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法生产优质食用乙醇21页PPT

合集下载

酒精生产工艺学课件

酒精生产工艺学课件

酒精生产工艺学课件1. 引言酒精,或称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

它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和能源等领域。

酒精的生产有多种方法,本课件将介绍酒精的生产工艺和相关技术。

2. 酒精的生产工艺酒精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发酵法和合成法。

2.1 发酵法发酵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碳源(如糖类)转化为酒精的方法。

常用的发酵法包括淀粉发酵、糖化发酵和蔗糖发酵等。

•淀粉发酵:以淀粉为原料,通过淀粉酶的作用将淀粉分解为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糖类,然后经过发酵反应生成酒精。

•糖化发酵:以糖类为原料,直接进行发酵反应生成酒精。

•蔗糖发酵:以蔗糖为原料,经过发酵反应生成酒精。

2.2 合成法合成法是一种从石油中提取酒精的方法。

酒精合成主要采用乙炔合成和乙醛合成两种方法。

•乙炔合成:通过乙炔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酒精。

•乙醛合成:通过乙炔先生成乙醛,然后经过还原反应生成酒精。

3. 酒精生产的主要工艺步骤酒精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发酵、蒸馏和精馏等步骤。

3.1 原料处理根据选择的原料类型,进行原料的处理。

如果使用淀粉类物质作为原料,则需要经过糖化步骤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如果使用蔗糖作为原料,则直接进行后续步骤。

3.2 发酵将处理好的原料与选定的发酵菌种一起放入发酵罐中,在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中,发酵菌会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3.3 蒸馏将发酵产生的发酵液经过蒸馏过程,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和水。

蒸馏是基于酒精和水的不同沸点进行分离的。

3.4 精馏精馏是对蒸馏产生的酒精进行进一步提纯的过程。

通常使用塔板或回流设备进行精馏操作,将酒精和其他杂质进行分离。

4. 酒精生产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酒精生产涉及到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包括: - pH调节技术:通过调节发酵液的酸碱度,控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温度控制技术:保持发酵过程中的适宜温度,影响发酵菌的活性和产量。

- 氧气供应技术:提供发酵过程中所需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酒精提纯ppt课件

酒精提纯ppt课件

精馏有的结果可以得到各种 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酒精 (医药酒精或精馏酒精), 所用的设备称为精馏设备。
精馏设备除了精馏塔以外,还要视其产品质量 要求,安装排醛塔(也称分馏塔)或甲醇塔等。
四、总结提高
蒸馏分离 的目的和依据
• 目的: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提取或回收有用组分 • 依据: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的差异
组分C,此挟带剂C与原溶液中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新的恒沸物(AC或ABC),新的 恒沸物的沸点比纯组分B(或A)或原恒沸物(AB)的沸点低得多,使溶液变成“恒 沸物—纯组分”的精馏,其相对挥发度大而易于分离。例如:
乙醇-水恒沸物+苯(挟带剂)→乙醇-水-苯三元恒沸物+纯乙醇
A+B(AB)+C→(ABC)+A
醪送入糖化锅
糖化
糖化的目的是将淀粉水解成可发酵性糖。 糖化的基本工艺流程:
蒸煮醪冷却至糖化温度→ 加糖化剂使蒸煮醪化液→ 淀粉糖化 → 物料巴氏灭菌 → 糖化醪冷却到发酵
温度→ 用泵将醪液送往发酵或酒母车间
发酵
酒精发酵的目的是可发酵性糖在酵母菌的作用 下,转变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获得酒精产品。
蒸馏
用普通精馏难以分离的物系必须采用特殊精馏的方法分离。特殊精 馏的基本原理是:在双组分溶液中加入第三组分,以改变原双组
分物系的非理想性或提高其相对挥发度 不同,又可分为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
而实现分离。根据第三组分所起作用的
恒沸精馏
(1)三组分恒沸精馏 在A、B双组分恒沸溶液或相对挥发度很小的双组分溶液中加入称为挟带剂的第三
• 平衡线离对角线越远, 挥发性差异越大,物系 越易分离。
7.2.2 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1. 挥发度

第四章酒精发酵.pptx

第四章酒精发酵.pptx
第四章 酒精发酵
第四章 酒精发酵
• 一、酒精发酵原料 • 二、与酒清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 三、酒精发酵生化机制 • 四、酒精发酵工艺 • 五、酒精蒸馏与精馏
一、酒精发酵原料
(一)淀粉质原料 淀粉质原料是生产酒精的主要原
料。我国发酵酒精的80%是用淀粉质 原料生产的,其中以甘薯干等薯类 为原料的约占45%,玉米等谷物为原 料的约占35%。
(二)糖质原料
• 甜高粱是一种高秆作物,起源于美国。其
秆中含糖分10%~12%,所结的高粱米富含 淀粉,均可用于发酵酒精,是具有潜在发 展前途的糖质原料。
• 糖质原料生产酒精工序简单,成本比较低,
是酒精发酵的理想原料,只是制糖和其他 发酵工业也都需要糖质原料,能用到酒精 生产上的不太多,特别是我国糖质原料用 于酒精生产较为有限。
和甜高梁等。
• 糖蜜又称废糖蜜,它是干蔗或甜菜糖
厂制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副产物,分别 称为甘蔗糖蜜和甜菜糖蜜,其产量分别 为加工甘蔗和甜菜间的30%左右和3.5%~ 5%。糖蜜含糖量较高,一级甘蔗糖蜜含 糖分50%以上,甜菜糖蜜含糖量50%左右, 所含主要成分为蔗糖。
(二)糖质原料
• 甘蔗是一种良好的制糖原料。20世纪70
(一)糖化菌
• 能产生淀粉酶类水解淀粉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但
它们不是都能作为糖化菌用于生产糖化曲,在实 际生产中主要用的是曲霉和根霉。
• 历史上曾用过的曲霉包括黑曲霉、白曲霉、黄曲
霉、米曲霉等,黑曲霉群中以宇佐美氏曲霉 (Aspergillus usamii)、泡盛曲霉(Asp.awamori)和 甘薯曲霉(Asp.batatae)应用最广。白曲霉以河内 白曲霉、轻研二号最为著名。酒精和白酒生产中, 不断更新菌种,是改进生产、提高淀粉利用率的 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糖化菌种经历了从米曲霉 到黄曲霉,进而发展到用黑曲霉的过程

酒精发酵与酿酒概述PPT教学课件

酒精发酵与酿酒概述PPT教学课件
▪ 常用糖化菌:曲霉、根霉、毛霉等。 ▪ 另:细菌和毛霉也可发酵产酒精。
2020/10/16
5
(二)酒精发酵微生物
▪ 许多微生物都能利用已糖化进行酒精发酵,但 在实际生产中用于酒精发酵的几乎全是酒精酵 母,俗称酒母。
▪ 淀粉质原料:常用啤酒酵母。
▪ 糖质原料:除啤酒酵母外,还有粟酒裂殖酵母、 克鲁维酵母等 。
2020/10/16
2
▪ 1.薯类原料 薯类原料包括甘薯、木薯和 马铃薯等
▪ 甘薯干及鲜甘薯是一种良好的酒精生产 原料,为我国大多数工厂所采用,是我 国生产酒精的主要薯类原料。
▪ 2.谷物原料(粮食原料)
▪ 谷物原料包括玉米、小麦、高梁、大米 等。
2、甜菜、甜高粱
▪ 2. 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效率高。 ▪ 3. 阿明诺法和阿明诺混合法:以少量根霉代替大
量的糖化曲。 ▪ 4. 以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原料来源广泛、
成本低。 ▪ 5. 无蒸煮法生产酒精:节约能量、可实现浓醪发
酵。
2020/10/16
14
第二节 白酒生产
▪ 1、白酒定义: 教材P135 ▪ 2、白酒的分类
▪ (1)按白酒的香型分
▪ 酱香型白酒:以酱香柔润为持点,以茅台酒为代表。 ▪ 浓香型白酒:以浓香甘爽为特点,以沪州老窖和五粮液为
代表。
▪ 米香型白酒:以米香纯正为特点,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 ▪ 清香型白酒:以清香纯正为特点,以汾酒为代表。 ▪ 兼香型白酒:以董酒为代表。
2020/10/16
15
(2)按生产工艺分
▪ 后发酵期(23~63h) :发酵作用微弱,产热减 少,发酵温度控制在30~32 ℃。
2020/10/16
10

酒精发酵与酿酒技术分析(ppt 85页)

酒精发酵与酿酒技术分析(ppt 85页)

(二)糖质原料酒精发酵工艺
糖质原料制酒精:不必进行糖化及之前的工艺
操作,工艺过程简单
以糖蜜为例,工艺过程包括: 前处理、 酒母制备、 乙醇发酵、 蒸馏四个工序。
前处理
(1)将糖蜜稀释至糖浓度为12%~18%。 (2)糖蜜中缺乏酵母必需的营养物质,需
添加氮源、营养盐、生长素等。
(三)纤维质原料(可再生资源) 天然纤维原料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组成,均较难被降解。
近年纤维素、半纤维素生产酒精的研 究有突破性进展,成为有潜力的酒精 生产原料。
纤维质原料主要包括:
农作物纤维质下脚料(稻草、玉米秆、玉米 芯、花生壳等), 森林和木材加工工业的下脚料(树枝、木屑) 工厂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下脚料(甘蔗渣、 废甜菜丝等) 城市废纤维垃圾等四类。
所得固体曲需:菌丝粗壮浓密,清香,无异味, 无孢子生成。
(2)液体曲生产
生产工艺过程:种子制备、液体曲发酵、 无菌空气制备三部分。
种子罐接种糖化菌孢子悬浮液后,32℃通 风培养 36h 接入培养罐,在培养罐内培 养48h即得成熟液体曲。
4.糖化(间歇糖化和连续糖化)
(1)间歇糖化工艺
用纤维质原料发酵酒精目前尚不盛行。
(四)其他原料
主要指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甘薯和马铃 薯淀粉渣、各种野生植物、乳清等。
用这些原料生产酒精目前还不多见。
二、与酒清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糖化菌和酒精发酵微生物
(一)糖化菌 糖化: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
的过程称为糖化。 所用催化剂称为糖化剂。 糖化剂:糖化曲(由微生物制成,包括固
⑴淀粉分子 多糖中最易分解的。 直链、支链淀粉两种结构,性质结构有差异。

酒精发酵与酿酒概述PPT精品课件

酒精发酵与酿酒概述PPT精品课件

2021/3/1
10
▪ (二)糖质原料酒精发酵工艺
▪ 糖蜜→前处理→乙醇发酵→蒸馏。

酒母制备
▪ 前处理包括的内容有:将糖蜜稀释至糖浓度 为12%~18%(依不同的发酵工艺而异)。糖 蜜中常缺乏酵母必需的营养物质,需要添加 一些氮源、营养盐(如硫酸铵、硫酸镁、磷 酸盐等)以及生长素(如酵母菌自溶物)等。
19
▪ 代表酒2---五粮液,四川省宜宾市产。以高粱。 糯米、小麦和玉米为原料,加曲发酵,采用老窖 发酵的方法,发酵后也经数次蒸馏。获取的酒液 清澈透明。味道醇厚清夷,酒度为60度。全国名 酒,多次获金奖。

▪ 代表酒3---剑南春酒,四川省绵竹产。以高粱、 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加入麦曲发酵, 经多次蒸馏。酒液无色透明,味道芳香浓郁,酒 度60,全国名酒。
量的糖化曲。 ▪ 4. 以纤维素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原料来源广泛、
成本低。 ▪ 5. 无蒸煮法生产酒精:节约能量、可实现浓醪发
酵。
2021/3/1
14
第二节 白酒生产
▪ 1、白酒定义: 教材P135 ▪ 2、白酒的分类
▪ (1)按白酒的香型分
▪ 酱香型白酒:以酱香柔润为持点,以茅台酒为代表。 ▪ 浓香型白酒:以浓香甘爽为特点,以沪州老窖和五粮液为
第五章 酒精Βιβλιοθήκη 酵与酿酒第一节 酒精发酵▪ 一、酒精发酵原料 ▪ 二、与酒清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 三、酒精发酵生化机制 ▪ 四、酒精发酵工艺 ▪ 五、酒精蒸馏与精馏
2021/3/1
1
一、酒精发酵原料
(一)淀粉质原料 淀粉质原料是生产酒精的主要原
料。我国发酵酒精的80%是用淀粉 质原料生产的,其中以甘薯干等薯 类为原料的约占45%,玉米等谷物 为原料的约占35%。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PPT课件(模板)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PPT课件(模板)
4
酒母 水溶液中 连续发酵 pH4.5 左右 30~33℃ 60~72 h
酒母不含淀粉酶,主要含水解酶(如蔗糖酶、麦芽糖酶)和 酒化酶(指参与酒精发酵的各种酶和辅酶的总称,胞内酶)。 酒糟的利用
酒精是胞内产物
渗出体外 与H2O任比例混合
5
C6H12O6+2ADP+2H3PO4
2CH3CH2OH+2CO2+2ATP
22
3. 柠檬酸积累的代谢调节
(1)阻断柠檬酸的进一步代谢:使顺乌头酸酶失活
Fe2+是顺乌头酸酶的激活剂 (2)加强 EMP途径
加络合剂
增强3 个关键酶尤其是PFK的活力
PFK 受高水平的柠檬酸和ATP抑制; NH4+能解除此抑制 ∴氮源用NH4+盐(铵盐)
柠檬酸发酵时要求Mn2+、Fe2+、Zn2+的含量极低
1. 从能量守恒可知,要生成甘油则必须有等摩尔量的乙醛 生成。即 酵母进行甘油发酵时必须依靠部分酒精发酵 以获得能量(ATP和NADH + H+)。
2. 生成部分乙醇不可避免。 因为乙醛与NaHSO3复合反应 效率低于89%;且酵母体内有乙醇脱氢酶存在。
总反应式为:
C6H12O6
C3H5(OH)3 + CH3CHO + CO2
肠膜明串珠菌和葡聚糖明串珠菌等 。
(5)柠檬酸酯(三酯等):树脂增塑剂(抗霉),化工原
料,药物等。
2. 柠檬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菌种:黑曲霉和假丝酵母
好氧发酵
发酵原料:玉米、干薯、木薯、小麦、糖蜜等。
黑曲霉偏好于无机氮源。
无机氮源被利用后,对M的pH值有影响。
T:黑曲霉生长最适33℃~37℃,柠檬酸积累32℃。 pH值:黑曲霉生长最适pH3~7,柠檬酸积累pH< 2。

酒精发酵工艺过程ppt课件

酒精发酵工艺过程ppt课件



发酵
大酒母



蒸馏




酒糟废液 酒精 杂醇油
米曲汁
15
淀粉颗粒→淀粉分子→可发酵性糖→酒精→95%乙醇 (C6H10O5)n+nH2O→nC6H12O6→2nC2H6O+2nCO2+2nATP
主要步骤: 1. 原料粉碎 2. 蒸煮糊化 3. 曲霉糖化 4. 酵母发酵 5. 蒸馏提纯
16
1. 原料预处理
(1)除杂——筛选、风选、磁力除铁 (2)粉碎——干法、湿法
17
2. 蒸煮
作用: ➢打破植物细胞壁的保护作用,使淀粉颗粒从细 胞中游离出来,并转化为溶解状态,便于糖化; ➢对原料灭菌。 方法:连续蒸煮
18
水洗
粉尘 二次蒸汽
分离 器
拌料罐
蒸煮罐
蒸煮罐
蒸煮罐
汽液分 离器
2
3
1
原料
粉碎机

风机 蒸汽


19
3.糖化曲的制备
(1)菌种 木霉(Trichoderma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 根霉(Rhizopus spp.)、芽孢杆菌(Bacillus spp.)
(2)方法 固体曲 液体曲
20
4.糖化
(1)纤维素的水解 (2)淀粉的水解
21
-淀粉酶(液化型淀粉酶) 特点:
9
10
纤维素生产酒精工艺
11
12
三、酒精发酵微生物
1. 糖化菌(将淀粉、纤维素转化为糖)
曲霉(Aspergillus spp.)
根霉(Rhizopus spp.)

5酒精发酵与酿酒概述PPT课件

5酒精发酵与酿酒概述PPT课件

味香浓醇厚,酒度53°,誉称为中国第一名酒。在国
际市场上的价格可与法国干邑白兰地相比。
2020年9月28日
18
▪ (2)浓香型酒

以谷物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泥窖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主体 香为己酸乙酯。
▪ 代表酒1----泸洲老窖特曲,以高粱为原料,
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续糟发酵,
2020年9月28日
17
3、中国白酒简介
▪ (1)酱香型酒

以高粱为原料、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石窖堆
料固态续糟发酵、固态蒸馏生产而成。主体香为4-乙基
愈创木酚。

代表酒----茅台酒,产于贵州省茅台镇。以高粱为
原料,加曲发酵,发酵后经数次蒸馏提取的酒液无色
透明。再放人缸中陈化,时间为3年至数十年不等。酒
▪ (三)纤维质原料 农作物下脚料、森林和木材加工的下脚料、 工厂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下脚料等。
▪ (四)其它原料 纸浆废液、马铃薯渣等
2020年9月28日
4
二、与酒清发酵有关的微生物
▪ (一)糖化菌
▪ 糖化: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时,在进 行乙醇发酵之前,一定要先将淀粉全部 或部分转化成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这 种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称为糖化,所用 催化剂称为糖化剂。
▪ 液态发酵白酒:豉香玉冰烧酒 ▪ 固态发酵白酒;如:大曲酒 ▪ 半固态发酵白酒:桂林三花酒 ▪ 固液勾兑白酒:串香白酒
(3)按使用的原料分
▪ 高粱白酒

▪ 代粮白酒
2020年9月28日
16
▪ (4)按使用的酒曲种类分 ▪ 大曲白酒 ▪ 小曲白酒 ▪ 大小曲混合白酒 ▪ 麸曲白酒 ▪ 红曲白酒 ▪ 麦曲白酒

杜康酿酒话乙醇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杜康酿酒话乙醇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 探究1:乙醇的分子式
乙醇能燃烧,经测定乙醇分子中只含C、H、 O三种元素,其蒸汽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 H2的23倍。取4.6g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 0.2molCO2和5.4gH2O。
求:乙醇分子的分子式。 乙醇的分子式:C2H6O
讨论:这种分子可能有什么结构呢?
探究2:乙醇分子的结构
2、写出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 :
0.003
0.05 0.10 0.25
0.35 0.40 0.70
人的行为
正常
清醒程度降低,协调性减弱, 反应时间迟缓15%-25%
视觉敏感度下降32% 协调性严重障碍、玄晕、
摇晃、感觉损伤 外部感觉麻木,体温下降
半数的人死于酒精中毒 致死
有一半的交通事故和喝酒有关 交警提醒您:严禁酒后驾车
乙醇的分子结构
3 、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8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 7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8 、成功就是坚韧不拔,直到成功,靠的都是强烈的成功欲望!“,by松下幸之助。---我可以说我接触过无数成功人士。凡是大成之人,都有这种坚韧不拔的好胜心和成功欲望。钱对他们来说只是 竞争过程中的一小部分,真正吸引他们的还是成功以及其带来的满足感和影响力! 19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9 、经过奋斗,终于拨开了云雾,见到了日出,走上了阳光大道。面对取得的成绩,不要骄傲,再接再励,继续向前行。 17 、美丽的空想比不上踏实地做事,只要开始行动,就算再晚也不迟。 3 、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我们不要放弃努力,要学会为自己鼓掌。 7 、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的同胞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 9 、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10 、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食品发酵ppt课件

食品发酵ppt课件
原料处理
清洗、破碎、榨汁、混合等,以 适应发酵工艺的需求。
菌种制备与接种
菌种选择
根据发酵类型选择适合的菌种, 如乳酸菌、酵母菌、霉菌等。
菌种制备
扩大培养、纯化、传代等,确保 菌种质量和数量满足发酵需求。
接种
将制备好的菌种接种到处理好的 原料中,开始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控制
温度控制
根据菌种和产品需求, 控制发酵温度,以促进 菌种生长和代谢。
食品发酵的卫生与环境控制
卫生管理
01
制定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符合国
家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环境监控
02
对发酵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环境温度、湿度、空气质
量等符合生产要求,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废弃物处理
03
对发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和
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04
03
食品发酵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营养价值
发酵食品富含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改 善肠道菌群平衡和增强免疫力。
功能性食品
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发酵食品,如降血压、降血 糖等。
过敏风险
部分发酵食品可能含有过敏原,需关注过敏体质 人群的食用安全。
食品发酵的环境友好性
节能减排
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 放。
06 食品发酵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工艺在食品发酵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菌种,提高发Fra bibliotek效率 和产物质量。
连续发酵技术
代谢工程
通过代谢工程手段优化微生物代谢途径,实 现高效合成特定产物。
采用连续发酵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 效率。

乙醇教学课件ppt

乙醇教学课件ppt
析法。
检测项目
主要包括乙醇含量、重金属、 蒸发残渣等项目。
检测标准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乙醇的检验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01
该方法适用于高精度乙醇含量的测定,具有高分辨率和准确度
,但检测时间较长。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02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乙醇的测定,具有高灵敏度和选
采用合适的溶剂和提取 方法将乙醇从样品中提 取出来,并进行净化、 浓缩等前处理步骤。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气相色谱-质谱 (GC-MS)等仪器对乙醇 进行分析,得到检测结 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 包括数据的统计、计算 和分析,并编写检测报 告。
04
乙醇的应用
乙醇在医药行业的应用
消毒剂
化工领域
介绍乙醇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如乙醛 、乙醚、乙酸乙酯等。
其他领域
介绍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如医疗 、农业等。
THANKS
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您的观看
乙醇的致癌性
01
02
03
口腔癌
长期酗酒容易导致口腔癌 、咽癌和喉癌等。
食管癌
乙醇刺激食管黏膜,长期 反复刺激容易导致食管癌 。
肝癌
乙醇代谢产物可导致肝损 伤,长期酗酒容易诱发肝 癌。
乙醇的其他危害
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乙醇可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神经系统的危害
乙醇可导致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神经精神疾病。
择性,但仪器成本较高。
滴定法
03
该方法适用于大量样品中乙醇含量的测定,具有简单、快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培养基中加入大豆浆,以干玉米粉为原料发酵生产
乙醇的过程中,乙醇的生产速率提高了4-32%,,虽然和全用 水时,乙醇的生产量没有太大改变,最终的醪液中固体物 质和蛋白质的含量有所提高,有助于DDGS工段,这种用大 豆浆替代水的发酵过程,在大豆水处理和玉米乙醇发酵工 艺中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图中看出在大豆浆中加入尿素对酵母生长的影响不大,
发酵法生产优质食用乙醇
以玉米为原料发酵法生产优质 食用乙醇
生研1101 任文强 2011201141
蒸馏酒 发酵原酒 配制酒
酿造方法
吉林龙谷科技有限公司
大罐连续操作:必须严格控制染菌,液位,停留
时间,PH,温度,搅拌速率等,以确保酵母菌的产酒 率最大。
种子的复水活化:加入10吨、38-40℃的底水,
加稀硫酸调节PH为3.5,加入干酵母50公斤,轻微搅 拌,静止20分钟,然后降温到32℃后,加入营养盐, 再加入5吨的糖化醪,通入微量空气进行活化使其出 芽。在活化过程中缓缓通入糖化醪,使还原糖浓度 保持在10%左右。
10吨、38-40℃的底水、干酵母50公斤、营养盐、 5吨的糖化醪、微量空气、稀硫酸
说明了在打豆浆中有足够的氮源来维持酵母的代谢。在图中 显示试验中未加入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说明大豆浆 中含有足够的次要的但是必须的营养物质。
少量尿素的加入在大豆浆固体含量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提高
菌体的生长,并且尿素和酵母膏的联合使用能够恢复,稀释的 大豆浆带来的生长抑制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在稀释的大豆浆 中氮源和次级的营养物质会限制菌体生长。
084 011 0.21 0.11 3.65 3.65
酒份(%) 还原物(%) 酵母数亿/ml
挥发酸
7.4 3.0 2.51 0.05
7.1 5.8 1.42 0.05
7.0 6.0 1.33
10.6 10.4 0.3 0.12
0.1
该技术成品得率大于98%,工业酒精2%,总损失为0.5%, 生产1吨酒精消耗蒸汽为2.7吨。从脱甲醇塔底部抽吸的是我们 所需要的特级超中性酒精,其中含甲醇仅为3mg / L。
Thank you
在研究中,证明了大豆浆用于玉米乙醇的 生产是可行的,这项完整的生物炼制过程能够 改善玉米发酵用水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大豆 水处理过程中副产物的处理问题。
因而这项工艺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用水稀释大豆浆分别到25%,50%,75%,结 果显示葡萄糖的消耗,乙醇的产率,最终以纯的 浓度,和发酵效率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未取样的平行试验获得的数据为乙醇浓度 90g/ml,发酵效率96%。
在100%调整后的实验组中由于有外加水源而能够保持 料水比的恒定,图中显示了该组试验具有最高的发酵产率, 然而最合适的发酵条件(大豆浆中的促进因子,合适的料 水比)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底回流
31、41罐
螺旋板换热器
顶回流
底回流
61罐
螺旋板换热器 顶回流
底回流
81罐
螺旋板换热器
顶回流
底回流
82罐
螺旋板换热器 顶回流
底回流
83罐
螺旋板换热器
顶回流
底回流
84罐
顶回流
底回流
成熟醪储 罐罐
顶回流
每个发酵罐的参数
罐号
031、041Βιβλιοθήκη 061锤度(OBX) 5.41 7.41
PH
3.8
3.7
081 6.91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