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超静定结构解法

合集下载

第八章位移法

第八章位移法

8
r22
Z2 1
2
M1 图
2 令EI=4
解: n 2
iAB 1.6
iBC 2
iBD iCE 1
50
60 50
60
R1 p
120
R2 P
R1=0 R2=0
r11Z1 r12 Z 2 R1 p 0 r21Z1 r22 Z 2 R2 p 0
M P图
r11 6i
R1 p 24
代入(8-4)式可得
4 Z1 i
4.计算基本未知量
4 Z1 i
(实际为转角 A )
M M1Z1 M P
5.采用叠加法绘最后内力图 3i r11
A B
120
96
A
Z1 1
R1P
C
C
96
M p图
B
160
3i
M1 图
108
4 M BA 3i 96 108kN m i 4 M BC 3i 120 108kN m i
两端固定的情况
M AB 4i A 2i B M BA
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情况
6i F AB M AB l 6i F 2i A 4i B AB M BA l
F F M AB M BA ------固端弯矩
A
B
6i Fl M BA 2i A 4i B AB 0 l 8 1 3i 1 F B ( A AB M BA ) 2 l 2i
基本结构
EI
n4
EI
n3
B A
C
D
G
F
n6 E

材料力学第8章-能量法3-1

材料力学第8章-能量法3-1

d
FN dx d(l) = EA
0 N
Mdx d EI
0
Tdx d GI p
0 S 0
1 F d l M d F d T d
F FN T T M M dx dx dx EA EI GI p
0 N 0 0
2.力和位移应理解为广义力和广义位移。
能量法/虚功原理 单位力法 图乘法
上节回顾
1、可能内力,可能位移,虚位移 2、虚功原理
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结构,任意给它一个虚位移, 则外力在虚位移上所做的虚功,等于结构内力在虚变形上所 作的功。
W Wi
* e
e

*
外力虚功
内力虚功

l
W
Fi
5 M a 3
0 1c
2 Fa a
M
0 2c
3 a 2
Fa a 3 2 2 0 M 3c a 3
能量法/虚功原理 单位力法 图乘法
A
EI1
a
C
EI 2
a
F B
1
2Fa Fa

1

2a 5a/3
2
3a/2
-

2a/3
3
根据图乘法,自由端的挠度为:
1 1 0 0 yB 1M1c 2 M 2c EI 3M 30c EI1 2 1 Fa a 5 3 1 Fa a 2a a Fa a a EI1 2 3 2 EI 2 2 3
能量法/超静定问题 力法 例 如图超静定梁, EI为常数,试求B点的约束反力。
第八章
一、杆件的应变能

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pptx

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pptx

μ
MBC= 0.429×(-24) = -10.3kNm
传递弯矩:
c MCB= 0
c
MAB= 0.5×(-13.7) = -6.85kNm
最后杆端弯矩:
MCB= 0
MAB= MFAB+ MCAB = -66.85kNm
MBA= MFBA+ MμBA = 46.3kNm
MBC= MFBC+ MμBC = -46.3kNm
M
f AB
3 16
Pl
1 ql2 8
A
B
P A
3 Pl 16
B
M
f BA
3 16
Pl
1 ql2 8
A
B
M
f AB
1 8
ql 2
M
f BA
1 8
ql 2
第17页/共24页
1、计算各杆的固端 弯矩Mf
MfAB=0
M
f BA
1 8
ql 2=1/8×4×62=18
MfBC=-1/8PL=-1/8×30×6=-22.5 MfCB=1/8PL=1/8×30×6=22.5
所以,结点角位移的数目 等于该结构的刚结点数!
由于A、B、C为固定端支座,所以 其位移均已知为零,不需作为未知量; 而同一刚结点处各杆的杆端转角相等, 所以每个刚结点处只有一个独立的结 点转角未知量。故上图刚架只有一个 结点转角未知量。
第5页/共24页
2、独立结点线位移
在微弯状态下,假定受弯直杆两端之间距离在变形 前后保持不变,即杆长保持不变。
A
SAB = 3 i
B
A
SAB = i
θ =1
= B
A
B
当θ ≠ 1时: MAB = SAB θ

第八章超静定结构解法

第八章超静定结构解法

第八章超静定结构解法
超静定结构是指结构中的节点数超过了杆件数,即结构中的自由度超过了平衡条件的数量。

对于超静定结构的解法,需要进行位移计算和支反力计算。

位移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建立结构的刚度方程。

根据杆件的刚度和支座的自由度约束,可以建立结构的刚度矩阵。

刚度矩阵是一个n×n的矩阵,其中n是结构的自由度数量。

2.确定约束条件。

根据结构的支座约束,可以确定支座位移为零的约束条件。

3.应用边界条件。

将约束条件应用到刚度方程中,可以得到一个未知位移的方程组。

4.解未知位移。

通过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到结构的未知位移值。

支反力计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利用位移计算中得到的未知位移值,计算杆件的应力。

应力可以通过应变和材料的本构关系得到。

2.根据杆件的几何特征和应力,计算杆件的应力。

应力可以根据杆件的截面积和应力得到。

3.根据杆件的几何特征和应力,计算杆件的内力。

内力可以根据截面受力平衡的条件得到。

4.根据内力和支座约束,计算支座的反力。

反力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条件得到。

总的来说,超静定结构的解法需要进行位移计算和支反力计算。

在位移计算中,需要建立结构的刚度方程,并将约束条件以及边界条件应用到方程中,来解未知位移。

在支反力计算中,需要利用位移计算中得到的未知位移值,计算杆件的应力和内力,并根据杆件的几何特征和应力来计算支座的反力。

超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
2.4m
l >
B端必接触
C
40kN 1.2m
静力平衡方程
RA RB 100kN
B
变形协调条件为 l
RB
RA
A
60kN 2.4m 1.2m
轴 力 图
15kN
85kN
⊕ 25kN
C
40kN 1.2m
B

RA 103 1.2 ( RA 60) 103 2.4 RB 103 1.2 l 9 6 9 6 9 6 210 10 600 10 210 10 600 10 210 10 300 10
3
FC
A
FC
C
L
2
L
B
2
P
例题 6.10
当系统的温度升高时,下列结构中的____不会 A 产生温度应力.
A
B
C
D
例题 6.11
图示静不定梁承受集中力F和集中力偶Me作用, 梁的两端铰支,中间截面C处有弹簧支座.在下列 关于该梁的多余约束力与变形协调条件的讨论 中,___是错误的. C
RB
RA 85kN
RB 15kN
三、扭转超静定问题 扭转变形计算公式
Tl GI p
T ( x) dx GI p l
例3.两端固定的圆截面等直杆AB,在截面
C受外力偶矩m作用,求杆两端的支座反力
偶矩。
m
A C B
a
b
解:
A
m
ɑ
mA
C
B
b
m
静力平衡方程为: m A mB m 变形协调条件为:
5 ql 8
B
L
q

超静定问题——精选推荐

超静定问题——精选推荐

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材料力学教研室第八章简单的超静定问题§8-1 概述静定结构: 仅靠静力平衡方程就可以求出结构的全部未知的约束反力或内力FAB2A F1BααC平面任意力系:3个平衡方程平面共点力系:2个平衡方程独立平衡方程数:超静定结构(静不定结构): 仅凭静力学平衡方程不能求解全部未知内力或反力的结构。

超静定结构的未知力的数目多于独立的平衡方程的数目;两者的差值称为超静定的次数。

BD C A 132FααF F CF B F A BC ABCADA FααF N1y xF N3F N2BD C A 132FααF F CF B F A BC AA FααF N1y xF N3F N2•习惯上把维持物体平衡并非必需的约束称为多余约束,相应的约束反力称为多余未知力。

•超静定的次数就等于多余约束或多余未知力的数目。

•注意:从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角度来说,多余约束往往是必需的,并不是多余的。

超静定的求解:根据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列出独立的平衡方程;然后根据几何、物理关系列出需要的补充方程;则可求解超静定问题。

F F CF B F A BC A•补充方程的数目=多余未知力的数目=多余约束数。

•根据变形几何相容条件,建立变形几何相容方程,结合物理关系(胡克定律),则可列出需要的力的补充方程。

•补充方程的获得,体现了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技巧与关键。

此处我们将以轴向拉压、扭转、弯曲的超静定问题进行说明。

BD C A 132FααF F CF B F A BC AA FααF N1yxF N3F N2§8.2 拉压超静定问题1拉压超静定问题解法例两端固定的等直杆AB ,在C 处承受轴向力F 如图,杆的拉压刚度为EA ,求杆的支反力.解:一次超静定问题=−+F F F B A F BA F AB ablFC (1) 由节点A 的平衡条件列出杆轴线方向的平衡方程(2)变形:补充方程(变形协调条件)可选取固定端B 为多余约束,予以解除,在该处的施加对应的约束反力F B ,得到一个作用有原荷载和多余未知力的静定结构--称为原超静定结构的基本静定系或相当系统注意原超静定结构的 B 端约束情况,相当系统要保持和原结构相等,则相当系统在B 点的位移为零。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核心问题:静力平衡方程不够?一 寻求补充方程
•确定超静定次数,列出静力平衡方程;
•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变形相容方程; •将物理关系代入变形相容方程得补充方 程; •联立补充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求 解; •求解杆件的内力,应力与变形等。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_
♦超静定问题及1
多余约束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2).与多余约束相对应的反力称为多余未知力,多 余未知力的数目称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次超静定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次超静定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q
M
二次超静定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_
多次超静定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二.超静定问题的一般解法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 本概念
1.静定问题:结构的约束反力或构件内力通过静力 学平衡方程可以确定的问题。
拉压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扭转静定问题
弯曲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
2.超静定问题:单凭静力平衡方程不能完全确定结 构约束反力或构件内力的问题。
拉压超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扭转超静定问题 弯曲超静定问题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超静定问题的工程实例
大型空间 桁架结构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_
大型桥梁结构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_
大型塔吊结构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_
大型铣床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3.多余约束与超静定次数 (1).在超静定结构中,超过维持静力学平衡所必须 的约束称为多余约束。

第八章 超静定结构解法

第八章 超静定结构解法

end
8-3 对称性的利用
由前节所举的例中巳经看到: 结构有对称性时 则在对称截面处 由前节所举的例中巳经看到:当结构有对称性时,则在对称截面处 切开,解除其多余约束,利用轴力和弯矩的正对称性 剪力的反对称性, 轴力和弯矩的正对称性、 切开,解除其多余约束,利用轴力和弯矩的正对称性、剪力的反对称性, 可得知: 可得知 δ12=δ21=0; δ23=δ32=0。 。 这样,原来的高阶方程组可以分解为低阶方程组。 这样,原来的高阶方程组可以分解为低阶方程组。 作用在对称结构上的荷载也有正、反对称性时 典型方程也可简化。 作用在对称结构上的荷载也有正、反对称性时,典型方程也可简化。 对称结构上的荷载也有正 正对称荷载在对称结构的 不引起反 正对称荷载在对称结构的对称截面处 (不引起反对称的内力 不引起 对称的内力) 只引起正对称的内力 正对称的内力; 只引起正对称的内力; 反对称荷载在对称结构的 不引起正 反对称荷载在对称结构的对称截面处 (不引起正对称的内力 不引起 对称的内力) 只引起反对称性内力 反对称性内力。 只引起反对称性内力。
end
然后再分别求出外荷载P及各未知内力例如 然后再分别求出外荷载 及各未知内力例如X1在解除约束处的相 及各未知内力例如 由于是线弹性结构,所以: 应位移 ∆1P , ∆2P , ∆3P , ∆1X , ∆2X , ∆3X 。由于是线弹性结构,所以:
1 1 1
∆ 1 X 1 = δ 11 X 1
end
总结一下力法的解题步骤如下: 总结一下力法的解题步骤如下: (1)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解除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多余约束力Xi,选好静定基; 解除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多余约束力 选好静定基; 解除多余约束 (3)分别求出外荷载和多余约束力在静定基的解除约束处和其约束相 分别求出外荷载和多余约束力在静定基的解除约束处和其约束相 应的位移 ∆iP ,δij ; (4)将 ∆iP ,δij 代入典型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 i; 将 代入典型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X (5) 用叠加法作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后,可进行各种计算。 用叠加法作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后,可进行各种计算。 以作弯矩图为例,本题中的弯矩计算式可写为: 以作弯矩图为例,本题中的弯矩计算式可写为: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5 Pa RD a RD a 6 EI 3EI 3EI
如何得到?
A D
P
B
自行完成
C D
RD
例题 6
图示结构AB梁的抗弯刚度为EI,CD杆的抗拉刚度为EA,
已知P、L、a。求CD杆所受的拉力。
D
a
A
C
L
2
L
B
2
P
解:变形协调条件为 wC lCD
D
a
C
FC
A
( P FC ) L wC 48EI FC L lCD EA
温度应力:
FB E t A
6 1 12 . 5 10 碳素钢线胀系数为 C0
温度应力: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使构
件膨胀或收缩而产生的附加应力。
不容忽视!!!
路、桥、建筑物中的伸缩缝 高温管道间隔一定距离弯一个伸缩节
例题 11
图示阶梯形杆上端固定,下端与支座距离=1mm, 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上下两段杆的横截 面面积分别为600平方毫米和300平方毫米。试 作杆的轴力图。
C
A
FA
B
L2
FC
FA FB FC qL 0
L2
M
A
0
FB
变形协调方程
L qL2 FC FB L 0 2 2
3 FB qL 16
FA 3 qL 16
C q C FC 0
7.5kNm
5qL4 FC L3 5 0 FC qL 8 384 EI Z 48EI Z
由于超静定结构能有效降低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在 工程上(如桥梁等)应用非常广泛。
●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步骤:

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步骤:

第八章力法本章主要内容1)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2)力法的解题思路和力法典型方程(显然力法方程中所有的系数和自由项都是指静定基本结构的位移,可以由上一章的求位移方法求出(图乘或积分))3)力法的解题步骤以及用于求解超静定梁刚架桁架组合结构(排架)4)力法的对称性利用问题,对称结构的有关概念四点结论5)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和最后内力图的校核6)§8-1超静定结构概述一、静力解答特征:静定结构:由平衡条件求出支反力及内力;超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具有多余力,仅由静力平衡条件无法求出它的全部(有时部分可求)反力及内力,须借助位移条件(补充方程,解答的唯一性定理)。

二、几何组成特征:(结合例题说明)静定结构: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超静定结构:去掉其某一个或某几个联系(内或外),仍然可以是一个几何不变体系,如桁架。

即:超静定结构的组成特征是其具有多余联系,多余联系可以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去掉后不改变几何不变性。

多余联系(约束):并不是没有用的,在结构作用或调整结构的内力、位移时需要的,减小弯矩及位移,便于应力分布均匀。

多余求知力:多余联系中产生的力称为三、超静定结构的类型(五种)超静定梁、超静定刚刚架、超静定桁架、超静定拱、超静定组合结构四、超静定结构的解法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条件:1、平衡条件:即结构的整体及任何一部分的受力状态都应满足平衡方程;2、几何条件:也称变形条件、位移条件、协调条件、相容条件等。

即结构的变形必须符合支承约束条件(边界条件)和各部分之间的变形连续条件。

3、物理条件:即变形或位移与内力之间的物理关系。

精确方法:力法(柔度法):以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位移法(刚度法):以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力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应用:力法与位移法的混合使用:混合法近似方法: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分层总和法、D值法、反弯点法等本章主要讲力法。

五、力法的解题思路(结合例子)把不会算的超静定结构通过会算的基本结构来计算。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讨论
体系W

等于多少?
几 个
可变吗?

铰 ?
W=0,体系 是否一定
几何不变呢?
W=3 ×9-(2×12+3)=0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除去约束后,体系的自由度将增 加,这类约束称为必要约束。
因为除去图中任 意一根杆,体系 都将有一个自由 度,所以图中所 有的杆都是必要 的约束。
两个刚片用一个铰 和一根不通过此铰 的链杆相联,组成 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 体系。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二刚片规则:
两个刚片用三根 不全平行也不交 于同一点的链杆 相联,组成无多 余联系的几何不 变体系。
虚铰---联结两个刚片的两根相交链杆的作用,相 当于在其交点处的一个单铰,这种铰称为 虚铰(瞬铰)。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2-1 概 述
几何不变体系
几何可变体系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结构组成分析——判定体系是否几何可变, 对于结构,区分静定和超静定的组成。
刚片(rigid plate)——平面刚体。
形状可任意替换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2-2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改变的几何参数数目
几何不变体系
( geometrically stable system )
结构
在任意荷载作用下,几何形状及位置均
保持不变的体系。(不考虑材料的变形)
几何可变体系
( geometrically unstable system )
机构
在一般荷载作用下,几何形状及位置将发 生改变的体系。(不考虑材料的变形)
W> 0 W< 0
体系几何可变 体系几何不变
静定超静定判断及计算

8第八章-结构力学力法

8第八章-结构力学力法

x1 = −15pa 88 x2 = −3pa 88
例2 解: 、取基本结构: 1 取基本结构: 2、δ11x1 + ∆1P = 0 求系数。 3、求系数。
δ11 = ∑ ∫
1 ×a = 4a (1+ 2) Ni l 2(− 2)2 2a + 4× = EA EA 3EA EA
2
2
∆1P = ∑ ∫ N N l= 1× pa ×2 + (−
△ 1 △ 11
x1
δ 11
x1=1
4、解方程: 解方程:
x1 = −∆1P
q
5 、 作 M图 :
3 δ11 = 8 ql(↑)
x= 1 1
M = x1 M1 + MP
method) 第八章 力 法(Force method) §8-3 力法的基本概念 取另外一种基本结构: 取另外一种基本结构:
∆1P =
δ31x1 +δ32x2 +δ33x3 + ∆3P = 0 δ11x1 +δ12x2 +⋯ +δ1n xn + ∆1P = 0 ⋯ ⋯ 可写出其一般形式: 可写出其一般形式:δ21x1 +δ22x2 +⋯ +δ2n xn + ∆2P = 0
δ δij
δn1x1 +δn2 x2 +⋯ +δnn xn + ∆nP = 0 ⋯
、 、 令 δ11、δ12、δ13分别是 x1 =1的位移。
δ21、δ22、δ23,δ31、δ32、δ33 同理。 同理。
method) 第八章 力 法(Force method) §8-4 力法的典型方程 于是得: δ11x1 +δ12x2 +δ13x3 + ∆1P = 0 于是得: δ21x1 +δ22x2 +δ23x3 + ∆2P = 0

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ppt课件

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ppt课件

2a


9a 3 EI
1P
23


1 EI
2ma 2a

4ma 2
EI
由 11 X1 1P 0 得
X1

4m 9a
RA

RC

4m 9a
mA

mB

m 逆时针
3
24
等截面平面框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试 求最大弯矩及其作用位置。
25
1P

0

X1

qa 16

XB

qa 16
,
YB
9qa 16

21
XA

qa ,
16
YA
7qa 16

等截面梁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试求A、 B、C三处的约束力。
22
M10 图
MP图
由反对称性知,B支座约束反力RB 0
11

1 EI
9a2 2
解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原 静不定系统的静定基本系统,或相当系统。
(本章主要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
4
补充-2 力法解超静定结构
在求解静不定结构时,一般先解除多余 约束,代之以多余约束力,得到基本静定系。 再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得到关于多余约束力的补 充方程。这种以“力”为未知量,由变形协调
条件为基本方程的方法,称为力法。
X1

3qa 16

XC

3qa 16
,YC

0,M C

0
X A ()

X B ()

第八章超静定结构和弯矩分配法

第八章超静定结构和弯矩分配法

弯矩分配法优缺点分析
• 对于某些特定结构(如连续梁、无侧移刚架),计算效率 较高。
弯矩分配法优缺点分析
01
缺点
02
03
04
对于复杂结构或侧移刚架,计 算过程较为繁琐。
迭代计算可能收敛较慢,需要 较多计算步骤。
对于某些问题(如温度变化、 支座移动等),弯矩分配法可 能不适用或需要特殊处理。
03
超静定梁与刚架结构分 析
位移法
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 建立位移与内力的关系,求解超静 定结构的方法。
弯矩分配法
适用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等超静 定结构的简化分析方法,通过逐步 分配和传递弯矩来求解结构内力。
02
弯矩分配法基本原理
弯矩分配法概念及适用范围
概念
弯矩分配法是一种用于分析超静 定结构的方法,通过逐步分配节 点弯矩,使结构达到平衡状态。
根据结点平衡条件和截面法,可以求 解刚架结构的反力和内力。
考虑轴向变形时内力重分布问题探讨
轴向变形对超静定结构的影响
01
当超静定结构中存在轴向变形时,会引起结构内力的重分布,
进而影响结构的
02
通过引入轴向变形的影响因素,对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进行修正
和重分布计算。
通过具体算例,展示超静定梁的求解过程 ,包括力法和位移法的应用。
刚架结构内力计算及实例解析
刚架结构的基本概念
刚架是由直杆组成的具有刚结点的结 构,其结点不能发生相对移动但可以 发生相对转动。
刚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刚架结构计算示例
通过具体算例,展示刚架结构的求解 过程,包括结点平衡条件和截面法的 应用。
刚度大
由于存在多余约束,超静定结 构的刚度通常比静定结构大。

03-讲义:8.1 基本概念

03-讲义:8.1 基本概念

第八章 位移法位移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第二种基本方法。

位移法是将结构拆成杆件,以杆件的内力和位移关系作为计算的基础,再把杆件组装成结构,这是通过各杆件在结点处力的平衡和变形的协调来实现的。

位移法方程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直接写出平衡方程和建立基本体系的典型方程,二者是等价的。

本章主要讨论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和采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力法和位移法是分析超静定结构的两种基本方法。

力法发展较早,19世纪末已经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类超静定结构。

位移法是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算复杂刚架结构而发展起来的。

力法与位移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基本未知量的不同。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是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将超静定结构转化为静定结构,以位移协调条件为依据建立力法典型方程,求出多余未知力后再利用叠加原理或平衡条件,求出原结构的内力。

力法的出现和发展为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提供了最基本的算法。

在一定的外因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和位移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也可把结构的某些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通过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将这些位移求出后,利用位移和内力之间的关系,求出结构的内力,这就是位移法的基本思想。

位移法在求解超静定结构(特别是超静定梁和刚架)时比力法要简单,它也为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其它解法如矩阵位移法和结构计算软件等奠定了基础。

用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时,作如下基本假定:①以弯矩为主要内力的受弯直杆,忽略轴向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影响;②杆件的弯曲变形很小,结点转角和各杆弦转角都很微小。

由假设①可知,杆件变形前的直线长度与变形后的曲线长度相等;由假设②可知,变形后的曲线长度与弦线长度相等。

即:尽管杆件发生弯曲变形,但杆件两端结点之间的距离仍保持不变。

为了说明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研究图8-1(a)所示的刚架结构,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虚线所示的变形。

其中,杆件AB 、AC 和AD 在刚结点A 处的转角位移是相等的,即:AB AC AD A θθθθ===支座B 为固定端,没有线位移也没有角位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32 0
13
31
2 EI
l2
2
1
l2 EI
式中, 12=21=0,23=32=0是由于M10和M30图形对于结构的对称轴来说是
正对称的(即图形的左半绕对称轴转180o后,和右半的图形完全重合);而 图形M20则是反对称的(即图形的左半绕对称轴转180o后,和右半图形的坐 标值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正、反对称图形互乘后,所得位移恒为零。
退出
目的:了解力法、位移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过程。 要求:能正确判定超静定次数,恰当地选好求解
的方法;了解矩阵位移法的解题过程及超 静定结构的性质。
退出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8-3 对称性的利用 *8-4 超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化和支座移动时的计算 8-5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8-6 转角位移方程解法 *8-7 矩阵位移法 8-8 力矩分配法
end
总结一下力法的解题步骤如下:
(1)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2)解除多余约束,代以相应的多余约束力Xi,选好静定基;
(3)分别求出外荷载和多余约束力在静定基的解除约束处和其约束相
应的位移 iP , ij ;
(4)将iP , ij 代入典型方程,求出多余约束力Xi;
(5) 用叠加法作出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后,可进行各种计算。
X1
1X1 11 X1
2X1 21 X1
3X1 31 X1
1P
3P
P
2P
(c)
31
11
31
21 21
(d)
31 32 21
22
22
32
(e)
33
13
33
23 23
(f )
式中 11, 21, 31 分别是X1方向的单位荷载在X1,X2,X3方向所引
起的位移,见图(d)
所谓超静定次数,就是多余约束的个数,它可从超静定结构中 解除多余约束的个数来确定,即它等于将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变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时所要解除的约束数。
end
★ 切断一根链杆或在杆件内添加一个铰,相当于解除1个约束; ★ 而在体系内去掉一个铰,则相当于解除2个约束; ★ 切断一根梁(杆)则相当于解除3个约束。
超静定次数的多少就等于使超静定结构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所 要解除的约束数。
(a) 1次 (c) 1次
(b) 2次
(e) 1次
(f) 3次
(c) 4次
(g) 3次
(i) 4次
(h) 9次
end
8-2 力法和典型方程
以一封闭刚架为例来说明其解法,并由此导得用力法求定结构的位移,看它是否满足巳知的变形
条件或连续性条件。如满足,则结果正确。
end
例 8-1 图示一对称刚架,即平分刚架的左、右两半部分,不但由轴线所构
成的几何图形是对称的,而且所用材料、截面尺寸、支座条件也是相同的。
l
设尺寸和受力如图,杆的刚度为EI,试作其弯矩图。
B
C
X2
(a)
(b)
M
AB
Pl
1 2
退出
8-1 超静定结构及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超静定结构也叫静不定结构,是工程中常见的一类结构。从结构 组成分析来讲,就是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由于有多余约束存在, 相应地就有多余约束力,因此单靠静力学平衡方程就不能确定所有未 知力,故名静不定。
求解超静定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力法是最基本、也是历史最悠 久的一种。它是以多余约束力为未知数,列出变形补充方程求解后, 其他未知力和变形等就可按静定结构来计算。
同理也可求出其他内力X2,X3在此三方向上所引起的位移。由于 结构在C处是连续的,因此,所有外荷载及各多余约束力在该处引起 的相对变形应为零。
end
1 1P 11X1 12 X 2 13 X 3 0
2 2P 21X1 22 X 2 23 X 3 0
3
3P
31 X 1
32 X 2
将上述系数代入典型方程后得:
end
2 3
l3X1
l2
X
3
1 3
Pl3
0
7 12
l
3
X
2
1 4
Pl3
0
l 2 X1
3lX 3
1 2
Pl2
0
解之得:
X1
P 2
3P X2 7
X3 0
根据
M
MP
X
1M
0 1
X
2
M
0 2
X
3M
0 3
作图
3Pl B
14
3Pl 14
C
M0
3Pl A 3Pl D
7
7
以作弯矩图为例,本题中的弯矩计算式可写为:
M
MP
X
1
M
0 1
X
2
M
0 2
X
3
M
0 3
(6)校核:对力法计算结果的校核,主要是看解算典型方程时是否有
问题。因为从理论上讲,满足超静定结构平衡方程的多余约束力可有无
限多,但只有又满足变形连续条件的那一组多余约束力,才是超静定结
构中唯一的那组真实的力。所以在求得多余约束力后,再按计算静定结
X3
X3
P
l
P X1
X1
P
EI
X2
MP
A
D
(a)
(b)
(c)
11
M
0 1
ll (d)
M
0 2
l /2
l /2
(e)
M
0 3
11 (f )
本题为刚架,用图形互乘法求解较方便。作出外载和各单位荷载在 静定基上的内力图 (c ,d ,e ,f ),不难求得典型方程中各系数如下:
end
1P
1 EI
Pl2 2
33 X 3
0
(8-1)
典型方程
其中
iP i
li
M
0 i
M
Ei Ii
P
dsi
ij i
li
M
0 i
M
Ei Ii
0 j
dsi
i
li
M
0 j
M
Ei Ii
0 i
dsi
ji
ij ji ——位移互等定理
对于n次的超静定结构,当然也可以写出类似的n个变形补充方程, 可解出n个多余约束力。多余约束力解出后,问题就变成静定的了,其他 未知反力、内力、位移等都可按静定结构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
2 3
l
Pl3 3EI
1 Pl2 1 Pl3
2P
EI
2
2
l
4EI
3P
1 EI
Pl2
2
1
Pl2 2EI
11
2 EI
l2
2
2 3
l
2l 3 3EI
22
2 EI
1 2
l
2
2
l
3
l2 2
l
2
7l 3 12 EI
33
2 EI
1
l 2
11l
1
3l EI
12 21 0 23 32 0
(a)
A
B
X2
X3
X3
P X1
X1
X2
(b)
今设在刚架中央截面C处截开,则得两个半刚架的静定基,超静定
次数为3,故加三对多余约束力X1, X2, X3以取代解除的约束作用;
end
然后再分别求出外荷载P及各未知内力例如X1在解除约束处的相
应位移
1P
,
2P
,
3P
,
1X1
,
2X1
,
3
。由于是线弹性结构,所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