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主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厢记>主题分析

《西厢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这个剧本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最初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生为了功名进京应试,得了高官,抛弃了莺莺,把故事写成了悲剧。“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主题并未得以体现。《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

《西厢记》通过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热情地歌颂了敢于叛逆冷酷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不合理的门第观念的精神,表达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在张生和崔莺莺 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反抗 精神和叛逆行为,对封建礼教、包办婚姻和门第观念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辛辣的讽刺。张生是一个生长在书礼之家,知书达礼的书生,莺莺是一个在相府中长大的千金小姐。两人在偶然的机会中一见钟情,最后私自结合。这样大胆的行为与封建道德是格格不入的,是大逆不道的。而这种行为恰恰出现在两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贵族青年身上,行为是那样的大胆、果断;爱情是那样的热烈、激荡。这与束缚人性的封建礼教相比,它的力量是那么的强大有力,从而显示了封建礼教的无能和 腐朽。张、崔的爱情受到了封建礼教势力的代表—老夫人的重重阻挠,但它更得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代表—红娘的支持和帮助,作为丫环的红娘为张、崔搭桥牵线,并参与到斗争中去,使张、崔更加坚定了信心,并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最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同时,汤显祖的《牡丹亭》和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三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不相同。《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现实生活的悲剧和幻想中的喜剧,相当深刻地揭露了封建 礼教的残酷,表现了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冲破礼教罗网的决心,歌颂了他们为追求理想婚姻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 《牡丹亭》与《西厢记》相比,后者只是把反对封建礼教、批判门第观念的问题提了出来,没有作正面的

交锋,甚至在封建势力面前作出让步,张生的上京赶考正说明了这一点;而前者把反对封建礼教提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用“情”作武器,同“礼”作激烈的正面斗争,最终“情”取得胜利,这是反对封建礼教主题的一大进步。《 桃花扇》虽然也以爱情为题材,但写爱情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桃花扇》以爱情为线索,把爱情与政治斗争相结合,在爱情线上串联了许多政治斗争,给爱情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造成《西厢记》主题的与众不同也在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王实甫生活在元朝 ,当时封建礼教已成为众目所指,反对它已成了时代的要求, 因而在元杂剧中就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西厢记》这类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门第观念对男女爱情束缚的剧目。

王实甫是历代西厢故事的集大成者,《西厢记》不仅有美丽的曲辞和动人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主题 。 正如郭沫若所说:“《西厢》是有生命的人性战胜了无生命的礼教底凯歌,纪念塔。《西厢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革命精神的爱情婚姻观,也正符合恩格斯的一段重要论述:“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种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