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1993年起开始引进韩国的影视剧
韩剧受众心理研究
韩剧受众心理研究作者:陈云萍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第11期摘要:自1993年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以来,韩剧已经活跃于中国荧屏二十余年。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韩剧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吸引大量受众并且培养出大批的“韩剧迷”,正是因为韩剧满足了受众的各种需求。
具体而言,韩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追星”需求、追求时尚的需求,满足了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亲切感。
关键词:韩剧使用与满足受众心理需求韩剧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
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并引起轰动性效应,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2014年热播的《来自星星的你》、2016年热播的《太阳的后裔》被称为“新韩剧”,引发了新一轮的韩剧热潮,带动了韩国影视产业及旅游、时尚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andgratificationsapproach),该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①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韩剧之所以能够活跃荧屏二十余年,吸引受众并且培养出大批的“韩剧迷”,正是因为韩剧满足了受众的各种需求。
一、满足好奇心理媒体、娱乐圈对于观众而言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专业领域,社交媒体的发达使受众作为信息传递的终端随时随地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各种娱乐信息。
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媒体从业人员每天都在经历怎样的生活?韩剧堪称“造星”剧,而偶像明星到底是怎样炼成的?他们背后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经历?观众对此充满好奇心理,好奇心理为韩剧提供了大量忠实的观众。
例如韩剧《OnAir》的主角身份为演员、经纪人、导演和编剧,韩剧《聚光灯》聚焦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和生活,韩剧《他们生活的世界》则以电视剧导演的创作和生活状态作为素材,此类媒体行业剧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不同于幕前的媒体世界,满足了观众对于媒体人士、媒体行业的好奇心理。
韩剧热 的心里社会因素
XXXXXXXXXXX 201X 届攻读学士学位本科生毕业论文“韩剧热”的心理因素研究学院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实习单位201X年X月X日摘要:韩剧从20世纪90年代初出口到中国,并以强劲的势头占据着中国大银幕的一席之地。
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韩剧”从几部到几十部甚至上百部的增长,并且从小孩到老人建立了相对比较稳定的观众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收视率。
内地对韩剧的钟爱主要由韩国影视剧剧本日常生活化的题材,大众化的情节以及意境的美学追求所决定的。
中韩两国相近的的历史文化、儒家文化和相通的心理需求是韩剧席卷内地市场的主要成因。
韩剧热播的现象对于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我们应当如何理性对待?本文从韩剧热播的现象入手,着力分析韩剧热播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对其中的成功与不足做价值层面的思考,这无疑对我国国产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韩剧热;心理因素;现状;理性看待一、韩剧热的现象“初雪了,记得要吃炸鸡喝啤酒”最近,这句看上去没头脑的暗语却意外地在社交网站疯狂的传播。
缘起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这句台词,伴随着剧集的热播一跃登上各大话题榜首。
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两会上都主动加入讨论:“有时候我也有一段没一段看看韩剧”。
王岐山指出,韩剧走在咱们前头,是因为韩剧的内核和灵魂,恰恰是传统文化的升华。
诚然,从风靡一时的宫廷剧《大长今》,到与外星人谈情说爱的《来自星星的你》,无论披着传统还是时尚的外衣,韩剧内在的核心都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还将谦恭礼让、长幼有序、重视家庭、与人为善等传统伦理发挥到淋漓尽致。
【1】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CCTV)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开始,韩剧在中国的热度就一浪高过一浪。
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引进韩剧67部,2004年上升到107部,2005年据统计超过150部。
2002-2005年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播放过韩剧,2004年央视电视剧频道57%的引进剧来自韩国,排名前十名的引进剧中,韩国电视剧就占了7部。
韩剧的传播攻略_符号与偶像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打开了韩流的闸门。
12年后的今天以韩剧为急先锋的韩国文化生态已在我国培育了深厚的自下而上土壤,“哈韩一族”超越了社会阶层、年龄结构,俨然成为老少咸宜的流行文化的合法代言人。
在中国,韩剧的成功有着很多因素支撑,比如韩国发达的经济及其对影视文化的大力扶持,传媒发达的制作方式与促销手段,再比如其内涵深厚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寻根。
大众文化消费是个巨大的产业链,成功者在每一 环节都是成功的。
从韩剧的传播本体上看,符号诠释与偶像建立则是构成其强势传播的基础。
一场场的生活剧和爱情剧就在一系列的符号支撑下造就了一系列的偶像,在符号与偶像的空间里韩剧实现了它的传播攻略。
所谓符号,是指“总显示着某种意义的有机体能够感受到的非实在的刺激物或刺激物,它是两者之间的代表①,从一定意义上说任何传播都是建立在符号体系基础上的,韩剧也不例外。
像八卦图对韩国国旗的意义指代一样,符号系统诠释着韩剧的传播意义。
正如传播大师施拉姆说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不理发、八角星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带着信息”。
②下文对韩剧中的这些符号进行简单的分类与分析。
一、人物形象《蓝色生死恋》中的宋慧娇、宋承宪、元斌,《妙手情天》中的安在旭、金喜善、秋尚美,《天涯海角》中的柳时元、金浩真,《明朗少女成功记》中的张娜拉,这些韩剧人物形象,中国观众耳熟能祥。
与其说他们的形象来自韩剧的传播,倒不如说韩剧的传播得益于他们的演绎。
1、外貌:具有韩国式的美的人物形象几乎成了韩剧的代言人。
不少观众坦言,他们选择看韩剧就是因为具有俊帅美丽外表的演员。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制度上体制上的,各种思想在碰撞、交流,大众中流行着快餐文化。
具有美好外表的人物对影视的成功不具有决定性,但“不成功”的影视剧往往凭着美好的外表吸引眼球和利益。
而且快餐文化产业的成功似乎也可以以票房收入衡量。
剖析韩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剖析韩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李飞燕1254163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指大韩民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集。
广义上可指大韩民国拍摄制作的电影。
近年来因“爱情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韩国放送公社(KBS)、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及首尔电视台(SBS)三大无线电视台制播了大部分的电视剧。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未引起巨大反响。
直至1997年的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引发收视热潮,韩剧开始逐渐在中国走红。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当时并未引起很大反响。
直至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并引起轰动性效应,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同一时期,韩国电视剧成批量的被周边国家引进播出,并在许多地区引发收视热潮,1999年,北京记者用“韩流”一词形容这一现象,之后该词被媒体广泛使用,韩国媒体及学界也相继借用韩流一词相容本国文化输出的盛况,后来该词又延伸至西方,使得英语中增加了新词汇“Hallyu”。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大长今》等剧在各地热播,韩国电视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土,俨然成为流行于亚洲各国的文化势力。
仅2002年中国大陆引进播放的韩剧就有67部之多。
伴随着这股浪潮,以韩国电视剧为代表的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迅速发展,产业链条日趋丰富,逐渐成为支撑韩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韩剧风靡中国的原因1,内容丰富多样,传统题材精益求精并不断寻求新题材突破韩国电视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到九十年代的大发展再到本世纪初的大繁荣,其内容题材也再逐步扩宽。
早期的韩剧由于受制于政治环境,题材多为爱国及“反朝”等政治内容;七八十年代,生活题材家庭伦理剧和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爱情剧逐渐得到观众青睐;九十年代,以历史为背景的传奇史剧,以反思为目的的时代剧,以社会形势为蓝本的政治题材都走入了观众的眼帘。
韩剧
中文剧名:城市猎人 导演:陈赫编剧:黄恩庆 主演:李敏镐、朴敏英、李俊赫、具荷拉 剧情介绍 1983年,武烈及其好友李真彪奉命带队潜入平壤执行一项暗杀任务。 没想到的是,在撤退过程中,他们却惨遭背叛,包括武烈在内的20名特工殒命,唯独 李真彪逃过一劫。原来派遣此项任务的5位高层,其中4位为了掩饰该任务可能带来的 后继影响,决定对执行此项任务的所有特工进行人间蒸发。 2011年,一名年轻的留学归国博士进入青瓦台国家信息情报部门,他名叫李润成,他 年轻多金、风流成性。然而,大家都以为李润成的父亲是当年惨遭灭口的武烈,其实 他真正的父亲竟然是总统!抚养他长大的是当年逃过一劫的真彪。他此番前来,是为 了报复当年5位高层欠下的20条人命,即使他们当中有人已经成为总统……
中文名:追梦高中 演员:宋森动(宋三东):金秀炫、玄真国(玄施赫):玉泽演(2PM)、 高惠美: 裴秀智(miss A)尹白熙:含恩静(T-ara)、Jason:张佑荣(2PM)、金必淑: IU(李智恩)、郑夏明(理事长):裴勇俊、杨真万:朴振英、姜武赫:严基俊、姜 武善:安善英、时景珍:李允芝、时范秀:李炳俊 客串:金贤重:金贤重(SS501) (麒麟艺校的前辈)、nichkhun :nichkhun (2PM)(第八集中广告男主角)、具俊晔:酷龙组合 (舞蹈大赛的评委)、朱英勋: 最强舞曲作曲家(11集作曲教学的老师)、黄灿成:黄灿成(2pm)(第十二集五善 醉酒后认错想象中的送围巾的那个)、利特、银赫(Super Junior)(第十三集kiss the radio电台DJ)、赵权、李昶旻、任瑟雍、郑珍云(2AM);孟佳、王霏霏、李敏 英(miss A) (第十六集参与街头群舞的舞者们)、朴恩玭(常用:朴恩彬)饰长 大后的高慧星( 第16集出现) 剧情介绍《Dream high》故事围绕演艺艺术高中展开,讲述一群因为有梦想而幸福的 年轻人,在这里追逐明星梦的学生们爱情和友情的故事。出生背景各不相同的孩子们 在进入艺术高校后为了站在世界舞台而在矛盾冲撞中成长,挥洒汗水与泪水,在遇到 挫折时相互依靠,打起勇气重新开始。
韩流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韩国明星
• 韩国文化打入中国的主力军。大部分中国人认识韩国首先 是从认识韩国明星开始的。甚至某些80、90后认为韩国明 星就是韩国文化,“哈韩”、“韩饭”文化逐渐产生。 韩流STAR指的是,不仅在韩国国内排名靠前的一线明星, 还必须是征服亚洲,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活动广泛, 具有一定人气的歌手,一般演员的话是不会用韩流STAR 来称呼的。在韩流来说,SM公司是开创韩流的元祖,代 表组合就是HOT ,旗下还有SJ,东方神起,少女时代等 像这类SM公司出品,一般都叫做韩流STAR 其他来说, 组合类型的叫韩流STAR比较容易,如果是SOLO歌手一般 都是亚洲的星啊之类的称呼,或者什么国名姐姐,国民弟 弟之类的。
这不用多说吧,不论大街小巷的地 摊或者是淘宝上的,很多都是韩版 潮
韩版校服
韩流在中国
• 衣:韩剧《浪漫满屋》播出后,短外套铺天盖地,胸下切 分的上装,端到胸口的外胎小背心比比皆是。大街上的流 行女装店,随意一打量就不难发现有“韩味”。 • 食:超市里,小袋的韩国泡菜是最好卖的速食菜。韩国菜 馆也越来越多,最好卖的是烤肉和大酱汤。 • 脸:韩国艺人99%都是整过容的,这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 整容风暴。韩国人正在改变中国人的脸。 • 车:韩剧中少不了的是名车伴阔少,以至于许多人把买一 辆豪华房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 行为方式:中国人在实际操作层面中一直认为分不清礼教 和礼貌。但韩剧里表现的家庭观念给中国人好好的上了一 课,教会了我们在尊重长辈的同时,保持独立的见解和行 动力。
韩流对中国文化 发展的影响
106
大家认为什么是韩流呢?
韩流
•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 国席卷而来,中国媒体形象的称之为“韩流”。在韩语中, 也有与汉语“韩流”两字对应的音译字汇,表达力极强的中 国文字所创造的“韩流”一词,成了韩国人用来宣传本国文 化的一个概念。 • 韩流”这个词在中国几乎是无人不晓,而“韩流”文化也压 倒了同时在中国的所有境外文化,毫无疑问的成为一种潮流, 甚至是主导。 • “韩流”就像“寒流”一样,带来风暴。无论是饮食文化、 传统文化,还是娱乐文化,都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中国民众 生活,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
韩流逆袭_人生故事
韩流逆袭自1993年一部名为《嫉妒》的韩剧被央视引进中国大陆开始,韩剧在中国已经整整存在20年,不过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在不同时期能成为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剧集并不多。
2月的最后一周过去后,画上句号的《来自星星的你》,很可能跟2005年在中国一炮走红的《大长今》一样,成为中国人对于韩剧的下一个记忆符号。
外星人也是韩剧的“韩国编剧已经不再满足高富帅了,他们直接把手伸向了外星球。
”80后编剧赵晨调侃着如是评价《来自星星的你》(以下简称《星星》)。
《星星》热得发烫,除了普通观众和铁杆粉丝之外,影视行业里几乎所有的职业编剧和制片人也“不由得”关注起来。
面对《星星》在韩国稳超20%的收视率和在中国内地甩开第二名一条街的点播率,很多编剧和制片人看法各自不同。
从编剧的职业角度上看,《星星》让很多编剧都不太服气,擅长古装戏的编剧于正对记者说:“编剧上,除了作者很会写人物个性外,可以借鉴的技巧非常少,倒是全智贤的表演,美轮美奂的服装、拍摄手法、剪辑起了很大作用。
”“拍摄手法上,这部剧采用了很多纪录片的技巧。
男主像接受采访一样,经常把内心独白先讲一遍,过去和现在、古装和时装穿插播送,女主视角、男主视角各自演绎一边,就这样,让一个有些原地打转、并不激烈的戏吊起了观众的胃口。
”于正说,“中国观众对韩剧也表现出宽容,同样的故事放在中国,他们可能会觉得是雷剧。
”面对《星星》的走红,赵晨发现了一个微妙的现象:平时很少看韩剧的人看完后比经常看韩剧的人更加“不能自拔”。
对于平时就密切关注韩剧的她来说,《星星》在编剧技巧和题材上的突破点很少:“惟一的突破,就是不讲灰姑娘了。
”“《星星》综合了几乎所有韩剧成功的元素:历史、穿越、偶像、时尚、爱情、罪案、豪门、超能力、忠犬型男二号……”赵晨评价说,“但这类超现实题材的韩剧可能对于经常看韩剧的人并不新鲜,事实上,在这类题材的韩剧里,几年前的一些韩剧都比《星星》要好。
但对于以前不怎么看韩剧的观众,《星星》绝对是让人觉得眼前一亮的。
温情暖人心--浅析韩国家庭伦理剧的文化内涵和叙事方式
上表现的通俗与平实,虽然在技术的细节上有些轻灵的匠 心独运, 但也只不过是审美效果的要求与情绪抒发的需要, 并没有造成影片情节上的“ 花哨” 与光怪陆离, 总体上仍然 保持了叙事的完整与晓畅。 这种“ 形式上简单” 的根源, 正迎 合了韩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韩剧中的文化内涵是多层次的,不仅有韩国的本土文 化, 还处处渗透着儒家文化。 韩国古典传统文化得到相对完 整的传承,韩国文化优雅而恬淡,和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 念、 审美情趣比较相近, 所以中国人容易产生心理认同, 比 较容易接受。看韩剧, 很多中国人有一种亲切感, 它成为开 启我们尘封多年的儒家精神文化堡垒的窗口,观众几乎不 会感到陌生, 往往如睹邻家情景。 韩剧在获得和完成现代性 的同时, 文化上仍保持了一种延续性和保守性 , 正是这种文 化特征 , 构成了韩剧叙事基础。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 《 嫉妒》开 ,
启了韩国电视剧进人中国市场的大门。 1997年, 讲述保守家 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 爱情是什么》 在中央电视台 播出后引起了极大反响, 韩剧的热潮就此掀起。 此后 ,蓝色 《 生死恋》《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 、人鱼小姐》等韩剧在全 国相继热播,几乎每一部播出后都得到了各阶层观众的一 致认可。而2005年在湖南卫视首播的《 大长今》 更是掀起了 一股收视狂潮。韩剧, 就如同这个国家的泡菜一样, 以平实 的特质和独有的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观众。 最初成为韩剧主要观众的多是青少年 ,而随着家庭伦 理剧的引进 , 观众群体越来越广泛 , 几乎不分男女老少 、 不 分职业阶层。 许多韩剧的剧情、 人物成为大家街头巷尾议论 的话题。 从2002年至今, 中央电视台八套的海外剧场播出的 韩剧如《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 、看了又看》《 、人鱼小姐》 和 《 幸福的黄手帕》等都取得了深夜23点以后10 %的收视份 额, 超过很多黄金时段的电视剧。 2005年在湖南卫视播出的 《 大长今》成为全国电视同时段的收视冠军, 2003年在韩国 播出时就取得了超过60 %的收视率 , 此前在中国台湾 、 中国 香港播出时同样好评如潮 , 再加上湖南卫视的得力推广, 使 得《 大长今》 成为超女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全民话题。 韩剧中, 家庭伦理剧占有很大的份额, 而中央电视台引 进的大多也都是家庭伦理剧。 它之所以如此的打动人, 使得 观众欲罢不能, 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 其魅力就在于 注重多重美学元素和文化内涵的融合, 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浅析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
浅析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作者:王静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2期摘要:从1993年我国引进第一部韩剧到2019年末已经过去了26年,直到上世纪20年代末,《爱情是什么》、《星梦情缘》等韩剧的播出,韩剧才开始在我国掀起收视热潮,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国引进的100多部韩剧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论影响力和人气其中最为成功的是《大长今》、《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这三部剧。
本文从韩剧的发展史、电视剧本身、中国受众的喜好以及传播的策略分析韩剧在中国现象级传播的原因。
韩剧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带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不仅成功的塑造了韩国的国家形象,也冲击了我国本土的电视剧的发展,韩剧在短时间内异军突起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韩剧;文化出口;跨文化传播;电视剧对外传播我国关于韩剧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主要是停留在表层的内容分析,随着韩剧的影响力的扩大,学者们开始研究现象的成因,研究的角度也不再是局限于内容层面的浅层次的分析,而是从新闻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分析。
关于韩剧的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角度、电视剧营销的角度、传播学的角度、中韩电视剧对比的角度以及从受众的角度等进行分析,但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韩剧在中国的传播策略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更多的是集中于研究韩剧本身,比如韩剧的剧本、选用的明星、拍摄的画面质感、音乐等,同样秉承儒家文化的韩剧为什么在中国更受欢迎、它是如何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韩剧在中国的热播又对国产电视剧有何启发,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现象级”一词更多的出现在影视剧宣传和媒体传播中,媒体传播中的“现象级”更具有集中性、互动性、深刻性等特征。
[1]比如2013年播放的《来自星星的你》引发全民追剧的热潮,以及两年后播出的《太阳的后裔》在播放到第八集时爱奇艺平台的播放量就达到了8.2亿,堪称现象级。
“韩流”一词始于1999年北京记者形容韩剧风靡的现象,此后“韩流”一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中国从1993年起开始引进韩国的影视剧
中国从1993年起开始引进韩国的影视剧,但起初反响并不大,如该年度引进的《嫉妒》,并未引起受众的注意。
直到4年以后,韩剧才渐渐受到广大中国电视观众的青睐,韩剧热正式拉开帷幕,如相继播出的《爱情是什么》、《星梦情缘》、《真情》、《异国女友》、《恋风恋歌》、《天桥风云》等,韩剧自此风靡中国。
有调查数据表明,自2002年至今,央视八套播过的韩剧包括《人鱼小姐》、《看了又看》、《明成皇后》、《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多部韩国电视剧,其收视率占到了深夜23点之后的10%之多。
大量引进韩国影视剧作,不仅对国内的影视剧生产造成极大的冲击,抢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带动了韩国的饮食、服装、美容、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近年来,韩剧在中国引起极大的轰动,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产物之一。
大家都感觉好像韩剧中的情节很有文化涵养,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独自发展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1945年,韩国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独立,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在此环境下韩国于60年代相继成立了几家广播电视台,开始制作播出电视剧。
1962年1月19日,韩国第一部电视剧,KBS电视台制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随后第一部日日剧《下着雪》,第一部历史剧《童养媳》以及第一部家庭剧《继母》也相继播出。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火鸟》,标志着迷你剧类型的诞生。
进入90年代,韩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对韩国电视机构与电视剧的制作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电视剧的制作方式更加依赖市场,电视剧的内容和题材也有了突破性发展。
1990年韩国政府修改了电视法,缩小了KBS的规模,对民营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同年年底,民营的SBS电视台成立,电视剧的制作更加社会化也更具竞争性。
1992年MBC播出的《嫉妒》揭开了韩剧新类型——青春偶像剧的帷幕,随后的电视剧《爱的火花》、《医家兄弟》、《星梦奇缘》等延续了这一风格,并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
一周韩剧盘点
一周韩剧盘点:韩剧20年中国发展史(2.14~2.20)日期:2014-4-1 16:29 作者:sunxiaohong虽然《来自星星的你》已落下帷幕,但无疑韩剧这股热潮仍将持续。
即使心里再怎么不屑这种不切实际的脑残剧情,吐槽观看韩剧的都是学历低收入低的幻想一族,也不得不承认韩剧已逐渐渗透在我们的文化和生活之中,炸鸡和啤酒就是最好的证据。
从1993年央视播出第一部韩剧《嫉妒》起,韩剧进入中国已经有整整20年了,相信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看过其中几部。
这20年中有热潮也有低谷,韩剧的主题也由“癌症”、“车祸”、“治不好”旧三宝变为了如今的“长腿”、“养眼”、“ 土豪Style”,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韩剧这20年的中国发展史吧!20世纪90年代1997年:《星梦奇缘》(《별은내가슴에》)主演:崔真实、安在旭、车仁表、全度妍这是多少少女的第一部韩剧,又有多少少女被当时的“小民哥”迷得神魂颠倒,幻想自己也是剧中的灰姑娘,有这么一位富家帅哥对自己痴情不二,拥有童话般的爱情。
1997年:《天桥风云》(《모델》)主演:张东健、韩载锡、金南珠、廉晶雅、宋善美这也是许多人的第一部韩剧,张东健饰演的“小政哥”帅到没朋友,而韩载锡饰演的“远均哥”对女主角则是一往情深,默默付出。
同时,因为这部剧是围绕T台展开的,不仅剧情紧凑,演员们的造型也很有看头,苏志燮也在其中饰演了模特一角。
1999年:《汉城奇缘》(《토마토》)主演:金喜善、金锡勋、金锡重、金智英金喜善应该是无人不知的韩国极具代表性明星了,她在剧中饰演的女主角也是韩剧中的典型女主角,性格开朗、善良,出身平凡,有超群的能力,遭人嫉妒陷害,拥有坎坷美好的爱情。
1999年:《泡沫爱情》(안녕내사랑)主演:安在旭、金喜善、郑俊浩、刘俊相金喜善饰演的徐燕珠出身贫穷,一心想找一个富家子弟的男朋友,自尊心极强,安在旭饰演的张明修冷漠又精明,金钱至上,不相信爱情,结婚对象必须是富家小姐。
论韩国家庭伦理剧中的儒家文化
论韩国家庭伦理剧中的儒家文化作者:张思娜指导教师:李皙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韩国电影中的家庭伦理剧,从家庭剧的种种表象中挖掘电视剧背后所隐藏的浓郁的儒家文化。
韩剧中所折射的儒家文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对“仁”的延伸、对“家文化”的诠释、以及女性在韩国的地位等。
从韩剧所折射的儒家文化,我们看到韩国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儒学;仁;孝;女性地位;现代韩国近几年,韩国影视剧在我国普遍走红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开启了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的大门。
1997年,讲述保守家庭和开放家庭之间联姻故事的《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韩剧的热潮就此开始。
此后,《蓝色生死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人鱼小姐》等韩剧在全国相继热播,几乎每一部播出后都得到了各阶层观众的一致认可。
韩剧,就如同这个国家的泡菜一样,以平实的特征和独有的魅力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观众。
许多韩剧的剧情、人物成为大家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最初成为韩剧主要观众的是青少年,而随着家庭伦理剧的引进,观众群众越来越广泛,几乎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业阶层。
中央电视台八套海外剧场播出的韩剧,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乞丐王子》和《人鱼小姐》等都取得了深夜23点以后10%的收视份额,超过很多黄金时段的电视剧。
特别是《人鱼小姐》,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长达190集的剧情让人们的耐心经受住了空前的考验,在中国获的了超高的人气。
纵观这些热播的韩国电视剧,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文化道德标准作为立戏根本的。
如果我们仔细体会,就会发现韩国电视剧的唯美精致是由内而外层层渗透的一种以儒家文化为背景的和谐的美。
韩剧中,家庭伦理剧占有很大的份额,而中央台引进的大多也都是家庭伦理剧,它们撇开了宏大了政治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善于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寻找冲突和矛盾。
韩剧为什么这么火
分类型播放增加观众粘性
• 周一、周二播出的“月火剧”,主打正史以及古装类型电 视剧,收视群体稳定。2013年,人神恋的《九家之书》口 碑不错,目前热播的是在浙江横店取景的《奇皇后》。
• 周三、周四播出的“水木剧”,因为上演偶像时装剧而在 中国观众中声名鹊起。2013年,年初是唯美的《那年冬天 风在吹》,而后是风靡一夏的《听见你的声音》,紧接着 有《继承者们》,以及诡秘的《主君的太阳》。如今获赞 “精分面瘫一相逢,胜却CP无数”的《来自星星的你》 也属此列。
• 从女性视角出发的“都教授”。现代女性特点是一方面她 们越来越独立,另一方面又渴望关怀 。而“星星”塑造出 的都教授,博学、幽默,同时又有对女性的尊重、关怀, 更重要的是他阐释了不求回报的爱,即便不为对方所知也 依旧默默付出。这样一个形象的诞生,说明了创作者对于 人性的挖掘和思考,也说明了他们对于现代女性真正需要 的偶像形象有很好的认识。
韩剧为什么这么火
从1993年中国内地首次播出的韩剧《嫉妒》,到2001年 央视配音引进83集的《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从纯爱的 《冬季恋歌》到历史剧《大长今》,再到“长腿欧巴” 的《继承者们》和“面瘫教授”《星星的你》,韩剧进 入中国已整整20年。20年!居然还是这么火!这是为什么呢?
1
有这样几个原因:
• 周六、周日播出的“周末剧”,因为主攻家庭剧市场而受 到不少主妇的热烈欢迎。2012年,《绅士的品格》就备受 追捧。
• 周一贯穿至周五的“日日剧”,神人与怪咖并存,经典与 奇葩共生,口味独特不可一语道破。
7
精细化的造星流水线 满足女性梦想
• 首先,市场定位极强准,以女性观众为主,深层次地把握 了她们的观赏心理;其次,刻意突出韩国的生活方式,给 人新奇、独特之感;第三,细节真实,整体离奇,刻意营 造出一个个白日梦。从艺术水准看,韩剧不算优秀,彼此 重复,细节拖沓,被讥为“裹脚布”;但从市场经营看, 韩剧特别突出,它更了解观众,能准确地挠到他们心中的 痒处。
韩剧热播原因分析
韩剧热播的原因分析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韩剧的模式是边拍边播,主要类型是爱情,其次有喜剧、奇幻、穿越、动作、侦探、复仇、悬疑、校园、职场、史剧等。
1962年1月19日,韩国首部电视剧,KBS电视台制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火鸟》,标志着迷你剧这一形式的诞生。
2000年后,以《蓝色生死恋》《大长今》《冬季恋歌》《我叫金三顺》《天国的阶梯》《对不起,我爱你》《浪漫满屋》《我的女孩》《豪杰春香》《魔女幼熙》《花样男子》《原来是美男啊》《秘密花园》《dream high》《城市猎人》《拥抱太阳的月亮》《屋塔房王世子》《仁显王后的男人》《请回答1997》《灿烂的遗产》《想你》《那年冬天,风在吹》《主君的太阳》《听见你的声音》《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匹诺曹》《healer》《Kill Me Heal Me》为代表的韩剧更是风靡世界各地。
韩剧发展成长历史韩剧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1945年,韩国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独立,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在此环境下韩国于60年代相继成立了几家广播电视台,开始制作播出爱情片。
1962年1月19日韩国第一部电视剧,KBS电视台制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随后第一部日剧《下着雪下着雪》,第一部历史剧《童养媳》以及第一部家庭剧《继母》也相继播出。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火鸟》,标志着迷你剧类型的诞生。
进入90年代,韩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对韩国电视机构与电视剧的制作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电视剧的制作方式更加依赖市场,电视剧的内容和题材也有了突破性发展。
1990年韩国政府修改了电视法,缩小了KBS的规模,对民营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1990年年底,民营的SBS电视台成立,电视剧的制作更加社会化也更具竞争性。
1992年MBC播出的《嫉妒》揭开了韩剧新类型——青春偶像剧的帷幕,随后的电视剧《爱的火花》《医家兄弟》《星梦奇缘》等延续了这一风格,并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
从韩剧热播看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
从韩剧热播看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作者:丁晓民田艳维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24期摘要:韩剧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时间的热播,使韩国的跨文化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而也成为许多传播学者研究跨国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本文通过对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的简单分析,透视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目的在于为中国的文化传播能在未来的国际文化传播中取得成功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韩剧中国观众文化传播情感需求韩剧在中国已经热播十多年,其引进的数量却有增无减,从传播学的角度看这属于跨国传播中的文化传播,是跨国文化传播中典型的成功案例,值得中国文化界和传播界分析、思考和学习。
韩剧进人中国是从1993年的《嫉妒》开始的,但引起观众关注并投入热情却是1997年以后的事情。
在国产电视剧无法满足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之时,中央八套的《海外剧场》适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白,推波助澜演变为“韩流”,开山剧有《蓝色生死恋》、《看了又看》、《人鱼小姐》、《情》、《加油,金顺》等,虽然有人批评其演绎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在有点小题大做的嫌疑,然而许多平时对电视剧就了无兴趣的中国人,不看则矣,一看便难以割舍。
何以如此,依笔者愚见,韩剧填补了观众的情感空白,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
可谓是“使用满足”论的成功案例。
所谓使用满足论是指传播者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这一理论认为,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信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个媒介信息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达到不同的目的。
韩剧的成功正是各层次不同身份受众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证明。
父慈子孝,至亲至爱骨肉亲情中国乃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讲的就是父爱母慈、儿女孝顺,此乃人伦之首。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自私自利金钱至上的庸俗观念对固有的人类亲情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以致出现了父母不慈亦不爱、儿女不孝亦不顺的有悖人伦的怪象,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有无数的人都在盼望着骨肉亲情的复归,而韩剧给观众演绎的正是对这种亲情的珍爱和维护的世外桃源。
3848110_我们至少该学韩国人的“造梦术”_
Mar1 - Mar15,2014WORLD VISION 2014.NO.05最近很多中国网友都在为都敏俊与千颂伊着急,《来自星星的你》都快剧终了,两个人的关系还不紧不慢地停留在浅吻的阶段,要知道在美剧里,情侣在第一集就应该进入“实质关系”了。
这又算什么,在76集的《大长今》里,男女主角尽管爱对方爱得至深,但恋爱谈个十几年都是柏拉图的精神恋爱,整部剧下来连个吻戏都没有,甚至牵手都只有寥寥几次。
这些不太符合正常人性的韩剧却能在中国大红大紫,近期热播的《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持续观看,甚至连众多中国明星都加入到了追剧的行列之中。
至纯至真的情感设置、至善至美的童话氛围,或许是韩剧屹立中国电视剧市场十几年不倒的重要法宝之一。
这些年的中国电视屏幕,被抗日神剧、古装雷剧、琐碎的婆妈剧充斥,韩剧就像旁逸斜出的一支小花,反而用它清清淡淡的花香占据了中国人的心。
韩剧造梦,政府竭力支持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当时引进的韩剧为青春偶像剧《嫉妒》,但这部剧并不红,当时是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中国观众看的国外剧大多为日剧和美剧,并没有太多人注意到刚刚兴起的韩剧。
直到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韩剧才引发了中国人的注意,并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进入中国。
20年的时间,《蓝色生死恋》、《人鱼小姐》、《冬季恋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爱上女主播》、《巴黎恋人》、《大长今》、《浪漫满屋》等韩剧培养了一大批韩剧拥趸。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韩剧在中国再度来袭,《那年冬天风在吹》、《听见你的声音》、《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呈现井喷 态势。
然而,韩剧的风行也引来了中国国内诸多影视界人士的批评,特别是在2005年的时候,导演尤小刚指出韩国三大电视台有“华剧禁令”,他凡是存在 必有道理我们至少该学韩国人的“造梦术”本刊记者|多国丽说,“KBS、MBS、SBS三大电视台坚决不播中国的电视剧,因为《还珠格格》横扫三大电视剧黄金时间收视率,让他们产生恐惧,从此采用严格的自我保护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从1993年起开始引进韩国的影视剧,但起初反响并不大,如该年度引进的《嫉妒》,并未引起受众的注意。
直到4年以后,韩剧才渐渐受到广大中国电视观众的青睐,韩剧热正式拉开帷幕,如相继播出的《爱情是什么》、《星梦情缘》、《真情》、《异国女友》、《恋风恋歌》、《天桥风云》等,韩剧自此风靡中国。
有调查数据表明,自2002年至今,央视八套播过的韩剧包括《人鱼小姐》、《看了又看》、《明成皇后》、《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等多部韩国电视剧,其收视率占到了深夜23点之后的10%之多。
大量引进韩国影视剧作,不仅对国内的影视剧生产造成极大的冲击,抢占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还带动了韩国的饮食、服装、美容、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近年来,韩剧在中国引起极大的轰动,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产物之一。
大家都感觉好像韩剧中的情节很有文化涵养,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独自发展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1945年,韩国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独立,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韩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在此环境下韩国于60年代相继成立了几家广播电视台,开始制作播出电视剧。
1962年1月19日,韩国第一部电视剧,KBS电视台制作的《我也要做人》播出,随后第一部日日剧《下着雪》,第一部历史剧《童养媳》以及第一部家庭剧《继母》也相继播出。
1987年MBC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剧《火鸟》,标志着迷你剧类型的诞生。
进入90年代,韩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对韩国电视机构与电视剧的制作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电视剧的制作方式更加依赖市场,电视剧的内容和题材也有了突破性发展。
1990年韩国政府修改了电视法,缩小了KBS的规模,对民营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采取了鼓励的政策。
同年年底,民营的SBS电视台成立,电视剧的制作更加社会化也更具竞争性。
1992年MBC播出的《嫉妒》揭开了韩剧新类型——青春偶像剧的帷幕,随后的电视剧《爱的火花》、《医家兄弟》、《星梦奇缘》等延续了这一风格,并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青睐。
同一时期,情景喜剧也逐渐成为观众最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类型之一,与此同时,家庭剧依然受到欢迎,《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等剧均创下了非常高的收视成绩。
偶像剧及家庭剧的繁荣也为90年代末期逐渐形成的“韩流”态势做出了贡献。
韩流热潮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当时并为引起很大反响。
直至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并引起轰动性效应,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同一时期,韩国电视剧成批量的被周边国家引进播出,并在许多地区引发收视热潮,1999年,北京记者用“韩流”一词形容这一现象,之后该词被媒体广泛使用,韩国媒体及学界也相继借用韩流一词相容本国文化输出的盛况,后来该词又延伸至西方,使得英语中增加了新词汇“Hallyu”。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大长今》等剧在各地热播,韩国电视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土,俨然成为流行于亚洲各国的文化势力。
仅2002年中国大陆引进播放的韩剧就有67部之多。
伴随着这股浪潮,以韩国电视剧为代表的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迅速发展,产业链条日趋丰富,逐渐成为支撑韩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编辑本段内容类型韩国电视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到九十年代的大发展再到本世纪初的大繁荣,其内容题材也再逐步扩宽。
早期的韩剧由于受制于政治环境,题材多为爱国及“反朝”等政治内容;七八十年代,生活题材家庭伦理剧和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爱情剧逐渐得到观众青睐;九十年代,以历史为背景的传奇史剧,以反思为目的的时代剧,以社会形势为蓝本的政治题材都走入了观众的眼帘。
进入新世纪,韩剧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深受世界各地流行文化的影响,剧集的题材更加丰富多样,青春励志、职业悬疑、谍战警匪、虚构穿越等无所不有,力图在求新求变中成长。
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剧的类型已经较为完善。
如按篇幅划分为长篇剧、中篇剧、迷你剧;按播放时间划分的月火剧、水木剧、周末剧、日日剧;按题材风格划分的家庭剧、古装剧、偶像剧等。
不同的篇幅类型满足了不同收视群体的要求,更提高了韩剧的整体竞争力。
编辑本段韩剧特点一、开场吊足观众胃口在内地电视荧屏初放异彩的韩剧当数《爱情是什么》。
这部在中央台以每周1集的速度播出的长剧在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的同时,却也为韩国电视连续剧赚足了口碑。
既然有收视率作保证,各家电视台也就不惜血本地大力引进。
据说在去年中国电视周上,韩剧的价码尽管在1.5万美元一集,仍然光顾者颇多,赚去了国人许多的钞票。
于是乎,就有了《星梦奇缘》、《最爱是谁》方唱罢,《我心荡漾》又登场的韩剧大拼盘,大有要分内地电视市场一杯羹的形势。
这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星梦奇缘》,这部和琼瑶剧题材颇有些雷同,讲述现代灰姑娘故事的韩剧风靡了整个亚洲,成为韩国青春偶像剧的代表。
“小民哥”安在旭在韩国虽是顶级的红小生,在中国却一直未打出名号,此番凭借《星》剧,安在旭在内地人气急升。
如此猛烈的“韩风”可是相当有来头,虽不见有什么大肆炒作,仅仅是不文不火地推出却竟然也有了一批很稳定的支持者。
同样的家庭伦理爱情片,一样的青春偶像剧,绝不能说只是因为是异国情调,就夺去了国产剧的大批观众。
像当年的日本动画片一样,这种电视文化正以强势侵袭着我们的电视市场,并且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国产剧的走向。
二、东方审美+时代感韩剧为什么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心呢?年轻的FANS说不出什么理由,也许只因为喜欢安在旭的笑脸,喜欢崔真实的酒窝,喜欢俊男靓女,喜欢精美的服饰与化妆,喜欢一种与日剧完全不同的体验。
而专家则认为,亚洲国家较为认同的审美趋向、价值观念和道德评判,观众内心潜在追求的生活方式和所谓影像艺术与技术在韩剧进而有较为圆满的融合,特别是韩剧注重描写小人物和小事件,朴素平实,有时甚至家长里短、婆婆妈妈,这些都构成了中国观众喜欢观赏韩剧的基本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剧更具有时代感。
精心设计的故事情节,紧凑的节奏、时尚的景观,是最基本的架构。
高清晰度的摄像器材带来的近乎透明的色调、优雅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
演员们或清秀或前卫的个性化的装扮造型加上毫无做作的表演,更是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简洁生动的对白,偶而不同于国人的另类思维方式,对于人物语言上的处理都比冗长的内地剧更能抓住观众的心。
而悠扬动人的主题音乐、插曲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上都是相对成熟的韩国电视连续剧的无法抗拒的魅力。
三、30年来苦心经营虽然韩剧是在这一两年才走红,但其实它已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
20世纪60年代末,韩剧因电视的普及应运而生,《记录剧场》这部迄今为止韩国历史上最长的连续剧,一经问世便深深吸引了观众。
《春夏秋冬》、《刑警》、《爸爸的约定》均引起轰动,白日燮、金惠子、朴根亨、朴炳浩等明星大放异彩。
70年代至80年代,这是韩剧发展的重要阶段,长剧明显增多,256集的《小姐》欲罢不能;家庭剧开始出现,《新妈妈》让观众第一次看到家庭剧的模式———琐碎而温馨的生活,艰难而不变的情爱。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重量级的编剧人物———金惠玄,从70年代一直红到90年代,从家庭剧一直写到青春剧,而且一直得到韩国人的喜欢。
80年代至90年代,此乃真正意义上的韩剧时代,《爱的欲望》、《嫉妒》、《汉城月亮》、《恋人》、《锦绣年华》等一批制作精良的电视剧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并赢得了中国观众。
四、四类剧集人生五味引进的韩剧风格迥异,但好看是它们的一致特色。
韩国的连续剧主要是由韩国三大电视公司,即MBC(韩国文化放送)、KBS(韩国电视台)及SBS(汉城电视台)制作和播出。
从其节目内容上看可以分成4部分:1、合家欢剧。
主要以爱情、亲情和友情为主题,以社会变迁和重大事件为背景,展现韩国人民的生活形态。
如《爱情是什么》、《天涯海角》、《爱你一世纪》等。
2、情景喜剧。
轻喜剧,带有对社会弊端和人性弱点的揶揄和批判。
如《二乘一》、《可爱先生》、《我的世界》等剧在韩国都颇有影响。
3、都市偶像剧及动作剧。
这是最受青年观众喜欢的类型,特点是以青年人的婚恋为主线,场景华美煽情、演员年轻漂亮、情节浪漫、节奏明快。
代表剧目为《星梦奇缘》、《妙手情天》、《泡沫爱情》、《初恋》、《求婚》、《英雄神话》、《走着上天堂》等。
4、杂类。
如表现黑社会内容、鬼怪故事、神话传说等。
韩国著名的恐怖片《传说的故乡》已拍摄了80集,在周末午夜剧场播出,收视状况非常好。
五、五大情节倾诉爱情《星梦奇缘》、《最爱是谁》、《我心荡漾》、《医家兄弟》、《妙手情天》……简直是每部韩剧都有它的不同,每个爱情都有它的相似啊!看多了,渐渐总结出韩剧青春偶像剧常用的五大情节:情节一:男主角的职业永远都是艺术家,要么就是黑社会、模特、医生、警察、律师、建筑家或者电脑能手。
难道售票员、清洁工就不谈恋爱吗?情节二:男女双方都有过另外至少一次爱情,并且在他们真心相爱后还与曾经的感情纠缠不休。
世界永远都那么小,男主角在偷偷与另一个女孩约会时永远会被女主角碰到。
情节三:女孩在犹豫间,男孩突然拉起她的手,潇洒地在街头狂奔,或许还要边跑边叫“我爱你,我这辈子只爱你一个。
”然后女孩的秀发在空中飘起,表情或惊讶或甜蜜,总之是好感动好感动。
情节四:雨雪天的约会必不可少,或是分手或是和好,总之眼泪往往伴随雨雪降落在爱情的天空。
情节五:世界永远那么大,男女主角约好在某地相聚,一人必然发生突如其来的变故,结果另一个也自作聪明地不问原因并不与其联系,默默等待或是离开,误会上几个星期甚至几年。
待各自有了归宿才恍然大悟自己错过了一生的幸福,于是只有自欺欺人的默认命运的安排。
真相永远只有观众明了,至于当事人自己,总是被蒙在鼓里,即使最后真相大白也早已是凉透了的黄花菜。
编辑本段负面评价1、情节拖沓男人个个像唐僧:剧作冗长。
比如《人鱼小姐》、《黄手帕》、《看了又看》动辄百余集。
韩剧里面男人都比唐僧啰嗦,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说来说去。
2、男强女弱女主角多是可人:韩剧中“男强女弱”的现象非常严重,女主角大多是家境清贫、独立上进又身处压迫环境的“可人儿”。
3、人物雷同边拍边播,PD合一绝大部分韩国电视剧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
即电视剧一边播放,编剧一边创作剧本供导演进行拍摄。
以二十集左右的电视剧为例,开播前编剧只需要写出四集左右的完整剧本集10集左右的剧情梗概即开始拍摄,播出后根据原有的设计再综合观众的回馈继续完成后面的剧本。
韩国电视剧的导演称之为PD(producer&director )即集制作人和导演于一身,在制作中处于灵魂的地位,及负责艺术创作,又负责整部剧的管理运作及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