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初级运输经济(铁路)专业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经济师考试初级运输经济(铁路)专业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_______是产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A.生产资料价值
B.生产资料转移价值
C.盈利
D.产品成本
2、某内燃机务段计划年度内燃机车工作量为3000百万吨公里,每万总重吨公里柴油消耗定额为40公斤,柴油每吨价格为800元,则计划年度机车运行用燃料费为_______。
A.96000元
B.960000元
C.9600000元
D.9600元
3、在不同的运行方向上,旅客列车_______的编组不尽相同。
A.车头
B.车底
C.车体
D.车厢
4、“CA”代表_______。
A.硬卧车
B.软卧车
C.硬座车
D.餐车
5、车次为1~98的列车属于_______。
A.特别旅客快车
B.直通旅客快车
C.管内旅客快车
D.旅游列车
6、只有通过_______才能将众多的旅客按车次、方向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纳入车站旅客运输计划。
A.售票
B.行包运送
C.旅客乘降
D.客运服务
7、负责客运车辆从始发站到终点站的运行安全是_______的职责。
A.客运乘务组
B.检车乘务组
C.乘警组
D.列车长
8、由他局各站购买客票乘车,通过本局经管,到达他局的旅客运输属于_______。
A.直通发送
B.直通到达
C.直通通过
D.管内运输
9、长距离、大宗稳定的货流,主要由_______承担运输任务。
A.航空
B.水运
C.铁路
D.公路
10、在货物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改变了的是_______。
A.劳动对象的属性
B.劳动对象的形态
C.产品的总量
D.劳动对象的位置
11、铁路运输需求与日俱增,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铁路运输设备的提高
B.旅客流通量的增加
C.铁路服务质量的提高
D.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固定资产的价值是静态的,使用价值是动态的
B.固定资产的价值是动态的,使用价值是静态的
C.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静态的
D.固定资产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动态的
13、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与原始价值的关系是_______。
A.两者相等
B.两者不相等
C.重置价值大于原始价值
D.重置价值低于原始价值
14、固定资产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
A.固定资产的建筑
B.固定资产的购置
C.固定资产的安装
D.铁路基本建设
15、反映基本建设规模的综合指标是_______。
A.投资额
B.建设工程数量
C.每个工程的规模
D.每个工程的总投资
16、以货币形式表示基本建设投资效果的综合指标是_______。
A.新增生产能力
B.新增固定资产
C.投资额
D.每个工程的总投资
17、编制铁路运输基本建设计划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
A.客货运输的长期规划
B.新线建设计划
C.营业线设备改造计划
D.机车、车辆购置计划
18、保证铁路运输生产建设事业协调发展,节约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是_______。
A.职工人数合理化
B.职工队伍结构合理化
C.职工的素质
D.职工的能力
19、职工人数的增加是跳跃式的运输人员类型是_______。
A.与运量直接有关人员
B.与运量间接有关人员
C.与运量直接有关和间接有关人员
D.与运量无关人员
20、在铁路企业,一般习惯于把物资称为_______。
A.生产资料
B.生活资料
C.资料
D.材料
21、物资计划的编制,要遵守_______。
A.国家计划
B.生产计划
C.建设计划
D.物资节约计划
22、在既无物资消耗定额又无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计算物资需用量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
A.直接计算法
B.动态关系法
C.比类计算法
D.实际调查法
23、物资申请量的基础是_______。
A.物资需用量
B.期初库存量
C.期末库存量
D.企业内部资源利用量
24、由国家储备局掌管和确定的物资储备形式是_______。
A.经常储备
B.保险储备
C.流通储备
D.战略储备
25、仓库作业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
A.物资的验收
B.物资的保管
C.物资的发放
D.物资的盘点
26、经管铁路多种经营的根据是_______。
A.放权让利
B.领先政策
C.法规制度
D.优惠政策
27、开创铁路多种经营新局面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是_______。
A.规模经营
B.实业化经营
C.集团化经营
D.多种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