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

九年级语文知识点第二单元第一部分:文学常识本单元的文学常识主要涉及古代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

1. 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可以分为诗、词、曲、赋、话本、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其中,古代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古代文言词是乐府体和民间词两种形式;古代曲则是以曲调和舞蹈为基础的歌曲形式;古代赋是一种描述和描写的文学形式;话本则是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而小说则是古代长篇故事性的文学作品。

2. 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主要有先秦时期、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等。

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如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宋代的《红楼梦》和元代的《西游记》等。

3. 三大国学经典中国古代的国学经典有三部,分别是《诗经》、《论语》和《史记》,这三部经典涵盖了古代文学、思想、史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二部分:语言文字本单元的语言文字部分主要涉及汉字、词语和古代汉语的相关知识。

汉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字系统,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单元的相关知识点。

1. 汉字的演变与构造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来,它的形体和构造都有一定的规律。

汉字的演变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不同的阶段,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字体特点。

汉字的构造主要由形旁、声旁和义旁组成,这些构造元素形成了不同汉字的意义和读音。

2. 词语的运用和理解词语是汉字的基本组合形式,是表达意思的单位。

在阅读理解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生字词,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对于成语和俗语,要了解其背后的典故和文化内涵;对于词语搭配和用法,要注意常见的固定搭配和常用的词义。

3. 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时期的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2024年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3.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核心素养】1.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重难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冀中的地道战》A.本文从冀中地道战产生的原因、作用、地道的式样结构及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顽强斗志。

B.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将相和》A.本文主题本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B.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A.本文主题本文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依次讲述了人、鸵鸟、猎豹、游隼、声音、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这些事物的速度,且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让我们在了解科学的同时,激发了我们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B.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4)《“诺曼底号”遇难记》,“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重点分析哈尔威船长的言行和船上其他人作对比,感受他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英勇无畏、尽职尽责、舍己救人、镇定自若的崇高品质。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2024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通用13篇)

2024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通用13篇)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厂家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小熊、松鼠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指名读课题(二)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大枫叶,难读的句子划一划“……”二、学习生字词1、出示4个句子①生自由读②指名读读③评一评2、找课文中的生字,圈一圈,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①4人小组讨论②派代表把自己的方法汇报一下③其他同学边说边举字卡3、小朋友记生字的办法太棒了,下面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大家,做一个游戏,这儿有一棵神奇的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摘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可以乘上去师的.纸船(点名读,逐字练习)三、感知课文1、现在老师就是小松鼠了,如果把这只纸船送给小熊,小熊肯定会(乐坏了)大家一起齐读第3自然段①齐读第3自然段②拿出小熊图片,看看小熊是怎样的表情?(很快乐)③带着快乐的语气读一读④师简笔画2、大家看,松鼠又是什么表情?(也是快乐的)朗读第5自然段3、刚才送去祝福的小朋友乐坏了,收到祝福的小朋友也乐坏了,这纸船和风筝给他们带去了快乐,我们一起朗读(1——6段,配上音乐)4、是呀!纸船和风筝让他俩成了好朋友,当他们沉浸在快乐之中时,快乐没有了,可是有一天……(师范读)5、小朋友,你想像老师这样读一读吗?边读边体会,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读)6、学生反馈7、出示“漂流”“漂荡”这两个词语贴在哪儿合适呢?指生贴一贴,说为什么?①风筝有风才会飘荡②纸船有水才会漂流③有感情地读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④撕掉这两个词语,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读读第7段,想想他们是怎样的心情(难过的心情)8、小朋友,这些难过的心情已经体会得很好了,你读到哪儿心里很受感动呢?(自由选择段落读)9、指生读读,适当表扬10、师读1-6段,生读后半部分11、小朋友都为他们的故事高兴着、感动着,特别是最后一段,老题也深受感动,读一读12、松鼠把一只只纸船放在小溪里,心里都会默默地给小熊说一句话,它会说些什么呢?四、结束还有许多小朋友想把心里的话说给大家听,我们下节课再来体会这种美好的感受吧!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重点归纳总复习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重点归纳总复习

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一、课文知识点: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述了豆荚成熟裂开后,五粒豆飞到广阔世界中所经历的不同生活。

重点描写第五粒豆的神奇经历,它落进顶楼窗子下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慢慢发芽、开花,带给病床上的小女孩生机和活力。

赞扬了第五粒豌豆,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积极努力地创造价值。

2.课文重点:(1)本文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2)文中第一粒豌豆想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第二粒豌豆想要飞进太阳里,最后一粒豌豆落到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

能看出第一粒豌豆和第二粒豌豆自高自大,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满足现状,最后一粒豌豆随遇而安,为住在顶楼里的小姑娘带来快乐。

(3)五粒豌豆的结果是:第一、三、四粒豌豆粒豌豆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落到了水沟里,第五粒豌豆开出了粉红色的豌豆花。

(4)豆荚里一共有五粒豌豆,其中第五粒豆最了不起,因为它让生病的小女孩看到了希望,恢复了健康。

从中我明白了平凡的人生也能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3.课后习题:第三题: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人就慢慢好了呢?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因为在豌豆发芽、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无限愉悦、生机和活力,小女孩在豌豆顽强生长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主题中心:本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受此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使其能够在夜间安全飞行。

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2.课文重点:(1)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火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2)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雷达天线就像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3)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复习课。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第二单元中的生字词、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点。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第二单元生字词的掌握,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2. 复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梳理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增强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4.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记忆与运用。

2. 课文主题的理解与分析。

3. 语文知识点的梳理与总结。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2. 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

3.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与目标。

b. 学生齐读第二单元的标题,回顾单元主题。

2. 生字词复习(15分钟)a.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b. 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c. 老师讲解重点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课文内容复习(2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顾课文主题。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c.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4. 语文园地复习(15分钟)a. 老师梳理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讲解重点。

b.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c.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收获。

5. 课堂小结(5分钟)a. 老师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

b. 学生谈收获与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第二单元复习课2. 生字词3. 课文内容4. 语文园地5.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抄写第二单元的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回顾课文内容,用思维导图梳理课文主题。

3. 完成语文园地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中职 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

中职 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

中职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禹- 特点:奴隶社会,使用青铜器- 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汤- 特点:使用象形文字,发展商业贸易- 周朝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 建立者:周武王- 特点:分为西周和东周,封建制度的典型代表- 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建立者:秦始皇- 特点:统一六国,开创封建帝国- 汉朝 (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建立者:刘邦- 特点:实行中央集权,开创了科举制度- 魏晋南北朝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特点:中国分裂成多个王朝,政治动荡不安定- 隋朝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建立者:杨坚- 特点:统一北方,修建了大运河- 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建立者:李渊- 特点: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开放对外交往- 宋朝 (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建立者:赵匡胤- 特点:南宋和北宋,科技文化发达- 元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建立者:成吉思汗- 特点: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王朝- 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建立者:朱元璋- 特点:大航海时代,万里长城修建- 清朝 (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建立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特点:满族建立的中国王朝,闭关锁国2.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农业革命 (公元前8000年-公元前4000年)- 特点:人类从狩猎采集生活方式转变为农业生活方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 (公元前221年)- 特点: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开创了封建帝国-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特点:毛泽东发动的运动,导致社会动荡和文化破坏- 五四运动 (1919年)- 特点: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 特点:中国与日本的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辛亥革命 (1911年)- 特点: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先例- 丝绸之路的开通 (公元前206年)- 特点:中国和欧亚大陆的贸易和文化交流3.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孔子 (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特点: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倡仁爱和道德修养- 孙中山 (1866年-1925年)- 特点: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毛泽东 (1893年-1976年)- 特点:中共创始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领导人- 刘备 (161年-223年)- 特点: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创始人,仁德之君- 玄奘 (602年-664年)- 特点:唐朝时期的高僧,西行取经的主要人物以上是中国历史第二单元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复习并掌握相关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知识小结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本文将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理解知识。

一、小细节积累1.地理知识:–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地理位置及主要自然地理特点。

–天气预报:学会听懂简单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的含义。

2.历史知识:–秦始皇:认识秦始皇及他的统一战争。

–兵马俑:了解秦始皇陵的壶宝和兵马俑。

二、学习要点重点梳理1.地理知识:–中国地图:掌握中国地图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等基础知识。

–气象图:初步了解气象图的绘制和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历史知识:–秦始皇统一:理解秦始皇如何统一六国。

–兵马俑保存:认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保存方法。

三、学习方法建议1.地理学习:–多看地图、多练习判断方位,加深对地理地形的认识。

–多观察天气现象,了解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知识。

2.历史学习:–多阅读历史故事,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考古资料:了解考古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如何保护历史文物。

四、知识拓展1.地理拓展:–探讨中国各地的地理特点和自然资源。

–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础概念。

2.历史拓展:–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学习其他历史知识。

–了解其他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流历史。

五、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对中国地理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希望同学们在复习时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实践,积极拓展知识面,做到知识应用灵活多样。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知识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祝学生们学业进步,取得好成绩!。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一、课文复习本单元的课文包括《星星和月亮》、《爱护小动物》、《植物的哥哥》、《邮差叔叔的500件事》。

这些课文围绕着自然界的万物展开,给予孩子们一些关于动植物和自然界的基础常识。

在复习这些课文时,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复习内容:1. 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了解每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可以通过预习教材中的课文标题、辅助图片以及课文等来帮助复习记忆。

在复习时,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回顾故事情节。

2. 生词和词语概念复习每篇课文时,要注意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概念。

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生词,可以通过配有图片和实物的教具来进行词汇教学。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孩子们巩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应用。

3. 理解课文的主题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可以带领孩子们回顾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段落和描写,从而理解课文的主题。

在复习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关于课文主题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语言知识复习1. 词汇对于每篇课文中的重要词汇进行复习,可以帮助孩子们巩固词汇记忆。

可以通过配有图片和例句的词卡来进行复习,同时可以设计词汇拼写和词义辨析的练习题,提高孩子们的词汇运用能力。

2. 语法复习各种语法现象,如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句子成分等等,可以通过例句分析和填空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语法游戏和小测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写作训练通过复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点,引导孩子们进行写作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写作题目,要求孩子们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写作技巧来完成作文。

同时,可以给予孩子们写作指导和修改意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听力训练通过听课文朗读和听录音等方式进行听力训练,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听力题目,要求孩子们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培养他们的听力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注意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训练,避免给他们过大的压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复习课。

教材中的章节和详细内容包括:1.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等;2. 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进位和退位的处理;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小数点的位置处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小数点的位置处理;2. 教学重点:小数的认识和运算方法,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价格标签,如商品的价格,找出小数点,并读出小数。

2. 小数的认识:复习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等知识,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小数的认识。

3. 小数的比较:复习小数的比较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5.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复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6. 实际问题解决: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小数的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填空题:小数的读写、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数位;(2)选择题: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3)计算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应用题: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31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共31张ppt)

如: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
首先明确题目的表层含义是“对母亲的怀念”,其次再回答深层 含义“生命的意义”,回答深层含义时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或作者 的情感进行分析。
①表层含义:母亲是秋天病逝的,故事发生的季节在秋天。② 深层含义:“秋天”象征“我”不幸的遭遇及黯淡的心情,同 时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标题的作用: 1、先看标题本义——内容 :①表明写作对象
②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2、再看深层含义:结构:①贯穿全文线索 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主旨:提示(点明)主旨
人物: ①表明人物……性格 ②表明作者情感态度
修辞:①比喻②一语双关③拟人
3、分析效果:生动形象,发人深思,引起兴趣
拟写标题
1、从文章线索入手 2、从文章主题入手 3、从主要情节入手 4、从主要事件入手
如何分析文章人物(或作者)的情感变化?
考点 链接
(1)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 (2)根据人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 (3)联系作品主旨,把握情感态度。
(4)抓住景物特征,体会情感态度。
1.“红莲”和“荷叶”各象征着什么? 红莲象征孩子,荷叶象征母亲。 2.选文围绕着荷叶写出了作者的情绪变化,请在下面横线处 填上恰当的词语。 烦闷—— 不适意 —— 不宁的心绪散尽 ——深深地受 了感动
(1)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体谅及对儿子 的担心,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2)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因为“我”愿意去看菊花而高 兴得不知所措。
重要考点:理解关键词语
3、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词句本身的含义(表层意思)。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在文中的字 面义和指代义。 2.分析词句的特殊含义(深层意思)。结合文章主题、作者情感等进行 分析,注意一些常见词语在文中所派生的新义、特殊或者隐含的深意, 如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色彩义等。 4、概括文言文故事内容 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合并关键句段。 2.延展文章标题。 3.串联写人记事的基本要素(时+地+人+事)。

第二单元 整理与复习 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整理与复习  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板块一:课文回顾5、《搭石》(刘章)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6、《将相和》(司马迁,选自《史记》,《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将”是指(廉颇),“相”是指(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是一篇介绍事物速度的(说明文),题目先提出问题“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然后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先后讲了八种事物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光)的速度,表明了自然万物的神奇,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8、《冀中的地道战》(周而复)这篇课文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地道如何方便人民生活生产、如何对付和抵御敌人的“扫荡”、地道里人如何了解地面的情况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冀中地道战作了高度评价,热情颂扬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1.听写词语汛期山洪暴发间隔唯独懒惰平稳保持平衡协调美感示意家常假如联结访友脱鞋挽裤召集大臣商议解决称赞商量允诺典礼得罪胆怯示弱进宫献出拒绝职位承诺摘抄死罪荆条猎豹冠军陆地俯冲搭乘火箭赤道喷气一枚转圈一束侵略修筑粉碎领导打击坚持游击妨碍隐蔽陷坑拐弯迷惑碉堡任丘吆喝无穷无尽不计其数同心协力无价之宝完好无缺理所当然难以置信2.认读词语山洪谴责懒惰协调称赞强迫隆重典礼毒辣粉碎承诺欺骗渑池抵御推辞侮辱擅长击缶孑口吆喝削弱战袍荆条鸵鸟猎豹摆脱浩瀚扫荡荆棘岔道奇迹堡垒3.易错读音(lǎn duò)汛.期(xùn)间.隔(jiàn)懒惰..协.调(xié)蔺.相如(lìn)平衡.(héng)人影绰.绰(chuò)推辞.(cí)得罪.(zuì)勉强.(qiǎng)擅.长(shàn)允诺.(nuò)(dǐyù)划.归(huà)渑.池(miǎn)抵御..廉.颇(lián)侮.辱(wǔ)擅.长(shàn)击缶.(fǒu)战袍.(páo)上卿.(qīng)输赢.(yíng)冠.军(ɡuàn)浩瀚.(hàn)一束.(shù)赤.道(chì)侵.略(qīn)碉堡(diāo bǎo)堡垒.(lěi)陷.坑(xiàn)..(rén qiū)搁.东西(gē)吆.喝(yāo)任丘..板块三:字词句运用5.近义词唯独—唯有大概—大致保持—维持协调—调和谴责—指责懒惰—懒怠平整—整齐允诺—承诺机智—机敏称赞—称颂削弱—减弱理亏—理屈抵御—抵挡商议—商讨希望—盼望奋力—努力传播—散播摆脱—解脱警戒—警备迷惑—困惑封锁—封闭坚强—顽强妨碍—阻碍毒辣—恶毒理所当然——理所应当完璧归赵——物归原主难以置信——难以相信不计其数——数不胜数6.反义词谴责—赞扬轻快—沉重平稳—失衡懒惰—勤劳勇敢—胆怯进攻—撤退拒绝—答应削弱—增强推辞—应允希望—失望浩瀚—渺小轻易—困难静止—运动隐蔽—显眼广阔—狭窄毒辣—仁慈不计其数——屈指可数协调有序——杂乱无章理直气壮——理屈词穷无价之宝——一文不值难以置信——深信不疑理所当然——岂有此理7.词语解释【谴责】责备;严正申诉。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知识点精品素材小学考点总结归纳整理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知识点精品素材小学考点总结归纳整理

(年轻)的公子
(天造地设)的家当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嫉贤妒能)的周瑜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聪明勇敢)的石猴
(无所畏惧)的武松 (仪表堂堂)的贾宝玉
(自言自语)地说 (慢慢)地落下
(紧紧)地揪住
(狠命)地摔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
九、特殊词语
“天×地×”式词语:
天造地设 天长地久 天时地利 天经地义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 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十三、句子运用 1.这时候天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改为陈述句)
2.就血泊里用双手来提,哪里提得动!(改为陈述句)
造化——福分 家当——家产
顽劣——顽皮
六、反义词
私自——公开 顽劣——乖巧
酥软——僵硬
七、成语
神机妙算 神通广大 喜不自胜 抓耳挠腮 天造地设 请勿自误
拱伏无违 序齿排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八、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光滑)的大青石 (铁棒似)的虎尾
(铁锤般)的拳头 (顽劣)的猴子
(破烂)的山神庙 (官府)的榜文
“日×月×”式词语:
日精月华 日积月累 日新月异 日升月落
形容人物智慧的词语: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料事如神
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
抓耳挠腮 拳打脚踢 口是心非 手忙脚乱
十、量词 一(家)酒店 一(双)筷子
一(面)旗 一(碗)酒
三(斤)牛肉 十(条)性命 一(片)好心 一(阵)狂风 一(个)石猴 一(截)哨棒 一(行)大字 一(座)铁索桥 一(块)玉 十一、精彩文句 比喻句: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排比句: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 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夸张句: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反问句: (1)何不拜我为王? (2)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 十二、仿写造句 1.一万多名弓独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

第二单元单元复习要点一、复习课文1.《搭石》描写了作者家乡的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体现出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的情感,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德。

2.《将相和》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依次介绍了人、鸵鸟、猎豹、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及光的速度,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二、背诵、默写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宋]岳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三、词语听写汛期挽留懒惰平衡协调绰号保持召集大臣商议贡献划归承诺胆怯鸵鸟冠军属于拒绝俯冲喷气浩瀚赤诚火箭四、形近字组词{汛(防汛)讯(讯息) {挽(挽回)晚(晚上) {协(协助)胁(威胁){议(议论)仪(仪表) {抄(抄写)吵(吵闹) {臣(忠臣)巨(巨大){罪(罪犯)置(放置) {浩(浩大)皓(皓月) {枚(不胜枚举)败(失败)五、多音字组词间{ji ān (中间)ji àn (间接) 相{xi ān ɡ(相互)xi àn ɡ(宰相)强{qi án ɡ(强盛)qi ǎn ɡ(强迫) 划{ℎu á(划破)ℎu à(计划)冠{ɡu ān (衣冠)ɡu àn (冠军)六、近义词保持——维持 谴责——斥责协调——调和 商议——商讨允诺——承诺 隆重——庄重抵御——抵挡 居然——竟然轻易——轻松 奋力——奋勇难以置信——不可思议理所当然——理所应当七、反义词懒惰——勤劳 美好——丑恶轻快——笨重 谴责——赞许胆怯——勇敢抵御——进攻削弱——增强静止——运动轻易——艰难希望——绝望继续——中断理直气壮——理屈词穷八、成语理所当然无价之宝理直气壮完璧归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负荆请罪同心协力呼啸而过难以置信九、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嗒嗒)的声音(轻快)的音乐(平整方正)的石头 (隆重)的典礼(浩瀚)的太空(惊人)的速度(热情)地迎接(奋力)地奔跑(理直气壮)地说十、特殊词语AABB式:大大方方客客气气ABCC式:野心勃勃风尘仆仆波光粼粼含有“理”字的成语:理所当然理屈词穷理直气壮据理力争形容团结一致的成语: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十一、量词一(排)石头几(句)家常话一(道)风景一(件)宝物一(封)信十五(座)城一(张)嘴巴一(枚)火箭一(束)光柱十二、精彩文句1.反问句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2.富有情感的句子(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一、知识回顾本单元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 数字的认识:研究了0-100之间的数字的读写和认识。

2. 数字大小的比较:研究了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

3. 数的组成:研究了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两个数字组合起来成为一个两位数。

4. 数量的表示:研究了使用图形、实物和手指来表示数量,能够用不同方式表达相同的数字。

5. 数的前后关系:研究了通过观察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来判断数字的前后关系。

6. 数字的顺序排列:研究了将一组数字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二、常见问题解答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常见问题,下面是解答:1. 如何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答: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例如,若要比较23和45的大小,我们可以写成23 < 45,表示23小于45。

2. 如何表示一个两位数?答:一个两位数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

例如,42是一个两位数,其中4为十位数,2为个位数。

3. 数字的顺序排列有什么规律?答:数字可以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如果我们要将3、9、5、1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列,结果为1、3、5、9。

三、研究收获在本单元的研究中,我们掌握了以下几点重要知识:1. 数字的读写和认识,包括0-100之间的数字。

2. 数字大小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3. 数的组成和表示,理解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能够将两个数字组合成一个两位数。

4. 数量的表示,通过使用图形、实物和手指等方式表达数量。

5. 数的前后关系,通过观察数字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数字的前后关系。

6. 数字的顺序排列,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我们要继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通过练和巩固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课后练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1. 用大于、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下面的数字大小关系:- 42 _____ 49- 73 _____ 68- 56 _____ 562. 用图形、实物或手指来表示下面的数字:- 27- 15- 343. 将下面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9、3、7、2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以上练,并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要点一、课文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着传统文化和节日展开,通过讲述有关传统文化和节日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重点词语解析1.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2.节日:每年定期庆祝的有特殊用途的日子3.文明礼仪:指社会风气、道德风尚和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行为规范4.民俗:指流传在民间的风俗、习俗、传说和传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套固定且有特色的行为规范5.传承:继承前人的传统文化遗产,使之在后代流传发展三、知识要点总结1.了解重要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认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3.掌握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规范4.理解民俗文化的特点和意义5.引导学生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教学建议1.通过有趣的故事、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和节日的内涵2.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和节日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鼓励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老师要以身作则,注重文明礼仪,为学生树立榜样五、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和节日,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2.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和节日的创作活动,如写对联、绘制传统图案等3.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如参观博物馆、文化节日、传统表演等六、总结回顾本单元通过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和节日,旨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珍惜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传承责任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要点的详绵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复习第二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对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法规则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二、教学重点•复习第二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复习第二单元的语法结构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1.复习第二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单词:apple, banana, cat, dog, egg, fish, …–短语: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play football, …2.复习第二单元的语法结构和用法–一般现在时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及用法–句型转换:交换句型、选择句型、划线提问等–四会动词的用法:can, want, like, have,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利用角色扮演、问答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对话训练: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如讨论喜欢的食物、动物等主题四、教学方法1.复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对第二单元的知识进行预习,并准备相关问题以便讨论。

2.教师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复习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讲解相关语法和词汇。

3.个人练习:要求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问答、讨论等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资源•教材:第二单元课本、练习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游戏卡片:用于进行角色扮演和问答等口语练习六、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回顾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2.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二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通过游戏卡片的形式进行互动练习。

3.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4.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和填空题。

5.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口语练习,练习对话,讨论喜欢的食物、动物等主题。

第二单元核心考点复习梳理(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核心考点复习梳理(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核心考点复习梳理一、易错读音豌.豆(w ān ) 僵.硬(ji āng ) 窗框.(ku àng )青苔.(t ái ) 洋溢.(y ì) 裂缝.(f èng) 挣.钱(zh èng)柔嫩.(n èn) 水笕.(ji ǎn) 即.使(j í) 障.碍(zh àng )系.鞋带(j ì) 联系.(x ì) 系.绳子(j ì)蝙.蝠(bi ān )苍蝇.(ying ) 荧.光屏.(y íng )(p íng ) 证.明(zh èng )潜.入深海(qi án )依赖.(l ài ) 船舶.(b ó) 历程.(ch éng ) 躲避.(b ì) 震撼.(h àn ) 屋檐.(y án ) 家雀.儿(qi ǎo )麻雀.(qu è) 气氛.(f ēn ) 抬杠.(g àng ) 斑斓.(l án)二、多音字系(j ì)(系紧)(系绳子) (x ì) (联系)(关系)雀(qi ǎo )(家雀儿)(雀盲眼)(qu è)(麻雀)(鸦雀无声)三、重点生字豌豆 按照 暖洋洋 舒适 黑暗 恐怕 僵硬 丰满 等待 强壮虚弱 耐心 愉快 兴奋 曾经 水沟 洋溢 感激 玩具枪 探头蚊子 弄清 即使 灵巧 科学家 横七竖八 绳子苍蝇 证明 反复 研究 雷达 显示 驾驶员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百亿 腾云驾雾 幻想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物质 哲学 任何 创造 改善四、易错字辨析豌(豌豆) 碗(碗筷) 恐(恐怕) 巩(巩固)僵(僵硬) 疆(边疆) 即(立即) 既(既然)科(学科) 料(材料) 竖(竖立) 坚(坚持)蝇(蚊蝇) 绳(长绳) 枪(手枪) 抢(争抢)荧(荧幕) 萤(萤火虫) 驾(驾驶) 架(打架)纪(纪念) 记(日记) 忆(回忆) 亿(亿万)五、近义词研究一探究 改善一改进 震撼一震动按照一依照 幻想一梦想 依赖一依靠丰满一饱满敏锐一灵敏横七竖八一东倒西歪六、反义词虚弱一强壮暖和一寒冷黑暗一光明轻盈一笨重僵硬一灵活盛开一凋零敏锐一迟钝出乎意料一不出所料七、重点词语积累。

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要点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要点一、复习课文: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1)“天然水塔”指的是(山上源源不断流出的泉水。

)(2)根据课文,写出泉水的流经过程:石缝-----流进 (山腰的水池)----- 流过 (山间的平地)------流到(山坡的果园里)-------穿过 (静静的山谷)―― 山下(3)泉水的特点:多、清、甜、美。

泉水精神:一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4)仿照课文写话:泉水流到田地里,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

泉水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长得更高更壮。

”2、“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意思是什么?(课本笔记)仿照课文写话:(参考日志)3、为什么妈妈说萨沙是“勇敢的孩子”?(或为什么“我”要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答:因为萨沙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植物,因为他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所以妈妈说他是“勇敢的孩子”。

4、卡罗尔和爸爸是怎么得到小猫的?(登广告)通过卡罗尔和伯洛的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就能得到真诚地回报。

)二、背诵、背写:1、背诵第5课。

课本26页“我知道”:(1)语文二年级第二单元知识要点: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是:“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三月是学雷锋月。

(2)背诵雷锋语录一两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2、背诵第6课。

3、上下结构相同的字:多、吕、昌、炎、圭左右结构相同的字:双、朋、羽、林、从、弱、棘品字结构相同的字:品、晶、众、森、磊、鑫、淼3、背写37页“读读背背”及拓展的有关助人为乐的谚语:(默写错字加粗)(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5)助人为快乐之本。

(6)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总结

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
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复内容,以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部分:知识概述
- 第二单元主题:物质的性质
- 知识点包括:
- 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量
- 物质的可燃性和可溶性
- 物体的大小和体积
第二部分:重点内容复
1. 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质量
- 形状:物体可以有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长方形等。

- 颜色:物体可以有不同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 质量: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单位是克。

2. 物质的可燃性和可溶性
- 可燃性:某些物质可以燃烧,如纸、木头等。

而一些物质不
容易燃烧,如水、金属等。

- 可溶性:某些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如盐、糖等。

而一些物
质不容易溶解,如沙子、石头等。

3. 物体的大小和体积
- 大小:物体可以有不同的大小,比如小石头、大山等。

- 体积: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来测量,单位可以是升或立方厘米。

第三部分:知识巩固与练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些活动和练建议:
1. 观察家庭中的物体,写下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质量。

2. 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物质的可燃性和可溶性。

3. 使用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比较它们的大小。

结束语
通过对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复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物质的性质相关知识。

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观察,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 注意:本文档根据最新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编写,如需确认,请参考教材本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 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 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 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 ( )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 成灰色。
本单元告诉我们要: 仔细观察,反复观察,多角度观 察、认真思考,总结论证。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有了 周密的思考或计划。 北宋画家文与可 近义词:心中有数。 反义词: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蟋蟀的住宅》是19世纪(法)国
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 观察笔记《昆虫记》,文中采用大 量的(拟人)写法,如(“专 家”)、(“主人”)(“大厅”) (“卧室”)(“弹琴”)(“歌 唱”)(“修理”)(“休息”)。
随遇而安:不论环境如何,都感到 满足。 造句:随遇而安---在文段中找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具 体语句。(他常常…..直到卧室.)



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相接近。 与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画杨桃》一样, 告诉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 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因为。
2、宋代诗人陆游写的《游山西村》一
《爬山虎的脚》作者是叶圣陶,还学 过他写的《荷花》,他写了我国第 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 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 角(形状)。细丝跟新叶叶子一样, 也是嫩红的(颜色)。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作的补充。
读准字音:触着墙(zháo) 重叠 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 1、爬山虎的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 朝下? 2、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 有重叠起来的”? 3、阅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 句子写出了叶子的颜色?哪些句子写出 了叶子的形态?哪些句子写了人的感受 受?
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站在山外,看全貌) 你碰到过这样的这样的情况吗?
如《画杨桃》、下棋等
◆《游山西村》
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译: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酒浑浊不清,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丰收年景有丰盛的佳肴款待客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 山峦重重,水路弯弯,正怀疑无路可走, 柳暗花明又一村。 突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又一个
昨天下午,李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
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踏破铁鞋 无觅处”时,妈妈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 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岸花明又一村”,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3)人们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 林壁》中的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 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俗话说:“当局者迷”。说明这个道理的诗句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叙述
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 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魏格纳获得成功的几个因素:(仔 细的观察)、(认真的思考)、 (反复论证)。
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 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 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 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 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 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 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 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 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 大的工程了。 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 )------( ) ( )------( )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凤仙(展奇葩),
八月丹桂(满枝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月水仙(供上案),
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本组课文讲的是观察和发现方面 的事,我们看到了(枝状)的爬 山虎的脚,(景色秀丽)的庐山。 (民风淳朴)的山西村。(清洁、 干燥、卫生)的蟋蟀的住宅。认 识了(性格豪放)的魏格纳, (胸有成竹)的文与可。真是受 益匪浅。
题西林壁中题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题目的意思是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 诗。 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还有作品《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 本诗中看的角度有:横、侧、远、 近、俯视、仰视等。 庐山位于江西省。

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
安静——( ) 简朴——( ) 简单——( ) 2.这段话是按从( )到( )的顺序写的。 3.我们只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 为( )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 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 ),很( ),还很 ( )。 我觉得蟋蟀真( )!
品悟句子;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 台上弹琴。 感受到了昆虫学家对蟋蟀的特殊感情。 本文蟋蟀住宅的特点: 一、选址。 二、外部情况-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三、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精心建造住宅,从三方面写:动工时间、怎样挖 掘,不断修整。

称蟋蟀的住宅为“伟大的工程” 是因为,蟋蟀整个身躯是那么的 柔弱,用来挖掘洞穴的工具仅仅 是它那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 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 土、铺土、修正等工程相比,这 是多么大的反差啊!所以不能不 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诗中,千古流传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 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陷入困境, 似乎已经没有希望,忽然绝处逢生,出 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山西村:村庄名,在今浙江绍兴。 腊酒:腊月酿的酒。 豚:猪 疑:怀疑
《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
(叶圣陶),课文第4自然段 中,作者通过(触)、 (变)、(巴)、(拉)、 (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 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解析:该诗不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
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 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或者说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效果 也不相同)
《题西林壁》是(宋)朝诗人 (苏轼)游庐山是题在西林寺墙 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 (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 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 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 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 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 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村庄出现在眼前
(该诗生动地描绘了
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 气象 和 乡间的风光习俗,前两句刻画了农民淳 朴、好客的品性,后两句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 要灰心,总会有新的契机出现。表现了 诗人对 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游山西村》是(宋)朝诗人(陆游)写
的,诗人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 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民欢悦 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 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格,一个 (“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 所有的盛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明又一村”一句中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 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 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然绝处逢生, 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 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要读出韵味,有抑扬顿挫之感。
《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译:正面看是山岭,侧面看则是高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的位置看,面貌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因为观看的人就在庐山之中。
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 2、从红色的句子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观察很 ( ),描写得很( )。 3、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 写的。 一、形状,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二、动作,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三、颜色,我是从( )等词语感受到的。 4、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 用“ ”划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