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合集下载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ba682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b.png)
04
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症及处 理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常见并发 症之一,可表现心动过速、心动
过缓、心律齐等。
针心律失常护理,应密切监测患 者心率、心律,观察否呼吸困难 、心悸、胸闷等症状,及时发现
并处理。
护理过程中,应保持患者情绪稳 定,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减
少心律失常发生。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降,引起全身组织器 官灌注足。
恢复期护理
饮食调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食物,避免过饱或 刺激性食物。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 适当心理疏导支持。
康复锻炼
医生指导逐步恢复适当体 育锻炼,增强体质。
预防与保健
预防感染
加强卫生,避免感染病毒。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治 疗潜疾病。
健康生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针心力衰竭护理,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否水肿、呼 吸困难、肺部啰音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护理过程中,应限制患者活动量,保持安静舒适环境,减少心脏负担。
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病毒性心肌炎危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血压降、器官灌 注足,甚至死亡。
针心源性休克护理,应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观 察否意识障碍、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避免病毒感染
勤洗手
经常肥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含至少60%酒精手部消毒液。
戴口罩
公共场所员密集方,应佩戴医口罩或N95口罩,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
避免接触患者
如亲友或邻居感染病毒,应尽量减少接触,尤其避免接触患者呼吸 道泌物体液。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42697d240c844769eaeed3.png)
• (5)心内膜心肌活检 为有创检查,主要用 于病情危重、治疗反应差、病因不明的患 者。阳性结果是诊断心肌炎的可靠证据。 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病变可为局灶性,因取 材误差可出现阴性结果。
诊断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发病 前有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病史、心脏损 害的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其 他辅助检查显示心肌损伤、病原学检查阳 性等,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 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
检查
• 1.实验室检查 • (1)血液生化检查 急性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
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血清肌钙蛋白I增加。 • (2)病毒学检查 可从咽拭子、粪便、心肌组织中分离病毒或用PCR技术检测病毒
RNA;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
• 2.辅助检查 • (1)心电图 ST-T改变,常见T波倒置或降
低,也可有ST段轻度移位;各种心律失常, 以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 • (2)胸部X线 病情轻者可正常;病情重者 可有心影增大。 • (3)超声心动图 病情轻者可正常;病情重 者可有左心室增大、室壁运动减低、心脏 收缩功能异常、心室充盈异常等。
• (4)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可显示心肌细胞 坏死区的部位和范围,敏感性高,特异性 低。
临床表现
• 症状 • 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全身
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 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 体征
• ①心脏增大:病情轻者通常无心脏增大,重者可 出现心脏轻到中度增大;②心率和心律的改变: 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率异常缓慢和各种 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③心音 变化: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样; ④若同时有心包受累,则可闻及心包摩擦音;⑤ 合并心力衰竭的其他体征:肺部湿性啰音、颈静 脉怒张、肝脏增大和双下肢水肿等;⑥病情严重 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体征。
诊断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发病 前有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病史、心脏损 害的临床表现、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其 他辅助检查显示心肌损伤、病原学检查阳 性等,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 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
检查
• 1.实验室检查 • (1)血液生化检查 急性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
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血清肌钙蛋白I增加。 • (2)病毒学检查 可从咽拭子、粪便、心肌组织中分离病毒或用PCR技术检测病毒
RNA;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
• 2.辅助检查 • (1)心电图 ST-T改变,常见T波倒置或降
低,也可有ST段轻度移位;各种心律失常, 以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 • (2)胸部X线 病情轻者可正常;病情重者 可有心影增大。 • (3)超声心动图 病情轻者可正常;病情重 者可有左心室增大、室壁运动减低、心脏 收缩功能异常、心室充盈异常等。
• (4)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可显示心肌细胞 坏死区的部位和范围,敏感性高,特异性 低。
临床表现
• 症状 • 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全身
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 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 体征
• ①心脏增大:病情轻者通常无心脏增大,重者可 出现心脏轻到中度增大;②心率和心律的改变: 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率异常缓慢和各种 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③心音 变化: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样; ④若同时有心包受累,则可闻及心包摩擦音;⑤ 合并心力衰竭的其他体征:肺部湿性啰音、颈静 脉怒张、肝脏增大和双下肢水肿等;⑥病情严重 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体征。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护理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8dd8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2.png)
遗留心脏疾病
对于中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遗留心脏疾 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猝死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猝死,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病情 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CHAPTER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 当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病毒侵犯心脏。
预后情况
完全恢复
对于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适 当休息,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鉴别诊断
其他类型心肌病
如扩张型、肥厚型等心肌病,需通过 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手 段进行鉴别。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与心肌炎在临床表现和 心电图上有时相似,但风湿性心脏病 常有风湿热病史,需进行相关检查以 明确诊断。
心肌炎与冠心病在心电图和临床表现 上有时难以鉴别,需结合病史、体查 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病毒性心 肌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 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要点一
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 感染引起,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侵 入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溶解。
要点二
发病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和免疫反 应损伤两个方面。病毒直接损伤是指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后 ,在细胞内复制并破坏细胞结构,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溶 解。免疫反应损伤是指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这些 抗体与心肌细胞膜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系统,引起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溶解破坏。
对于中重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遗留心脏疾 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猝死风险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猝死,因此需要密切关注病情 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康复指导
定期复查
在康复期间,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
CHAPTER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预后
预防措施
增强免疫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 当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染
避免接触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防止病毒侵犯心脏。
预后情况
完全恢复
对于轻度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和适 当休息,可以完全恢复健康。
鉴别诊断
其他类型心肌病
如扩张型、肥厚型等心肌病,需通过 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手 段进行鉴别。
冠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与心肌炎在临床表现和 心电图上有时相似,但风湿性心脏病 常有风湿热病史,需进行相关检查以 明确诊断。
心肌炎与冠心病在心电图和临床表现 上有时难以鉴别,需结合病史、体查 和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病毒性心 肌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类 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要点一
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 感染引起,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侵 入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溶解。
要点二
发病机制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病毒直接损伤和免疫反 应损伤两个方面。病毒直接损伤是指病毒侵入心肌细胞后 ,在细胞内复制并破坏细胞结构,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和溶 解。免疫反应损伤是指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这些 抗体与心肌细胞膜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 系统,引起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和溶解破坏。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精品医学护理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查房精品医学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fd685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3.png)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心理需求 ,以便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以 便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建议。
护理诊断与目标
明确护理问题 根据患者情况,明确护理问题,如疼 痛、呼吸困难、焦虑等,并制定相应
对于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 ,应限制水钠摄入,遵医 嘱给予利尿剂和强心剂。
胸痛的护理
对于出现的胸痛症状,应 给予吸氧、镇痛等处理, 并观察胸痛的性质、程度 和持续时间。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心律失常的预防
对于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并发症 ,应提前预防,如控制感染、纠
正电解质紊乱等。
心力衰竭的预防
对于可能发生的心力衰竭并发症,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护理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同时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三: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殊护理需求
总结词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需要关注生长 发育和心理健康,同时加强家长教育。
VS
详细描述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年龄上具有特殊 性,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 育和心理健康。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 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特点,提供适合儿童 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家长教育,指导家 长如何照顾患儿,促进患儿的康复。
感谢观看
THANKS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 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 诊需依赖心肌活检。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心理需求 ,以便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评估患者的生活习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以 便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建议。
护理诊断与目标
明确护理问题 根据患者情况,明确护理问题,如疼 痛、呼吸困难、焦虑等,并制定相应
对于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 ,应限制水钠摄入,遵医 嘱给予利尿剂和强心剂。
胸痛的护理
对于出现的胸痛症状,应 给予吸氧、镇痛等处理, 并观察胸痛的性质、程度 和持续时间。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心律失常的预防
对于可能发生的心律失常并发症 ,应提前预防,如控制感染、纠
正电解质紊乱等。
心力衰竭的预防
对于可能发生的心力衰竭并发症,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护理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同时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三: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特殊护理需求
总结词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需要关注生长 发育和心理健康,同时加强家长教育。
VS
详细描述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年龄上具有特殊 性,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 育和心理健康。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儿童的 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特点,提供适合儿童 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家长教育,指导家 长如何照顾患儿,促进患儿的康复。
感谢观看
THANKS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 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确 诊需依赖心肌活检。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医学PPT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7ac4f926fff705cc170a85.png)
护理措施
五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酌情遵医嘱给 予对症治疗
预防和指导
对于任何疾病来说,预防重于治疗。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呼吸道、肠道病毒 性感染,注意家庭居室的清洁卫生,尽量避免接触感染 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处理好 学习与运动的关系。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注意调整儿童的紧张情绪,日常生活中应多饮水,讲卫 生,多吃含丰富维生素C 的水果和蔬菜,特别要保证儿 童合理的休息。 教会病人及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发现异常或有胸闷、 心悸脉给药应注意点滴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加重 心脏负担。使用洋地黄时剂量应偏小,注意观察 有无心率过慢,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和恶心、呕吐 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有上述症状暂停用药并与医 生联系处理,避免洋地黄中毒。 心源性休克使用血管活性物质和扩张血管药时, 要准确控制滴速,最好能使用输液泵,以避免血 压过大的波动。
⊙
临床表现
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 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 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 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 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 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
临床表现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般临床表现 轻者可无自觉症状,仅表现心电图异常。一般病例
表现为精神不振、苍白乏力、多汗、长出气等,年长儿可 自诉头晕、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和疼痛。多数 患者心尖区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第三、四心音及奔马律。 心率多增快,也可过缓,心律失常多见,一般无器质性杂 音,有时心尖部可闻及Ⅰ~Ⅱ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有心 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或有心包积液体征。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aaee4d227916888486d7cd.png)
课堂小结
•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 炎症。
• 病毒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但临床主要靠病毒 感染史、心脏受累表现进行诊断。
• 治疗主要是营养心肌、抗病毒、慎用洋地黄。 • 休息是最主要的护理措施。
1病毒性心肌炎不会出现的症状 () A.心悸 胸闷 B.呼吸困难 C. 心源性休克 D. 意识改变 2.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健康 教育错误的是( ) A.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出院后不需继续休息 C.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月 D.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 力
(一)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以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 染较常见,临床上绝大多数由柯萨奇病毒 A组、B组引起,其中B组较A组更常见。
(二)发病机制
病毒吸附于 心肌细胞膜
病毒感染
破坏心肌细胞
在心肌上发 生免疫反应
二.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1、病毒感染症状 2、心脏受累症状、体征
三、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3.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不正确 的是( ) A.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B.只能 将患者安排于单人病房 C.注意监测心率.心律及血压的 变化 D.应观察患者尿量,意识及皮肤 黏膜情况 4.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并发症的 是( ) A.心律失常 B.心力衰竭 C. 猝死 D.栓塞
• 5.下列哪项是病毒性心肌炎不必做的辅助检查( )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一)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受损、心律失常有关 2.焦虑 与担心疾病对身体危险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4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最重要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数周至3个月,直至症状消失 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正常 2.饮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 饮食 3.病情观察 重症者急性期要严密心电监护直至 病情平稳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居家护理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居家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8759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f.png)
。
如有需要,可协助患者联系医生 进行远程咨询或调整处方。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强调患者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加重副作用。 提醒患者不要随意更换药物,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病情。
如有任何用药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06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
04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03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作 息时间表,并尽量遵守。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减轻心脏负 担,患者应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 。
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的活动,保持安静的睡 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THANKS
鉴别诊断
需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 包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预后及影响因素
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可痊愈,少 数患者急性期因严重并发症死亡,部 分患者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影响因素
年龄、病毒感染类型、心肌损伤程度 、治疗及时性和患者自身免疫力等均 可影响预后。
02
居家护理重要性
减轻医院负担,促进康复
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体征,评估 药物治疗效果。
如有严重不适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 即停药并就医。
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 、呕吐、头晕等,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生建议,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需要调整剂量的药物,要确 保患者了解正确的剂量调整方法
02
如有需要,可协助患者联系医生 进行远程咨询或调整处方。
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强调患者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加重副作用。 提醒患者不要随意更换药物,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或加重病情。
如有任何用药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06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
04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03
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作 息时间表,并尽量遵守。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减轻心脏负 担,患者应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时间 。
睡前避免过度兴奋的活动,保持安静的睡 眠环境,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
THANKS
鉴别诊断
需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 包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预后及影响因素
预后
大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后可痊愈,少 数患者急性期因严重并发症死亡,部 分患者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影响因素
年龄、病毒感染类型、心肌损伤程度 、治疗及时性和患者自身免疫力等均 可影响预后。
02
居家护理重要性
减轻医院负担,促进康复
பைடு நூலகம்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体征,评估 药物治疗效果。
如有严重不适或疑似过敏反应,应立 即停药并就医。
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 、呕吐、头晕等,及时采取措施缓解 。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医生建议,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需要调整剂量的药物,要确 保患者了解正确的剂量调整方法
02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54d0316c175f0e7cd137fc.png)
2、对症治疗:心衰:利尿剂、ACEI; 心律失常:药物、起搏; 糖皮质激素:不主张早期使用,但对有AVB、难治性心衰、 重症等慎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抗病毒治疗:黄芪、牛黄酸、辅酶Q10干扰素等调节免疫机制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活动无耐力 1)环境 2)休息
与心肌受损、并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有关
安静、限制探视、保证休息和睡眠 急性期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卧床1个月; 重症3个月↑,直至症状消失、 血液学指标恢复正常; 协助满足生活需要。 3)活动中监测 心律、心率、血压;胸闷、 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 4)心理护理 青壮年、焦急、烦躁 说明、鼓励、疏导 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氛围 激发兴趣
病程划分
急性期:3个月
恢复期:3个月至1年
慢性期:1年以上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血沉、CRP增加;急性期或活动期:CK-MB、TnT、TnI↑ 2、病原学检查:血清柯萨奇病毒IgM ↑外周血:肠道病毒核酸、肝炎病毒(+)心 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3、X线:心影增大或正常 4、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严重心肌损害:病理性Q波
知识缺乏:缺乏配合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保健指导
1、加强营养、合理休息、适当活动、定期随访。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促进心肌代谢及修复。戒烟酒及刺激 性食物。
3、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病毒性感冒。
4、教会测脉搏,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病毒性心肌炎病 人的护理
定 义
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多见 于儿童、青少年。 1、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 2、重症心肌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抗病毒治疗:黄芪、牛黄酸、辅酶Q10干扰素等调节免疫机制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活动无耐力 1)环境 2)休息
与心肌受损、并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有关
安静、限制探视、保证休息和睡眠 急性期卧床休息的重要性;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卧床1个月; 重症3个月↑,直至症状消失、 血液学指标恢复正常; 协助满足生活需要。 3)活动中监测 心律、心率、血压;胸闷、 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 4)心理护理 青壮年、焦急、烦躁 说明、鼓励、疏导 提供适宜的环境与氛围 激发兴趣
病程划分
急性期:3个月
恢复期:3个月至1年
慢性期:1年以上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血沉、CRP增加;急性期或活动期:CK-MB、TnT、TnI↑ 2、病原学检查:血清柯萨奇病毒IgM ↑外周血:肠道病毒核酸、肝炎病毒(+)心 内膜心肌活检: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3、X线:心影增大或正常 4、心电图:常见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严重心肌损害:病理性Q波
知识缺乏:缺乏配合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保健指导
1、加强营养、合理休息、适当活动、定期随访。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促进心肌代谢及修复。戒烟酒及刺激 性食物。
3、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病毒性感冒。
4、教会测脉搏,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病毒性心肌炎病 人的护理
定 义
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多见 于儿童、青少年。 1、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 2、重症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1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c15de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d.png)
0 5 超声心动图:心肌收缩功能异常
0 2 肺水肿征象。 0 4 各种心律失常 0 6 心脏扩大、可见附壁血栓
0 7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对心肌坏 死检测率可达100%
0 9 心内膜活检:是诊断病毒性心肌 炎的金标准
0 8 磁共振成像:可清晰显示心脏解 剖结构和急性心肌水肿的情况
01 护理问题
活动无耐力
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辅助检查
病毒学检查:心内膜、心肌、心
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 6
病毒基因片段和病毒蛋白抗原。
ESR↑ 5
CRP↑ 4
1 血常规:WBC↑
2
血清:AST、LDH、CK、CK-MB升 高
3 cTnT、cTnI升高
0 1 X线检查:心脏可轻、中度增大, 可见肺淤血和
0 3 心电图: ST、T改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一般治疗
治疗指导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干 扰素,黄芪,牛磺酸
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使 用辅酶Q⒑ (增加心肌代 谢稳定细胞膜)、维生素 C(保护心肌)、曲美他 嗪 , AT P ( 增 加 心 脏 收 缩 功能)
治疗并发症 纠正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
治疗要点
糖皮质激素治疗
用药护理
利巴韦林 缓慢静脉滴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 力等,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消失
5
尽量避免感冒等常见疾病 的发生。专家介绍说,感 冒等常见疾病会导致心肌 炎患者病情的加重,严重 时还有复发的危险。因此, 患者应注意避免伤风、感 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
03
04
0 2 肺水肿征象。 0 4 各种心律失常 0 6 心脏扩大、可见附壁血栓
0 7 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影:对心肌坏 死检测率可达100%
0 9 心内膜活检:是诊断病毒性心肌 炎的金标准
0 8 磁共振成像:可清晰显示心脏解 剖结构和急性心肌水肿的情况
01 护理问题
活动无耐力
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辅助检查
病毒学检查:心内膜、心肌、心
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 6
病毒基因片段和病毒蛋白抗原。
ESR↑ 5
CRP↑ 4
1 血常规:WBC↑
2
血清:AST、LDH、CK、CK-MB升 高
3 cTnT、cTnI升高
0 1 X线检查:心脏可轻、中度增大, 可见肺淤血和
0 3 心电图: ST、T改变:ST段压 低、T波低平或倒置
一般治疗
治疗指导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干 扰素,黄芪,牛磺酸
改善心肌代谢和营养:使 用辅酶Q⒑ (增加心肌代 谢稳定细胞膜)、维生素 C(保护心肌)、曲美他 嗪 , AT P ( 增 加 心 脏 收 缩 功能)
治疗并发症 纠正心律失 常、心力衰竭等
治疗要点
糖皮质激素治疗
用药护理
利巴韦林 缓慢静脉滴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贫血、乏 力等,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等,并可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 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消失
5
尽量避免感冒等常见疾病 的发生。专家介绍说,感 冒等常见疾病会导致心肌 炎患者病情的加重,严重 时还有复发的危险。因此, 患者应注意避免伤风、感 冒。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
03
04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ppt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4a4f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8.png)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心悸、乏力、气短等,严重时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 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和病毒学检测等综合诊断。其中,病毒学检 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通过血液或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毒抗原或抗体。
CHAPTER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
病人评估
01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饮食
控制病人的饮食摄入量,避免过 度进食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物,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关心、安慰、鼓励病人,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病人进行情绪调节,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CHAPTER 05
出院指导
日常生活指导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 劳为度。
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多食用新鲜蔬 菜、水果。
心理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必要时可寻求心理辅导。
定期复查指导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 脏超声等检查,了解 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CHAPTER 03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心率、呼吸等,以及心电监 护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记录病情状况
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状况,包括症 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 相应的护理计划。
病毒性心肌炎ppt【28页】
![病毒性心肌炎ppt【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7aaf99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1.png)
护理
1.急性期患者应 卧床休息,限制 探视。病情恢复 后3—6个月逐渐 恢复轻体力劳
2.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富含维 生素的饮食,促 进心肌细胞的恢 复。
3.严密监测心律、心 率急性期给予持续心 电监护。尽早发现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并发症。一旦发生并 发症,按其相应的护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病原学
1.在急性期从心内膜、心肌、心 包或心包穿刺液中检测出病毒、 病毒基因片段或病毒蛋白抗原 2.病毒抗体
心肌炎的确切诊断需要病理组
织学的证据,主要是心内膜心肌 活检的结果,因其对治疗的指导 意义有限而且有一定的操作风险, 临床并不常规进行。
爆发型心肌炎的诊断比较困难,主要根据患 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类。爆发性心肌炎 的患者均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并且 病史中常常有发热、明显心衰症状以及2周内 有病毒感染的病史
1、心力衰竭患 者,按常规的纠正 心力衰竭措施治疗, 但洋地黄用量偏小
2、Ⅱ°以上房 室传导阻滞、病态 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使用临时体外起搏 器
3.体外循环
预后
01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及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其 转归和预后也很不一致
02
病毒性心肌炎80%能痊 愈,5%~20%可遗留心
脏扩大及心电图异常
㈢ 免疫抑制剂治疗
免疫抑制剂可使病毒复 制加剧,即使小心应用糖皮 质激素也可加重心肌炎的组 织学变化。多数学者主张在 病程早期不宜常规使用激素;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 休克、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 等严重并发症者可以短期应 用激素;在病程后期证实心 肌病变是由免疫反应引起时 可以试用激素。
治疗
㈣ 对症治疗
③心律失常 型; ④心力衰竭 型 ⑥慢性心肌 炎 ⑦后遗症 型:患者心 肌炎虽已基 本痊愈,但 可遗留不同 程度心律失 常或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cc0a5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24.png)
C.乳酸脱氢酶的增高 D.心电图sT-T改变 E.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给予易消化的 饮食 C.保证蛋白质的供给 D.给予多种 维生素 E.记出入液量
练习题
3.引起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
E
A.流感病毒 B.疱疹病毒 C.脊髓灰质 炎病毒 D.鼻病毒 E.柯萨奇A、B病毒
确诊依据
处理要点
急性期卧床休息,保证营养。 改善心肌的营养和代谢:维生素C、三磷 酸腺苷、辅酶A、肌苷、细胞色素。 对症治疗: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对 洋地黄耐受性差,慎用。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或抗病毒的中草药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用临时起搏器。 病情加重时用糖皮质激素。
护理
护理诊断/问题
4.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 C
A.P-R间期延长 B.QRS波群增宽 C.ST-T改变 D.T波改变 E.Q-T间期缩短
•再见!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 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 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是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男>女
病因
许多病毒引起心肌炎:肠道病毒包括柯 萨奇A、B组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 炎病毒常见,其中以柯萨奇病毒B最常见。
临床表现
体征
视:颈静脉怒张 触:肝肿大、水肿 叩:心脏增大 听: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律:心律失常,室早最常见 心音:心尖部S1↓,出现S3、S4
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肠道病毒核酸阳性,
实 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 验
室
血清肌钙蛋白、心肌肌酸磷酸激
检 酶(CK-MB)增高。
病毒性心肌炎个人史护理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个人史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64ed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5.png)
高危人群关注
老年人
糖尿病患 者
儿童 肥胖人群
孕妇
长期疲劳 人群
免疫力低 下人群
长期吸烟、 酗酒人群
心脏病患 者
长期熬夜 人群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 性心肌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疫苗种类:目前有多种疫苗可供 选择,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
接种时间: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合适的接种时间
接种注意事项:接种前需了解疫 苗的注意事项,如过敏反应等
01 06
05
抗心律失常: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 罗帕酮等
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 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
洛韦等
02 03
04
抗炎治疗: 使用非甾体 抗炎药,如 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
改善心肌代谢:使用改善 心肌代谢药物,如辅酶 Q10、左卡尼汀等
个人史护理要点
心理护理
01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 其心理需求
饮食调理
01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 营养均衡
02
食物选择:高蛋白、低脂肪、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 腻、生冷
04
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促进新陈代谢
05
规律饮食:定时定量,避免 暴饮暴食
运动康复
01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
韧性训练等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运动强度: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
04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 动,增强自我价值感
02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 患者建立信心
05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03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 病,减轻心理压力
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课件
![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89c2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a.png)
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和 其他感染。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 白质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 理疏导和支持。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心内膜 活检。
02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评估Fra bibliotek患者评估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发病前是否有病 毒感染史、过度劳累史或 使用某些药物史。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 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 持续时间。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心率失常 、心脏扩大、心包积液等 体征。
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
心理问题
营养失调
活动无耐力
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等。
焦虑、恐惧、抑郁等。
摄入不足、消化不良等 。
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 常有关。
护理计划
01
02
03
04
密切监测病情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心 电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特点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病 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心肌炎的症 状和体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 ,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和溶解 ,同时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加重心肌 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感冒和 其他感染。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 白质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 理疏导和支持。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心内膜 活检。
02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评估Fra bibliotek患者评估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发病前是否有病 毒感染史、过度劳累史或 使用某些药物史。
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 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 持续时间。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是否有心率失常 、心脏扩大、心包积液等 体征。
护理诊断
潜在并发症
心理问题
营养失调
活动无耐力
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等。
焦虑、恐惧、抑郁等。
摄入不足、消化不良等 。
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 常有关。
护理计划
01
02
03
04
密切监测病情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心 电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特点
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常在病 毒感染后1-3周内出现心肌炎的症 状和体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血液循环直接侵犯心肌细胞 ,引起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和溶解 ,同时诱导自身免疫反应,加重心肌 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954869fab069dc5122018b.png)
• 4.糖皮质激素 • 不常规使用。对其他效果治疗效果不佳者,
可考虑在发病10~30天使用。 • 5.对症治疗 • 当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缓慢性心
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时进行相应对症治 疗。
护理措施
• 1、减轻心脏负荷 强调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 恢复,在急性期至少应休息到热退后 3~4周。有心功能不全及心脏扩大者应绝对卧床 休息,一般总休息时间3~6个月。直至心脏大小回复正常和心功能恢复后,根据具体 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低,也可有ST段轻度移位;各种心律失常, 以室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多见。 • (2)胸部X线 病情轻者可正常;病情重者 可有心影增大。 • (3)超声心动图 病情轻者可正常;病情重 者可有左心室增大、室壁运动减低、心脏 收缩功能异常、心室充盈异常等。
• (4)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可显示心肌细胞 坏死区的部位和范围,敏感性高,特异性 低。
病因
• 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 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柯萨奇病毒A组、 柯萨奇病毒B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 炎病毒为常见致心肌炎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B 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其他如腺病毒、流感、 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 病毒、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 艾滋病病毒等。
检查
• 1.实验室检查 • (1)血液生化检查 急性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
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T、血清肌钙蛋白I增加。 • (2)病毒学检查 可从咽拭子、粪便、心肌组织中分离病毒或用PCR技术检测病毒
RNA;血清中检测特异性抗病毒抗体滴定度。
• 2.辅助检查 • (1)心电图 ST-T改变,常见T波倒置或降
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ffce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8.png)
20
【预期结果/评价】 1.病人活动时疲劳感减轻或消失。 2.情绪稳定。 3.能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21
【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活动无耐力 ➢ 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 ➢ 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给予半坐卧位,以缓解呼
吸困难。 ➢ 合并低血压或休克病人给予去枕平卧,抬高头
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心、 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1
病例介绍
• 患者,男,19岁,因“突发胸 闷胸痛2小时”于2015-03-25 ,22:00入院。
2
病例介绍
• 患者2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自 测体温最高达38.5℃,予“泰诺林、莲花清 瘟”治疗后,稍有好转,今晨出现腹泻一次 ,为黄色水样便,仍有体温,下午16点左 右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胸闷,位于心前 区,阵发性,持续约2小时左右,后自行缓 解,伴有恶心,无呕吐,无他处放射痛, 视物模糊,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等不适 ,现为进一步诊治,拟“心肌炎”收住入院。
24
➢ 头晕、乏力、晕厥 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交待病人严
格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发生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一旦发生阿-斯综合 症,立即行心肺复苏或紧急人工起搏。
25
3、饮食护理 ➢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维C) ➢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 ➢伴有心衰的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
心脏受累: 心衰、心源性休克、阿-斯、猝死等
14
90%左右的病人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就诊
2)体征: ➢视:颈静脉怒张 ➢触:肝肿大、水肿 ➢叩:心脏增大 ➢听: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律:各种心律失常,室早最常见
【预期结果/评价】 1.病人活动时疲劳感减轻或消失。 2.情绪稳定。 3.能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21
【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活动无耐力 ➢ 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 ➢ 伴有心力衰竭的病人给予半坐卧位,以缓解呼
吸困难。 ➢ 合并低血压或休克病人给予去枕平卧,抬高头
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心、 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
1
病例介绍
• 患者,男,19岁,因“突发胸 闷胸痛2小时”于2015-03-25 ,22:00入院。
2
病例介绍
• 患者2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畏寒发热,自 测体温最高达38.5℃,予“泰诺林、莲花清 瘟”治疗后,稍有好转,今晨出现腹泻一次 ,为黄色水样便,仍有体温,下午16点左 右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胸闷,位于心前 区,阵发性,持续约2小时左右,后自行缓 解,伴有恶心,无呕吐,无他处放射痛, 视物模糊,咳嗽咳痰,无头痛头晕等不适 ,现为进一步诊治,拟“心肌炎”收住入院。
24
➢ 头晕、乏力、晕厥 存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交待病人严
格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发生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一旦发生阿-斯综合 症,立即行心肺复苏或紧急人工起搏。
25
3、饮食护理 ➢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维C) ➢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 ➢伴有心衰的病人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禁食
心脏受累: 心衰、心源性休克、阿-斯、猝死等
14
90%左右的病人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就诊
2)体征: ➢视:颈静脉怒张 ➢触:肝肿大、水肿 ➢叩:心脏增大 ➢听: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律:各种心律失常,室早最常见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PPT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26bff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d.png)
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 活。
康复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理能帮助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心 理健康。
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护理的重要部分。
谢谢观看
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 互作用。
特别注意心脏药物的服用方法。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 惧情绪。
提供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信心。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降低并发症风险
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 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和疲乏等症 状。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需定期检查。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反应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 损伤,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急性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
如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何时进行护理
恢复期护理
在患者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心脏负 担。
适当运动可促进康复。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随访
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和随访,以预防复发。
保持与医疗团队的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及 时发现异常。
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病症发展及护理。
谁需要护理 临床症状明显者
有明显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密 切监测和护理。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 活。
康复过程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积极理能帮助患者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和心 理健康。
关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护理的重要部分。
谢谢观看
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 互作用。
特别注意心脏药物的服用方法。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 惧情绪。
提供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信心。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降低并发症风险
有效的护理能够减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 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心悸、呼吸急促和疲乏等症 状。
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需定期检查。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反应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 损伤,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急性期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容易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
如心电监护、血压监测等。
何时进行护理
恢复期护理
在患者恢复期,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注意心脏负 担。
适当运动可促进康复。
何时进行护理
长期随访
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和随访,以预防复发。
保持与医疗团队的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体温,及 时发现异常。
这些人群需要特别关注病症发展及护理。
谁需要护理 临床症状明显者
有明显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密 切监测和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感、风疹、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及HIV 都可引起。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发病机制
病毒常直接侵犯心肌,造成心肌细胞溶解,间质 水肿。
急性病毒感染 持续病毒感染
免疫机制
心
肌
损害心脏
损 害
结构和功能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症状
➢前驱感染: 1~3周前,有上感或肠道感 染症状
➢心脏受累 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 乏力、气急,心衰、心源性 休克、阿-斯、猝死等。 90%左右的病人以心律失常 为主诉就诊 。
液量
A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练习题
3.引起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
E
A.流感病毒 B.疱疹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鼻病毒 E.柯萨奇A、B病毒
4.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
A.P-R间期延长 B.QRS波群增宽
C
C.ST-T改变 D.T波改变
E.Q-T间期缩短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再见!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练习题
1.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白细胞增高 B.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E
C.乳酸脱氢酶的增高 D.心电图sT-T改变 E.血清 中和抗体效价增高4倍以上
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保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B.给予易消化的饮食 C.
保证蛋白质的供给 D.给予多种维生素 E.记出入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体征
➢视:颈静脉怒张 ➢触:肝肿大、水肿 ➢叩:心脏增大 ➢听: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律:心律失常,室早最常见 心音:心尖部S1↓,出现S3、S4
闻及舒张期奔马律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肠道病毒核酸阳性,血
实
沉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
验 室
血清肌钙蛋白、心肌肌酸磷酸激酶
张等症状
心电图变化
病情观察
• 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
• 出现频发室早、房
• 配合医生抢救
室传导阻滞及时报
告医生,给予抗心
律失常药物。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本病青壮年占一定比例,影响日常生活和工 作,易焦虑、烦躁;
向病人耐心解释卧床休息的必要性; 讲明本病的演变过程及预后,解释病情及治 疗方案; 告之不良情绪加重病情,给予心理支持; 使其安心休养,配合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嗜心性病毒感染 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 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是感染性心肌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男> 女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
许多病毒引起心肌炎: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 B组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常见,其 中以柯萨奇病毒B最常见。
休息与活动 酶、心电图恢复正常,逐渐增加活动量。
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
饮食
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
保持大便通畅
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适量饮水, 防止便秘。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Fra bibliotek理措施• 急性期行心电监护
• 观察胸闷、颈静脉怒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
确诊依据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处理要点
急性期卧床休息,保证营养。 改善心肌的营养和代谢:维生素C、三磷酸腺 苷、辅酶A、肌苷、细胞色素。 对症治疗: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对洋地黄 耐受性差,慎用。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或抗病毒的中草药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用临时起搏器。 病情加重时用糖皮质激素。
检
(CK-MB)增高。
查 诊断本病最有意义的检查
免疫学检查:2周后血清同型病毒中和
抗体增高4倍。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心影扩大或正常。 心电图:低电压、ST-T改变,各种心律
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和AVB)。 超声心动图: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节 段性或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左心室增大或附 壁血栓。 心肌活检:有助于诊断和判断预后。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诊断/问题
体温过高 与心肌炎症有关 焦虑 与起病急、心理负担过重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受损、心律失常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疼痛:心前区痛 与心肌炎有关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直至症状消失、血清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