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厦门一中考察学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名校——厦门一中考察学习报告
贵州省凯里市大风洞正钰中学王焕龙
我们凯里市29个初中校长,在凯里学院完成了半个多月的“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理论学习之后,于2007年12月21日—25日到福建省厦门市,先后参观了厦门大学、厦门市鼓浪屿音乐学校、以及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前后倾资一亿多元创建起来的集美学村,重点考察了百年老校厦门市第一中学,通过聆听厦门一中特级教师余宪林(原凯里一中副校长)的介绍、参观校园、交流讨论等方式,亲身感受到了发达地区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细致有效的管理,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循循善诱的教学风采,以及令人羡慕的上乘的教学质量。
现将参加此次考察活动的认识和感想汇报如下。
一、美丽的校园和完备的教学设备
厦门一中坐落于厦门市区东部白鹤岭南坡,学校始建于1906年, 1953年定为省重点中学。
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现为第八届省级文明单位。
学校占地12.7万平方米。
作为省红旗绿化单位、厦门市绿色学校的厦门一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布局合理、规划科学。
掩映于绿树丛中的教学楼、办公楼、化学楼、物理楼、综合楼、图书馆、体育馆、艺术楼等现代建筑错落有致,塑胶跑道和培植草皮的运动场气势恢弘而典雅,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和令人向往、羡慕的理想校园。
新校区总建筑面积94700平方米,按60个教学班的规模建设,总投资3亿元,共分成教学区、实验区、信息中心区、行政办公及学术教研区、文体区、艺术
区和奥赛中心区等七大功能区。
进入学校大门,抬眼望去,上百级台阶陡然在目,拾级而上,学校见缝插绿,古树名树参天,各色鲜花映衬,绿化与基建同步营造,校园环境生机勃勃、栩栩如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
我相信,这样既合规章又显精神与文化内涵的生态校园环境,有如一部有精神文化载体的生动的教科书,甚至可能比书本更直接、更有魅力和潜力。
二、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教育的发展系于教师,学校的发展赖于良好的师资队伍。
厦门一中目前拥有高、初中共83个教学班(初中29个、高中54个),在校学生4000多人。
教职工255名,现有特级教师9名(其中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市拔尖人才3人,奥赛国家级金牌教练12人,省市学科带头人13人,省市优秀青年教师40人,硕士研究生42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50余名。
走进校门,大门左侧的校训“勤毅诚敏”铿锵有力地嵌在墙壁上,格外醒目。
校风:创新务实团结奋进;学风:勤奋严谨创造实践;教风:爱学生、善教导、高质量、尚师表也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更重要的是厦门一中具有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正在创建的办学理念是构建“三型”——学习型、创新型、信息型校园。
创设师生发展平台,可以归纳为三句话——校长说:你有多大的本事学校就给你多大的平台;老师说:以一流的教育回报人民;学生
说:在我们的词典里没有第二(每个学生都能努力进取,争创属于他的第一)。
通过一看二听,我们感受到了“勤,毅,诚,敏”背景下的一种健康的、和谐的、积极的、人文的、向上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氛围,体悟到学校的办学特色——智慧教育,活力课堂,个性学习,全面发展,学在一中,乐在一中。
厦门一中建校已逾百年。
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园丁在这里辛勤耕耘,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在这里汲取知识的营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出。
优秀校友遍布海内外,可谓英才辈出,涌现了一批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体育名星等。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长方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国务委员、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工程院院士李幼平,前世界乒乓球冠军郭跃华、等就是优秀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三、优异的教学成绩和明显的办学特色
学校近年高考成绩均居省、市前列,各批次录取率、录取人数、平均分等多项指标多次获全市第一,有近百位厦门一中学子进入清华、北大深造,其中仅2003年就有14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创省纪录,清华大学为此专门发来喜报。
中考成绩历年稳居全市前三名。
学校办学特色明显,表现在:⑴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机器人工作室、生物基地和科技发明基地是学校创新工作的四大亮点。
1997年以来,学校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牌的学生高达177人次。
⑵文体教育特色。
学校保持传统项目优势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教育领域。
艺术教育硕果累累。
近三年来该校学生体育运动一直领先八闽,充分领会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率先开设选修课,“能运动、会游泳、体能好、形体美”是校本体育课程的显著特色。
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显著。
在厦门市中学生已获的6块国际奖牌中,有5块为该校学子所获。
该校是厦门市唯一承办过全国奥赛决赛的学校,全国中学生计算机学科竞赛和全国中学生
生物竞赛都曾在这里举行。
四、课改工作的实效性
课程结构改革和改进课堂教学是学校改革难题,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厦门一中自1997年2月制定了学校的新的“课程”,努力贯彻素质教育课程化,课程实施素质化“理念”,用课程法规的形式,把学校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列入法定课程。
针对学校自身的弊端,努力改变课堂教学“应试化”的倾向。
以往教学忽视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阉割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忽视了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课外加班补课“正常化”的倾向。
改变“课堂上师生漫不经心,课外热衷家教”的怪现象,纠正押题式的喧宾夺主的错误价值倾向;克服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争课时的“白热化”倾向,重视课堂的效率和功效。
这就十分需要教师应在课堂的教法上和运用教材上狠下功夫,在指导学法下气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树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学法”的教学理念。
近几年在高考指挥棒给重点中学施加的压力丝毫未减的状况下,厦门一中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原则,充分适用现代教学手段,用最少时间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二是让更多的学生,更大广度和深度的参与原则,事实上,师生双方同步和谐的交流是教学最高层次,最佳效率的体现;三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与教学内容、设计、手段的一致性和科学性原则,为此,教师只有认真钻研、精心备课才能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实施素质教
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加重教师的负担,才能去减轻学生的负担。
功夫要下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怎么学习上,因为它比学生学习什么更重要;教师的精力要花在如何运用教材创造性教学上,它比原原本本地教好教材更重要。
这是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和潜长性所决定。
以上是我这次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虽然是走马观花,但触动不小: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观念得到了更新。
五、几点反思
1、发达地区的教育与我们地区的教育相差甚远,单从教学设施上看,我们学校要比他们落后七八十年。
其主要原因是厦门市是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资金雄厚;同时当地政府对教育重视,舍得投入大量资金,真正做到了政府办教育。
教师待遇高、福利好,稳定了教师队伍。
这些都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地区的经济比人家落后,已是不争的不事实,但是我们必须要发展,时不我待。
我们一方面要乘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大好东风,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部门反映我们的思想和需求,力争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增加资金投入。
另一方面,我们要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办好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校的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厦门一中之所以成为名校,除了学校有完备先进教学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
我们学校是一所偏避乡村中学,环境艰苦,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骨干教师流动大。
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比如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通过岗上培训,离岗培训,函授,自学,外出参观学习,引进教学骨干等的办法,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学历合格,专业机构合理,人员精干的教师队伍。
这样,学校才可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3、狠抓教学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虽然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录取率居全市农村中学前列。
但与城区兄弟学校相
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与家长的期望值相比,仍有较大距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抓以下工作:第一,实行目标管理,将目标落实到年级,分管到班级、教师、学生。
第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过程良性互动。
第三,强化常规管理,确保备课上课等环节的质量。
第四,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第五,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订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
第六,加强体卫艺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虽然已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是跟参观的学校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下一步学校要继续修建校园文化墙,文化长廊进一步规范悬挂名人名言,名诗名画,加强广播室的建设,按要求开展生动活拨文体活动,美化校园,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优秀的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切实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本次考察活动时间比较短暂,对厦门一中的认识还比较粗浅,但名校毕竟是名校,那积淀的文化底蕴,特有的名校风范,对我来说是一种思想的再认识,也是观念的一种洗礼,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把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同我们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消化、吸收、创新,努力探索,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我们学校自己发展的道路。
200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