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精品课程(3)《畲乡风情》纲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畲乡风情》课程实施纲要
一、课程背景
1、我国课程改革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

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

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背景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

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需要。

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
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畲乡乡土资源背景
畲乡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被誉为“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境内畲族资源丰富。

畲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

畲族文化以其独特性、民族性、民族性、开放性和兼容性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个性。

畲族传统的文化生活牵系着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畲族彩带、惠明茶、民歌、廊桥、服饰、美食、艺术、宗教、信仰、习俗、祭祀仪式等,融汇民族性格、乡土人情、价值观念、伦理规范、人文色彩、审美情趣以及风尚习俗形成了畲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遗产。

这些畲族的历史与文化、畲族的传统习俗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

4、学生发展的需要
初中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普遍了解得不全面、不准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甚至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很有必要为学生补上这一课,使学生能对家乡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家乡风土人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发挥历史与社会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强大功能。

作为畲乡景宁的历史与社会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时候,有必要挖掘家乡丰富的历史、社会、民族、自然等“宝藏”,汲取家乡的乡土养分,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

二、课程目标
《畲乡风情》课程着眼于挖掘畲乡景宁的乡土资源,通过研究确定畲乡乡土资源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之间的结合点,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同时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

1、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与整理家乡的名胜古迹、畲族彩带、惠明茶、畲族民歌、廊桥等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展示家乡的名胜古迹、畲族彩带、惠明茶、畲族民歌、廊桥等家乡的历史、社会、民族、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畲乡乡土资源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明确本课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培养师生的课程资源意识,深化课改,优化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家住畲乡
第一课走进畲乡
第二课魅力畲乡
第二单元凤舞彩带
第一课彩带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课彩带纹样符号分类
第三课畲族彩带编织手法
第四课畲族彩带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第三单元惠明茶韵
第一课惠明茶的历史渊源
第二课惠明茶的传说故事
第三课惠明茶的制作工艺
第四课惠明茶韵
第四单元唱响畲歌
第一课畲族民歌的种类
第二课畲族民歌的演唱形式
第三课畲族民歌的歌俗
第四课畲族民歌的现状与传承
第五单元畲乡廊桥
第一课畲乡廊桥简介与欣赏
第二课畲乡廊桥的由来
第三课畲乡廊桥的结构
第四课风雨沧桑“话”廊桥
四、课程组织与实施
本课程通过视频欣赏、资料解读、实践活动等方法,丰富教学过程,达到教学三维目标。

通过欣赏、讲解、体验,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历史、社会、民族、自然等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课程的开设需要提供多媒体设备教室,学生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

五、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与社会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具体操作:上课出勤率占40%,课堂表现考核占40%,课外探究活动占20%。

3.评价注重过程,努力实践“立足过程,促进学习,形成个性”课程评价方式。

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化表现;评价多元化,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导师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