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灵的归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心灵的归宿
学号:B 姓名:龙玲
今年9月5日,一名网友发帖称,北大数学系毕业生、湖北籍男孩柳智宇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而选择出家遁入空门。经媒体核实,柳智宇已经开始在北京西山龙泉寺修行,但正式皈依佛门还要有一段考察期。据报道,有不少北大、清华高材生在这座千年古刹出家。在多少望子成龙的父母眼里,湖北男孩柳智宇是一个教育成功的典型,是他们理想的教子目标。中学时。代,他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北大毕业之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同意他的留学申请,并给予他全额奖学金。然而,柳智宇却放弃了这所美国名校,遁入空门,到北京的千年古刹龙泉寺出家修行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接受柳智宇的这种行为,也许有些人还在网上这样扭曲过他的这种行为。他们说:北大高材生柳智宇勘破红尘,剃度出家为僧!或者以后黄灯佛卷是他生活的依归。他一不为生活所迫,二不为时势所迫,而选择遁入空门呢?是否厌倦尘世各种名利纷争,是否厌倦了世人执利忘义,舍身投入空门!佛在心中坐,修行最重要修心。柳智宇是一位学理科的高材生,不等于研究佛学的高手!佛学博大精深,众目繁多,佛理深奥难懂。不是自幼出家,潜心修练,难成大器!一部'金刚经',问世间有多少人懂得他佛理;一部'法华经',世间有多少人明白他佛义。半道出家的人,很难明白佛家主张舍身取义的佛学哲理。勘不破,身在门外,身在门内,有什么分别?或者高的学历背景,在佛学协会有一定资料备份,以后新寺开光大典,荣膺新寺新主持,那么不枉在佛学界修行白遭一场!红尘名利场争斗,卷入佛门论字排辈的争斗。我以为不是每位僧侣不是修练到大彻大悟的境界,天资的大同,佛门之地也有很多世事杂务,本身是什么物料,坐什么位置,居什么地方。得道的高僧毕竟是极少数,人在佛门内,心在佛门外,借佛门营生,我已无言。(----摘自黄仲新的博客)
其实,人这一辈子,就好像在空白的纸上涂写出自己的美丽画卷。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审美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许,你想的是,就简简单单地把这一辈子过完,也许他想的却是,让这世界因为有我而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本身追求的东西就不一样,也就没有任何资格去贬低别人的追求。我们又有多少人使熟悉柳智宇的呢?就凭自己对世俗的看法,对他出家,
说是借佛门营生,又有什么依据呢?
其实,我挺佩服柳智宇的。要是我是他的话,我肯定不会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竟,我的境界还不到那程度。而且,我还是很现实的,我还做不到看破红尘,梯度修行。
这几天上网浏览关于他出家的资料,才发现,他,是在寻找自己信仰。在《远慰风雨夕》中,柳智宇写到——
“我的一生就真的就只能这样度过吗?昏昏惶惶,说出的话永远都是对别人的重复,永远只会做几道别人出的题目,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我就这样想着,我想前两年所有的欢乐竟能这样消散得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几日魂牵梦绕,总是高一和高二的时光,可是越回忆越觉得不真实,仿佛那些欢乐不过是我的幻想。难道我的生命就真的只能在痛苦中度过吗?我好想找个人,找个人能够听我述说,能够给我安慰。可是刚才就有一个这样的人远去了。”“你说人生究竟为了什么?总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有时候自己觉得很幸福,可是幸福的根基不过一片碎叶,几根枯枝,自以为稳固,其实无比脆弱。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回顾我的整个高中,一次次地重建与打破,到最后还是找不到自己心灵的归宿啊。也许我一生都将这样颠沛,而生命的真谛对于我,就在这颠沛之中吧。”
看这他写的这些话,不免心中也有种迷茫。曾几何时,自己心中也是有过那种感觉的吧,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有那么几个夜晚也在想自己不会就这样下去吧。理想中的大学,跟现实生活中的大学,差距,太大了,要我那颗幼小脆弱的心灵如何承受呢。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子,哭过了,心里就好受些了。又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对人生的迷茫,也就热血那么一下下,过了,就会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现在呢,一个人在冰冷的寝室坐着,写这篇感悟,心中,会疼惜他的吧。“也许我一生都将这样颠沛,而生命的真谛对于我,就在这颠沛之中吧”他的那种心地颠沛流离,心地无所寄托是怎样的一种无助与失落。柳智宇说:“我感慨自己与人讨论问题时,有时好像剖析得很深刻,而内心却是一种干涩、寒凉的感觉。”看着柳智宇说的那些话的用词,我总是在想,他应该是一个很孤单的孩子吧。即使是天之骄子也会有别人所不能理解的那一份孤独吧,就好比历史上的皇帝都是孤家寡人。
佛教是传递善念和平和的宗教,讲究悟性,在柳智宇看来,佛教的内涵可能符合他内心的价值观,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慰藉,甚至某些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用佛教的理念可以自圆其说,这也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出家,是他为自己的心照到的一个归宿吧。柳智宇曾写过一篇《如何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他在文章中说:“实践也是检验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科学上的定律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则需要靠我们的生命体验来验证,否则就只是一堆假设。大爱和敬畏为我们提供了求知的动力。对未知领域没有敬畏、对真理不热爱,真诚的好奇心从何而生呢?对人类的苦难没有悲悯、对生命没有敬畏,又何以研究政治、经济、社会以奉献人类呢?没有对生命真谛、世界美好的追寻,又何以钻研文学、历史和哲学呢?”
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灵的寄托,一个心灵的归宿。对于,柳智宇的出家,我想说的是,他,很勇敢,看破了世俗的名利,大步向前的去寻找自己的心灵的归宿。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看破这世俗,可以不必不出家,但一定要勇敢地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