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蒲松龄与曹雪芹的相似处之我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才蒲松龄与曹雪芹的相似处之我见

[提要]公元1715年,蒲松龄在淄川寒风瑟瑟的茅草房中飘然而逝,曹雪芹在钟鸣鼎食的江宁织造府诞生,两位伟大的小说家似乎在进行中国小说接力赛。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两部著作的方法,阐述了蒲松龄与曹雪芹的相似之处,论证了蒲松龄与曹雪芹在经历,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得出蒲松龄与曹雪芹确是在一些方面具有相似之处的结论。

[关键词]蒲松龄曹雪芹相似性

清初问世的《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极致,《红楼梦》则攀上了白话小说的顶峰。著名红学家李希凡说“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流传,万世流芳。”还有人说“红楼对聊斋有多方面承传”,甚至认为曹雪芹有模仿蒲松龄之嫌。人们把这两部作品相提并论无可厚非,但是蒲松龄与曹雪芹这两位艺术奇才为中国文学所作的贡献却是不可否认的。在此种情况下将他们作比较也未尝不可,我以为,蒲松龄与曹雪芹这两位艺术奇才无论是在经历抑或是思想上都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

他们都生活在天崩地解的封建末世,明末清初的社会大灾难都给他们留下了沉重的心理阴影,从而铸成了挥之不掉,抹之不去的悲剧意识。他们都有着不懈的人生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抱负。或在“青林黑塞

间”寻找知音,或用“假语村言”敷衍故事,在茫茫海内滔滔人世之中,既不肯随波逐流,更不愿消极沉沦,从而发愤著书。他们又都是读书饱学之士,家传或师承的艺术熏陶,敏锐而多情的艺术天赋,再加上个人的勤学博览,因而具备了超常的文化素养,这是酿造艺术精品的文学保证。下面就逐一论述他们的相似之处。

一、历尽挫折,感悟人生。

蒲松龄的生活阅历决定了他对待科举的态度:憎恨科举中考官的无知和愚蠢,并对此加以无情地讽刺,从而大胆地暴露科举制度的罪恶,但他并未从根本上对这种制度加以彻底的否定。曹雪芹则真实地塑造了贾宝玉这样一个完全与科举水火不容的成功人物,借以表明自己对待科举制度的厌恶。《聊斋志异》是蒲松龄长期科场郁郁不得志之时的"孤愤之作",书中写盲人用鼻子嗅文章呕吐的故事,讽刺清廷科举制度的腐败与黑暗。《红楼梦》作者也说创作此书是因为"无材补天",书中假宝玉之口,骂尽了天下的"国贼"、"禄蠹"。可以说他们对科举制度都持批判态度。坎坷不平的遭遇使得他们一个久困场屋,怀才不遇,面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现实愤愤不平,另一个从饱甘餍肥的巅峰跌入瓦灶绳床的谷底,历尽离合悲欢与炎凉世态,对社会的腐朽和人生的真谛有了透彻的理解。

二、体味“真”“雅”,热爱生活。

蒲松龄和曹雪芹的最大共性,就是他们都是“性情中人”,他们都无比热爱生活,毕生用博大细微的心灵去体味生活中的真善美。蒲松龄不仅歌颂聪明、智慧、纯朴、善良、忠义等普遍意义上的人格美,

遍观《聊斋志异》近五百篇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也所极力标举人的“真”与“雅”。以真为美,真就是美,蒲松龄的这一美学见解形象地表述在蒲松龄是这样地喜爱真,不遗余力地赞美真、表彰真,他笔下的“真人”,除天真无邪、纯粹不垢之外,还具有另一特征,这便是“雅”。试看那些“痴人”,他们“痴情”,然而却也是十足的痴于情,同“淫”与“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孙子楚“或值座有歌妓,则必遥望却走。或知其然,诱之来,使妓狎逼之,则赪颜彻颈,汗珠珠下滴”。①郎玉柱痴于书,邢云飞痴于石,这虽是一种癖嗜,却也是“雅癖”,毫无贪欲私心,是纯真无邪的嗜好。同那些淫棍、赌棍是截然不同的。他们是雅士,他们的痴绝非与傻同义。再看曹雪芹,他也是崇尚世上存在的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以欣赏歌颂它们为最大的兴趣爱好。在曹雪芹的笔下,所有人的个性都是平等的。有着卖身契约的袭人在得到王夫人的认可后,在贾府里受到如同小姐般的尊重,和黛玉宝钗等姐妹们一起玩耍也不分贵贱。相反地,身为史家大小姐的史湘云在她叔叔家却生活得连三等丫环也不如,整日做针线活到后半夜,睡觉的时间都被剥夺了,住着贾府和姐妹们玩耍是她最快乐的生活。孤傲的林黛玉是无父无母寄居在亲戚门下的一个孤儿,只有贾宝玉和她玩耍关心她,造就了她性格多疑,与世不容。刚烈好强的探春,却有一个让她感到耻辱的下人出身的母亲赵姨娘,她的母亲赵姨娘却处处以生下她为荣,在众人面前和同为下人的袭人争高低,使探春无地自容。对于尤二姐尤三姐,曹雪芹也能通过她们堕落的外表挖掘出性格上的温柔和刚烈。曹雪芹也正是以这种心态来创作红楼梦的。他用朴素的思想和神

奇的笔,通过贾府这个大家庭把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其中的真善美,看到人类本质上的贪婪自私和为生存挣扎的理念。

三、心有灵犀,赞美女性。

《红楼梦》和《聊斋志异》最关键的相似之处,是作者内心洋溢着的女性崇拜思想,把女性刻画成了真善美的代表。《红楼梦》中的女儿都是聪明、圣洁的形象,作者把女儿看作"水做的骨肉","见了女儿就感到清爽",且有"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这般能干的女性。曹雪芹作为封建统治时期的文人,打破了男尊女卑的腐朽思想,抒写女性的赞歌。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各类文学作品大多是以男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女性往往处于从属位置。而《红楼梦》却打破了这一局面,贾平凹说:“《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曹雪芹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把女子当做与当作与男子平等的人去全面地写。”②再来看看《聊斋志异》,书中所描写的狐狸精形象,不仅美丽迷人、智谋过人,才情超人,还具有侠义心肠,肝胆照人,他们依靠自己的过人才智在社会和家庭里安身立命,按照自己的“活法”实现人生价值,独立可爱,敢爱敢恨。如娇娜与孔生相爱,虽未成婚配,但仍在孔生患难时及时搭救。由此可见他们有着菩萨般的心肠,贤惠并且通情达理,对男性无怨无悔,关怀备至。我国著名作家冰心有句名言:“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③借冰心的观点为我用,我觉得《红楼》和《聊斋》女性,大体不错。

四、超前意识,崇尚知己之恋。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对爱情的描写,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才子佳人、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爱情模式,而是强调一种建立在心灵契合基础上的知己之爱,是一种精神平等的爱情观,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如《连城》就摆脱了古代爱情小说一见钟情、肌肤相亲的模式,写出了富有近代色彩的爱情:连城和乔生,一个是富商小姐,一个是穷书生,他们之间的“知己”是超越贫富之别的知己。曹雪芹把“知己之恋”写得更加完美。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逆子,他实际否定的是封建主义的礼法观念和封建秩序。这一切使他在贾府爷儿们之中鹤立鸡群,比纨绔子弟更让贾政们担心。整个贾府,除了晴雯等所谓“奴才”外,只有林黛玉是他的知己。可以说宝黛爱情是一曲“知己之恋”的悲歌。曹雪芹超前的婚恋观、女儿观,在《红楼梦》里很艺术的表达,使《红楼梦》这部小说也因作者思想的超前而变得与众不同,人们会惊讶于曹雪芹的智慧和哲理。

五、浪漫主义,表现理想。

蒲松龄笔下的《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说《红楼梦》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幅浓墨重彩的现实主义图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幅图画却采用了虚幻的外壳,蒙上一层‘太虚幻境”的轻纱,使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