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绘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前面的话

笔者从内地而来,对佛教向来十分膜拜。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也遇到了许多烦心事。各种的社会黑暗使我原本天真的心灵也被渐渐腐蚀。来到青海,初次与有着虔诚信仰的群众接触,才发现自己的确需要净化自己的心灵了。在国庆节放假的时候,特前往我心中的圣地-塔尔寺。天气微冷。一路的风景让这颗浮躁的心稍微的有了些安静。初次到塔尔寺给我的震撼很大。刚进门就看到许多老人面向八塔磕头。说实话,那一刻我也想跪下磕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想法。随后便参观了寺里的各个馆。在踏进门口的那一刻,整个人觉得进入了一种特别的境地。没有喧哗,没有恩怨,没有名利,没有烦恼。我轻轻的迈着脚步,生怕惊醒了什么,顺时针转一圈。然后出来,仿佛又回到了现实的人间。

我第一次看到了一步一磕长头的朝拜者。他们穿的很破,然而眼神中流露出的却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一个步履蹒跚老人给朝拜者送来了水和饼子,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里酸酸的,眼角情不自禁的湿润了。

在塔尔寺的大金瓦殿门外,看到一个十几岁的藏族小女孩,同其他的朝拜者一样,在坚硬漆黑的砖地上,不停地匍匐站立,站立匍匐,向着心中的圣殿,做着长久的叩拜。小女孩瘦弱的身子和细长的胳膊,看了让人莫明地产生心疼的感觉。而那副平静镇定的小脸上,除了挂有汗渍和污垢,便是虔诚与专注;纯真的一双眼睛里,除了闪现出的稚气外,看不到一丝一毫的世间喧嚣,挂满浑身上下的独特表情,除了花花绿绿的褴褛,便是极有韧性的蜷伏与直立。在得知了这个藏族小女孩的年龄后,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旁,久久不肯离去,随着她的朝拜姿态,我的心一会儿提起,一会儿放下,始终回归不到原先的位置。直到现在,每当想起她时,我的心仍不能踏实下来。我似乎看见她还在那里磕着长头,一次又一次的屈膝站立,一次又一次的跪倒伏地,时间长得永不停歇。我不知道这个藏族小女孩累不累?饿不饿?渴不渴?困不困?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磕完,什么时候能回家。或许她根本不累不饿,不渴不困,或许是我想得太多了;或许她无需回家,或者已经回家。

可是,在塔尔寺,磕头的藏族小女孩,你的动作为什么那么优雅,优雅得以致于让我感到心疼与心碎?或许我的这种心疼是多余的,小女孩的心中自有一片净土。在那里她生活的更好。

行文至此,对于塔尔寺,对于那些虔诚的信徒,对于那个小女孩,有着太多太多的心里话。然而或许人间的许多感情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祝福那些虔诚的人们,祝福那个小女孩越来越好。

塔尔寺“三绝”赏析

摘要:塔尔寺是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儿寺,得名于寺中大金瓦殿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研究这一佛教遗存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关键词:佛教艺术塔尔寺塔尔寺三绝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

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此外,它还以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闻名于世,号称"塔尔寺三绝"。“三绝”艺术作为佛教寺院的文化艺术,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向社会展示,以及游人光临参观。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高了它的知名度和声誉,被称为东方一大艺术奇观。本文试从“塔尔寺三绝”来介绍这一佛教艺术遗存。

一、酥油花

(一)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最早产生于西藏的苯教。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和藏王松赞干布完婚时,带去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寺内供奉。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宗喀巴学佛成功以后,在佛像头上献了莲花形的“护法牌子”,身上献了“披肩”,还供奉了一束“酥油花”,这就是酥油花的来历。塔尔寺是宗喀巴的诞生地,不久酥油花就传到这里,并在塔尔寺得到弘扬和发展,在明万历年间这种油塑技艺传到塔尔寺后,在当地艺人们长期精心研制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藏族信教群众有向寺院奉献酥油的习俗,一般仅供点佛灯和僧人食用。而每逢藏历年正月十五之前,他们将纯净的白酥油送到塔尔寺,寺中的僧艺们在其中揉进各色矿物染料制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后在寒冷的房间中搭架塑造。为防止制作中酥油因体温融化影响造型,他们不时将手塞进刺骨的雪水中降温。唐蕃联姻,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佛祖释迦牟尼的塑像从唐朝的都城带到了西藏小昭寺。当她泪湿衣襟、抑制不住思念亲人的苦痛时,就来到佛祖的像前,焚香跪拜,遥寄情思。后来,金城公主进藏后,将佛祖的塑像转移到金碧辉煌的大昭寺供奉。这一年的正月十五,信徒们向佛祖敬献供品时,排来排去,六色供品

中独缺鲜花。于是决定,以家家户户都有的酥油为原料,制作与鲜花并无二致的奶油花。

(二)制作工序

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准确的一个个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再次是“敷塑”。塑造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的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宝玩,则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的温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身边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他们要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整个制作过程十分艰辛,艺僧们的手上大多会生出冻疮。对佛教的虔诚和对艺术至美的追求,完全超越了肉体上的痛苦,冰冷的手中,艳丽的酥油花不断生成。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图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瞻玩味。布局成单一的花卉图案或整幅的故事画面,俗称“酥油花架”,展出时,“酥油花架”会用高杆立起,最高可达十几米,人们在下以仰视角度观看,更觉佛法庄严,宝像生辉。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人物组成的故事画面。其中菩萨金刚端坐安详,飞天仙女身姿绰约,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备,亭台楼阁金碧辉煌,整个画面繁而不乱,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二、壁画

塔尔寺的壁画,遍布于内殿高大的墙壁上,重彩工笔,描绘精致,富有装饰效果和浓厚的印、藏风格。这些绘画每隔一定时间就加以刷新添色,所以,游人观看时依然鲜艳,清晰醒目,一饱眼福。

塔尔寺壁画的基本色是红、黄、蓝三种,兼用绿、白多色,色彩丰富、艳丽。而用色更为鲜美、明快,多采用对比的手法,冷、暖色交替使用,层次分明。在用冷、暖色表现人物的性格,则是该寺壁画特点之一。姿态和善安祥的用暖色调;性格凶狠狰狞的用冷色调,这就强烈地突出了主题,获得一种明艳醒目、富丽堂皇的效果,给观众极为深刻的印象,不愧为塔尔寺艺术的“一绝”。

塔尔寺是一座佛教古刹,那浓厚的宗教意识像一根红线,贯穿着每幅画的主题,反映着善恶宿命论观点。画的本身是寓言形式,很多是佛教经典的插图,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