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详解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部分详解今年的化学试题,学生反馈不一,有的说难,有的说还可以。
看来这份题目初步实现了良好的区分度。
当然一些基本不变的考点还是有的,如化学平衡解释一些结论,化学平衡计算等等。
但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反馈一个字:“怪”。
究竟怪在哪里呢?经过我学生们的口述,可以总结一下“怪”,其实就一句话模拟考是一回事,高考(微博)是另外一回事。
具体来说:1、平时不考的,这回考到了。
热化学方程式曾经都是加加减减的就搞定了,这次引入了键能,还有比例计算。
平时没练过画装置图,这次考到了制氨气简易装置。
(这个还好,我们训练过)化学平衡引入了投料比参数。
(2010四川出现过类似考点,只不过是选择题的形式,这次改成了大题。
) ……2、大量陌生方程式。
3、探究性问题比例增加。
HSO3- 和 SO32- 混合溶液酸碱性变化的解释银氨体系黑色沉淀的出现……解读:大家可以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北京高考题和模拟题,其基本结论是,模考题不是当年高考的预测性试题;而相反,当年的高考题是对明年模考题的预测。
每年的模考题的侧重点基本都是参照去年或往年的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改编的。
举个例子,今年西城二模27题氨气催化氧化那道题目,很多老师,很多同学都说出的不错,很有创意。
其实你看看2010年重庆27题就不觉得这题有什么了,口诀一句话:“防止冒白烟,除水又除氨”,最后的填空写过氧化钠,其实也就是原题中略做修改。
2011年顺义二模的题目也是一样,大家自行去寻找。
有些同学一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模考题对高考起不到预测的作用,练了半天都是无用功,那我该怎么办?初步建议:要想在复习中,全面而深入的覆盖北京题目的考点,就请不要局限于训练北京历年高考题,有很多全国卷的真题也是可以列入训练范围的。
但一定要进行去粗取精的练习,有些侧重点和北京考题不一样的就不必练了。
举个例子,江苏广东某些工业流程过于复杂,考点高于北京大纲范围,可以舍弃其中的某几问;但某几问比如沉淀洗涤,重结晶,防水解,防分解还是可以重点总结一下。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卷)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卷)一、选择题1.(3分)(2013•山东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2.(3分)(2013•瑞安市模拟)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CaCO3↓+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3.(3分)(2013•天心区校级模拟)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4.(3分)(2013•上海模拟)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 (△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5.(3分)(2014•上海二模)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X元素为()A.Al B.P C.Ar D.K6.(3分)(2013•奇台县校级四模)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7.(3分)(2013•潍坊模拟)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 8.(3分)(2014•上海模拟)橙花醇具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二、非选择题9.(3分)(2013•西宁模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型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a为,c为;(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型的是,非直线型的是(写两种);(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离子晶体的是,金属晶体的是,分子晶体的是;(每空填一种)(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3分)(2014秋•江西校级月考)现拟用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2)试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尾气的主要成分是;(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字母)a.关闭漏斗开关b.熄灭酒精1 c.熄灭酒精灯2(4)若试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3分)(2013•瑞安市模拟)氯化钾样品中含有少量碳酸钾、硫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杂质.为了提纯氯化钾,先将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在将滤液按图所示步骤进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起始滤液的pH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2)试剂I的化学式为,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试剂Ⅱ的化学式为,②中加入试剂Ⅱ的目的是;(4)试剂Ⅲ的名称是,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某同学称取提纯的产品0.7759g,溶解后定容在100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mL溶液,用0.1000mol•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2mL,该产品的纯度为.12.(3分)(2013•榆阳区校级学业考试)化合物A(C11H8O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得到化合物B和C.回答下列问题:(1)B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中只有一个官能团.则B的结构简式是,B 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的类型是;写出两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2)C是芳香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0.0%,氢的质量分数为4.4%,其余为氧,则C的分子式是.(3)已知C的芳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一个取代基无支链,且还有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官能团及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官能团,则该取代基上的官能团名称是.另外两个取代基相同,分别位于该取代基的邻位和对位,则C的结构简式是.(4)A的结构简式是.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B;5.D;6.B;7.A;8.D;二、非选择题9.C;Na;CO;CO2;SO2、ClO2;金刚石;氯化钠;钠;S或CO; 2Na2O2+2CO2=2Na2CO3+O2;10.HCOOH CO↑+H2O;样品由黑色变红色;CO、CO2;cab;80%;将浓硫酸用蒸馏水稀释,将样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称量剩余固体铜的质量;CuO+H2SO4=CuSO4+H2O;11.>;起始滤液中含有碳酸钾,碳酸根水解呈碱性;BaCl2;SO4+Ba=BaSO4↓;K2CO3;除过量BaCl2;盐酸;CO32-+2H+=CO2↑+H2O;98.40%;12.CH3COOH;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HOCH2CHO、HCOOCH3;C9H8O4;碳碳双键和羧基;;;。
2012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Ca 40 Mn 55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A. 改进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B.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 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冶D. 过度开采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 F-的结构示意图:C. 中子数为20 的氯原子:2017ClD. NH3的电子式: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 1mol·L-1NaOH 溶液:K+、Na+、SO42-、CO32-B.0. 1mol·L-1Na2CO3溶液:K+、Ba2+、NO3-、Cl-C.0. 1mol·L-1FeCl3溶液:K+、NH4+、I-、SCN-D.c(H+)/c(OH-)= 1伊1014的溶液:Ca2+、Na+、ClO-、NO3-4.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1 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踿相对应的是图1A. 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B. FeCl3溶液能与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D. 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2 图3 图4 图5A. 用图2 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 用图3 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 用图4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 用图5 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7.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②③④⑤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8.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全国一卷)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6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 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的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4.(6分)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5.(6分)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 ﹣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mol•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6.(6分)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12345678910C2H4C2H6C2H6O C2H6O2C3H6C3H8C3H8O C3H8O2C4H8C4H10 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7.(6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二、必考题(本题包括26~28三大题,共43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8.(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 FeCl 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 ﹣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 x中的x值:(列出计算过程)(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的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9.(15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四川卷)解析

2012年四川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黄冈学校 李 良 Emil:liliang840603@总评:送考的当天,听学生反应数学与理综(化学)比较难,第一时间也未找到理综试题,今天才得到word 版,认真做了一遍,觉得和成都几次模拟考试难度差不多,难度系数估计也在0.50左右,基本上符合命题要求,省份自主命题试题的质量可能比全国卷高。
28题实验题考前信息卷上做过一遍(暂时还未找原试题),29题最后一问6种同分异构体,给学生们讲过原题还总结过很多种,今年新课标卷最后一问也是同分异构体,考前都给学生总结过,估计很多学生5秒钟就得出了答案。
有些学生反应26、27题没推出来,看来还是基础知识没掌握牢,26题生成Fe(OH)3,不敢朝双水解上想,27题应该难度不大,但原创性很强,如果命题者将:“x 与W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酯N,N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8.”这个题给信息删掉,这道题区分度更大,更能考察学生能力,当然这是我的一些认识。
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6、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答案D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常识的认识与应用。
铬属重金属元素,会危害身体健康,A 项正确;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 项正确;血液透析是将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 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包括NOx ,易引发呼吸道疾病,D 项错误。
7.设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态下,33.6L 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A NB.常温常压下,7.0g 乙烯与丙稀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A NC.50mL18.4L mol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2SO 分支的数目为0.46A N 。
2012年全国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解析(全)

2012年高考试题全国卷化学解析版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3Al++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23CO-=CaCO3 ↓ + 2OH-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2 + 2OH-=Cl O- + Cl-+ H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H+= 23Fe+ + 3H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 −−−→←−−−催化剂CO2(g) + H2(g) △H <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① A+B→X (△H >0),② X→C(△H <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半径,X元素为A.AlB.PC.Ar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O,F e(OH)3 ,NH4HCO3 ,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L氧气(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27.(15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 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近几年全国高考化学新课标(II卷)试题及答案分析

组分浓度都变为原来的1/2;②A、B的新平衡浓度比原来的1/2要大.而C的浓度比原 浓度的1/2要小。 29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⑴下图是用KMn6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 易♦ 装置。
5.0 10.0 IV时间 Nhomakorabeamin(3) ani(B) 0.19 (4)向右移动 将C从平衡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去(5) >由于平
衡正向移动,且反应放热,在恒容条件下只能降低温度,故T2> Ta
(6)第IV盼段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0.0 5.0 U1
10.0 0.0
5.0 iao iV
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2-x) B .处理废水中的66’的物质的量为nx/2 C .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mol D.在 FeO FeyCr>Oi 中,3x 二y
【答案】选D。 【解析】依据铭、铁元素反应前后的价态以及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正员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的原则.易知FeO FeCrQ,中的x、y的值相等且等于1,故D项错误;A、B、C项正确二 27. (15分)(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胞/min
(注:只要前线便表示出平衡向逆反阳方向移动及各物格浓度的相对变化比例即可〉
【解析】⑴依据图示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B、C三种物质的物质的是的变化分别为 Imok 3 moL 2 mol,故 a : b : c=l : 3 : 2O (vi2()A)=(2.0-1.00)mol L 720.0min=0.05 mol Lx mm \ v・(A)二(1.00- 0.62)/15.0 min=0 025 mol L"min \ vm(A)=( 0.62 一0.50) mol L 710 min=0.012 mol L ' min \ 故大小顺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考点】PS: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PT: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室保存液溴常用水封的方法;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解答】解:A.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存,故A 正确;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可能为NO2、O3、Cl2等物质,但不一定为Cl2,故B错误;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I﹣无色,故C错误;D.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为AgCl或BaSO4,不一定含有Ag+,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保存、检验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把握相关化学基本实验操作.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FH:硅和二氧化硅;IO: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L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55:化学计算.【分析】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B、单质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解: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A错误;B、单质硅可以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D、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B。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2024•新课标)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答案:D解析:A.动物毛发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烘干脱水,可用于制墨;C.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纸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解答:解: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属于动物的毛发,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A正确;B.松木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烘干脱水,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故B正确;C.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故C正确;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可用于制砚台,但不属于硅酸盐,故D错误;故选:D。
(2024•新课标)一种点击化学方法合成聚硫酸酯(W)的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酚A是苯酚的同系物,可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B.催化聚合也可生成WC.生成W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D.在碱性条件下,W比苯乙烯更难降解答案:B解析:A.双酚A的结构简式为,双酚A与苯酚的结构不相似;B.根据生成W的反应知,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W;C.根据图知,生成W的同时还生成FSi(CH3)3;D.W中含有酯基,酯基能和碱反应。
解答:解:A.双酚A的结构简式为,双酚A与苯酚的结构不相似,所以二者不互为同系物,故A错误;B.根据生成W的反应知,具有、的性质,所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W,故B正确;C.根据图知,生成W的同时还生成FSi(CH3)3,不是,故C错误;D.W中含有酯基,酯基能和碱反应,苯乙烯和碱不反应,所以在碱性条件下,W比苯乙烯更易降解,故D错误;故选:B。
(2024•新课标)四氟咯草胺(化合物G)是一种新型除草剂,可有效控制稻田杂草。
G的一条合成路线如图(略去部分试剂和条件,忽略立体化学)。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6分)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2.(6分)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和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FeCl3能从含有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A.A B.B C.C D.D3.(6分)已知分解1mol 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4.(6分)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单质沸点:X>Y>Z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5.(6分)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时溴酸银的K sp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6.(6分)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烘干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7.(6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是()选项①②③实验结论A稀硫酸Na2S AgNO3与AgCl的浊液K sp(AgCl)>K sp(Ag2S)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共58分)8.(13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图1、2及表格:图1 图2图3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水中溶解性异戊醇880.8123131微溶乙酸60 1.0492118溶乙酸异戊酯1300.8670142难溶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B的名称是;(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如图3)(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填标号)a.30%b.40%c.60%d.9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填“高”或“低”),其原因是.9.(15分)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H3PO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2)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0molNaCl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B.1.00mol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6.02×1023C.欲配置1.00L,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NaCl溶于1.00L水中D.电解58.5g熔融的NaCl,能产生22.4L氯气(标准状况)、23.0g金属钠2.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B.7种C.8种D.9种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①CH3CH=CH2+Br2CH3CHBrCH2Br②CH3CH2OH CH2=CH2+H2O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④C6H6+HNO3C6H5NO2+H2O.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K a(HF)C.D.5.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2OH﹣﹣2e﹣=Ni2O3+3H2O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7.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9分)8.(14分)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mol•L﹣1(K 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mol•L ﹣1.9.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mol水消耗的能量是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5)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的反应式为,正极的反应式为.理想状态下,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10.(15分)氢化钙固体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长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三、选修部分1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化学(离子)方程式为.(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下列措施:①喷洒碱性溶液,如稀氢氧化钠溶液或氨水等.这样操作产生的主要问题是;②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用化学(离子)方程式表示该方法生成氧化锌及防止酸性腐蚀的原理、.(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①FeTiO3+ C+Cl 2TiCl4+ FeCl3+ CO②TiCl4+ O2TiO2+ Cl2.12.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化学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文房四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羊毛可用于制毛笔,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松木可用于制墨,墨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C.竹子可用于造纸,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大理石可用于制砚台,主要成分为硅酸盐8.一种点击化学方法合成聚硫酸酯(W)的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酚A是苯酚的同系物,可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B.催化聚合也可生成WC.生成W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D.在碱性条件下,W比聚苯乙烯更难降解9.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为23423Fe(s)4H O(g)Fe O (s)4H (g)++高温B .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佳C .用火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D .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10.对于下列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试管壁上的银镜用稀硝酸清洗:322Ag NO 2H Ag NO H O-++++=+↑+B .工业废水中的2Pb +用FeS 去除:22Pb S PbS +-+=↓C .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2SO 吸收塔:22224SO Br 2H O SO 2Br 4H--+++=++D .用草酸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22424222MnO 16H 5C O 2Mn10CO 8H O -+-+++=+↑+11.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的一种无机盐[]362Y Z(WX)纳米药物,具有高效的细胞内亚铁离子捕获和抗氧化能力。
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高考全国新课标(宁夏、吉林、黑龙江)理综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2.(2010新课标)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 B.4种 C.5种 D.6种3.(2010全国新课标)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4.(2010全国新课标)把500mL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mol/L B.10( 2a-b)mol/LC.10(b-a)mol/L D.10(b-2a)mol/L5.(2010全国新课标)己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5.6kJ/mol。
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A.-67.7 kJ/mol B.-43.5 kJ/mol C.+43.5 kJ/mol D.+67.7kJ/mol 6.(2010全国新课标)根据下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 2Ag+(aq)+Co(s)==2Ag(s)+Co2+(aq)7.(2010全国新课标)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A Fe3O4与稀硝酸反应:2Fe3O4+18H+=6Fe3++H2-+8H2O正确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CO32-+2H+==CO2+ 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C 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正确D 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错误,Fe2+与Br-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1:2二、非选题8.(2010全国新课标)物质A~G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
2012年高考全国一卷化学试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 2C.某溶液加入CCl 4,CCl 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 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 乙烯和环丁烷(C 4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10.分子式为C 5H 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 ,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 -1的一元酸HA 与b mol·L -1的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 a =b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 (H +)=-1mol L w kD.混合溶液中,c (H +)+ c (B +)= c (OH -)+ c (A -)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 ) 12 3 4 5 6 7 8 9 10 C 2H 4 C 2H 6 C 2H 6O C 2H 4O 2 C 3H 6 C 3H 8 C 3H 8OC 3H 6O 2 C 4H 8 C 4H 10 A. C 7H 16 B. C 7H 14O 2 C. C 8H 18 D. C 8H 18O13.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2012年高考真题-新课标2-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化学试题第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b B.混合溶液的pH=7C.混合溶液中,c(H+)L-1D.混合溶液中,c(H+)+c(B+)=c(OH-)+c(A-)12A.C7H167142818818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化学解析【试卷总评】本卷很好的贯彻了新课标考试说明的理念,综合考查了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并很好的与社会相融合,其中6、12、25题,给考生以化学与社会相结合的良好启示。
试卷中的选择题均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突出考查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等知识。
填空题是较全面的知识揉合型题目,对知识点有较好的覆盖,又重点突出;体现了北京卷保持稳定,又有所创新的特点。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I35.5 Br8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 B C D用品有效成分NaCl 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7.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 =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9.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1>P B.热稳定性:HC1>AsH3>HBr C.还原性:As3->S2->C1-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10.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答案】:D【解析】:天然植物油均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但多是混甘油酯,没有固定的熔沸点,A错;蔗糖虽能水解得到葡萄糖,但其本身无还原性,B错;两者二肽随结构不同,但其可能水解得到相同的水解产物,比如CH3CH2(NH2)CONHCH2COOH和CH2(NH2)CONHCH(CH3)COOH,均水解得到CH2(NH2)COOH、CH3CH(NH2)COOH,C错;乙醛可以制取聚乙醛等、氯乙烯可以合成聚氯乙烯,乙二醇可以和乙二酸缩聚,D对。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6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3.(6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4.(6分)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5.(6分)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6.(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7.(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A B.B C.C D.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一)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129分)8.(14分)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2O2(g)+N2(g)═N2O4(l)△H1②N2(g)+2H2(g)═N2H4(l)△H2③O2(g)+2H2(g)═2H2O(g)△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107;K w×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9.(14分)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分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
试卷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Mg-24S-32Cl-35.5Fe-56 Cu-64 Zn-65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10.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B.6种C.7种D.8种11.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 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a = b B.混合溶液的PH = 7C .混合溶液中,D .混合溶液中,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项应为()1 2 3 4 5 6 7 8 9 10C2H4C2H6C2H6O C2H4O2 C3H6C3H8C3H8O C3H8O2 C4H8C4H10 A.C7H16B.C7H14O2C.C8H18D.C8H18O1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W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
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
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上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必考题:(共43分)26.(14分)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 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
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 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
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
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 x中x的值:(列出计算过程)(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 = 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反应制备;(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7.(14分)光气(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1、—283.0 KJ·mol-1,则生成1 m3(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l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 = Cl2(g) + CO(g)△H = + 108 KJ·mol-1。
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①计算反应在第8 min 时的平衡常数K = ;②比较第2 min 反应温度T(2)与第8 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 T(8)(填“<”、“>”或“=”);③若12 min 时反应于温度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COCl2) = mol·l-1;④比较产物CO在2~3 min、5~6 min和12~13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v(2~3)、v(5~6)、v(12~13)表示]的大小;⑤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 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 v(12~13) (填“<”、“>”或“=”),原因是。
28.(15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按以下合称步骤回答问题:(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
在b中小心加入4.0 mL 液态溴。
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气体。
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
装置d的作用是。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
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苯溴溴苯密度/g·cm-3 0.88 3.10 1.50沸点/℃80 59 156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36.【化学——选修二:化学与技术】(15分)由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2)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1)在反射炉中,把铜精矿砂和石英砂混合加热到1000℃左右,黄铜矿与空气反应生成Cu和Fe 的低价硫化物,且部分Fe的硫化物转化为低价氧化物。
该过程中两个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射炉内生成炉渣的主要成分是;(2)冰铜(Cu2S和FeS互相熔合而成)含Cu量为20%~50%。
转炉中,将冰铜加熔剂(石英砂)在1200℃左右吹入空气进行吹炼。
冰铜中的Cu2S被氧化成Cu2O,生成的Cu2O与Cu2S反应,生成含Cu量约为98.5%的粗铜,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右图所示。
在粗铜的电解过程中,粗铜板是图中电极(填图中的字母);在电极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若粗铜中还含有Au、Ag、Fe,它们在电解槽中的纯存在形式和位置为。
38.【化学——选修四:有机化学基础】(15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做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
以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②D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③F的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有两个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1∶1。
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2)由B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3)D的结构简式为;(4)F的分子式为;(5)G的结构简式为;(6)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峰面积比为2∶2∶1的是(写结构简式)。
2012年答案解析7.【解析】:选A。
此题为基础题。
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42-的干扰。
8.【解析】:选B。
此题为基础题。
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C项,油脂非高分子化合物;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
9.【解析】:选D。
此题为常规题。
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10.【解析】:选D。
此题为常规基础题。
可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3种),然后用羟基取代这些同分异构体中的等效氢原子就可以得出有3 + 4 + 1 = 8种符合要求的醇,有经验和能力的学生还可根据常见烃基的异构结论直接确定。
11.【解析】:选C。
此题为中档题。
A项,因无法确定酸与碱是否为强酸、强碱,故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成中性;B项,因温度T不一定指常温25℃,同样也不能说明溶液是中性的;C 项,通过分析可知,题给条件实际上即C(H+) = C(OH-),故溶液必然显中性;D项,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衡,无论溶液呈酸性、碱性或中性都成立,故无法判断。
12.【解析】:选C。
此题为中档题。
其实这道题更象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不需要过多的化学知识。
此题解法众多,但解题关键都是要注意:第一项是从2个碳原子开始的。
比如我们把它分为4循环,26 = 4×6 + 2,也就是说第24项为C7H14O2,接着后面就是第25项为C8H16。
13.【解析】:选C。
此题中档题。
首先推出W:H、X:C、Y:N或O、Z:Ne或者Ar。
A项,应该X(C)>Y(O),故错;B项,四种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总和应该为1 + 4 + 5 + 8 = 18;C项,W(H)与Y(O)既可以生成H2O,也可以生成H2O2;D项,由W(H)与X(C)形成的烃中,随碳原子增多沸点升高,除气态烃分子之外还有很多液态或固态的烃,故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