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疾病健康教育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为脑卒中,是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为60〜120/10万。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并称为大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由于公众对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不重视体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年轻化、普遍化蔓延,因而在我国脑血管病病死率有降低趋势的状况下,脑血管病的发病
率却在上升。因此它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极为重要,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是健康教育。特别提醒大家,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并且大多数是可以治愈的,脑血管病的早期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应尽量熟悉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脑卒中分为两大类,它们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脑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1、病因:绝大多数脑出血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病伴发的
小动脉硬化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其他因素:脑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脑动脉炎等。
2、诱发因素: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不当,导致血压不降或降得
过低)、情绪不佳(指生气、激动、焦虑、悲伤、惊吓、恐惧等)、用力排便、气候变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成瘾)、在脑
力紧张活动时易诱发脑出血。
3、用药的目的: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控制血压防止进一步出血。
(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
(2)控制高血压:血压显著高于正常时给予降压药物,防止再出血。
4、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
(1) :头颅检查目的是协助诊断和确定病变的部位,对人体无危害,也没有痛苦。
(2)核磁共振()是一种以磁场值标记人体内共振核的位置,通过原子核对外界磁力的反应来获取被检体化学信息的一种全新方法。常用于脑血管病变的检查。检查时注意事项患者要安静,保持不动;身体内不能有金属物体:如钥匙、手表、起搏器、金属支架等。
(3)其他检查:在发病急性期,可约床旁检查,如胸片、彩超等。
5、饮食指导(1)急性期饮食:因脑出血后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体力活动减少,应食用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流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菜
汤等,易于消化吞咽,每日 6 次,每次200250;半流食如粥、面片汤、面条汤、馄炖等软烂、易消化、易咀嚼的饮食,每日5 次。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2)恢复期饮食:
1)低盐:食盐的摄入量<2 日,少食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酱菜、酱油、腌制品、海产品等。
2)低脂肪:肉类75 日,可食瘦肉、牛羊肉、去皮禽肉、鱼,少食肥肉、加工肉制品、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食用油20 日,可食用色拉油、花生油,避免动物油、黄油等。
3)粗纤维饮食: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粗粮、豆类、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类等,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
6、活动与锻炼
(1)开始锻炼的时机
50-60 %的病人在脑卒中之后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80 %可以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中风发生后,应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就立即开始,中风病人在发病头3个月中,功能改善最大,即便如此,康复锻炼也应持续更长时间,以防功能减退。
(2)锻炼的原则早期开始,先主动,后被动;瘫痪肢体各个肌肉、关节都要锻炼到;不能过分劳累,要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要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应重视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应重视对于卒中复发和卒中合并症的治疗。
(3)急性期的锻炼方法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活动与锻炼,脑出血后7〜14天。
1 )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每
2 小时翻身1 次,尽量减
少仰卧位。同时保持各肢体于功能位。功能位是将患肢是将患肢平放,手关节稍背屈,肘关节稍屈曲,上肢稍高于肩部水平,避免关节内收,下肢用夹板将足底垫起,使踝关节呈90度角,避免足下垂,膝关节下垫一小枕,使腿微屈,并支托外侧,避免下肢外旋。以上方法由护士协助。病情稳定后,由护士指导或家属协在床上锻炼,适于体力弱的病人。
2)关节活动:被动运动活动顺序为先大关节后小关节,幅度从大到小。患者也可用健侧帮助患肢进行被动运动,以避免健侧肢体功能退化。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对肢体功能恢复也有帮助。
(4)恢复期的锻炼方法
1)良肢位的摆放:
①仰卧位方法:头部放在枕头上,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
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个小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
②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方法: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一个枕头,背部挤放一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以上两种卧位对患侧不良刺激较大,容易诱发异常的反射活动,因此不宜长时间采用。
③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方法:最佳选择。在侧卧着的患者躯干的前面和后面,各垫放一块高枕,用以保持身体的稳定。患侧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保持在屈曲约100°的位置;患侧上肢下方
垫一高枕。患侧下肢的下方需垫放一长枕,一直放至足部,防至
踝关节出现内翻;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位。
2)卧位锻炼方法:为了预防关节挛缩和早期使患者体会正常的运动感觉,促使运动功能改善,在卧床期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具体的被动活动范围可参考下列标准:肩关节:屈曲00〜90°外展00~90°
外旋00〜300
肘关节:屈曲200〜1200
前臂:90°旋后位〜中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