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及定位
舌咽神经损伤科普讲座PPT课件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确定损伤的程度。
舌咽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舌咽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损伤,可能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 状。
如消炎药和止痛药,帮助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
舌咽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吞咽和发声的功能。
专业的言语治疗师能够提供针对性的训练。
它对吞咽、发声及唾液分泌等功能至关重要。
什么是舌咽神经损伤?
舌咽神经损伤的定义
舌咽神经损伤是指该神经受到压迫、损伤或切断 ,导致相关功能障碍。
损伤可能影响吞咽、味觉及生理反应等多个方面 。
什么是舌咽神经损伤? 损伤的常见原因
舌咽神经损伤可能由外伤、肿瘤、手术操作或感 染引起。
例如,颈部外伤或颈部手术可能导致此类损伤。
舌咽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 手术干预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受损 的神经。
手术咽神经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避免外伤
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意外伤害。
如骑行时佩戴安全头盔,减少颈部外伤的风险。
舌咽神经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定期检查
有相关疾病史的人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潜 在问题。
这会影响日常交流,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如何诊断舌咽神经损伤?
如何诊断舌咽神经损伤? 临床评估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来进行初步 评估。
注意舌头后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如何诊断舌咽神经损伤? 辅助检查
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以确认神经受 损情况。
这些检查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压迫源。
如何诊断舌咽神经损伤? 功能测试
舌咽神经损伤科普讲座
演讲人: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概述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都是重要的神经,分别分布于头颈部和胸腹部。
它们与机体内部的调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舌咽神经定义舌咽神经,也称舌喉神经、舌咽神经干,是头颈部重要的脑神经之一,由延髓孔出来,由称为前、后、上部等分支向头颈部各器官分布。
功能舌咽神经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舌部和咽部的肌肉,对嗅、味觉有较强的感觉功能。
它收到刺激后,可引起部分痉挛或麻痹,如吞咽困难、语言不清或失音等。
常见疾病舌咽神经功能障碍是舌咽神经疾病的主要表现,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麻痹感•喉咙疼痛•喉头痒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肉酸味或口臭等症状。
迷走神经定义迷走神经,又称第10对脑神经,是主要控制心脏、肺部、消化系统和少部分内脏器官功能的神经,由脑桥延髓交界处出发,分为左、右两支分别在颈部、胸腹部和腹腔脏器分支分布。
功能迷走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脑神经之一,它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控制心脏、肺部、消化系统和少部分内脏器官的功能。
迷走神经的正常功能对于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常见疾病迷走神经损伤的疾病多种多样,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塞、肺炎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迷走神经功能障碍和反射性心动过速,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反胃•呕吐•晕厥等支配在机体内部,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的。
舌咽神经支配的是头颈部的各个器官,而迷走神经则主要负责胸腹部和腹腔脏器的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两者的协同作用对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机体内部,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的。
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的调节密切相关,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于机体的整体健康极为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它们的健康状况,减少对它们的损害。
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及定位ppt课件

-
-
迷走神经(X)
◦ 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 分布最广泛的混合神经。 功能: ◦ 1.各内脏的感觉; ◦ 2.各内脏副交感功能—— 支配内脏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 ◦ 3. 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 (躯体运动) ; ◦ 4.外耳道、耳廓面的感觉 (躯体感觉)。
-
定位:
一、核上性病变:
(一)单侧损伤——无临床症状。
-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脑干内和脑干外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如颈静脉球瘤,以及外伤(颅底 骨折或手术外伤)、运动神经元病、延髓空洞症、咽后壁脓肿、脱髓鞘 疾病、产伤、脑干缺血等。
(一)刺激性病变: 1.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性痉挛 ①发作部位:起源于一侧咽喉或扁桃体区,并沿咽鼓管 向鼓膜、外耳道、下颌角后部及相邻耳区放射。 ②诱因:吞咽或舌根运动 ③性质:尖锐的刺痛 2.咽肌痉挛
-
舌咽、迷走神经同时受损
一侧舌咽、迷走N受损:
•
• • •
当发“啊”音时悬雍垂偏
向健侧; 患侧软腭上举不能; 发音时声音嘶哑有鼻音; 吞咽困难,饮水返呛, 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
舌咽、迷走神经同时受损
•一侧核上性损伤:不产生症状
•双侧核上性损伤:假性球麻痹 • 主要表现:声音嘶哑;吞咽 苦难;饮水呛咳;咽反射存 在 •核性、核下性损伤:真性球麻 痹 • 声音嘶哑;吞咽苦难;饮水 呛咳;咽反射消失
舌咽迷走神经的 损害及定位
— 王岳
-
舌咽神经(IX)
舌咽神经功能:
1.传导舌后1/3——“味觉”、“普 通感觉”; 2.传导咽部(软腭、咽后壁、腭 扁桃体)及中耳、外耳道后壁等 部位的——“黏膜感觉”; 3.与迷走神经共同支配——咽部肌 肉;
舌咽迷走神经损害及定位 PPT

迷走神经(X)
◦ 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 分布最广泛的混合神经。
功能: ◦ 1.各内脏的感觉; ◦ 2.各内脏副交感功能——
支配内脏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 ◦ 3. 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 (躯体运动) ; ◦ 4.外耳道、耳廓面的感觉 (躯体感觉)。
定位:
一、核上性病变:
(一)单侧损伤——无临床症状。 (二)双侧损伤——假性球麻痹:
舌咽、迷走神经同时受损
一侧舌咽、迷走N受损: •当发“啊”音时悬雍垂偏向 健侧; •患侧软腭上举不能; •发音时声音嘶哑有鼻音; •吞咽困难,饮水返呛,咽 反射减弱或消失。
舌咽、迷走神经同时受损
•一侧核上性损伤:不产生症状
•双侧核上性损伤:假性球麻痹 • 主要表现:声音嘶哑;吞咽 苦难;饮水呛咳;咽反射存 在
假性球麻痹是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主要是运动皮质及其 发出的皮质脑干束)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脑桥三叉神 经运动核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发生中枢性瘫痪所致,临床表 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瘫痪,其症候同球麻 痹十分相似,但又不是由延髓本身病变引起的,故而命名为假性球 麻痹。
1、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2、咽反射亢进; 3、下颌反射亢进; 4、吸吮反射(+),掌颏反射(+)。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核性损伤:任何脑干病变均可造成疑核的核性损伤。一些慢性进展性疾病如肌萎 缩侧索硬化延髓型、脊髓空洞症、某些肿瘤等。
核下性损伤:见于颅底、桥小脑角、颈静脉孔及迷走神经走行途中的病变。脑膜 病变、髓外肿瘤、动脉瘤、创伤、肉瘤病、颅骨骨折等可造成迷走神经的颅内髓 外损伤。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二)破坏性病变 1.病灶同侧舌后1/3“味觉”消失; 2.病灶同侧舌后1/3、咽部等部位“黏膜感觉”、中耳、鼓膜、 外 耳道后壁、乳突附近“躯体感觉”消失; 3.病灶同侧咽部肌肉运动障碍——软腭轻度下陷,咽反射减弱;
舌咽、迷走及副神经的行程与分布(收藏慢慢看)

舌咽、迷走及副神经的行程与分布(收藏慢慢看)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5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
②副交感纤维,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腮腺,支配腮腺分泌。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其神经元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的舌咽神经下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咽、舌后1/3,咽鼓管和鼓室等处粘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中枢突终于孤束核,传导一般内脏感觉。
④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其神经元胞体也位于颈静孔处的舌咽神经下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孤束核上部。
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很少,其神经元胞体位于舌咽神经上神经节内,周围突分布于耳后皮肤,中枢突人脑后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咽神经的根丝,在橄榄后沟上部连于延髓,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同穿颈静脉孔前部出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superior sanglion,出孔时又形成稍大的下神经节inferior ganglion。
舌咽神经出颅后先在颈内动、静脉间下降,继而弓形向前,经舌骨舌肌内侧达舌根。
其主要分支如下:(一)舌支舌支lingual branches为舌咽神经终支,经舌骨舌肌深面分布于舌后1/3粘膜和味蕾,传导一般感觉和味觉。
(二)咽支咽支pharyngeal branches 3~4条细支分布于咽壁,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交织成丛,由丛发分支分布咽肌及咽粘膜。
咽粘膜的感觉传入与咽部反射直接有关。
(三)鼓室神经鼓室神经tympanic nerve 发自下神经节,经颅底外面颈静脉孔前方的鼓室小管下口入鼓室后,在鼓室内侧壁粘膜内与交感神经纤维共同形成鼓室丛,发数小支分布于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粘膜,传导感觉。
鼓室神经的终支为岩小神经lesser petrosal nerve,含来自下泌涎核的副交感纤维,在颞岩部前面经鼓小管上口出鼓室,前行出卵圆孔达耳神经节换元,其节后纤维随三叉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走行,分布于腮腺,控制其分泌。
舌咽、迷走神经(讲座培训课件)

★双侧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吸吮反射(-)、掌颌反射(-); ★伴有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受损症状:如心率快、
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呕吐、腹痛、饥饿感消失等。
3.迷走神经刺激症xiao状: ★主要变现为副交感纤维兴奋性增高的一组效应,心率减
★喉返神经:喉下神经---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 及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
舌咽、迷走神经 损伤表现
一、舌咽神经-核上性病变
疑核由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一侧损伤时无临床症状
双侧损伤时出现咽部肌肉运动障碍(茎突咽肌 及咽上缩肌)即吞咽困难
二、舌咽神经-核及核下性病变
1.刺激性病变:
★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性痉挛:发作部位:起源于一侧 咽喉或扁桃体区,并沿咽鼓管向鼓膜、外耳道、下颌角后 部及相邻耳区放射。 诱因:吞咽或舌根运动。 性质:尖锐的刺痛。 ★咽肌痉挛。
一、迷走神经-核上性病变
疑核由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一侧损伤时无临床症状
双侧损伤时出现咽喉肌瘫痪(软腭、咽喉肌)。 吞咽困难及发音障碍。
二、迷走神经-核及核下性病变
1.一侧病变--病变“同侧”咽喉肌运动障碍 ★病变侧软腭麻痹:发“啊”音时病灶侧“咽腭弓”下垂,“悬雍
垂”偏向病灶对侧; ★病灶侧声带麻痹:轻度声音嘶哑;
• 迷走神经出颅后,沿颈内静脉与颈内动脉之 间下降,至胸廓上口后,两侧行程不同。
迷走神经在颈、胸、腹各部均有若干分支。
★耳支:(接受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分布于外耳的感 觉纤维)穿出乳突小管,分布于外耳道、耳廓后 面和耳廓前面耳甲腔的皮肤→司一般感觉;
★脑膜支→司一般感觉。
舌咽神经损伤

舌咽神经损伤求助编辑百科名片舌咽神经为混合神经,是舌咽部重要的感觉传入神经,其运动支主司提软腭功能,副交感纤维司腮腺分泌。
舌咽神经属后组颅神经,外伤受损的机会相对较少,多因骨折线波及颈静脉孔所致,但颅后窝颈静脉孔区病变极易引起舌咽神经损害。
舌咽神经的损害及损伤常与后组颅神经同时受累,单独的舌咽神经损伤临床极为少见。
其表现为患侧舌后1/3的味觉减低或消失,咽上部一般感觉减低或丧失,软腭下垂。
多采用保守治疗。
多种原因可造成舌咽神经损伤或损害,但不同部位损伤原因有所不同,病因1.火器伤舌咽神经的单独损伤极为少见,偶尔因小弹片伤所致。
在下颌后间隙火器伤中,舌咽神经常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一同受伤。
下颌骨水平支受伤时。
舌咽神经亦常与迷走神经及面神经同时受伤。
2.手术误伤颈动脉手术、颈椎前入路手术、甲状腺手术等常可误伤舌咽神经颅外段;颅后窝颈静脉孔区手术可误伤舌咽神经的颅内段及颈静脉孔段。
3.骨折颅底骨折时骨折线经枕骨髁累及颈静脉孔,挫伤或挤压舌咽神。
4.肿瘤压迫和浸润亦可造成舌咽神经的损伤和损害。
如颅底颈静脉孔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颈静脉球瘤、巨大听神经瘤、脑(脊)膜瘤、上皮样囊肿、脊索瘤、颅骨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颅底转移; 颅后窝颈静脉孔区肿瘤;颅底外侧的肿瘤等。
5.颅颈交界区畸形如颅底陷入、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6.核性损伤急性核性损伤常见于脑干血管病变、脑干灰质炎等。
慢性损伤常见于延髓积水,脑干及高颈段髓内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等。
临床表现1.一侧舌咽神经损伤表现为同侧舌后1/3味觉丧失,舌根及咽峡区痛觉消失(因还有其自感觉,所以多不出现咽反射和吞咽反射障碍),同侧咽肌力弱及腮腺分泌明显障碍。
临床上舌咽神经单独发生损伤者少见,常与后组脑神经损伤同时发生,一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损害时,可出现同侧软腭麻痹、咽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咽反射消失、呛咳及声音嘶哑等。
2.双侧舌咽神经损伤病人进食、吞咽、发音均有严重障碍,严重时病人发“啊”的声音时软腭和悬雍垂偏向健侧,甚至不能发音和吞咽,唾液外流等,称真性球麻痹。
舌咽神经损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舌咽神经损伤(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舌咽神经为混合神经,是舌咽部重要的感觉传入神经,其运动支主司提软腭功能,副交感纤维司腮腺分泌。
舌咽神经属后组颅神经,外伤受损多因骨折线波及颈静脉孔所致,但颅后窝颈静脉孔区病变极易引起舌咽神经损害。
舌咽神经的损害及损伤常与后组颅神经同时受累,单独的舌咽神经损伤临床极为少见。
其表现为患侧舌后1/3的味觉减低或消失,咽上部一般感觉减低或丧失,软腭下垂。
二病因1.火器伤舌咽神经的单独损伤极为少见,偶尔因小弹片伤所致。
在下颌后间隙火器伤中,舌咽神经常与迷走神经、副神经一同受伤。
下颌骨水平支受伤时。
舌咽神经亦常与迷走神经及面神经同时受伤。
2.手术误伤颈动脉手术、颈椎前入路手术、甲状腺手术等常可误伤舌咽神经颅外段;颅后窝颈静脉孔区手术可误伤舌咽神经的颅内段及颈静脉孔段。
3.骨折颅底骨折时骨折线经枕骨髁累及颈静脉孔,挫伤或挤压舌咽神经。
4.肿瘤压迫和浸润可造成舌咽神经的损伤和损害。
如颅底颈静脉孔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颈静脉球瘤、巨大听神经瘤、脑(脊)膜瘤、上皮样囊肿、脊索瘤、颅骨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颅底转移;颅后窝颈静脉孔区肿瘤;颅底外侧的肿瘤等。
5.颅颈交界区畸形如颅底陷入、扁平颅底、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6.核性损伤急性核性损伤常见于脑干血管病变、脑干灰质炎等。
慢性损伤常见于延髓积水,脑干及高颈段髓内肿瘤及多发性硬化等。
三临床表现1.一侧舌咽神经损伤表现为同侧舌后1/3味觉丧失,舌根及咽峡区痛觉消失(因还有其自感觉,所以多不出现咽反射和吞咽反射障碍),同侧咽肌力弱及腮腺分泌明显障碍。
临床上舌咽神经单独发生损伤者少见,常与后组脑神经损伤同时发生,一侧舌咽、迷走神经或其神经核损害时,可出现同侧软腭麻痹、咽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咽反射消失、呛咳及声音嘶哑等。
2.双侧舌咽神经损伤患者进食、吞咽、发音均有严重障碍,严重时患者发“啊”的声音时软腭和悬雍垂偏向健侧,甚至不能发音和吞咽、唾液外流等,称真性球麻痹。
嗅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等十二对颅神经查体方法及损伤表现

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等十二对颅神经查体方法及损伤具体表现颅神经又称脑神经,是由脑发出的十二对左右对称的神经。
颅神经具体分为: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外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听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
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迷走神经还分布于胸腹腔内脏器官。
在这12对脑神经中,第Ⅰ、Ⅱ、Ⅷ对是感觉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是运动神经;第Ⅴ、Ⅶ、Ⅸ、Ⅹ对是混合神经。
第Ⅰ对:嗅神经,主要支配嗅觉请患者闭上眼睛,让其轮流堵住一侧鼻孔,将一种容易识别气味的物质放置于患者鼻孔前。
如果患者无法辨认气味,则可能是嗅神经受损。
嗅神经通常不进行测试,由于鼻咽部会有来自双侧的混合气味,单独测试每个鼻孔的效用现在还存在争议。
第Ⅱ对:视神经,支配视觉视野测试:站在离病人约4英尺地方,让患者直视检查者的鼻子。
然后让患者闭上左眼,同时检查者闭上自己的右眼。
检查者在正常视野四个象限中用手指随机比数字,并询问患者。
注意:检查者手放在自己和患者之间,这样可以对视野进行准确比较和测试。
视力测试:嘱患者遮住一侧眼睛,在距离其面部约14处使用Snellen图表或手持式图表进行视力测试。
注意:如果患者佩戴矫正镜片,则应在视力测试期间佩戴。
第Ⅲ、Ⅳ、Ⅵ对: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眼球运动损伤后具体表现:Ⅲ:患眼偏向下方和侧面,不能内收。
Ⅳ:患眼在静止时偏向上和向外,随着内收,它的运动甚至更上移。
Ⅵ:患眼向内侧固定,不能外展。
查体方法:首先大致检查眼睛和眼睑活动是否对称,有无异常。
嘱患者保持头部不动,并追踪检查者的手指。
检查者将手指移动到视野的四个象限,遵循“H”模式;再将手指移至患者鼻尖,观察双眼是否会聚,瞳孔是否缩小。
患者双眼若出现异常或不对称的运动可能表明神经麻痹,需要使用替代盖或红色玻璃测试来对其进一步测试或咨询专科医生。
舌咽、迷走、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

舌咽、迷走、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第Ⅸ至第Ⅻ脑神经属后组脑神经,其包括第Ⅸ对脑神经(舌咽神经)、第X对脑神经(迷走神经)、第Ⅺ对脑神经(副神经) 和第Ⅻ脑神经(舌下神经)。
下面将定位诊断精要汇报如下。
1 后组脑神经损害1.1 舌咽神经损害单独的舌咽神经的损害伴单侧感觉丧失是最不常见的(如神经瘤)。
双侧感觉丧失伴颏反射受损的情况,实际上只在有其他低位脑神经(尤其是迷走神经)受累时才见到,也可能在低位脑干受损(延髓空洞症,Arnold-Chiar畸形)时出现。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只累及一个神经核的事很少发生,多累及相近的神经核,如疑核的细胞群中,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副神经的颅根发出,故常同时出现三种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疾病。
舌后1/3味觉异常时,则要考虑为有迷走神经或舌咽神经损害。
在临床检查时,口腔后部及咽部有时检查困难,尤其在儿童更为困难。
让患者张嘴,使舌放松在口腔底部。
用压舌板轻轻向下压舌的前2/3处。
不要触及后1/3处,因其为舌咽神经支配,一旦此神经受刺激,则引出咽反射,使患者难以配合。
舌咽神经完全离断则可引起咽部感觉丧失,舌后1/3的味觉和普通感觉丧失,某些咽肌无力和腮腺分泌功能丧失。
但舌咽神经损伤不易查出来,且单纯损伤舌咽神经也极少见,其实际上常与迷走神经同时损害。
舌咽神经痛极为少见,其与三叉神经痛极为相似。
注意:某些正常人咽反射可以缺如。
1.2 迷走神经损害单侧上运动神经元或甚至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偶可引起较重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构音障碍或失音)。
在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可出现很短暂的对侧腭肌无力,这是因为上运动神经元支配双侧腭部。
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假性球麻痹,而双侧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球麻痹,及伴鼻性构音障碍言语。
同时鼻孔反流是由于双侧腭无力,吞咽困难,窒息和肺误吸所致。
患者颏反射消失。
声带麻痹引起嘶哑,咳嗽无力,有时喘鸣,尤其在睡醒时更为明显。
单侧声带麻痹通常不是由于迷走神经损害而是颈部的喉返神经损害。
神经病学之舌咽迷走神经

1.舌咽神经感觉纤维
1.2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下半——下神经节——咽舌后1/3,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等
1.舌咽神经感觉纤维
1.3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上神经节——耳后皮肤
2.舌咽神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疑核——茎突咽肌(提高咽穹窿)
与迷走共同完成吞咽动作
3.舌咽神经副交感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舌咽迷走神经
神经内科 崔 琴
• 均为混合神经
• 有共同的神经核(疑核、孤束核)
• 共同的走向及分布特点(经颈静脉孔出颅)
舌咽神经
• 特殊内脏运动性
• 一般内脏运动性(副交感)
• 一般内脏感觉性
• 一般躯体感觉
• 特殊内脏感觉性(迷走没有)
1.舌咽神经感觉纤维
1.1特殊内脏感觉
孤束核下半——下神经节——舌后1/3味觉
吞咽困难,咽反射存在。
2.单独损伤
舌咽神经
• 破坏性பைடு நூலகம்变
咽部感觉减退和丧失,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
失,咽肌轻度瘫痪
• 刺激性病变
舌咽神经痛:舌根及扁桃体区发作性尖锐的刺痛,
可放射至鼻咽部或耳部。
2.单独受损
迷走神经
• 破坏性病变
声音嘶哑、构音障碍、软腭不能提升、吞咽困难、
咳嗽无力、心动过速。
胸腹部器官
迷走神经内脏运动纤维
• 疑核——咽喉肌
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 迷走神经背核——器官旁或器官内副交感神经
节——心肌、平滑肌、腺体
舌咽迷走神经定位诊断
1.共同受损
• 延髓麻痹: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
神经病学之舌咽迷走神经ppt课件.ppt

迷走神经内脏运动纤维
• 疑核——咽喉肌
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 • 迷走神经背核——器官旁或器官内副交感神经
节——心肌、平滑肌、腺体
舌咽迷走神经定位诊断
1.共同受损
• 延髓麻痹: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咽 反射消失
• 单侧损伤:吉兰巴雷综合症,延髓背外侧综合症 • 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构音障碍及
吞咽困难,咽反射存在。
2.单独损伤
舌咽神经 • 破坏性病变 咽部感觉减退和丧失,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
失,咽肌轻度瘫痪 • 刺激性病变 舌咽神经痛:舌根及扁桃体区发作性尖锐的刺痛,
可放射至鼻咽部或耳部。
2.单独受损
迷走神经 • 破坏性病变 声音嘶哑、构音障碍、软腭不能提升、吞咽困难、
咳嗽无力、心动过速。
• 均布特点(经颈静脉孔出颅)
舌咽神经
• 特殊内脏运动性 • 一般内脏运动性(副交感) • 一般内脏感觉性 • 一般躯体感觉 • 特殊内脏感觉性(迷走没有)
1.舌咽神经感觉纤维
1.1特殊内脏感觉 孤束核下半——下神经节——舌后1/3味觉
2.单独受损
迷走神经 • 刺激性病变 心率变慢 反射性呕吐、咳嗽喷射性呕吐(喷射性呕吐就是刺
激迷走神经的结果) 咽肌痉挛、喉肌痉挛、贲门痉挛及幽门痉挛等
Thanks
1.舌咽神经感觉纤维
1.2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孤束核下半——下神经节——咽舌后1/3,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等
1.舌咽神经感觉纤维
1.3一般躯体感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上神经节——耳后皮肤
2.舌咽神经运动纤维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疑核——茎突咽肌(提高咽穹窿) 与迷走共同完成吞咽动作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咽、吸允、掌颏反射
下颌反射 四肢锥体束征
排尿障碍 脑电图
真性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
疑核、舌下神经核及相 应脑神经,多为一侧性
多为首次发病 (-) (+) (-) 无变化 多无 无 无异常
假性球麻痹
上运动神经元
双侧皮质或皮质核 束
2次或多次脑卒中 (+) (-) (+) 亢进 多有 多有
▪ 3)副交感纤维:下泌涎核副交感神 经经鼓室神经岩浅小神经耳神经节 节后纤维腮腺。
1 感觉纤维 2 运动纤维 3 副交感纤维
2 迷走神经
1感觉纤维
▪ 接受内脏的感觉—下 神经节—孤束核—中 央后回;
2)运动纤维
▪ 疑核—颈动脉孔—咽 喉、软、会厌、声带。
3)副交感纤维
▪ 迷走神经背核—分布 到颈、胸、腹部的脏 器;抑制平滑肌、腺体 活动。
五 面神经
一解剖生理: ▪ 混合纤维;含三种
纤维成分,最粗大 最主要的纤维就是 面神经,本身是运 动纤维,支配面部 表情肌;
1 运动纤维
1 运动纤维 2 副交感纤维 3 内脏感觉纤维
1 运动纤维
▪ 面神经核面神经向上回绕外展神经核 走向腹侧内耳门处同蜗神经进入内 听道在内听道底部可分道入经面神经管 出茎乳孔腮腺处分支皱额肌 皱眉肌、 眼轮匝肌、颊肌、口轮匝肌;
头晕(dizziness)表现为头重脚轻、站立不 稳或行走不稳,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 转感。
眩晕
系统性眩晕 是前庭系统病变引起 非系统性眩晕 是前庭以外的全身系统病变引起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病变部位 眩晕特点 发作与体位关系
前庭感受器和 前庭神经颅外段
喉上神经与喉上(舌咽)神经痛

喉上神经与喉上(舌咽)神经痛
一.喉上神经
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在结状神经节下缘发出的分支,下行约2cm 左右到达舌骨大角平面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和喉上动静脉伴行穿过舌甲膜,分布于声门上区粘膜,司该处粘膜的感觉。
内支损伤可造成呛咳,误吞误咽。
外支支配环甲肌运动,故损伤可造成音调降低。
二. 喉上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非常少见,而喉上神经痛则更为少见。
诊断依据主要有:
下咽部突发电击样或针刺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一般数秒至数十秒,发作时可引起同侧颈部疼痛,少数可放射至耳后及头部。
疼痛以甲状软骨位显著,同时可触及触痛点,间歇期无触痛。
同侧梨状窝及下咽部为“扳机点”,喉上神经阻滞可缓解。
三. 注意与舌咽神经痛鉴别
性质及发作时间与喉上神经痛症状相似,
疼痛发生在一侧舌根、咽喉、扁桃体、耳根部及下颌后部,
常于吞咽、说话、咳嗽或打哈欠时诱发疼痛。
扳机点多在咽后壁、扁桃体、舌根等处,少数可在外耳道。
舌咽神经阻滞后可缓解。
舌咽、迷走及副神经的行程与分布(收藏慢慢看)

舌咽、迷走及副神经的行程与分布(收藏慢慢看)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 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5 种纤维成分:①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咽肌。
②副交感纤维,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腮腺,支配腮腺分泌。
③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其神经元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的舌咽神经下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咽、舌后1/3,咽鼓管和鼓室等处粘膜,以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中枢突终于孤束核,传导一般内脏感觉。
④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其神经元胞体也位于颈静孔处的舌咽神经下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 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孤束核上部。
⑤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很少,其神经元胞体位于舌咽神经上神经节内,周围突分布于耳后皮肤,中枢突人脑后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
舌咽神经的根丝,在橄榄后沟上部连于延髓,与迷走神经、副神经同穿颈静脉孔前部出颅,在孔内神经干上有膨大的上神经节superiorsanglion ,出孔时又形成稍大的下神经节inferior ganglion 。
舌咽神经出颅后先在颈内动、静脉间下降,继而弓形向前,经舌骨舌肌内侧达舌根。
其主要分支如下:(一)舌支舌支lingual branches 为舌咽神经终支,经舌骨舌肌深面分布于舌后1/3 粘膜和味蕾,传导一般感觉和味觉。
(二)咽支咽支pharyngeal branches 3〜4条细支分布于咽壁,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交织成丛,由丛发分支分布咽肌及咽粘膜。
咽粘膜的感觉传入与咽部反射直接有关。
(三)鼓室神经鼓室神经tympanic nerve 发自下神经节,经颅底外面颈静脉孔前方的鼓室小管下口入鼓室后,在鼓室内侧壁粘膜内与交感神经纤维共同形成鼓室丛,发数小支分布于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粘膜,传导感觉。
鼓室神经的终支为岩小神经lesser petrosalnerve,含来自下泌涎核的副交感纤维,在颞岩部前面经鼓小管上口出鼓室,前行出卵圆孔达耳神经节换元,其节后纤维随三叉神经的分支耳颞神经走行,分布于腮腺,控制其分泌。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一侧病变——病变“同侧”咽喉肌肉运动障碍: 1.病灶侧软腭麻痹:发“啊”音时病灶侧“咽腭弓”下垂 “悬雍垂”偏向病灶对侧; 2.病灶侧声带麻痹:轻度声音嘶哑; 3.病灶侧咽肌麻痹:轻度吞咽困难; 病灶侧“咽反射”消失。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二)双侧病变: 1.软腭、咽、喉完全麻痹:严重吞咽困难和失音; 2.双侧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3.吸吮反射(-)、掌颏反射(-); 4.伴有内脏运动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受损症状:如心率快、 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呕吐、腹痛、饥渴感消失等。 (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 1.主要表现为副交感纤维兴奋性增高的一组效应。心率减慢、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胃肠蠕动加快、平滑肌痉挛引起腹痛, 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当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时,可引起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 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甚至心律失常、昏厥、抽搐、甚至心 脏停搏等,称迷走神经兴奋综合症。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脑干内和脑干外肿瘤或其他占位性病变,如颈静脉球瘤,以及外伤(颅底 骨折或手术外伤)、运动神经元病、延髓空洞症、咽后壁脓肿、脱髓鞘 疾病、产伤、脑干缺血等。
(一)刺激性病变: 1.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性痉挛 ①发作部位:起源于一侧咽喉或扁桃体区,并沿咽鼓管 向鼓膜、外耳道、下颌角后部及相邻耳区放射。 ②诱因:吞咽或舌根运动 ③性质:尖锐的刺痛 2.咽肌痉挛
舌咽迷走神经的 损害及定位
— 王岳
舌咽神经(IX)
舌咽神经功能:
1.传导舌后1/3——“味觉”、“普 通感觉”; 2.传导咽部(软腭、咽后壁、腭 扁桃体)及中耳、外耳道后壁等 部位的——“黏膜感觉”; 3.与迷走神经共同支配——咽部肌 肉;
4.支配腮腺的分泌。
定位:
一、核上性病变:
(一)一侧病变不产生临床症状; (二)双侧病变:咽部肌肉运动障碍(假性球麻痹)。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二)破坏性病变 1.病灶同侧舌后1/3“味觉”消失;
2.病灶同侧舌后1/3、咽部等部位“黏膜感觉”、中耳、鼓膜、 外 耳道后壁、乳突附近“躯体感觉”消失;
3.病灶同侧咽部肌肉运动障碍——软腭轻度下陷,咽反射减弱; 轻度吞咽困难,但发音正常; 4.同侧腮腺分泌机能出现障碍——可有轻微的口腔干燥
迷走神经(X)
◦ 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 分布最广泛的混合神经。 功能: ◦ 1.各内脏的感觉; ◦ 2.各内脏副交感功能—— 支配内脏平滑肌、心肌 和腺体; ◦ 3. 支配咽喉部肌肉运动 (躯体运动) ; ◦ 4.外耳道、耳廓面的感觉 (躯体感觉)。
定位:
一、核上性病变:
(一)单侧损伤——无临床症状。
舌咽、迷走神经同时受损
一侧舌咽、迷走N受损:
•
• • •
当发“啊”音时悬雍垂偏
向健侧; 患侧软腭上举不能; 发音时声音嘶哑有鼻音; 吞咽困难,饮水返呛, 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舌咽、迷走神经同时受损
•一侧核上性损伤:不产生症状
•双侧核上性损伤:假性球麻痹 • 主要表现:声音嘶哑;吞咽 苦难;饮水呛咳;咽反射存 在 •核性、核下性损伤:真性球麻 痹 • 声音嘶哑;吞咽苦难;饮水 呛咳;咽反射消失
真假性球麻痹的比较
鉴别 病变部位 下颌反射 咽反射 强哭强笑 舌肌萎缩 双侧锥体束征 真性球麻痹(核性及周围性) 假性球麻痹(核上性) 双侧皮质脑干束 亢进 存在 有 无 常有
疑核、舌咽、迷走神经 (一侧或两侧)
消失 消失 无 常有 无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双侧损伤——假性球麻痹:
1、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2、咽反射亢进; 3、下颌反射亢进; 4、吸吮反射(+),掌颏反射(+)。
二、核及核下性病变:
核性损伤:任何脑干病变均可造成疑核的核性损伤。一些慢性进展性疾病如肌萎 缩侧索硬化延髓型、脊髓空洞症、某些肿瘤等。 核下性损伤:见于颅底、桥小脑角、颈静脉孔及迷走神经走行途中的病变。脑膜 病变、髓外肿瘤、动脉瘤、创伤、肉瘤病、颅骨骨折等可造成迷走神经的颅内髓 外损伤。
假性球麻痹是由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病损(主要是运动皮质及其 发出的皮质脑干束)使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以及脑桥三叉神 经运动核失去了上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发生中枢性瘫痪所致,临床表 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瘫痪,其症候同球麻 痹十分相似,但又不是由延髓本身病变引起的,故而命名为假性球 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