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
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岀丄。
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髙,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冇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
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
本田发病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泄须根,分藥少或不分藥。
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见白色蛛线状菌幺幺,以后植株逐渐枯死。
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而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
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
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霊,病轻不表现症状, 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水稻恶苗病是水稻种植前期常见病害之一,带病种子和上壤病害传播是危害其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
田间管理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
做到"五不插":即不插
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淸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泯制堆肥。
中药治疗
防治方案:
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青枯立克》50ml+80%《乙蒜素》5g,兑水15公斤喷雾, 5—7天1次,连喷2次。
备注:为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建议喷雾时每15公斤水加《叶面肥一一沃丰素》25ml。
植保要领及注意事项:
1、床土要优化(肥料的使用、覆盖土的厚度等)。
2、调节上壤酸碱度(防治上应该以此为主)。
3、合理通风(一心一叶酌情通风),浇水时必须浇透,一早一晚浇最好。
在水稻秧苗1-2叶期时,使用卬霜恶霉灵30ml+80%《乙蒜素》5g,兑水15公斤喷雾, 5—7天1次,连喷2次。
发病期可以用30%甲霜恶蘇灵30ml+20%M硅卩坐咪鲜胺20ml或68%卩霜灵锚锌35ml+ 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均匀喷施,7-10天一次,连喷2次,效果好。
菌核病
病原菌均为兼寄生菌。
一般只侵害成熟或衰退的植物器官,侵入后迅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物菌核病引起植物组织坏死。
典型症状是茎、果实、花序等腐烂,有时叶部呈坏死斑点。
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
这类真菌的子囊泡子有强大的放射能力,分生抱子容易分散,主要通过气流传播。
菌核病分布主要限于温带,寄主范围很广。
如核盘菌可为害32科160多种植物,中国已报道的有23科85种,常见的除十字花科植物外,还有萬苣、甜菜、向日葵、柑橘、桑、豆科作物等。
禾本科植物则很少受害:又如立枯丝核菌可以引起棉花、洋麻、甜菜、松苗等近200种植物的立:枯病。
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可引起猝倒。
成株受害多在近地面的茎部、叶柄和叶片上发生水渍状淡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常引起叶球或茎基部腐烂。
种株易在终花期发生菌核病,茎秆上病斑初为浅褐色,后变成白上色,稍凹陷,最终导致组织腐朽、表皮易剥、茎内中空、碎裂成
乱麻状。
种荚受害也可产生黄白色病斑,严重者早期枯死、变干。
在高湿条件下,茎秆、种荚和病叶表而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鼠粪状菌核硬块,病斑发朽、变粘。
重病株在茎秆和种荚内产生大量菌核。
除I•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菜豆、豌豆、蚕豆、大豆、花生、马铃薯、番茄、辣椒、萬苣、胡萝卜、菠菜、黄瓜、洋葱等。
水稻稻瘟病
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
病菌侵染叶片、茎秆、穗颈、小穗梗和谷粒。
根据受害时期和侵染部位不同,可分别引起苗瘟、叶瘟、肖瘟、穗颈瘟和粒瘟。
分布適及世界各稻区, 严重发生时可使水稻颗粒无收。
中国南部稻区叶瘟、穗颈瘟发生较重,北部稻区以穗颈瘟为主。
水稻稻瘟病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
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
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
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
分篥至拔肖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 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殆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蛊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砲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 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抱,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肖温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
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
发病晚的造成砒谷。
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产生褐色
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
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案
药物治疗:《稻瘟病》以预防为主,要着重在拥穆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
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预防方案:在《稻瘟病》常发期,将《稻瘟康》按300—500倍液稀释,进行喷雾,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
防治方案:将《稻瘟康》按300倍液稀释,并添加《大蒜油》10ml或适疑渗透剂如仃
机硅等,进行喷雾,重点喷药的部位是植株的上部,3天用药2次。
注意事项
2、本品须现配现用,不得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与其它农药混用,应先将本品稀释为母液再加入其它药剂。
2、施药后4小时内降雨,需重新喷雾。
3、如有轻微沉淀析出属正常,不影响药效,使用时摇匀即可。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砒谷较多,粒重下降。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
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
叶鞘染病在近水而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
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
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砒谷较多,千粒重下降。
湿度大时, 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
高温条
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抱子
防治方法
方案一:将稻瘟康或稻瘟康口号按5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 7天用药一次。
方案二:病情严重时,用稻瘟康35ml+稻瘟康II号35ml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全株,
7天用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