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本-高二-语文-第六单元尚贤同步检测试题选修《先秦诸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六单元三、尚贤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三、尚贤

一、基础达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国家之治厚.厚:大

B.然则

..我不可不为义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C.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只

D.阖.其自入而求之阖:全部

解析:D项,阖:关闭。

答案:D

解析:D项,均为动词,提拔。A项,名词,根本/副词,从根本上。B项,动词,从事/动词,征服。C项,通“避”,动词,躲避/通“避”,动词,避免。

答案:D

解析:B项,均为人称代词,他。A项,动词,认为/动词,按照。C项,动词,实行/

介词,因为。D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答案:B

4.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③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④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②为判断句;③④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

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

..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

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之富者有高墙深宫,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四鄙之萌人闻之

B.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C.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D.下之所以事上者

解析:A项,“萌”通“氓”,平民。

答案:A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大人

..之务大人:王公大人

B.不义不近.近:使……接近

C.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国:国家

D.则上得要.也要:要领

解析:C项,国:都城。

答案:C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样以后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才可能多起来。

(2)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君主用来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事能这一件事。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

兴贤

王安石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

..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

..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

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

..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

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

..,则谠.

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询众庶博:广泛

B.则谠.直之路开矣谠:正直

C.轶.三代轶:通“佚”,散失

D.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涂:道路,这里指治世的境界

解析:C项,轶:超过、超越。

答案:C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流俗

..所共知耳

B.周之兴也同心

..者十人

C.然其间兴衰

..之世,亦皆同也

D.不有忌讳

..

解析:A项,古义:一般人;今义: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答案:A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亦皆同也.

B.魏晋而.下有之而.不用

C.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不责人以.细过

D.此二者必然之.势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

解析:D项,助词,的;A项,助词,表句中提顿/助词,表判断语气;B项,相当于介词“以”/连词,表转折,却;C项,连词,因为/介词,拿、用。

答案:D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与不用。

B.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时的繁荣景象。

C.为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使用史实的时候,历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的事例当做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