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1]

合集下载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总干渠地下水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总干渠地下水影响分析及保护对策
m a b tu to r u d trfo a dt e e o d r nvrn e a p c sThi p p rsu ist ep tn il n io me ti a t n g o n wa y o sr c fg o n wa e lw n h n s c n a ye io m ntlm a t. i s a e t de h o e ta vr n n mp cso r u d — e
g o n w trf w f h e i u sf m o t we t os u h a t b ig o t o o a wi h iel e c n tu t n o h n n eg o n ie r u d a e l o er go r n o n rh s o t e s , e rh g n l t t epp i ,o sr ci f el g u d r r u d pp o t n r t n h n o t o
A sr c : nit r a i t r rn fr r ic ,h e igS cino h i l u e r i t f h o t -oNo t ae a s r i t l b t t As e h s wae a s oe t t e in e t f e d e a a n n t ep B i o t M d Ro t oe eS u h t - r W tr P eot h Trn f ms — ea a a l it g t etn es u t n o t rs p l n B in . e ld pp u v r wi e a o td fr t i s cin wi h e gh o 0 3 k . ic e ai h e s i ai fwae u p y i e ig S ae ie c le t l b d p e o h s et , t t e l t f8 . m S n e v n t o j l o h n

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不足
● 汉水水量有限;调出 汉水水量有限;调出145亿 亿 立方米水之多,后果到底如何? 立方米水之多,后果到底如何? ● 丹江口水库难以进行多年 调节,当南北方同丰同枯, 调节,当南北方同丰同枯,或 北丰南枯时,运作上有困难; 北丰南枯时,运作上有困难; 年内供水也不能持续。 年内供水也不能持续。一千几 百公里长的专用渠道上, 百公里长的专用渠道上,无大 水库与之直接相连,进行调蓄、 水库与之直接相连,进行调蓄、 运行极不灵活, 运行极不灵活,还存在工程风 险问题(跨越 跨越100多条大小河 险问题 跨越 多条大小河 流)。 。 工程量、投入、 ● 工程量、投入、移民数都 较大。另外这两条线的设计中, 较大。另外这两条线的设计中, 对工程量及投资的估算都不同 程度地偏小,有待复查、校正。 程度地偏小,有待复查、校正。
水量供给
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丹江口水 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 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 米条件下,考虑2020年发展水平在 米条件下,考虑 年发展水平在 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 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 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 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 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 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 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保证率是 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 保证率是 75%),可调出水量约 亿立方米. ,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亿立方米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 唐白河平原和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 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 的西中部, 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 积约15.5万平方千米。因引汉水量 万平方千米。 积约 万平方千米 有限, 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 水要求,只能以供京、 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 鄂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 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 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PPT

南水北调工程PPT
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在南水北调中线 输水调度中的应用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
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
闸站监控系统预警功能 在南水北调中线
输水调度中的应用
The middle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中线工程概况 Overview of the Middle Line Project
1432公里
中线工程总干渠线路总长
输水干渠地跨4个省、直辖市
河南省 河北省
北京
天津
北京段80公里
采用PCCP管和暗涵 相结合的输水形式
漳河北至北拒马河
466公里
穿漳工程
陶岔至黄河南 493公里
颐和园团城湖
北京 拒马河 漳河
经验问题
无成熟的经验 可借鉴
自动化 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如此庞大、复杂、伟大的 工程,在中国乃是世界是 前所未有的,要想管好, 运行好,必须实施信息化 管理,保障工程安全平稳 运行
天津
天津外环河
天津干线155公里 采用箱涵输水
西黑山进水闸
黄河北至漳河南
黄河
238公里
陶岔
陶岔渠首
穿黄工程
中线工程建设进程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entral line project
2015年
急 供水工程建成通水
2013年
12月,中线干线主 体工程完工
中线通水一周年, 输水22亿m³ 惠及3800万人口
12月,中线工程 正式开工,进入全 面建设阶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北京段情况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途经湖北、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全长1267公里,北京段位于中线工程的末端。

中线北京段工程总干渠从房山区北拒马河中支南进入北京境内,穿房山山前丘陵区,房山城区西、北关,过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穿丰台西铁路编组站北端进入市区,从卢沟桥以东穿越京石高速公路,由岳各庄向北沿西四环路下北上与西长铁路线、五棵松站地铁、永定河引水渠相交,直至终点颐和园内的团城湖,全长约80.4km,采用管涵加压输水方案。

北京段总干渠共穿越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等32条河流,穿越京石高速公路、西五环、西四环等12处公路,穿越京广铁路线、西长线铁路、丰台铁路编组站等11处铁路及五棵松地铁1处。

北京段总干渠共划分为10个单项工程,分别为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PCCP管道工程、西甘池及崇青遂洞工程、大宁调压池工程、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卢沟桥暗涵工程、西四环暗涵工程、团城湖明渠工程、铁路交叉和地铁交叉工程等,除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外,其余八项工程有北京市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设管理。

工程进展情况在这10个单项工程中,永定河倒虹吸工程于2003年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工程主体已建设完成。

西四环暗涵工程是穿越北京市城区的大型建筑物,途经丰台区、海淀区,全长12.64公里,为总干渠末端的控制性工程。

目前监理和施工招投标工作均已完成,计划于2005年5月30日开工建设。

惠南庄泵站~大宁调压池输水干线工程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及丰台区,其中PCCP管道段全长54.7公里,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管道生产厂家的招标工作,于年底完成建厂,2006年上半年开始管道生产及铺设安装。

卢沟桥暗涵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至岳各庄地区,全长5.27公里。

工程沿线将穿越卢沟桥大队居民院、避绕高压塔杆3处、穿越公路4条、铁路12条以及电力、热力、上、下水等市政管线多条,工程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完成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北京段)西四环输水暗涵线路选定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北京段)西四环输水暗涵线路选定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北京段)西四环输水暗涵线路选定作者:欧阳建付云升钱德琳石维新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年第01期摘要:工程线路布置是关系到工程经济合理、总干渠输水安全和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西四环暗涵线路选定本着必须符合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满足小流量自流输水(20m3/s)的前提下,工程量最少,工程造价最低;保证输水建筑物安全及输水安全;尽量降低工程拆迁;尽量减少总干渠至分水口线路的长度等原则对三条线路进行了比较,最终选定沿西四环主路下行的线路。

关键词:南水北调;西四环暗涵;线路选定中图分类号:TV68;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08)01-0246-04Route Determination of the Buried Culvert Under the West Fourth Ring Road of Main Channel ofthe Middle Route in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OUYANG jian, FU Yun-sheng, QIAN De-lin, SHI Wei-xin(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Beijing 100044,China)Abstract:The project route determination greatly influences the rationality and economy of the project, the security ofmain channel and the cost reduction of projec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uried culvert route under the West Fourth Ring road is to accord with themain layout of Beijing; to realize theminimum of the project capacity and the lowest project co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elf-flow water transfer in small amount (20m3/s);to assure the security of water building and water transfer;to reduce the amount of project resettlement; to reduce the length frommain channel to diversion outlet. The route under West Fourth Ring road is determin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routes.Key words: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the buried culvert under the West Fourth Ring road;the determination of route1 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在北京房山区北拒马河中支南进入北京境内,穿房山山前丘陵区,房山城区西、北关,过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在岳各庄桥向北沿西四环路下北上,直至终点团城湖,全长约80 km。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时间(3篇)

南水北调工程施工时间(3篇)

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东线工程最早开工,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西线工程则于2010年12月27日正式开工。

整个工程计划工期约为13年,预计在2023年全部完工。

东线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从江苏扬州的长江引水,经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最终到达天津。

该工程主要解决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于2021年完工。

中线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从湖北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最终到达北京、天津。

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于2023年完工。

西线工程,全长约1628公里,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引水,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四省区,最终到达内蒙古的黄河。

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补充部分,主要解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预计于2023年完工。

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国工程建设者克服了诸多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果。

以下列举几个关键施工时间节点:1. 2005年,东线工程首个节点工程——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开工。

2. 2007年,中线工程首个节点工程——汉江丹江口水库工程开工。

3. 2010年,西线工程首个节点工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段工程开工。

4. 2012年,东线工程首个关键节点——南四湖水利枢纽工程完工。

5. 2014年,中线工程首个关键节点——汉江丹江口水库大坝工程完工。

6. 2017年,东线工程首个关键节点——东平湖水利枢纽工程完工。

7. 2020年,中线工程首个关键节点——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完工。

8. 2023年,南水北调工程全线完工。

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我国水资源调配、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国工程建设者展现了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界水利工程树立了典范。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南水北调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1.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分两路,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到烟台、威海。

2.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在郑州以西穿越过黄河,继续沿京广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3.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克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西线虽然短,但地形最复杂;中线从丹江口向北地势低,且已经有丹江口水库;东线基本上穿越平原地区,且可利用大运河河道。

三条线路比较,工程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调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水质由优至劣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现有条件由好至差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

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1.从图5.18可以看到,北方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所以冬春季节最缺水。

长江8、9月份流量最大,最适宜调水。

这就导致了南北方之间调水的季节差异。

2.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长江丰水期时北方可能不缺水,而且,水从长江调至华北,路途上还需要一段时间。

工程要稳定调水,只能先蓄水再调水,解决水资源和调水的季节差异。

流域的缺水量80%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因而优先实施东线和中线工程势在必行;在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缺水量中,又有60%集中在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产值集中,缺水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巨大。

因此,优先解决城市缺水是必然选择。

经过上述分析后,确定南水北调工程近期的供水目标:以解决城市缺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节水、治污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合理配置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重要前提。

(完整版)第1章、工程概述

(完整版)第1章、工程概述

第1章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起点湖北丹江口水库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进入北京境内。

北京段总干渠自北拒马河中支南与河北省明渠段相接,经渠首进水闸,入北拒马河暗渠,至惠南庄泵站,经加压泵扬水,通过PCCP输水管道输水至大宁调压池。

大宁调压池后采用低压暗管自流输水,经永定河倒虹吸、卢沟桥低压暗箱、西四环低压暗箱,最后由团城湖明渠输水至终点团城湖,全长80km。

PCCP管道工程的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总干渠线路最长的大型输水工程,上接惠南庄泵站,下接大宁调压池,输水管线起点距离渠首2.3km,输水管线末端距总干渠终点颐和园团城湖约21.4km。

PCCP输水干线全长56.359km(其中设两条隧洞,西甘池隧洞和崇青隧洞),为两排直径4mPCCP管道。

惠南庄~大宁段PCCP输水管线工程为I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

以HD41+000为界,HD0+000~HD41+000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HD41+000~HD56+359.296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

输水干线加压输水设计流量为50m3/s,加大设计流量为60m3/s,自流输水流量为20m3/s。

惠南庄~大宁段输水干线输水干线工程运行方式为:当流量Q≤20m3/s自流输水;当流量Q>20m3/s从惠南庄泵站加压输水至大宁调压池。

PCCP管道工程由2排直径4.0mPCCP压力管道(每节管重54~77t,最大管外径4852mm),4处分水建筑物,3处连通建筑物,101处排气阀井建筑物、19处排空阀井建筑物、1处末端控制阀井建筑物、2处穿隧洞建筑物、4处穿铁路建筑物、17处穿主要等级公路建筑物、27处河道防护工程、永久巡线路及穿巡线路建筑物等组成。

共分为六个标段。

本标段为惠南庄~大宁段PCCP管道工程土建安装第一标。

本标段输水干线起点桩号为DH0+000~DH12+300,全长12.3km。

PCCP管道沿线布置有排气阀建筑23处、排空阀建筑5处、连通建筑物1座、河道交叉7处、公路交叉2处等沿线建筑物。

南水北调中线河(渠)渠交叉工程主要类型及渡槽类总体布置原则

南水北调中线河(渠)渠交叉工程主要类型及渡槽类总体布置原则

南水北调中线河(渠)渠交叉工程主要类型及渡槽类总体布置原则陈卫国【摘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水利工程.总干渠线路长、调水规模巨大,地形条件复杂,因此布置采用的渠道建筑物类型多而全面.该文简要介绍了渠道建筑物的分类,重点总结了各类河渠交叉建筑物的适用条件,综合记述了技术难度较大的各类渡槽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原则.对调水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4页(P64-67)【关键词】河渠交叉工程;渠渡槽;排水渡槽;灌渠渡槽;总体设计【作者】陈卫国【作者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63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跨省市的特大型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基础性战略工程,对国民经济全局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北至北京市颐和园的团城湖,输水总干渠全长1275km,其中河北省渠段由冀豫交界处的漳河北始至冀京边界处的北拒马河中支南止,全长464.037km。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年均调水规模为95亿m3。

该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京津和华北地区的缺水状况,而且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支撑受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

2 渠道建筑物主要类型为保障总干渠安全输水,防止水质污染,提高供水保证率,便于运行管理,总干渠与沿途河流、灌渠、铁路、公路的交叉工程全部采用立交布置。

因此,渠道需布置和采用的建筑物包括:控制工程、河渠交叉大型工程、隧洞工程、左岸排水工程、渠渠交叉工程、公路交叉工程和铁路交叉工程7种类型。

2.1 控制工程控制工程是指控制渠道运行的建筑物,包括节制闸、退水闸和分水口门。

2.2 河渠交叉工程交叉断面以上流域面积大于等于20km2的天然河道与总干渠的交叉建筑物为河渠交叉大型工程(简称河渠交叉工程)。

常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知识点

常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知识点

【常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知识点
一、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二、东线工程
1.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在天津。

2.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江苏、安微、山东、河北、天津五省市。

3.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4.东线工程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

三、中线工程
1.中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市顾和园团城湖。

2.中线工程供水范围: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3.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更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陶岔渠首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

四、西线工程
1.西线工程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

2.西线工程项目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为未建项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启示政府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①履行搞好公共服务职能
• 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 则
• ④为企业经营制定正确的具体策略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资金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经济基础,截至2014年11月底,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已累计下达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总额
2541亿元。在融资过程中,这2541亿元的投资金额主要来
历经50年论证与规划,耗时11年建设与施工,举世瞩目 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正式 提闸通水。通水时间定在14点32分,代表中线工程的干 渠长1432公里。“一江清水向北流”,南水北调中线工 程正式通水,缓解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河南、 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的人民群众将畅饮湖北丹江水库 优质甘甜的清水。这项世界级的调水工程,汇聚了数十 万建设者的汗水,凝结了几十万库区移民的无私奉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也预示着半个多世纪的中 国调水梦变为现实。
• 1.经济生活
•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华北从全球范围内看并不 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它的用水危机更多缘于人 口密集和高耗水经济活动。为此,在南水北调工 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倡导绿色消费的观念, 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 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企业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 践行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 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 新转变,以适应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使用的要求。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设南北水调工程,必须 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树立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的神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保 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 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充分体现了了价值观 的导向作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北京段情况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途经湖北、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全长1267公里,北京段位于中线工程的末端。

中线北京段工程总干渠从房山区北拒马河中支南进入北京境内,穿房山山前丘陵区,房山城区西、北关,过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穿丰台西铁路编组站北端进入市区,从卢沟桥以东穿越京石高速公路,由岳各庄向北沿西四环路下北上与西长铁路线、五棵松站地铁、永定河引水渠相交,直至终点颐和园内的团城湖,全长约80.4km,采用管涵加压输水方案。

北京段总干渠共穿越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等32条河流,穿越京石高速公路、西五环、西四环等12处公路,穿越京广铁路线、西长线铁路、丰台铁路编组站等11处铁路及五棵松地铁1处。

北京段总干渠共划分为10个单项工程,分别为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PCCP管道工程、西甘池及崇青遂洞工程、大宁调压池工程、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卢沟桥暗涵工程、西四环暗涵工程、团城湖明渠工程、铁路交叉和地铁交叉工程等,除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外,其余八项工程有北京市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设管理。

工程进展情况在这10个单项工程中,永定河倒虹吸工程于2003年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工程主体已建设完成。

西四环暗涵工程是穿越北京市城区的大型建筑物,途经丰台区、海淀区,全长12.64公里,为总干渠末端的控制性工程。

目前监理和施工招投标工作均已完成,计划于2005年5月30日开工建设。

惠南庄泵站~大宁调压池输水干线工程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及丰台区,其中PCCP管道段全长54.7公里,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管道生产厂家的招标工作,于年底完成建厂,2006年上半年开始管道生产及铺设安装。

卢沟桥暗涵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至岳各庄地区,全长5.27公里。

工程沿线将穿越卢沟桥大队居民院、避绕高压塔杆3处、穿越公路4条、铁路12条以及电力、热力、上、下水等市政管线多条,工程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完成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

南水北调工程简介及线路图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没有水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存在。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 ,居世界第6位。

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分布呈现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为适应缺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举措,是解决华北、西北地区缺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

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我国水资源自然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特点,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3%,耕地面积占全国38%,其中长江流域年径流量为9513亿m3,占全国的35%,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5%,人均和亩均水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丰水区;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年径流量占全国的17%,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2%,其中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胶东地区的河川径流量为1573亿m3,约占全国的6%,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40%,人均和亩均水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缺水区,尤以海河流域更为突出,年径流量只有264亿m3,不足全国的1%,而人口和耕地却分别占全国10%和12%,缺水十分严重。

长江流域与海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的人均水量是海河流域的近10倍,亩均水量为17倍。

江、淮、黄、海四大流域及全国的人均、亩均水量见表1。

我国北方缺水不仅因为水资源少,而且河川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年径流最大与最小的比值,南方为2~4倍,北方为3~8倍,淮河为15倍,海河则高达20倍。

更为严重的是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发生,黄河出现过连续11年枯水年(1922~1932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70%。

海河出现过连续8年枯水年(1980 ~1987 年),平均年径流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57%。

南水北调概况

南水北调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河南南阳淅川)陶岔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省郑州市附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干渠全长1273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

年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

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四省市供水。

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中线工程分二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建设主要目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从丹江口水库自流引水,到北京天津。

中线一期工程平均每年可调水95亿立方米。

同时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引江济汉等四项生态建设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目前已经开工的中线北京石家庄段应急供水工程开工建设7个单项工程,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北京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自1952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几代技术人员始终不渝地坚持开展中线工程的勘探、测量、规划与设计工作。

1987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报告》,19 91年对此报告进行了修订;1992年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5年国家环保局审查并批准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995~19 98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分别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论证和审查,同时对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加高和不加高的多个方案进行了补充研究。

新世纪伊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变化,长江委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以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再一次对中线工程规划进行了修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划近期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大体上在2010年以前建成;后期进一步扩大引汉规模,年均调水量达到130亿立方米,工程预计在2030年完成;远景从长江三峡调水。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 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 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省淅川县陶岔 渠首到北京团城湖全长1277公里
2003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截至2009年12月4日,南水 北调中线穿黄隧洞下游线进入约6 00米宽的黄河水面主河道掘进施 工地段,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 黄工程已进入到攻坚阶段。
举世瞩目的南水 北调东线一期工 程于2002年 12月27日正 式开工建设,主 体工程总投资3 20亿元,其中 治污工程140 亿元。
二、南水北调的原因
南水北调的背景材料
思考:对数据进行比较,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 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
流域 流域面 水资源总 水资源 积占全 量(亿立 占全国 国比重 方米) 比重 (%) (%) 28.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
一、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 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 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 性工程。南水北调工 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 源合理配置,大大缓 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 重短缺问题,促进南 北方经济、社会与人 口、资源、环境的协 调发展。
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 设想。 1992年,江泽民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等跨世纪 特大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实施被提上国家议事 日程。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2002年 12月27日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底举行的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 了工程建设目标。
经济意义
1、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优化产业结构, 3、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 4、扩大内需,促和谐发展,提振国内GDP。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建设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解决北京及京广铁路沿线城市缺水的最佳选择。

中线一期工程将会给京津华北平原城市提供优质水源,有效改善用水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为工业发展增加新的活力。

并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污水处理回用,不再继续挤占农业用水,甚至可将原来挤占的农业供水还给农业,并可相机增加农业供水,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可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地下水超采,并有望恢复部分湿地。

中线工程采取丹江口水库加坝调水的方案,从陶岔渠首闸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郑州铁路大桥以西30公里处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主要解决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豫四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受水区范围15万平方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目标是以城市生活、工业供水为主,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

主要供水城市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衡水、廊坊6个省辖市及14个县级市和60个县城;河南省的南阳、平顶山、漯河、周口、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11个大中城市及30个县级市、县城。

据1999年资料统计,中线工程受水区城市范围总人口约3468万人,国内生产总值6375亿元,工业总产值8109亿元。

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修订本)中,考虑丹江口水库不同的正常蓄水位、总干渠不同规模、渠首取水方式,组合成多个调水方案。

该方案实施后,在总干渠渠首设计流量350 m3/s的条件下,可以调出水量97.1亿m3,保证率95%的水量为61.7亿m3,能较好满足受水区需水要求。

一期工程的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10.1亿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2172万m3,钢筋钢材90万吨,PCCP管长度24万米,淹没或永久占耕园地47.44万亩。

一期工程总工期66个月。

其中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工期66个月,总干渠工期60个月,穿黄工程工期56个月,引江济汉工程和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工期均为48个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PPT课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PPT课件

穿黄河工程
• 总干渠在黄河流域规划的桃花峪水库库区穿过 黄河,穿黄工程规模大,问题复杂,投资多, 是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物。经多方案综合研 究比较认为,渡槽和隧道倒虹两种型式技术上 均可行。 • 由于隧洞方案可避免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 矛盾,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 借鉴,因此结合两岸渠线布置,推荐采用孤柏 咀隧洞方案。 • 穿黄河隧道工程全长约7.2km,设计输水能力 500m3/s,采用两条内径8.5m圆形断面隧道。
新世纪的宏伟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由来
• 50年前,毛泽东在“长江”舰上听取长 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的汇报后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从南方 借点水给北方?”这是南水北调最初的 设想。 • 此后的50年间,水利部、长江委、黄委 及有关部门为此展开了大量工作,最终 形成了东、中、西三条线路的调水方案。
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 为免除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 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 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 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或扩建部分闸站 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输水工程
总干渠 (1)
• 总干渠自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km渠道 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 带,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 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经宝丰、禹州、新郑 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 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 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入北京市境, 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市区,终点是玉渊潭。总 干渠全长1241.2km。 • 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 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全长142km。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简介北京段情况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实施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途经湖北、河南、河北,自流至北京,全长1267公里,北京段位于中线工程的末端。

中线北京段工程总干渠从房山区北拒马河中支南进入北京境内,穿房山山前丘陵区,房山城区西、北关,过大石河、小清河、永定河,穿丰台西铁路编组站北端进入市区,从卢沟桥以东穿越京石高速公路,由岳各庄向北沿西四环路下北上与西长铁路线、五棵松站地铁、永定河引水渠相交,直至终点颐和园内的团城湖,全长约80.4km,采用管涵加压输水方案。

北京段总干渠共穿越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等32条河流,穿越京石高速公路、西五环、西四环等12处公路,穿越京广铁路线、西长线铁路、丰台铁路编组站等11处铁路及五棵松地铁1处。

北京段总干渠共划分为10个单项工程,分别为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PCCP管道工程、西甘池及崇青遂洞工程、大宁调压池工程、永定河倒虹吸工程、卢沟桥暗涵工程、西四环暗涵工程、团城湖明渠工程、铁路交叉和地铁交叉工程等,除北拒马河暗涵工程、惠南庄泵站工程外,其余八项工程有北京市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建设管理。

工程进展情况在这10个单项工程中,永定河倒虹吸工程于2003年年底开工建设,目前工程主体已建设完成。

西四环暗涵工程是穿越北京市城区的大型建筑物,途经丰台区、海淀区,全长12.64公里,为总干渠末端的控制性工程。

目前监理和施工招投标工作均已完成,计划于2005年5月30日开工建设。

惠南庄泵站~大宁调压池输水干线工程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及丰台区,其中PCCP管道段全长54.7公里,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开始管道生产厂家的招标工作,于年底完成建厂,2006年上半年开始管道生产及铺设安装。

卢沟桥暗涵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至岳各庄地区,全长5.27公里。

工程沿线将穿越卢沟桥大队居民院、避绕高压塔杆3处、穿越公路4条、铁路12条以及电力、热力、上、下水等市政管线多条,工程计划于2005年下半年完成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全段工程施工临时占路及车辆通行问题、卢沟桥暗涵的拆迁问题、PCCP重型管材的运输问题、及工程中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等问题还需要市政管委、交通管理、环保、城管以及沿线各相关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以确保北京市的供水安全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将于今天在永定河倒虹吸工地正式开工。

南水北调是一项宏伟的跨流域引水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调水,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其中,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终点是北京团城湖,全长1267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有效缓解京、津及华北平原地区的缺水状况。

按照规划,2006年,全长80公里的北京段总干渠完工,同时连通河北省的岗南、黄壁庄、王快、西大洋等4座水库;2008年,建成黄河以北段工程,与黄河过河水底隧道连通;201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完成——酝酿规划长达半个世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这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

资料显示,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只有50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国际上对河流用水一般不超过水量的25%,我国北方对黄河、淮河的用水量都已超过河流来水量的50%,海、滦河的用水量几乎达到了100%,以至于海、滦河有些年根本无水入海。

北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十分之一。

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北京该怎么办?除了节流,还必须开源。

引黄河水入京、引滦河水入潮白河等多套方案曾经摆上决策者的案头。

然而,整个黄、淮、海平原都是缺水地区。

无论引黄还是引滦,都是“穷哥们儿”之间的水量再分配。

要从根本上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必须跨流域调水。

长江流域径流水量占全国80%以上,耕地却不足40%;黄、淮、海流域径流水量仅占6.5%,耕地却占40%。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领导和水利专家呕心沥血,多次勘察,数易其稿,终于有了南水北调工程3套方案。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联叶河段及其支流雅砻江长须河段、大渡河斜尔尕河段筑坝引水,通过引水隧洞穿越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进入黄河,供水范围是黄河上中游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六省区的部分地区。

西四环路已预留进京位置北京缺水,城南尤甚。

中线工程北京段起点自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长80公里。

中线引来的长江水由南向北蜿蜒进京,京南的房山、大兴、丰台以及门头沟、通州等一向深受缺水困扰的地区将盼来甘霖,本市重要的用水单位燕山石化、京西工业区、亦庄工业区等也将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实,盼水心切的北京早就开始了接水准备。

1996年首都规划委员会正式批准了北京段总干渠的路由,并规定,为南水北调预留的工程位置,不允许任何工程占用。

数年前,在西四环路的设计规划图纸上,已经为南水北调进京预留了通道。

北京段总干渠全线采用管涵输水,从拒马河至永定河大宁调节池长60公里,在拒马河北岸设一座加压泵站,从泵站到大宁水库铺设压力管道,有压输水,管道是两排直径4米的混凝土钢套管。

经调蓄,从永定河至团城湖长20公里,采用的是两排直径4米钢筋混凝土圆涵,自流输水。

按照总体规划,在北京段上,有暗渠7段,渡槽4座,隧洞3条,倒虹吸11座,19座交通桥梁,并有大小25座建筑物。

北京段工程要穿越拒马河、大石河、永定河等大小河流32条;穿越京石高速路、五环路、四环路等高等级路12处14公里,其中西四环主路地下就要埋管涵12公里;同时与京广铁路、丰台铁路编组站等铁路交叉11处;工程下穿一线地铁五棵松车站;还要穿过西甘池、崇青等山丘,必须解决众多世界级的技术难题。

北京段上的泵站扬程高、流量大、流量变幅范围宽,在当今世界水利工程中也不多见。

据市水利建设管理中心介绍,北京段今年开工项目为永定河倒虹吸工程,总投资2.99亿元。

永定河倒虹吸工程位于丰台区,穿过防洪河道永定河,长度2519米。

明年开工的项目有两项,拒马河暗渠工程位于房山区,穿拒马河,长度1804米;西四环暗涵工程位于西四环路下,长度12641米。

2010年引水规模可达10亿吨北京段总干渠来水后,将以团城湖为终点与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两大供水系统形成统一的地表水供水网络,通过与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供水系统联合调度,本市地表水供水范围可扩大至5876平方公里,覆盖了本市平原地区面积的9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二期向北京供水:2006年底,一期每年可向北京供水5亿立方米左右,主要供城市生活用水,替代密云水库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2010年,中线工程全线贯通后,二期每年可向北京供水10亿立方米,其中8亿立方米供城市生活用水,2亿立方米供工业用水。

市水科院李大为工程师说,用水原则是优先使用南水北调的来水,替代市区内超采地下水的7座自来水厂和自备井,涵养地下水源。

丹江水可直接饮用“丹江水好,清澈甘甜,可以直接饮用。

”曾经到丹江口水库实地考察过的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冉星彦这样说。

据长江委水文局水资源处的专家介绍,丹江口水库水质优于2级,水库上游基本无污染,库容量大,天然入库水量十分丰富。

丹江口水库于1973年底竣工,控制流域面积9.52万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157米,相应库容174.5亿立方米,是密云水库的4倍多。

按照南水北调工程规划,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完善后,相应库容将达到290.5亿立方米。

汉江是丹江口水库主要的补水源,全流域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606亿立方米,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91亿立方米,而且入库水量的多年均值比较稳定。

丹江口水库出水口高程比输水终点北京团城湖高出近100米,这样引水渠道全线基本可以自流输水,运行费用较东线多级扬水低得多,而且管理运行简便。

此外,中线供水设计为专用渠道,且与沿线河道、湖泊、洼地立交,不受雨洪威胁和污染,既可保水质,又可全年稳定供水,这对以城市生活、工业为主要供水目标的北京而言更有其独特的优点。

水价居民可以承受长江水千里迢迢进京,水价会令人咋舌吗?不少居民发出这样的疑问。

据初步测算,南水北调来水的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6元左右,和本市水价基本一致。

据了解,目前本市综合水价为每立方米4.07元,到2005年,本市综合水价将提高到6元。

南水北调北京工程办公室做的水价承受力分析表明,以本市供水综合水价每立方米6元计算,按年人均生活用水36立方米计算,水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是1.8%,低于国际上3%的标准。

分析还认为,除低收入居民和个别高耗水企业外,南水北调水价是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

为此,本市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一套合理的水价体系,鼓励使用再生水,实行优水优价,对低收入家庭采取补贴或者基本生活水价,推行累计制水价以适应各种收入的家庭。

调水仍需节水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华北,干渠总长达千余公里,一点一滴都来之不易。

工程即使现在已经开工,市民也要在数年后才能受益,而本市近几年基本上不会有新水源也是现实。

所以,眼下,节约用水依然是头等大事。

即使长江水进京后 也仍要节约用水 节水是城市文明的表现 是永恒的主题。

要知道,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6吨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漏掉25吨水。

节水的空间是巨大的。

据测算,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每年可节水4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东线、中线工程调水之总和。

为了节水,北京与水利部共同制定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规划中的工作重点是在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入京前,立足自身挖潜。

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再生水回用、雨洪利用、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保护以及统一管理体制和政策等方面。

原则是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再调水;先生态,再调水。

2000年,本市开始组织实施26项节水措施。

到去年,全市累计新增节水4.37亿立方米,超额完成0.77亿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4042万立方米,并完成了京密引水技改工程、清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官厅水库清淤、高碑店中水回用工程以及酒仙桥、清河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工程,增加了污水处理和城市供水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