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家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风

正如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从而也足见家风的重要了。

我认为一个家庭良好的行为标准就是家训,一个家庭所独有的风尚就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能够体现家庭成员家教和素养,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遵守。好的家风才能熏陶出的有教养的家庭成员,家长的言行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家风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的,长辈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小辈传达着一个家庭的习惯作风。家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他在潜移默化中使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怎样行事,明白了善恶是非、美丑曲直。

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家风,每个家庭都有每个家庭的家规,在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和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

生活在21世纪,我家不像古代书香门第有成文的家训。在我短短的十几年人生历程中,除了学校老师,在我的成长中,父母对我的影响最大。

在家里,爸爸妈妈从小就给我说“施恩不望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故事,告诫我要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这些年他们言传身教,坚持“与人为善”这个家风。至今,我从这个家风里慢慢的领悟其中的真谛。与人为善,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瑰宝。翻开五千年厚重的文明史就会发现,人们历来都把“与人为善”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人人追而求之,歌而颂之。而与人为善的示例也俯拾即是。《八仙全传》第十回中所述:“惟其如此,愈见君夫妇盛德仁心、施恩不望报之君子也”;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施恩图报非君子,知恩不报是小人“。

对,这就是我的家风:“与人为善”。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则千里报恩的故事在浙江和沈阳被传为佳话。 21年前,仙居人戴杏芬偶遇3个落魄的年轻人,收留一晚。如今其中之一的何荣锋成了身价上亿的大老板,两次想要送重金酬谢,被毫不犹豫地拒绝。戴杏芬说,帮助人是应该的,不求金钱回报,对方能感恩,已经很感动。而戴杏芬的母亲在她小时候也曾经收留过好几个乞丐在家中。因此不难理解戴杏芬的所为,父母想要孩子有一个做人的原则,想要孩子坚持这个家风,并把它传承下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自己!”

所以,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氛围,是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孩子们则是一种无言的教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

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