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拉塞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拉塞尔作为随军记者对战争 进行报道之前,欧洲的报纸主 要依靠部队中的低级军官来报 道战况,其效果自然不会令人 满意。英国的报纸不是从外国 报纸上偷取战争新闻,就是靠 少数军人通讯员发回可靠性值 得怀疑的消息。但拉塞尔这个 随军记者并不受人欢迎,没有 人为他做安排,联军总司令甚 至决定不向拉塞尔等记者提供 食宿,并派军官将他赶出随军 人员队伍。他既没有住处,也 没有口粮证。就在这样的情况 下,他还是即刻投入采访,几 乎完全凭借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马鞍上或在用两只木桶架上 一块木板做成的桌子上,发回 来自战争第一线的报道。
从克里米亚战争起,拉塞尔就为全国瞩目的媒 介人物,他对英国远征军伤病、卫生状况和伤 亡的报道引起英伦三岛的悲伤和震惊。他的文 章产生了以下的巨大影响:英国内阁倒台、英 军司令易人;南丁格尔小姐走上前线,创立现 代战地护理制度;英国桂冠诗人丁尼森在其作 品中大段大段引用拉塞尔的文句。
拉塞尔其他的战地报道
尽管拉塞尔不是第一位战地记者,但他 不畏艰难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事 实真相的勇气,却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 效仿的榜样。
•
•
பைடு நூலகம்
• 拉塞尔及其他前线记者关于英军伤员的报道在英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与拉塞尔同岁的英国女护士在没有得到官方鼓励的情况下,出面 组织了一支由38名护士组成的战地救护队伍,在前线建立起医院管理 制度,使伤病员死亡率直线下降。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伦斯· 南 丁格尔。 对联军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的重大伤亡,拉塞尔也作了现场目击 式的报道。 1855年10月25日,英军轻骑兵旅长卡迪根子爵奉联军总司令拉 格伦之命“快速前进”,以防止敌人夺走大炮,而轻骑兵旅面对的是俄 军的火炮。卡迪根则全然不知,他率部直接冲向敌军炮口。673名冲 下1.6公里长峡谷的官兵中,只有不到200人生还。这一次,拉塞尔得 以进入位于俯瞰战场的一个台地上的英军指挥部,如他所说,他仿佛 在戏院的包厢里目击了这一场灾难。
拉塞尔因报道克里米亚战争而一举成名,并从此和战争结 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他还报道过: 1857-1858年英军对印度士兵起义的镇压 1859年法国和撒丁王国在伦巴大平原上同奥地利进行的战 争 1861-1862年的美国内战前期 1864年的丹麦战争 1866年的普奥战争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起义 1879年的祖鲁战争 当他于1883-1884年在埃及报道他的第10场战争时,他已 是64岁高龄了。 报道战争当然也让拉塞尔获得了众多的荣誉:铁十字勋章、 奥地利弗朗茨· 约瑟夫骑士勋章、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土 耳其战争奖章、印度战争奖章、南非战争奖章等等。
•
• 拉塞尔的报道令举国上下震惊和自豪。但英国士兵们的英
勇依然掩盖不了英军指挥官的无能和英军在后勤保障中的 缺陷。在11月25日的报道中,拉塞尔是这样描写面对着俄 军和严寒这两个敌人的英国部队的处境的:
•
"现在大雨瓢泼--天色像墨水一样黑--大风在摇摇欲倒 的帐篷上呼啸--战壕变成了排水沟--帐篷里的水时而深达 一英尺--我们的士兵既没有保暖服,也没有防水衣--他们 陷入冬季战役的不可避免的苦难之中--然而似乎没有一个 人关心他们的冷暖,甚至他们的生命。……同他们相比, 成天在风雨中流浪于伦敦街头的可怜的乞丐过的则是王子 般的生活。"
报道形式
• 他采用给主编德莱恩写信的形式报道战争,侧重于报道战场全景,向
同时代的观察家提供战役胜败的叙述:
•
“11时55分,法国人像一群蜜蜂,从他们的战壕中涌出,接近在 劫难逃的马拉科夫……他们几次跳动就越过了那将他们与敌人分隔开 的七米地段,在纵队的打头人从壕沟冲出一两分钟以后,三色旗就飘 扬在科尔尼洛夫棱堡上了。" 拉塞尔没有过分渲染容易使人陶醉的胜利,因为在随军过程中的 亲身感受,使他不能不将笔墨集中于披露联军的阴暗面上。例如英军 打仗之前就已暴露出在战地救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一篇报道中, 拉塞尔这样写到: "死者毫无遮掩地被扔在那里,紧挨着活人躺着,而活人则呈现 一种无法想象的情形。医院缺少最普通的辅助设备,恶臭几乎毫不费 力地穿过墙壁和屋脊上的裂缝钻出来污染周围的空气。我所看到的一 切是,这些人未曾接受一点抢救就死了……似乎是病人照料病人,垂 死者照料垂死者。"
拉塞尔与军方新闻检察
• 在主编的鼓励下,拉塞尔继续报道英军的不幸,并为主编
的社论秘密提供"炮弹"。《泰晤士报》源源不断抛出的"炮 弹",令女王和政府有些招架不住。维多利亚女王对《泰 晤士报》及其抨击联军总司令的做法十分不悦,声称要把 拉塞尔这样的记者"逐出上流社会"。但结果却是以阿伯丁 勋爵的政府下台和联军总司令拉格伦的被撤换而告终。但 拉塞尔的报道也给军方对新闻界实行某种限制找到了借口。 1856年,英国军方发布了一道堪称军方新闻检查发端的命 令:禁止发表对敌人有价值的详细消息,如果发现类似情 形,便将记者逐出战地。
拉塞尔与克里米亚战争
• 拉塞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大 英帝国开始进入鼎盛的时 期。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 遗产,制止沙皇俄国向西 南扩张,从1853年开始, 英、法两国与土耳其联手, 同沙皇俄国兵戎相见,在 克里米亚半岛打了一场持 续三年的战争。作为英国 报界"大力神"的《泰晤士 报》,当然不能无视这场 战争,全面详细地报道这 场颇得英国人心的战争, 成了它义不容辞的职责。 于是,在1854年2月,约 翰· 德莱恩派遣34岁的威 廉· 拉塞尔作为特派记者随 皇家近卫军前往马耳他。
威廉· 霍华德· 拉塞尔
——记者中的战地之王
他不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但无疑是伟大的战地 记者之一。他就是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 威廉· 拉塞尔爵士。
战地记者前的生涯
• 威廉· 拉塞尔(1820-1907 )
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 柏林。自1842年起在《泰 晤士报》担任临时性的议 会报道记者。后一度离开 《泰晤士报》以至新闻界 去攻读法学,但在新任主 编约翰· 德莱恩的力邀下重 新回到了《泰晤士报》并 于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 他在炮火中当战地记者的 经历。
• •
11月14日的《泰晤士报》上发表 了他那篇不朽的战地通讯名篇— 《轻骑兵旅冲锋》
《轻骑兵旅冲锋》
• "现在发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忧伤和悲痛的灾难……唐· 吉诃德袭击过风车,但 • • •
也没有像这些英勇的士兵那样鲁莽和轻率,他们连想都不想就向前猛冲,几 乎肯定是白白送死…… "他们披着朝阳,在壮烈的战斗气氛中豪迈地向前冲锋。我们几乎不能相 信自己的感官了!这寥寥无几的人决不会是在向掘壕据守的敌人冲锋吧?啊!千 真万确是在冲锋……他们分两队前进,在接近敌人时加快了行进速度。 人们无力支援,亲眼看着英勇的同胞投向死亡的怀抱,再没有比这幅情 景更可怕的了。在1200码外,敌人突然全线开火,30张嘴里泻出潮涌般的烟 雾和火焰,从中穿过的致命的子弹嘶嘶作响。齐射的子弹使人和马的尸体, 被受伤或无骑手的战马载着穿过这块旷野。 第一道战线被打垮了,第二线的人马又参加进去,他们一刻不停,也一 刻不放慢速度。在俄国人设置的密度极高的30门大炮的轰击下,这支队伍人 数逐渐减少,钢铁的闪光在他们头顶上形成了晕雾,他们的许多杰出的同伴 临死时的呼叫声像是喝彩,于是他们飞快地冲进了枪林射出的硝烟中。但是, 在他们尚未越出人们的视野以前,平原上已布满了人和马的尸体。他们除了 面对滑膛枪的正面射击,还受到两边小山包上炮群的夹击。 透过烟云,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骑马向枪口冲去,在其间左冲右突,马刀 闪闪发光,砍倒了站立的射手。我们看到他们冲垮了俄国人的一个步兵纵队, 把敌人像干草一样驱散,然后又返回的情形。此时小山包上的侧翼炮群的火 力向他们泻下,他们又像早先那样溃不成军。伤兵和摔下马背的人向我们飞 奔而来,讲述了这件令人悲痛的事--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换成神仙也是做不 到的。就在他们即将撤退的那一刻,众多的骑兵持矛向他们侧翼冲来。……"
在拉塞尔作为随军记者对战争 进行报道之前,欧洲的报纸主 要依靠部队中的低级军官来报 道战况,其效果自然不会令人 满意。英国的报纸不是从外国 报纸上偷取战争新闻,就是靠 少数军人通讯员发回可靠性值 得怀疑的消息。但拉塞尔这个 随军记者并不受人欢迎,没有 人为他做安排,联军总司令甚 至决定不向拉塞尔等记者提供 食宿,并派军官将他赶出随军 人员队伍。他既没有住处,也 没有口粮证。就在这样的情况 下,他还是即刻投入采访,几 乎完全凭借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马鞍上或在用两只木桶架上 一块木板做成的桌子上,发回 来自战争第一线的报道。
从克里米亚战争起,拉塞尔就为全国瞩目的媒 介人物,他对英国远征军伤病、卫生状况和伤 亡的报道引起英伦三岛的悲伤和震惊。他的文 章产生了以下的巨大影响:英国内阁倒台、英 军司令易人;南丁格尔小姐走上前线,创立现 代战地护理制度;英国桂冠诗人丁尼森在其作 品中大段大段引用拉塞尔的文句。
拉塞尔其他的战地报道
尽管拉塞尔不是第一位战地记者,但他 不畏艰难进行报道的精神和敢于揭露事 实真相的勇气,却使他成为无数后来者 效仿的榜样。
•
•
பைடு நூலகம்
• 拉塞尔及其他前线记者关于英军伤员的报道在英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一个与拉塞尔同岁的英国女护士在没有得到官方鼓励的情况下,出面 组织了一支由38名护士组成的战地救护队伍,在前线建立起医院管理 制度,使伤病员死亡率直线下降。她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弗洛伦斯· 南 丁格尔。 对联军由于指挥失误而造成的重大伤亡,拉塞尔也作了现场目击 式的报道。 1855年10月25日,英军轻骑兵旅长卡迪根子爵奉联军总司令拉 格伦之命“快速前进”,以防止敌人夺走大炮,而轻骑兵旅面对的是俄 军的火炮。卡迪根则全然不知,他率部直接冲向敌军炮口。673名冲 下1.6公里长峡谷的官兵中,只有不到200人生还。这一次,拉塞尔得 以进入位于俯瞰战场的一个台地上的英军指挥部,如他所说,他仿佛 在戏院的包厢里目击了这一场灾难。
拉塞尔因报道克里米亚战争而一举成名,并从此和战争结 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他还报道过: 1857-1858年英军对印度士兵起义的镇压 1859年法国和撒丁王国在伦巴大平原上同奥地利进行的战 争 1861-1862年的美国内战前期 1864年的丹麦战争 1866年的普奥战争 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起义 1879年的祖鲁战争 当他于1883-1884年在埃及报道他的第10场战争时,他已 是64岁高龄了。 报道战争当然也让拉塞尔获得了众多的荣誉:铁十字勋章、 奥地利弗朗茨· 约瑟夫骑士勋章、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土 耳其战争奖章、印度战争奖章、南非战争奖章等等。
•
• 拉塞尔的报道令举国上下震惊和自豪。但英国士兵们的英
勇依然掩盖不了英军指挥官的无能和英军在后勤保障中的 缺陷。在11月25日的报道中,拉塞尔是这样描写面对着俄 军和严寒这两个敌人的英国部队的处境的:
•
"现在大雨瓢泼--天色像墨水一样黑--大风在摇摇欲倒 的帐篷上呼啸--战壕变成了排水沟--帐篷里的水时而深达 一英尺--我们的士兵既没有保暖服,也没有防水衣--他们 陷入冬季战役的不可避免的苦难之中--然而似乎没有一个 人关心他们的冷暖,甚至他们的生命。……同他们相比, 成天在风雨中流浪于伦敦街头的可怜的乞丐过的则是王子 般的生活。"
报道形式
• 他采用给主编德莱恩写信的形式报道战争,侧重于报道战场全景,向
同时代的观察家提供战役胜败的叙述:
•
“11时55分,法国人像一群蜜蜂,从他们的战壕中涌出,接近在 劫难逃的马拉科夫……他们几次跳动就越过了那将他们与敌人分隔开 的七米地段,在纵队的打头人从壕沟冲出一两分钟以后,三色旗就飘 扬在科尔尼洛夫棱堡上了。" 拉塞尔没有过分渲染容易使人陶醉的胜利,因为在随军过程中的 亲身感受,使他不能不将笔墨集中于披露联军的阴暗面上。例如英军 打仗之前就已暴露出在战地救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在一篇报道中, 拉塞尔这样写到: "死者毫无遮掩地被扔在那里,紧挨着活人躺着,而活人则呈现 一种无法想象的情形。医院缺少最普通的辅助设备,恶臭几乎毫不费 力地穿过墙壁和屋脊上的裂缝钻出来污染周围的空气。我所看到的一 切是,这些人未曾接受一点抢救就死了……似乎是病人照料病人,垂 死者照料垂死者。"
拉塞尔与军方新闻检察
• 在主编的鼓励下,拉塞尔继续报道英军的不幸,并为主编
的社论秘密提供"炮弹"。《泰晤士报》源源不断抛出的"炮 弹",令女王和政府有些招架不住。维多利亚女王对《泰 晤士报》及其抨击联军总司令的做法十分不悦,声称要把 拉塞尔这样的记者"逐出上流社会"。但结果却是以阿伯丁 勋爵的政府下台和联军总司令拉格伦的被撤换而告终。但 拉塞尔的报道也给军方对新闻界实行某种限制找到了借口。 1856年,英国军方发布了一道堪称军方新闻检查发端的命 令:禁止发表对敌人有价值的详细消息,如果发现类似情 形,便将记者逐出战地。
拉塞尔与克里米亚战争
• 拉塞尔所处的时代正是大 英帝国开始进入鼎盛的时 期。为争夺奥斯曼帝国的 遗产,制止沙皇俄国向西 南扩张,从1853年开始, 英、法两国与土耳其联手, 同沙皇俄国兵戎相见,在 克里米亚半岛打了一场持 续三年的战争。作为英国 报界"大力神"的《泰晤士 报》,当然不能无视这场 战争,全面详细地报道这 场颇得英国人心的战争, 成了它义不容辞的职责。 于是,在1854年2月,约 翰· 德莱恩派遣34岁的威 廉· 拉塞尔作为特派记者随 皇家近卫军前往马耳他。
威廉· 霍华德· 拉塞尔
——记者中的战地之王
他不是第一个战地记者,但无疑是伟大的战地 记者之一。他就是英国《泰晤士报》著名记者 威廉· 拉塞尔爵士。
战地记者前的生涯
• 威廉· 拉塞尔(1820-1907 )
1820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 柏林。自1842年起在《泰 晤士报》担任临时性的议 会报道记者。后一度离开 《泰晤士报》以至新闻界 去攻读法学,但在新任主 编约翰· 德莱恩的力邀下重 新回到了《泰晤士报》并 于1850年赴丹麦,开始了 他在炮火中当战地记者的 经历。
• •
11月14日的《泰晤士报》上发表 了他那篇不朽的战地通讯名篇— 《轻骑兵旅冲锋》
《轻骑兵旅冲锋》
• "现在发生了使我们感到极为忧伤和悲痛的灾难……唐· 吉诃德袭击过风车,但 • • •
也没有像这些英勇的士兵那样鲁莽和轻率,他们连想都不想就向前猛冲,几 乎肯定是白白送死…… "他们披着朝阳,在壮烈的战斗气氛中豪迈地向前冲锋。我们几乎不能相 信自己的感官了!这寥寥无几的人决不会是在向掘壕据守的敌人冲锋吧?啊!千 真万确是在冲锋……他们分两队前进,在接近敌人时加快了行进速度。 人们无力支援,亲眼看着英勇的同胞投向死亡的怀抱,再没有比这幅情 景更可怕的了。在1200码外,敌人突然全线开火,30张嘴里泻出潮涌般的烟 雾和火焰,从中穿过的致命的子弹嘶嘶作响。齐射的子弹使人和马的尸体, 被受伤或无骑手的战马载着穿过这块旷野。 第一道战线被打垮了,第二线的人马又参加进去,他们一刻不停,也一 刻不放慢速度。在俄国人设置的密度极高的30门大炮的轰击下,这支队伍人 数逐渐减少,钢铁的闪光在他们头顶上形成了晕雾,他们的许多杰出的同伴 临死时的呼叫声像是喝彩,于是他们飞快地冲进了枪林射出的硝烟中。但是, 在他们尚未越出人们的视野以前,平原上已布满了人和马的尸体。他们除了 面对滑膛枪的正面射击,还受到两边小山包上炮群的夹击。 透过烟云,我们可以看到他们骑马向枪口冲去,在其间左冲右突,马刀 闪闪发光,砍倒了站立的射手。我们看到他们冲垮了俄国人的一个步兵纵队, 把敌人像干草一样驱散,然后又返回的情形。此时小山包上的侧翼炮群的火 力向他们泻下,他们又像早先那样溃不成军。伤兵和摔下马背的人向我们飞 奔而来,讲述了这件令人悲痛的事--我们没有做到的事,换成神仙也是做不 到的。就在他们即将撤退的那一刻,众多的骑兵持矛向他们侧翼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