标准协会
(BSI )编制发布并于2010年4月生效。

PAS (Publicly Available Speci fi cation )作为一种具有协商性质的标准规范,在英国现行的标准体系中,其权威程度和法律效力均低于国际标准(ISO 系列标准)、欧盟标准(EN 系列标准)和英国标准(BS ),但高于公司指导手册(Company Manuals )、各类私人标准(Private Standard )。

任何组织、协会或集团都可以基于某一特定主题的最佳实践进行文本标准化设计,继而发展成一项PAS 标准。

与BS 相比,PAS 仅需邀请一些利益相关者参与评论并在这些利益相关者间达成共识,而BS 的颁布则必须等待英国国内所有利益相关者取得共识。

就开发周期而言,发展一项PAS 标准仅需8~12个月,而一项BS 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12~18个月,欧盟标准、国家标准的开发周期则更长,分别为3年左右、3~5年。

与现有其他国际碳标准或方法学相比,PAS 2060具有一些特定的属性。

与同属于公共可用规范的PAS 2050比较而言,PAS 2060明确规定了任何经济实体该如何声明碳中和以及如何证明其实现了碳中和的承诺,而PAS 2050则主要用于指导企业量化其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

与GHG Protocol 相比,PAS 2060是一项综合的碳标准规范,适用主体范围广,从地方政府、社区、组织、社团到家庭、个人,适用标的物也比较全面,从具体活动、产品、服务到项目、事件等,而GHG Protocol 则属于基础方法学,兼容性和专业性均较强,针对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方法规范,是目前大多数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标准(包括PAS 2060在内)开发所参考的主要方法学之一。

与ISO 14064、ISO 14067等国际标准相比,PAS 2060的法律效力和影响力较弱,而PAS 2060标准的开发往往也遵循国家标准化组织(ISO )的一些程序规则,所以PAS 2060的成功开发为ISO 发展同类碳中和证明标准规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作为碳中和领域的第一个官方标
International Outlook 国际瞭望
2011年第19期|环境保护| 73
准,PAS 2060是在国际社会缺乏碳中和权威定义、审定方法,社会公众担忧企业“漂绿”并对“碳中和”声明质疑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编制的。

根据该标准的术语定义,碳中和是某一特定经济实体的特定标的物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大气中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净增长为零的一种状态。

PAS 2060标准的实施预期可产生以下效果:加强消费者保护;鼓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开展;保证碳中和声明准确且可验证而不会产生误导;增大企业等经济实体改善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碳管理的可能性,以应对客户施加的压力;增加公众、消费者和潜在购买者做出低碳消费选择的机会。

PAS 2060倡导采用从界定声明主题、量化碳足迹、承诺碳中和到实现碳减排这样的逻辑推动经济主体的减排努力,具体而言应用PAS 2060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一是界定碳中和声明的对象主体;二是采用认可的方法量化既定对象的碳足迹;三是一套碳足迹管理计划并进行碳中和承诺;四是采取行动以减少既定对象的碳足迹并确认减排行动的有效性;五是重新量化既定对象的碳足迹以确定剩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即残留温室气体);六是引入或考虑补偿项目用以抵消残留的温室气体排放;七是对实现碳中和进行声明。

在PAS 2060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借用其他一些公认的碳排放方法学和标准规范,以量化既定对象的碳足迹并审定其减排量。

不过这些方法学的选用应遵循一些优先原则,即优先选用国际标准和国际认可的标准(如区域或国际标准),然后考虑公认的行业标准方法(如WBCSD 开发的水泥行业低碳标准)。

此外,在碳抵消环节开展碳交易或执行碳减排项目活动也需要应用一些标准规范,这些标准规范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清洁发展机制(CDM ),联合执行(JI )和欧盟碳排放交易体制(EU ETS )相
关标准规范;二是非京都议定书框架下WWF 开发的黄金标准(GS )和气候组织提出的自愿碳标准(VCS )等。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现阶段,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并不承担具有法定约束力的碳减排义务,但作为全球排放大国之一,中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正面临日益增大的减排压力。

同时,为保障能源安全、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政府继在“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之后,在201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未来5年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17%,并强调指出要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的统计监测制度。

作为碳减排实践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经济主体,中国企业应认清形势,提高低碳发展意识,跟踪碳标准等气候变化政策的发展,加强节能减排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自身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管理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正确理解面临的风险与机遇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同行动中,中国企业首先要正视自身的风险,如政策法规约束、能源原料供应成本上升、低碳产品市场竞争风险和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等,然后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低碳发展意识,识别出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积极行动适应现行的以及未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法规,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碳生产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在低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升企业声誉与绿色品牌价值。

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核算管理体系 由于温室气体尚未纳入中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所以中国企业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管理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经过“十一五”节能减排的实践,中国主要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在环境监测
统计核算、能源数据统计管理方面还是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企业可以此为基础,结合国际碳排放标准的管理规范要求,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核算管理体系。

当然,中国政府也应加紧对现行国际碳排放标准的跟踪研究,建立完善的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报告和核查体系及其配套方法学,开展试点示范,加快企业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查管理方面的能力建设。

发展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管理路线图 中国企业,特别是有一定能源和环境统计数据基础的企业,可以参考现行碳排放标准,尝试发展温室气体减排管理路线图。

近期可以ISO 14064-1和GHG Protocol 等标准为基础,构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为碳信息披露做基础准备;中期可依据PAS 2050、ISO 14067和GHG Protocol 等标准量化产品碳足迹,为评价企业价值链的碳排放管理绩效做技术储备;远期目标则应是实现企业碳中和与温室气体的实质性减排,以及积极加入国内外碳市场,可选择ISO 14064-2和PAS 2060等为主要的标准基础。

推动产品供应链乃至价值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能力建设 为提高企业产品的低碳竞争力和企业绿色品牌价值,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可借鉴国际知名企业践行碳标准的经验,追踪企业产品供应链乃至价值链的碳管理绩效,以指导自身的采购、销售决策等。

这要求企业鼓励供应商及时披露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客观评价其碳排放绩效,并与供应商通力合作,开展最佳碳排放实践经验分享、碳减排潜力识别、成本有效的碳减排方案遴选等活动,降低企业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风险,推动更多有关企业参与碳减排。

(作者单位:冯相昭,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王忠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夏卫国,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