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一 原因类主观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原因类主、客观题集萃

归类研读

1.命题特点

原因类主观题是历年来高考中考查最多的一类试题。从命题范围来看,此类试题在所有主观性试题中考查范围最广,高中政治四个模块所有的概念、原理、作用、意义等都能成为考查的对象。从命题材料来看,多数是呈现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设问则从比较小的角度考查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从命题形式来看,此类题目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比如:为什么做某事,分析……的合理性(或正确性),论述……的重要性(或必要性)。

2.命题类型

根据设问与答案因果关系的侧重点不同,原因类主观题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求结果类;二是寻原因类;三是既寻因又求果类。

(1)求结果类:其设问是把某一现象或行为作为“引起者”即原因来考查“被引起者”即导致的结果,常见的设问有“运用某模块的知识说明某种行为(或某现象)对另一(些)行为(或现象)产生的意义、作用、积极影响”等。

(2)寻因类:其设问把某一现象或行为作为“被引起者”即结果来考查其“引起者”即产生、形成的原因,其常见的设问有“运用某模块的知识分析某现象或行为产生、形成的原因(根本原因、理由)”、“运用某模块的知识说明某主体能够怎样做的原因或依据”等。

(3)既寻因又求果类:其设问把某行为或现象放在因果链条中,既考查其作为结果有何原因引起,又考查其作为原因会带来怎样影响、产生怎样的结果。其常见的设问有“针对什么情况,运用某模块的知识说明或分析必须做(要做)什么事情(决策)的原因(意义、理由等)”。

3.命题分析

(1)失误分析:考生在解答原因类主观题时,很容易出现单打一的现象,联系课本分析时脑子只有知识了,联系材料分析时脑子只有材料内容了,联系主体分析时又只有几个不同的主体了。而不少高考试题往往需要考生从多个角度综合进行分析。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分析,哪怕分析得再好,答案也往往是片面的。

(2)方法指导:对于出现上述单打一的现象,应将教材知识、题干材料、行为主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整合答案,具体做法详见后面的“分类突破”。求结果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其答案要求侧重回答结果,即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等,常用连结词有“有利于……”、“促进了……”等。寻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其答案要求侧重回答原因,即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常用连结词有“由……决定的”、“符合……的要求”、“原因在于……”等。既寻因又求果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此类题目答案的组织就可以完整的运用客观必然性(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作用、好处、积极影响),即原因+结果的思路和格式。

以上是从设问与答案存在的因果联系的角度应对原因类题目。除此之外一个设问的组成还有其他诸如知识的、材料的限定等,因此答案的组织除了遵循上述思路外还要结合材料体现不同的模块思路与特点。如分析经济生活原因类的题目时,答案的组织还可以根据不同主体定要点(从对国家、对企业、对公民等),根据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和当前的经济社会背景定要点;政治生活类的题目组织答案时还要充分考虑国家、政党、政府、公民、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不同的主体及其关系并结合我国的政治制度、相关政策和国际国内形势定要点;要组织好文化生活的原因类题目还需考虑文化的作用;而组织哲学类题目的答案时必须充分考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总之,做题有法无定法,做好一个题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分类突破

原因类主观题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常用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四个:

一、联系课本分析原因

课本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但我们学习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运用,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我们看到一个原因类题目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联系课本,想想课本上与这个题目有关的内容有哪些。我们首先要想想,课本上有没有针对这个问题的直接的内容;如果没有,则可进一步考虑,课本上涉及这一问题的内容有哪些,能不能从中找到答题的思路。有不少原因类题目往往能够直接运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加以解决,而有一些则需要对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加以综合与概括。总之,联系课本进行分析是解答原因类主观题的最基本策略。

二、根据材料分析原因

提供一定的材料作为背景,在具体的背景下设置若干问题,这是当前高考命题中的一种常用策略。原因类主观题也不例外。在试题的背景材料中往往蕴含着有关“原因”的若干信息,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对材料加以充分重视,进行全面分析,提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三、寻找主体分析原因

政治学科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体,原因类主观题也往往牵涉到一定的主体。而特定的主体肯定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负有一定的义务、具有一定的职责。在具体的题目中,象党的性质和地位、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素质、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等等,经常作为一些原因类问题的答案出现的。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全面分析,从不同主体的角度来寻找原因,以防漏答。

四、明确地位分析原因

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度,人们在作出某种具体决策之前,一定会考虑到诸如可能性、必要性(有时表现为紧迫性)、重要性(特别是地位怎样、意义如何)、必然性等问题。所以,地位也往往是人们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依据。因而我们在解答有些原因类主观题时,可从地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有时甚至还能收到化繁为简、使人“茅塞顿开”的效果。

五、综合考虑分析原因

以上分析的只是四种解答原因类主观题的最基本的策略。实际上,在高考中出现的原因类

主观题并不一定只能用一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解答,以取得最好的答题效果;也有一些题目可能不一定用一种方法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全面准确的答案。因此,我们在组织具体答案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真题展示

1.(2013·广东35)以前人们认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这两种属性不可兼得。但某工程团队利用“电纺”技术,开发出细小的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并通过小喷嘴喷射出去,做成的材料既轻又薄,不仅更坚固,而且更具韧性。该团队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A.深化了理论认识,推动事物质变

B.立足于实践探索,改变实践手段

C.发挥了意识的目的性,突破条件创造联系

D.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2.(2013·广东31)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3·江苏单科·22)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4.(2013·江苏单科·3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③④

5.(2013·新课标全国I22)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营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3·新课标全国II13)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7. (2013·浙江29)十年前,科学家只把几十种基因突变与疾病挂上钩,现在已经把三千种左右基因突变与疾病对上号,但要搞清所有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尚需时日。这是因为( )

①认识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8.(2013·江苏单科·T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

9.(2013·天津12) (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锅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