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_马宏民

合集下载

隐匿型乳腺癌怎样治疗?

隐匿型乳腺癌怎样治疗?

隐匿型乳腺癌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隐匿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治疗隐匿型乳腺癌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隐匿型乳腺癌应该吃什么药。

*隐匿型乳腺癌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经病理确诊为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在治疗上有3种意见:
1.即使没有发现乳腺原发肿瘤,又无明显乳腺外原发灶征象时,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即可视为乳腺癌而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无须为寻找乳腺外的原发灶而行广泛检查。

2.乳房悬垂或腋淋巴结转移癌较大时,行乳房单纯切除或加低位腋窝淋巴结清除术,然后行放疗,在小的或萎缩的乳房或腋转移癌小时,放疗前无须行乳房切除。

3.在无明显的乳腺原发癌的腋淋巴结转移腺癌且乳腺钼靶
片阴性的女性病人,无须行乳房切除,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放疗(包括乳房及区域淋巴引流区)与乳腺切除效果相似。

多数学者认为,对腋淋巴结转移性腺癌无明显原发癌征象者,应行全身系统检查,在排除乳腺外原发癌的情况下,方可视为乳腺癌而行手术治疗。

*2、预后:
1.一般认为,OBC较有乳腺肿块并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预后为好,多数报道的5年生存率在70%左右。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原发癌的病理类型及腋淋巴结转移的数目,其生存率曲线随阳性淋巴结的数目增加而下降。

另外与发现腋窝肿块至就诊的间隔时间有关,而与转移的腋淋巴结的大小,是否发现乳腺原发癌及原发灶的大小无关。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隐匿型乳腺癌怎么治疗,隐匿型乳腺癌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隐匿型乳腺癌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隐匿型乳腺癌”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张虎;徐降兴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1(24)18
【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方法,降低误诊及漏诊.方法:对2003年3月-2008年3月我院5例隐匿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中3例行改良根治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2例辅助化疗后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并继续使用相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术后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隐匿性乳腺癌5年存活率与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行保留乳房手术,不影响复发与生存.
【总页数】2页(P2196-2197)
【作者】张虎;徐降兴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92医院普外科,福建省南平市,353000;解放军第92医院普外科,福建省南平市,3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J], 马灵斐
2.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附30例报告) [J], 洪坚善;叶海洪;张传珉;刘剑伦;陈建思;杨华伟
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14例报告) [J], 邬玉辉;唐利立;何英
4.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苏广武;陈胜
5.隐匿性乳腺癌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J], 刘奇;赵吉生;刘海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_附12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_附12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_附12例报告隐匿性乳腺癌,即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乳房异常表现的乳腺癌,是一种临床上较为罕见且易被忽略的类型。

本文旨在介绍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诊疗策略,并附上12例报告,以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认识和诊治该疾病。

隐匿性乳腺癌的特征:1. 无明显乳房肿块:隐匿性乳腺癌通常不会形成明显的乳房肿块。

轻微或无症状的乳腺异常往往被忽视,导致乳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受到影响。

2. 难以察觉的乳腺异常:乳头凹陷、乳头渗出和乳头皮肤变化等隐匿性乳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常常被患者、医生或甚至自我乳腺检查忽视。

3. 微小病灶:隐匿性乳腺癌常呈现为微小病灶,往往直径小于1厘米。

由于大小较小,常不易被肉眼或常规影像检查发现。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疗策略:1. 提高医生和患者的认识:加强医生和患者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认识,培养乳腺健康意识,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2. 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建议妇女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45岁及以上的妇女还应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以提早发现隐匿性乳腺癌。

3. 建立病例维护体系:乳腺癌筛查阳性者需建立病例维护体系,进行系统评估、诊断和治疗,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的个体化治疗。

4. 多学科协作:隐匿性乳腺癌的诊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乳腺外科、肿瘤科、放射科和病理科等,以提供全面、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附12例报告:本文还附上了12例隐匿性乳腺癌的报告,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等。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更多关于隐匿性乳腺癌的特点和治疗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结: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乳腺癌类型,其无明显症状和微小病灶使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变得困难。

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需要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教育,建立规范的筛查和诊疗策略,同时加强多学科的协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附带的12例报告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案例参考和经验借鉴,促进对隐匿性乳腺癌的更深入了解综上所述,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乳腺癌类型,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困难。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附30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附30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附30例报告)洪坚善;叶海洪;张传珉;刘剑伦;陈建思;杨华伟【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05(9)4【摘要】目的总结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 OBC)的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OBC的临床资料,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并行手术治疗. 结果本组行乳腺癌根治术16例,改良根治术9例,腋下肿块切除加单纯乳房切除3例,腋下肿块切除术2例.术后14例予辅助化疗加放疗,10例予化疗.随访27例,平均6.8(0.5~12)年,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5%和56.8%. 结论对女性腋窝肿块同时排除全身其他部位癌转移者应高度考虑OBC的可能.腋下肿块病检对诊断较有帮助,治疗可采用手术辅以放疗和(/或)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手段.【总页数】2页(P281-282)【作者】洪坚善;叶海洪;张传珉;刘剑伦;陈建思;杨华伟【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南宁,510001;广西民族医院肿瘤科,南宁,51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南宁,51000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南宁,51000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南宁,51000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普外科,南宁,5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体会(附12例报道) [J], 田立功2.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J], 张虎;徐降兴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14例报告) [J], 邬玉辉;唐利立;何英4.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附9例报道) [J], 王子良;张维民5.隐匿性乳腺癌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J], 刘奇;赵吉生;刘海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乳腺癌45例临床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45例临床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45例临床分析作者:魏云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45例患者均以腋下肿大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组织病理(28例穿刺活检,17例切取活检)证实为转移性腺癌;37例行改良根治术,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2例仅行腋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继续治疗43例,20例穿刺活检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术后继续使用有效的同方案辅助化疗、放疗,另25例术后辅以放疗、化疗;35例行内分泌治疗,其中2例仅行内分泌治疗;随访1~9年,41例生存, 7例局部复发,4例死亡。

结论对于腋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应警惕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应行病理活检。

隐匿性乳腺癌应采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全乳放疗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

【关键词】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治疗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OBC)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代表着一组较少见的临床群体,一般将乳腺触诊或钼靶摄影检查检测不到原发灶的存在,而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首要或唯一表现的乳腺癌称为OBC,1907年首先由Halsted提出这一概念。

由于其发病率很低,早期的检出率低,临床上往往不易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常容易延误治疗、影响预后。

我院自2001年6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OBC患者45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全部为女性,发病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 52.7岁;绝经前38例,绝经后7例;均以腋下肿物为唯一临床表现。

腋下肿物直径为2~5 cm,平均2.8 cm,部分为多个淋巴结融合。

均行乳腺钼靶、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9例患者行MRI检查,3例发现乳腺可疑恶性病灶,术后获得病理的证实。

45例患者均经组织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经包括胸部X线、消化道造影、腹部CT或超声等全身检查除外腋下淋巴结外的转移灶或乳腺外原发灶。

隐匿型乳腺癌(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隐匿型乳腺癌(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隐匿型乳腺癌(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又称隐形乳腺癌,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临床表现,而体检及影像学检查(乳腺X线及超声)均未发现乳腺内原发癌。

少数病例是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现乳腺转移癌,而在乳腺找不到原发病灶。

据文献报告其发病率占乳腺癌的0.3%~1.0%。

由于隐匿性乳腺癌已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故不属于早期癌。

5年生存率为70%左右,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原发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数目等。

二病因隐匿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故病因同一般乳腺癌。

乳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2/3患者的标本中可以检查到原发癌灶,1/3患者的标本查不到原发灶。

多数学者认为临床检查找不到原发灶的患者乳腺中仍可能存在原发灶,只是由于原发灶太小,即使通过大体和镜下病理检查也难以发现。

为什么乳腺部位的癌灶如此之小,而临床上却形成了明显的转移灶,对此一些学者解释为:乳腺癌作为一种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隐匿性乳腺癌肿瘤始发阶段,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有效地控制了原发肿瘤的生长,但控制不住转移癌的生长,可能与癌瘤的抗原性在转移癌内发生改变有关。

三临床表现患者多在无意中发现腋窝处无痛性肿块,仅少数患者因肿块累及神经而伴局部疼痛,乳腺未摸到肿块。

腋窝肿块单个或多个,多个时可分离亦可相互粘连固定、质硬,若肿块压迫腋静脉可造成患侧上肢水肿。

少数患者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

四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包括外科切除活检和空芯针穿刺活检。

乳腺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MRI),对可疑病变还可进行定位活检。

乳腺及胸、腹部的影像学检查。

五诊断隐匿性乳腺癌不同于一般乳腺癌,患者往往因无意中发现腋窝处肿块来医院就诊。

医生查体可发现腋窝和/或锁骨上肿大淋巴结,乳腺未见肿物。

结合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乳腺均未发现病灶,其他体检和胸片等亦无阳性结果。

对可疑转移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如病理检查确定为转移性腺癌,则支持同侧隐形乳腺癌的诊断。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韩斌;陈文超;陈建中;刘景超;李二建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2(018)003
【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OBC)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10例腋窝肿块免疫组化,7例雌激素受体(ER);病理切片淋巴结转移性腺癌.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标本全乳房多次连续病理切片,3例未见原发灶,10例找到直径0.15 cm~0.90 cm肿瘤.5 a生存率46.15%.结论腋窝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分析及MRI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首选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总页数】3页(P5-7)
【作者】韩斌;陈文超;陈建中;刘景超;李二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郑州,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郑州,450014;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许昌,4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汤鹏;钟晓捷;陈茹
2.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刘建国;郭新宇;岳萌
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郭朝猛;聂梦良
4.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倪春华;熊咏;袁爱军;陈春国;沙聪
5.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J], 张虎;徐降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霍建设;谷敬锋;崔专义;张国栓;王桂琦;左东明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2(034)005
【摘要】隐匿性乳腺癌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乳腺癌.一般将乳腺未触及肿块而已有腋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称为隐匿性乳腺癌.隐匿性乳腺癌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0.46%~1%,多见于女性[1].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早期检出率低,往往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河北省鹿泉市第三医院和石家庄第一医院199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18例隐匿性乳腺癌,分析报告如下.rn1资料与方法rn1.1一般资料 18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肿物大小为1 cm×1 cm~3cm×3 cm,平均为1.5 cm,全组均未触及乳房肿块.
【总页数】2页(P739-740)
【作者】霍建设;谷敬锋;崔专义;张国栓;王桂琦;左东明
【作者单位】050021 河北省鹿泉市第三医院外科;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三科;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外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J], 马灵斐
2.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汤鹏;钟晓捷;陈茹
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韩斌;陈文超;陈建中;刘景超;李二建
4.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郭朝猛;聂梦良
5.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J], 张虎;徐降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乳腺癌45例诊治体会

隐匿性乳腺癌45例诊治体会

MAG agiY A i oC I aea(ea m n eea Sr r, nunH sil i yn730 ,h a uny , U NWe u ,U nhoD pr et f nr ug y aya op aXa ag 18 0 i ) , g y t oG l e S t, n C n A s a tO jc v oi et a edan s ,et e t n u o e f eu t ra a cr( B ) re poecr c dan s b t c: b t e T v s gt t i oit a n a do  ̄ m s c e bes cn e O C i o r oi r or t i oi r ei n i eh g s m r oo t n d t m v e g s
s p a et y n3 x l yn d c i eo e o e ot ea v e o ea y, a i e p ya de dc n l c e p y ee i l m t o , ia o ee i o i t hr n . s p r ec m t rp rd t r h of o  ̄ a t r h r m e s c m i a lr x sn n h t P o t h h i o a n n i o l ha w h cr e u i l a e t 3 ae w r l w du o tl a m a 7 yaste . 一 e r uv a rt w r 7 . a d5 l .0 — a i o tn p t n . c s ee o o e pf m 5 o0y r( e . er , 51 ya r vl a ee 7 % n 7 % C n r d 1 i s 3 s fl r e n 2 ) h 0 s i e 7 2

隐匿性乳腺癌10例诊治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10例诊治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10例诊治分析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ncer, OBC)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一般系指临床上乳房触不到肿块,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或其他部位转移癌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

隐匿性乳腺癌约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0.3%~1.0%。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水平的进步,也使隐匿性乳腺癌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本院2003年至2010年度共收治10例隐匿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总例数的0.9%。

现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均为女性.年龄40~72岁.年龄中位数56岁。

发病时间1月~2年,时间中位数4月。

首发症状均为腋窝肿物,左侧6例,右侧4例。

伴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

腋窝肿物直径2~5 cm,直径中位数3 cm。

查体:双侧乳腺发育正常,均未扪及肿块。

本组10例患者术前均做乳腺x线钼靶照相,有1例考虑乳腺癌的可能,MRI考虑2例乳腺癌的可能,腹部超声、x线胸片、CT、全身骨扫描等检查及查体均未发现其他部分病变。

1.2诊断:本组病例均行胸部X片、腹部及盆腔B超等检查以排除乳腺外的癌肿或转移灶。

本组病例均均行病理活检,其中腋下淋巴结活检7例,空心针穿刺2例,锁骨上淋巴结切检1例。

病理均证实为淋巴结转移性腺癌。

免疫组化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者6例。

1.3治疗方法:2例因术中发现淋巴结转移较多行乳腺癌根治术,6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行腋下肿块切除加单纯乳房切除,1例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腋下淋巴结融合成团未行根治手术。

术后5例给予辅助放疗和化疗,5例予化疗。

化疗采用CEF方案,4-6个周期。

放疗包括术野和(或)腋窝,其中1例包括锁骨上。

剂量为40-60Gy,ER阳性者绝经前口服他莫昔酚治疗,绝经后口服来曲唑。

1.4结果: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问3月~6年6月。

l例病例30月后死于肝、肺转移;l例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行手术的病例经综合治疗后腋窝淋巴结消失,锁骨上淋巴结缩小。

名医马宏民患者答疑:如何防治乳腺癌?

名医马宏民患者答疑:如何防治乳腺癌?

名医马宏民患者答疑:如何防治乳腺癌?*导读:乳腺增生会不会发展成为乳腺癌?这是很多女性朋友心中的疑问。

今年4月15日-21日是第2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关爱生命,科学防癌——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养生疾病库名医在线栏目请来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乳腺外科主任马宏民教授,为网友做一次专业权威的乳腺癌防治大会诊:乳腺增生会不会癌变?哪些乳腺肿瘤需要切除?乳腺癌早期如何诊断、治疗手法有哪些?乳腺癌预防需从哪些日常饮食及生活方式来调理?乳腺癌术后该如何康复?……*马宏民乳腺外科主任医师查看名医介绍收起名医介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名医介绍:擅长乳腺疾病的综合治疗及乳腺癌的早诊早治,对各种乳腺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有深入研究。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患者(女,33岁):女,33,最近乳房总有肿胀感,有手轻压略有痛感,右侧乳房感觉明显。

*马宏民:如乳房胀痛的时间延长,甚至持续到整个月经周期,那么就需要到乳腺专科处理,需要排除一些病理性的情况。

鉴于你的情况,在40岁以前首选乳腺超声检查。

--------------------*患者(女,28岁):28岁,女纤维肿块严重吗?*马宏民:纤维肿块是不是指乳腺纤维腺瘤?纤维腺瘤多见于18-25岁的年轻女性,表现为乳房无痛性的肿块,最好找乳腺专科做检查,明确肿块的性质。

检查的项目有:乳腺超声检查、空芯针穿刺病理检查。

如果明确肿块是纤维腺瘤,在3公分以下,可以观察;如肿块增长比较快速,或者本人比较焦虑,有强烈的手术意愿,或病理上无法明确性质,这种情况需要做手术。

--------------------*患者(女,42岁):42岁,女,请问乳管扩张需怎样治疗?*马宏民:单纯的乳管扩张,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比如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疼痛,这种不需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疾病叫“乳管扩张症”,可以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红肿疼痛,甚至可以形成乳腺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乳腺的瘘管或窦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这种情况就要尽快到乳腺专科来就医。

隐匿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要点

隐匿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要点

隐匿型乳腺癌的临床诊治要点张斌;孟然;赵洪猛;曹旭晨【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0(037)008【摘要】隐匿型乳腺癌(Occull breast cancer,OBC)是以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少见的乳腺癌表现.对于这类患者应当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不仅需要包括标准的双侧乳腺摄影片,还要通过超声和核磁共振评估双侧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以寻找原发病灶.由于此类患者具有较高的局部复发风险,因此不推荐单纯对乳腺进行观察,乳房局部治疗应包括全乳切除,也可以考虑保留乳房联合全乳放疗.同时也应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以提高局部控制并且完善分期.此外,患者还可以接受新辅助或辅助全身治疗.虽然隐匿性乳腺癌伴腋窝转移患者的疾病分期为T0N1-2M0期,但比同期别原发性乳腺癌预后更好,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尤其是小于4枚转移与4枚或以上转移相比仍然是最为可靠的预测结局的因素.【总页数】4页(P477-480)【作者】张斌;孟然;赵洪猛;曹旭晨【作者单位】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天津市300060;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天津市300060;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天津市300060;乳腺癌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一科,天津市30006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隐匿性乳腺癌17例临床诊治分析 [J], 王新昇;董晓强;曹辉;万岱维;毛宗磊2.1例转移性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 [J], 郝春芳;王淑玲;佟仲生3.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及分析 [J], 李玉新;王希龙;邱文秀4.隐匿性乳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J], 于晓红;马奎元;张晟5.隐匿性乳腺癌九例临床诊治体会 [J], 张斌;张永波;张建;胡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乳腺癌诊治体会

隐匿性乳腺癌诊治体会
价值进 行研究 ,认 为改 良根治组、放疗组 及局部未处理组 三
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 ) 方案,3 例采用 T ( E 紫杉醇、表阿霉素 )
方案。
2 结 果
本组 6例均进行 随访 , 随访时 间 6个月 ~ 年。死亡 2例 , 8
①解放军第 3 3医院 广西 0 通讯 作者 : 岑延增
【 关键词 】 甲状腺再 手术 ; 喉返神 经 ; 损伤
Appi a in Ex e in eo po e Re u r ntLa y g a r e i heThy od Ope ato an/GUIW u lc to p re c fEx s c r e r n e lNe v n t r i r i n Ag i -bi ZHAO a n, W n-s e , h ng
1 7一 O
南宁
50 2 30 1

鍪 验体会 Jn y niu 《 国 学 新》 卷第2期( 第2 期)0  ̄1月 芑 i a t i 中 医 创 第9 g h 9 总 3 21 o 9 2
显露喉返神经在 甲状腺再手术 中的应用体会
桂武 赵 万胜① 桂晶晶①
【 摘要】 目的 : 探讨甲状腺再次手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 (L ) R N 对预防其损伤的作用。 方法 : 回顾分析了本科 2 0 年 1 一0 1 1 月 06 月 21 年 2
N o l ai swt L estn mae curdadol e o l ai i L mprr jr ctrddr g h yo oeai s i e o mpi t n i R Nprieta g cre yo mpi t nwt R N t oaynu ocr i et ri r p r o t t c c o h s d o n n nc c o h e i y Le u n t h d e t n wh h pa rvan L s n uinT ehri oeao i e l rvan Ncnpee t N o it eiprietn r. l o eel gR N . d so :h y dr prt n t t a o eel g nf i Co to e i w hh p n f i RL D r n srm mgnc e s n j y v RL f a s t iu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杨庄青;邹天宁;陈文林
【期刊名称】《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4)001
【摘要】隐匿性乳腺癌(Occult Breast Carcinoma)是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是指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乳腺触不到实质性肿块,故命名为隐匿性乳腺癌。

Halsted于1907年首先报道了3例腋淋巴结大而无乳房肿块,其后1~2
年出现同侧乳腺癌性肿块的病例。

国外报道其发生率占全部乳腺癌的0.35%~1%,国内报道为0.3%~0.8%,Owen通过25
【总页数】2页(P90-91)
【作者】杨庄青;邹天宁;陈文林
【作者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病科,昆明65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9
【相关文献】
1.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J], 马灵斐
2.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汤鹏;钟晓捷;陈茹
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J], 郭朝猛;聂梦良
4.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J], 霍建设;谷敬锋;崔专义;张国栓;王桂琦;左东明
5.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J], 张虎;徐降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讨论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讨论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讨论作者:陈敏捷曹扶胜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

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l收治的隐匿性乳腺癌患者18例,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随访发现进行手术治疗的18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有13位存活,存活率72.23%。

有3例因发生癌细胞转移导致死亡,有2例因患其他疾病导致死亡。

结论进行切片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采用必要辅助化疗和放射性治疗,配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助于提高隐匿性乳腺癌的治疗成功率。

[关键词]隐匿性乳腺癌,诊断与治疗[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21.02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乳腺癌类型。

由于其发病率较低,对于早期隐匿性乳腺癌疾病医生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这样对患者及时接受正确治疗时间上造成延误,影响患者康复。

根据上述情况,我院对收治的隐匿性乳腺癌患者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68岁,平均51.2岁。

绝经前7例,绝经后11例。

左侧病变14例,右侧病变4例。

病程14天至9个月,平均2.2个月。

有5例误诊为淋巴结核,误诊率27.78%。

1.2方法1.2.1术前检查采用乳腺x线摄片对患者进行诊断,有9例得到确诊,找到原发癌,确诊率50%。

采用乳腺增强CT扫描对患者进行诊断,有11例得到确诊,确诊率61.12%。

采用乳腺MR扫描对患者进行诊断,有12例得到确诊,确诊率66.67%。

1.2.2主要手术方法对于18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3例采用乳腺癌根治术,15例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1.2.3辅助性治疗对于确诊的15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先进行3周左右的化疗治疗,然后才能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

隐匿性乳腺癌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诊治分析(附10例报告)

3 y as a e t h d l e r e r .3 p t ns a v d f i i o 3—5 y a s ain sh d l e rmo e ta e r .1 p t n o r c ie dfe a ia se t- e r .5 p t t a v d f r h 5 y a s a i t e i o n e wh ev d mo i d r dc ma t co e i l
1 a e fOBC wee a ay e t s e t ey Re u t 0 cs so r n l z d r r p c v l . s l e o i s:1 a e e e fl w d u 0 nh 0 c sw r ol e p fr7 mo t s一9 y a s a ins h d l e r nh s o e r .2 p t t a v d f mo t s e i o7
my b t i v rmea ts s a e t h d I e u rn e a d n tb i h s r r e i n e e n t o n u e o l e tsa i.4 p t n s a I r c re c o mea a s w o e p i y lso s w r o u d,a d f u f cin dd f i i O n s ma f n o so i e t c f n o we o o n u fma e r n tfu d o t mma y ga d d r gf l w n o r ln u n ol i g—u . n ls o i o p Co c u i n: R d c l rmo i e s tc o h e t ra me t n d p s — a ia d f d ma e t my i t e b s e t n ,a o t o i s t o e aie c e t ea ya d o a oh rp h u d b p l ao 、E d ci oh r p h ud b o e i ER a d o R r o i v .P s 一叩 一 p r t h moh r p n / rrd t e a y s o e a p i t r n o r t e a y s o e d n f / r v i l c n l n P aep t e ot s i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案。

方法:资料选取蒙阴县中医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经MRI、彩超及腋窝淋巴结活检检查,且均予以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予以辅助放疗与化疗。

结果:4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均获得为期4年的随访,方式主要包括信访、电话随访、复查及门诊等;隐匿性乳腺癌患者4年生存率为86.96%(40/46),其中6例患者因远处脏器的转移而死亡,且主要转移部位为脑、骨、肺、多脏器转移。

结论:MRI、彩超及腋窝淋巴结活检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具重要临床意义,且采用改良根治术并辅以放疗、化疗等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标签:隐匿性;乳腺癌;诊治乳腺癌为女性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部分患者均表现出乳腺无痛性的肿块,但存在小部分患者的乳腺并未触及到肿块,并以腋窝淋巴结为首发表现,医学上将此种乳腺癌称为隐匿性乳腺癌[1]。

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4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研究其诊治与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蒙阴县中医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女性与单侧发病,且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疑似癌症病灶。

年龄32~62岁,平均(46.34±1.42)岁,腋窝肿块直径为1~4cm,平均(2.64±0.47)cm,发现至就诊时间1w~10m,平均(4.52±0.12)m;其中左侧22例,右侧24例,绝经后12例,绝经前34例。

1.2 诊断与治疗36例患者均行乳腺超声及乳腺钼靶检查,10例单纯予以超声检查,皆未发现乳腺占位性病变;22例于本院予以腋窝淋巴结肿块活检,10例于其他医院予以腋窝淋巴结肿块活检,14例予以肿块粗针穿刺活检被诊断为转移性腺癌;本组患者全身常规予以胸部CT、B超等检查。

隐匿性乳腺癌10例诊治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10例诊治分析

隐匿性乳腺癌10例诊治分析目的:分析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其预后结果,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和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10例隐匿性乳癌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各种治疗的效果。

结果:10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中经腋窝淋巴结切除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7例,锁骨上淋巴结切除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1例,空心针穿针淋巴结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例。

根治或改良根治术,1例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未手术。

所有患者均行进一步化疗,5例行放疗。

出院后随访,肿瘤转移导致死亡1例。

结论:腋窝淋巴结切除活检和免疫组化检查对隐匿性乳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宜选择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标签:乳腺肿瘤;隐匿性;诊断;治疗隐匿性乳腺癌原发灶的生长受机体特异的生物免疫防御机制的抑制,表现为微小病灶;:1-19.[2]Baron PL, Moore MP, Kinne DW, et al. Occult breast presenting with axillary metastases[J]. Arch Surg, 1990, 125:43-47.[4]牛昀,范宇,傅西林.隐性乳腺癌的全乳癌的全乳腺连续大切片检查[J].中华肿瘤杂志,1995, 17(4); 298-300.[5]Owen HW, DockertyMB, Gray HK. Occult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J]. Surg Gynecol Obstet, 1954, 98(3):302-308.[6]Henry-Tillman RS, Harms SE, Westbrook KC, et al. Role of breas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determining breast as a source of unknown metastatic lymphadenopathy[J]. Am J Surg,1999, 178(6): 496-500.[7]Orel SG, Weinstein SP, Schnall MD, et al. Breast MR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xillary node metastases and unknown primary m alignancy[J]. Radiology, 1999, 212(2): 543-549.[8]Olson JA Jr, Morris EA, Van Zee KJ,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acilitates breast conservation for occult breast cancer[J]. Ann Surg Oncol, 2000, 7(6): 411-415.[9]Stomper PC, Waddell BE, edge SB, et al. breast MRI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occult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J]. Breast J, 1999, 5(4):230234.[10]牛昀,傅西林,牛瑞芳,等.抗人乳腺癌單抗M4G3在隐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654-685.[11]Patel J, Nemoto T, Rosner D, et al. 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from an occult breast cancer[J]. Cancer, 1981,47(12):2923-2927.[12]Vlastos G, Jean ME, Mirza AN, et al. Feasibility of breast preserv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occult primary carcinoma presenting with axillary metastases[J]. Ann Surg Oncol 2001,8(5):425-431.。

隐匿型乳腺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隐匿型乳腺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隐匿型乳腺癌的病因治疗与预防隐性乳腺癌(occultbreastcancer,OBC)乳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一般指乳腺癌,临床上无乳房肿块,但以转移淋巴结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发病原因至于乳腺原发癌隐藏的原因,Owen通过25例OBC分析认为:1.原发肿瘤小(肿瘤直径小于)1cm者20/25,小于5mm者14/25);纤维性乳腺炎引起全乳组织增厚,阻碍小原发灶(7/25)的检测;3.病变深(23/25),多为痤疮样癌,不利于诊断。

从临床实践来看,肿瘤直径大于2cm而临床未触及的患者,多发生在乳房肥大的患者。

二、发病机制OBC乳腺肿瘤的直径主要是乳腺肿瘤的组织特征1cm下面。

这种小的原发性肿瘤和大的转移性肿瘤可能是由两者的不同生长引起的。

在某些癌症的早期发现阶段,宿主的免疫能力有效地控制了其生长,同时癌症通过淋巴道转移,并在区域淋巴结中生长。

理论上,原发性肿瘤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可引起身体强烈的免疫反应,虽然免疫反应控制了原发性肿瘤的生长,但不能控制转移性肿瘤的生长。

这可能与癌症在转移性癌症中的抗原变化有关。

因此,由原发性肿瘤引起的免疫反应对转移性肿瘤没有影响。

OBC病理上,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等早期组织癌更为常见。

这种癌症已经转移,仍然是小叶原位癌或管内癌,表明有基底膜退化或病理检查未见的点状细胞穿透区,Gallager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证明,光镜下是管内癌或原位癌。

事实上,癌细胞已经穿透了基底膜。

此外,乳腺病理检查漏诊浸润癌灶,只发现原位癌灶。

患者接受腋窝肿块治疗,腋窝肿胀淋巴结主要由患者在淋浴或更衣时发现,偶尔由医生在健康体检时检测,肿块直径为3cm左右居多,大人可达5cm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发现同侧锁骨淋巴结肿大1例,胸膜转移为首发症状1例,乳腺无临床肿块,钼靶片阳性象征OBC,前者表现为同侧直径5cm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但直径均匀1.腋窝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发现各种肿瘤细胞,如汗腺癌、低分化鳞状癌、淋巴瘤、恶性黑色肿瘤细胞等,通过电镜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有腺管、上皮分泌等腺癌的特征。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附8例报告)
马灵斐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
【年(卷),期】2010(002)010
【摘要】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经治的8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予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手术方式为腋下肿块切除术1例,乳腺癌根治术2例,改良根治术4例.7例随访5年.随访期间未行手术治疗1例3月后死亡,行腋下肿块切除1例于术后2年死亡,死亡原因为全身多器官转移;其余5例患者5年仍存活.结论腋下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对于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应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联合放、化疗.
【总页数】1页(P61)
【作者】马灵斐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通外科,辽宁,大连,1160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J], 张虎;徐降兴
2.小细胞肺癌诊断及治疗的商榷:I,诊断(附146例报告) [J], 周晖楠;刘广森
3.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苏广武;陈胜
4.踝关节外侧附韧带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26例报告) [J], 孙晓堂
5.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12例报告) [J], 吴斌;魏仁志;王元正;徐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