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配套公共建筑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设计分析[摘要]: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通过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演变及组成的分析,分析及研究中国居住小区配套历史及现状,阐述了配套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居住小区配套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居住小区;人性化;公共建筑;配套;设计分析前言

居住小区(housing estate)是以住宅楼房为主体并配有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娱乐、绿化、公用和公共设施等而形成的居民生活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一个社会的缩影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居住小区,他就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小区的配套公共建筑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配套的公共建筑则是构成这个单元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1. 中国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及现状

中国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发展初期阶段,建国初期是我国现代住宅建设史上的第一个活跃期。从1950 年中期受前苏联居住街坊理论的影响,规划布置以满足街坊内居民居住生活的基本要求为原则,但规模较小,项目不够齐全。直到1960 年初全国各大中城镇才分别建设了不同规模的小区,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而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主体居住模式。(2). 适应与调整阶段,从改革开放以来,住宅建设开始走上商品化的轨道。1980 年国家建委提出了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对小区所要设置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按一般规模和千人指标做了量化规定,提高了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可操作性,配置规模的需求从占住宅建筑面积的8%提高到15%,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3). 动态规划建设与发展阶段,19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具有不同特点和档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应运而生。此阶段是我国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史上发生变化最大的时期,具体表现在: 一是性质变化。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从福利型转变为服务型,市政公用设施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商业服务设施则完全市场化,其设置内容及建设规模也随着经营体制的转变趋向小型化、多样化; 二是文体设施需求旺盛,老龄服务设施突显短缺; 三是私家车的出现增加了停车场的建设规模; 四是居民阶层化和住宅商品

化促使居住空间发生分异,进而表现出不同类型小区对公共服务设施不同的需求特征。

现阶段,我国小区配套现状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便民服务机构,如银行网点、综合收费处、诊所、幼儿园、菜市场等;二是缺乏公益性场所,如警务室、公共活动场地、免费的老年活动室等,缺少这些设施的结果就是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配套设施仍没有跟上日益增长的居民文化物质需求,这迫使我们要积极完善。

2. 居住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设计

2.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居住小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不仅能单纯地为住人而住人,而且已从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逐步向心理文化更高领域递进,能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易于社会交往、有更多娱乐和学习机会的生活场所。在配套公共建筑的设计中需注意居住小区设计的人性化、构筑有序的空间、组织便捷的交通、创建文明环境。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对于城镇居住服务设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及时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合理制订定额指标,以满足老年社群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特殊需求。

2.1 配套公共建筑

小区的配套建设成为市场的关注点,除了地段、价格、户型等敏感因素外,衣食住行的便利性对购房者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小区在配套建设方面,应量力而行地多方位考虑,力求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去满足住户需求,最大可能地把一般日常生活问题就近解决。一

般来说,人们最关心的是学校教育、绿化环境、市场分布、交通以及娱乐休闲等设施。大型小区可以利用其规模优势,设立比较完备的配套设施,或者通过与社会上的一些成熟机构合作,获得支持。例如,开办精英学校,满足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愿望;设立专线公交线路,以满足交通要求;聘请专业公司设计绿化园林;提供齐备的会所服务等。这样就可以照顾到多层次的需求。而中小规模的小区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不可能从多方面同时满足买家需要,只能进行最基本的配套建设,因而卖点略差。在这方面,需要政府部门对小区所在区域的公建配套进行统一的规划,设立一些共享的市政设施,才能赋予楼盘以“卖点”。另外,从配套设施服务的结构上来看,宜进行综合性而非零散性的经营,有利于后续发展。

2.2 配套的物业

住宅小区仅靠传统的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物业管理已开始采用高科技智能化网络管理, 向业主提供各种更全面、更周到、更便捷的服务, 建立与配套物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管理自动化, 如用计算机控制空调系统、防火安全报警系统、建筑物内的垂直交通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部件及附属设备安全报警系统、大厦或区域的保安系统、辅助物业管理人员工作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筑物出租(租客、租金、租约)管理系统、财务分析与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等。向业主提供高水准优质的服务。物业管理是生活品质的全面保障, 小区应形成对外以安全第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和对内以关爱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方式。

3. 立面造型与空间设计

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性, 立面上尽量不作体块的切割, 而是结合建筑防晒要求,配备部分幕墙, 形成虚实对比, 达到独特的建筑形象的目的。建筑物分基地、中段及顶部,基地需使建筑巍然挺拔, 富有气势,中段则通过遮阳构件和饰线的运用, 形成良好的韵律效果,最后顶部通过逐级收缩及架构处理, 配合通讯设施, 突出中心的建筑形象。

空间中利用中庭与裙楼交相辉映,在中庭内配以喷泉、雕塑等小品, 丰富其空间, 加上光棚的光线, 使建筑内部富于韵味, 起到

一定的休闲作用,为人们创造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4. 现有配套的整改措施

开发商是一个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最根本的宗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仔细研究,多种措施并举。现状配套的整改就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出台诸如《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商品房购销合同》等,只有通过政府和开发商及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改造内外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人性化的居住小区。

结束语

居住小区配套公共建筑的规划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规划是居住小区的关键,规划师必须理性对待,建立“以人为本”的观点,在设计中保证居住小区环境舒适,居民身心健康、人际交往融洽和居民生活便捷,使居住小区的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