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的药理及剂型研究进展_王彬辉(1)

合集下载

姜黄素的药动学特征及剂型改造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动学特征及剂型改造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动学特征及剂型改造研究进展
田芳;胡晋红
【期刊名称】《药学服务与研究》
【年(卷),期】2014(14)6
【摘要】姜黄素(curcumin)是从郁金、姜黄、莪术等姜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

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稳定性差、口服难吸收、易代谢、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而药剂学改造是目前广大研究者用于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就姜黄素及经药剂学改造后的姜黄素的药动学研究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458-461)
【关键词】姜黄素;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剂型;综述
【作者】田芳;胡晋红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1
【相关文献】
1.非瑟酮抗肿瘤药理、药动学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陈锐娥;陈文荣;龙晓英;
2.有关姜黄素剂型改造的研究进展 [J], 蔡华晶;陈纯;许建华;陈崇宏
3.非瑟酮抗肿瘤药理、药动学及新剂型研究进展 [J], 陈锐娥;陈文荣;龙晓英
4.姜黄素纳米剂型及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任婧; 张丹参
5.姜黄素与胡椒碱在剂型与临床上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任金妹;马梦超;韩新宇;田思宇;谢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与应用新进展

探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与应用新进展

探究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与应用新进展发表时间:2018-09-25T11:45:35.9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8期作者:石衡[导读]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当中提取的物质,属于天然药物(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 100039)【摘要】: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当中提取的物质,属于天然药物。

由于其具备多方面的功效,而且安全性高,已经被应用在很多领域。

本次将主要探讨分析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汇总分析了解其应用最新进展,用于后期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85-01 1、引言姜黄素属于传统药材,可以药食两用,在东方国家的医药典籍当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主要是从郁金、姜黄等当中提取的酸性酚类物质,也是药理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活性成分。

经过大量的提纯和相关研究,发现姜黄素在抗凝、调节血脂、抗炎以及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效果。

另外,姜黄素的毒性很低,安全性高,但是也具备一定的缺点比如容易代谢失活等。

本次主要阐述姜黄素的药理及应用情况。

2、姜黄素的抗炎性反应药理及进展生物体中,炎症是十分常见的病理变化,会致使患者出现功能障碍以及器质性损伤,和纤维化、肿瘤也存在必然的联系。

姜黄素的作用表现为可以调节细胞因子、黏附因子或者是蛋白激酶等,比如抑制COX-2活性等。

李琦等学者在综述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时,也提及了姜黄素在抗炎性反应当中的作用[1]。

指出在《中国药典》2010版本当中明确了姜黄素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其有通经止痛的功效。

郑珺等指出,姜黄素属于植物多酚当中的一种,具备抗肿瘤、抗炎、肝保护等作用,而且具备高安全性和低毒性,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笔者也介绍了其对于心脑血管、炎性症状的应用情况[2]。

3、姜黄素的抗氧化药理及进展当前认为姜黄素在抗氧化作用方面的机制主要是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强以及自由基的清楚。

姜黄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姜黄素药理学研究进展
间长 。韩 刚等 人筛选 出了利用 S S提 取 中药 姜 黄 中姜 黄 素 的 最佳 工 艺 条 件 。其结 论 是 : D 提 取姜 黄 中姜 黄 素 时 ,加 入 03 S S . % D ,乙醇 浓 度 为 6 % ,两 次 回流 提取 时 间 为 07 h 5 .5 可 取得 最 佳效果 。
近来文献报道了将姜黄素与 1一 3 环糊精制成包合物从而增加姜黄溶解度 的方法[ 。 5 ] 韩刚实验小组采用 固体分散体技术 ,以聚乙二醇 60 00为基质 ,利用熔融法制备了姜黄 素的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溶 出试验时 ,结果显示固体分散体中姜黄素 的溶出度高于物 理混合物 ,远远高于纯姜黄素 ,也高于姜黄素与 1一 3 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同时,累积 溶出百分率显示 2 %的固体分散体的溶 出度最高 ;速冷样 品与常温冷却样 品的溶出度结 果几乎没有差别 。从制备工艺的角度考虑 ,应选用 常温冷却的工艺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 体 引。
1 3 姜 黄素 类药 物 的制 剂研 究 .
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已被广泛用作色素 、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 ,由 于其药理作用广 、毒性低而具有广阔的药物应用前景。实验证明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 突变 、抗炎 、抗氧化 、保肝等广泛的药理活性 。但由于姜黄素稳定性差 、体 内生物利 用度低 、用药量大而限制了推广使用 。如何改善姜黄素的各方面缺点 ,制备生物利用度 高 、用药量低的高效 、强效制剂 已经成为近年来药剂工作者亟待解决 的课题。 姜黄素的制剂学研究 已经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外 已经有从 中药姜黄 中提取的姜黄素 粗提物制成胶囊上市,用作营养药和非 甾体抗炎药物。加入适当的药用辅料 ,采用生物 降解技术和考虑药物相互作用 ,可以有效的提高姜黄素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极大地提高 了姜黄素体 内生物利用度 。随着药物新剂型的不断研发和推广 ,姜黄素制剂产品具有广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新剂型及其衍生物研究新进展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新剂型及其衍生物研究新进展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新剂型及其衍生物研究新进展
王彬辉;高晓宇;章文红;张晓芬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
【年(卷),期】2015(022)002
【摘要】姜黄素类化合物是一类1,7-二芳基庚烷类天然产物,从姜科姜黄属(Curcuma L.)植物姜黄、莪术、郁金等的根茎中提取得到,主要包括姜黄素(curcumin,约占77%)、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约占18%)、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约占5%)3种单体。

而姜黄素是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1]。

【总页数】4页(P232-235)
【作者】王彬辉;高晓宇;章文红;张晓芬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杭州市萧山中医
院萧山311201;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姜黄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2.姜黄素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3.姜黄素及姜黄素衍生物A在大鼠血浆中含量的测定
4.姜黄素衍生物
FM0807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5.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姜黄素衍生物对酪氨酸酶抑
制作用的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姜黄素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一、引言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SAH的发生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对于脑组织的损伤起着关键的作用。

近年来,天然植物提取物姜黄素因其卓越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姜黄素在SAH中的抗炎症反应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姜黄素及其药理特性姜黄素,一种从姜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

它不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而且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

在许多疾病模型中,姜黄素已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中。

三、姜黄素在SAH中的抗炎症反应作用SAH后,脑部炎症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

姜黄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这一反应。

首先,姜黄素可以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如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化酶-2等。

其次,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抑制其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和活化。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引起的DNA损伤和细胞凋亡。

这些作用都有助于减轻SAH后的脑部炎症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四、姜黄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氧化应激是SAH后脑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姜黄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此外,姜黄素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酶活性,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进一步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这些作用有助于减轻SAH后的脑部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脑组织免受进一步的损伤。

五、姜黄素在SAH治疗中的应用前景鉴于姜黄素在抗炎和抗氧化方面的显著作用,其在SAH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姜黄素的作用机制,探讨其在SAH治疗中的最佳给药途径和剂量。

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SAH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李晴宇;叶晓莉;陈玲;王彬辉;楼江;王国伟;严伟【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6(019)006【摘要】目的制备姜黄素(Curcumin,Cur)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Cur-PLGA-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通过正交设计,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结果制备Cur-PLGA-NPs的优化条件为PLGA 100 mg,泊洛沙姆188浓度1.0%,丙酮与乙醇体积比3∶1,有机相体积15 mL.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Cur-PLGA-NPs粒径为(120.33±2.44)nm,多分散系数为0.10±0.02,包封率为84.50%±1.13%,载药量为4.75%±0.22%.结论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Cur-PLGA-NPs,为后续“纳米粒-脂质体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实现药物在肝脏的浓集.【总页数】5页(P753-757)【作者】李晴宇;叶晓莉;陈玲;王彬辉;楼江;王国伟;严伟【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台州市立医院,台州318000;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310053;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姜黄素-PLGA纳米粒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在兔眼房水中的药动学研究 [J], 李林芝;刘梅;常颖2.姜黄素PLGA-PEG-PLGA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J], 宋佳蓉;冯润良;宋智梅;翟光喜3.姜黄素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分析 [J], 王彬辉;邹杰;章文红;李范珠;高晓宇;陈玲;郭曼曼;叶晓莉4.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J], 胡兴华; 张峻槐; 黄礼义; 徐忠烨5.黄芩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制剂学性质研究 [J], 李楠;范丽丽;刘志东;王爱潮;郭丽丽;周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文雪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34期【摘要】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酚类色素。

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学作用。

因此,姜黄素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姜黄素是从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类物质,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作用。

有研究显示,姜黄素具有降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在这篇综述中,将讨论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1 降脂作用在大量动物实验中发现,姜黄素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其中对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还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肝胆固醇(CH)中TG含量,且对肝肾无毒副作用。

有关姜黄素降脂机制,一部分人认为是姜黄素通过加速肝和肾上腺对脂蛋白(a)和LDL的代谢而加强胆囊对LDL 排泄,同时抑制脾脏对LDL的摄取,从而达到降低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Asai等[1]认为姜黄素通过增强肝酞基辅酶A还原酶活性而改变脂肪酸代谢,最终降低血脂。

Rukkumain[2]等研究发现姜黄素降脂作用的主要机制是干涉外源CH的吸收。

总之,姜黄素在治疗人类高脂血症,特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及转移,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

姜黄素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或阻断细胞DNA将细胞阻滞在G2/M期[3],从而在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姜黄素的抗肿瘤活性与其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姜黄素通过激活caspases-3和caspases-8最终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Choudhuri等[4]研究发现姜黄素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依赖于p53基因相关途径。

此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是姜黄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5]。

姜黄素通过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黏附分子的表达来抑肿瘤细胞增殖。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doc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doc

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08-11-27 上午10:28:14 浏览次数:794作者:汪海慧成扬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1卷第6期2007年l1月【摘要】姜黄为传统常用中药,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对机体各系统作用广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血管粥样硬化、保护肝肾等多种药理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姜黄素;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61X(2007)06-0073-04姜黄(Curcuma longa Linn)来源于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胁刺痛、风湿肩臂疼痛、跌打肿痛、闭经、癞瘕等多种病证。

姜黄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姜黄素类主要含姜黄素(curcumin)、脱甲氧基姜黄素(demefhoxvcurcum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fhoxycurcumin)。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因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肾功能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为开发的热点。

本文就近年来姜黄素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抗炎作用姜黄素具有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作用。

核因子KB(NF—KB)可激活多种与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

在哮喘患者气管中,许多增加炎症反应的刺激因素,如过敏原等,都能导致NF—KB的激活,从而增强气道炎症。

姜黄素能通过抑制NF-KB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减轻哮喘的发[1]。

姜黄素还可通过减少结肠黏膜Thl细胞因子(IL-12、IL-1、IFN-γ、TNF-α)的表达,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降低脾细胞及循环中IFN-/IL-4的比值,治疗由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结肠炎[2]。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姜黄素是姜黄植物中的一种化合物,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

近年来,姜黄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被发现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糖尿病、抗心血管疾病和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姜黄素在以上方面的研究进展。

首先,姜黄素被广泛研究其抗肿瘤活性。

许多实验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

其中,姜黄素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最为突出。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和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此外,姜黄素也被发现可以增强常用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其次,姜黄素还具有抗糖尿病的潜力。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提高胰岛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减少血糖水平。

此外,姜黄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糖尿病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水平。

此外,姜黄素也被证明具有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血管功能。

姜黄素还展现了对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保护作用。

一项针对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服用姜黄素能够降低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同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最后,姜黄素对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显示出潜力。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来保护神经元。

姜黄素还具有抗神经遗传性疾病的作用,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研究结果显示,姜黄素可以通过抑制异常蛋白的聚集,减少细胞毒性和降低炎症反应来减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

总之,姜黄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抗炎剂,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尽管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阶段,但姜黄素的临床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广阔。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盛柳青;颜继忠;梁万根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姜黄素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是姜黄属植物有效成分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姜黄素的提取分离方法、药理作用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姜黄素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盛柳青;颜继忠;梁万根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药学系,金华,321007;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14;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新昌,31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姜黄素的研究进展及其抗肿瘤作用概况 [J], 冯为;胡林峰
2.姜黄素在食品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黄浩河; 黄崇杏; 张霖雲; 许扬帆
3.姜黄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J], 陈美霓;郭巍;郝琴;赵琳;杨彦玲;赵菊梅
4.姜黄素纳米载体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张晓璐;李英鹏;吕邵娃;王艳宏;李永吉
5.姜黄素与胡椒碱在剂型与临床上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J], 任金妹;马梦超;韩新宇;田思宇;谢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姜黄素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药用姜黄是姜科植物姜黄〔urualngaL.〕的根茎,姜黄中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姜黄素类和姜黄挥发油,其中姜黄素类主要包括姜黄素〔uruine〕、脱甲氧基姜黄素〔deethxyuruin〕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ethxyuruin〕,姜黄素约占其总质量的1~3%[1]。

其中姜黄素是姜黄发挥药理作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作用、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血管新生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作用、组织修复作用、抗突变作用、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抗微生物作用等。

本文主要介绍姜黄素的抗微生物作用、抗氧化活性、促进伤口愈合作用和抑制血管再生作用。

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比拟低,大多在尿液和粪便中排出。

Ravindranath等人在实验中给大鼠饲喂不同剂量的用3H标记的姜黄素来研究其药代动力学。

结果显示姜黄素的吸收率非常的低,老鼠口服的姜黄素有将近75%是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只有11%的姜黄素出如今胆汁中进入循环。

临床理论证明,只有口服高剂量〔3.6g〕姜黄素,才能在肠道组织中检测到纳摩尔级的姜黄素,而外周血及肝脏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

研究说明,姜黄素在体内通过代谢转化为二氢姜黄素和四氢姜黄素,随后会被转化为单葡糖醛酸化物。

也有报道说姜黄素在胆汁中被转化为与糖苷酸合四氢姜黄素〔TH〕和六氢姜黄素[2]。

给大鼠灌胃姜黄素溶液后检测发现,姜黄素血药浓度下降很快,之后又有所升高,可能存在肠肝循环。

1抗微生物作用姜黄素具有体外抗革兰氏阳性菌作用,且可显著抗真菌、杀菌及抗病毒作用。

姜黄素23个真菌菌株具有杀真菌作用,其中包括假丝酵母〔andidaspp.〕、隐球酵母〔ryptusnefrans〕、s申克氏孢子丝菌〔Sprthrixshenkii.〕、巴西芽生菌〔Paraidiidesbrasiliensis〕和曲霉菌〔Aspergillusspp.〕,其最小抑菌浓度在0.5-256g/L之间。

姜黄素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药理学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的影响 [ J ] .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 2 0 1 2 , 1 3 ( 7 B ) : 2 1 9 7
[ 9 ] 宁艳花 , 姚
[ 1 O] h t t P: / /
丽, 夏
薇, 等. 老年糖 尿病患者社 会支持现状 及影
p e n d e n t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 J ] . J o u mn l o f N u r s i n g( C h i n a ) , 1 9 9 8 , 4 5
( 河北联 合大 学基 础医学 院生理学教研室 河北唐 山 0 6 3 0 0 0 )
[ 关键词 ] 姜黄素 药理学 胶质瘤
7 0 . 6 %的细胞转移 和侵袭 。姜黄素可以使局部局部 黏膜 激酶下 调, MMP一 2活性下降 , 从而抗 肿瘤转移 。B a n e 6 i 等发 现姜黄
3 4 8: 1 U5
素研究[ j ] . 中国全科医学杂 志, 2 0 1 2 , 1 5 ( 5 A ) : 1 4 6 0
[ 8 ] 房海英 , 张 志军 , 冯雪艳. 脑梗死患者 的心理状况及 其对社会 支持
姜黄素的药理学作 用及其机制 的研究进展
尹 芳 王 帅 郝 越 秦丽娟
医 学杂 志 , 1 9 9 4, 4 ( 2 ) : 9 8 [ 7 ] L a c a s s e Y, Wo n g E, G o r d o n H G, e t a 1 . Me t a—a n a l y s i s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r e h a —
姜黄素具 有很 多药理学作用 , 涉及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 ,
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姜黄素可 以用于 预防和治疗 肿瘤 , 对 多种肿细胞 的产 生 、 增殖 、 转 移均有抑 制作用 。本文

姜黄素研究进展

姜黄素研究进展

现许多新 的药理 作用 。 姜 黄素可显著 抑制翼状 胬肉成纤 细胞
增生, 诱导其凋亡- 4 ] 。另外 , 姜黄素可抑 制肥大 细胞组胺 的生 成; 抑制新血管 的生成 和抑制 晶状 体上皮细胞增殖[ 5 ] 。 姜 黄素通 过 降低 海 马区 星形 胶质 细 胞 胶质 纤 维 酸蛋 白 ( G F AP ) 表达 和抑 制星形 胶质 细胞 活性 , 来改 善 A 1 — 4 0诱 导
的阿尔茨海 默病 ( A D ) 大 鼠空 间学 习记 忆 障碍[ 6 ] 。姜 黄 素可
抑制 口腔舌癌 的增殖 和转移 , 其机制是使 E G F R s u b s t r a t e 1 5 、
H 2 A h i s t o n e 、 e d c 2 7 和P P A R - a l p h a 基 因表 达水平 降低 , 使 细
1 姜黄素 的理化性质
姜黄素( c u r e u mi n ) 是 从姜科 植物 姜黄 C u r c u ma l o n g a L
姜 黄素具有 抗肿瘤 、 免疫 调 节活 性 、 抗肺 纤维 化 、 抗 炎抗 氧化 、 护肝降脂作用【 3 ] 。随着对姜 黄素研究 的深入 , 最 近又发
胞停 留在 M 周 期 , 从 而 到 达抗 舌 癌 增殖 作 用[ 7 ] 。姜 黄 素 对
I L - 1 7 诱导 的人 表皮 角质形成细胞 株 C C L 2 0的表 达具有 明显
2 张秀荣 , 李春启 , 李学甫 , 等.1 2 2 例 胃息 肉的临床及病理分 析与随
访.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 9 9 8 , l 5 ( 1 ) : 4 2  ̄4 3 . 3 徐世平 张子其 王孟薇 , 等.1 1 5 例老年人 胃息 肉临床及病理观察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 0 0 0 , 1 9 ( 4 ) : 2 7 1 ~2 7 2 .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姜黄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姜黄素的药理作用1、抗氧化作用姜黄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它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抗炎作用炎症是许多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姜黄素通过调节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环氧化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抗肿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它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活性。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4、神经保护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姜黄素显示出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

它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二、姜黄素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姜黄素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此外,姜黄素还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消化系统疾病姜黄素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对于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姜黄素可以减轻肠道炎症,缓解症状。

在肝脏疾病方面,姜黄素能够保护肝细胞,减轻肝损伤,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此外,姜黄素还对胃肠道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姜黄素的药理及剂型研究进展_王彬辉

姜黄素的药理及剂型研究进展_王彬辉

收稿日期:2012-12-20基金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1KB144);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1ZB160);椒江区科技计划资助项目(10284)作者简介:王彬辉(1985-),男,浙江台州人,药师,硕士,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临床药学。

通讯作者:章文红(1971-),女,浙江台州人,副主任药师,学士,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参考文献[1]吴翠萍,吴国欣,陈密玉,等.石荠苧精油的GC -MS 分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6,15(3):26-30.[2]罗江燕,王筱寅,张蓓,等.石荠苧不同药用部位总黄酮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9,16(6):37-40.[3]吕佩惠,余陈欢,俞冰,等.石荠苧属植物酚性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42-2444.[4]聂犇,余陈欢,王芳芳,等.石荠苧总黄酮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31-32.[5]聂犇,余陈欢,王芳芳,等.石荠苧总黄酮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1):116-117.[6]王萍,沈玉华,谢安建.沙苑子提取液对不同体系中草酸钙晶体生长影响的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2010,26(6):1089-1094.[7]王萍,沈玉华,谢安建,等.乌梅提取液对草酸钙晶体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0):1604-1609.[8]楼小红,吴巧凤,何佳奇,等.杭州石荠苧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86-488.[9]严云良,吕佩惠,余陈欢.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小鱼仙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2):194-196.[10]居正华,张旭,王少刚,等.TH 蛋白和枸橼酸对尿草酸钙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0):1496-1499.[11]邓穗平,欧阳健明,吴秀梅,等.海藻硫酸多糖抑制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化学模拟[J ].化学学报,2006,24(7):589-592.[12]Tsujihata ,M.Mechanism of calcium oxalate renal stone forma-tion and renal tubular cell injur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ology ,2008,15:115-120.[13]Chandrashekar ,K.B.,Fulop ,T.,Juncos ,L.A.Medical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Nephrolithiasis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 ,2012,125:344-347.[14]闫志安.泌尿系结石的药物治疗[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8,36(5):17-22.[15]曾棉林,谢文练.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的复发因素及预防[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8,13(4):320-321.中华中医药学刊姜黄素的药理及剂型研究进展王彬辉,章文红,张晓芬,王石健,吴敏,杨赛成(浙江省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浙江台州31800)摘要:目的:介绍姜黄素药理及剂型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研究进展

姜黄素研究进展

姜黄素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curcumin, Cur)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HIV病毒、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本文从药理作用、毒理研究、药代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姜黄素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姜黄素【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013-03Research progress of CurcuminLiuMingyi, Wuhan JianminGroup Suizhou Pharmaceutical Co Ltd, Hubei Province, Wuhan 441300, China;Wang Yunshan, Center Hospital of Sui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Suizhou 441300, China【Abstract】Curcumin is extracted from the Zingiberaceae turmeric Curcuma longa L. a phenolic compounds, antioxidant,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 HIV, hypolipidemic, anti atherosclerosis effect.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ed the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kinetic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curcumin.【Key words】Progress; Curcumin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中提取的一种酚类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7-双(4-羟基-3-甲氧基苯)-1,6-庚二烯二酮,(E,E)-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1,6-heptadene-3,5-dione;Diferuloylmethane;Natural yellow 3;Turmeric yellow;分子量368.37,分子式为C21H20O6;为芳香族基团和不饱和脂族;化学结构式为:图1-1姜黄素结构式熔点183℃,姜黄素溶于醋酸、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光不稳定、易分解,溶液的PH值对姜黄素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1]。

姜黄素的分析、提取、检验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分析、提取、检验研究进展

姜黄素的分析、提取、检验研究进展摘要:姜黄素是一种天然酚类物质,可以从姜科植物姜黄、芥末、郁金等根茎当中提取。

姜黄可以作为中药治疗疾病,如:姜黄主要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等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姜黄还具有抗心肌缺血、调脂、抗肺纤维化、抗组织损伤、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

姜黄素作为极少数重要的天然成分,不断吸引着人们进行研究,分析、检测、提取姜黄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将姜黄素和其他物质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姜黄素更大的作用。

1提取姜黄素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二酮结构的酚类物质,主要从姜科、天南星科植物根茎中提取,分子式为C21H20O6。

在姜黄中含量最高。

通常使用碱提取法、醇提取法、渗漉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等方法提取(宿树兰、王永珍等)。

近年来为顺应绿色发展的趋势,离子液体在中药成分提取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研究最多的中药提取溶剂。

传统的醇提取法是现将将姜黄粉碎、过滤,再将姜黄粉末与乙醇混合,经过浸泡、搅拌、过滤等步骤提取姜黄素。

经试验证明,醇提取法中姜黄素的提取容易受到乙醇浓度的影响,并且姜黄素具有弱酸性,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为香兰素、阿魏酰甲烷。

通过醇提取法提取的姜黄素纯度较低,需要通过聚酰胺吸附法、正丙醇—重结晶法、混合溶剂分路分离纯化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多种精制工艺进行加工(方成、徐磊等)。

相对于传统的提取溶剂水、乙醇和石油醚,离子液体具有产物纯度相对较高,溶剂稳定,污染小,溶剂损耗低的优点。

目前,已有一些离子液体被证明在姜黄素提取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例如,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酯([Bmim][BF4])可以与姜黄中的姜黄素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从而增加姜黄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

经试验证明,在离子液体和酶共同作用下,姜黄素提取纯度和效率更高。

在研究中发现,相比于果胶酶、阿尔法-淀粉酶、木聚糖酶、半纤维素酶,使用纤维素酶姜黄素的提取率更高(谭索、司瑞茹等)。

原理是,纤维素酶能破坏纤维素形成的纤维素纤维丝,从而,纤维素酶能够破坏姜黄的细胞壁,释放姜黄素,使得离子液体提取姜黄中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的提取率明显提高,且提取溶剂使用量相对较少,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1姜黄素类姜黄色素(curcuminoid)类物质是一种从姜黄根茎中提取得到的黄色色素,其母核结构为二苯基庚烃类,有酚性与非酚性之分。

目前认为,姜黄色素类成分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其中姜黄素(Curcumin)是最主要的,约占姜黄色素的70%,这一类化合物还包括脱甲氧基姜黄素(10%~20%)、脱二甲氧基姜黄素(10%)。

有研究发现,姜黄素在植物姜黄(CurcumalongaL.)中的分布很不平衡,在根茎(中药姜黄药用部位)中含量较高(大于2%),在块根(黄丝郁金药用部位)中含量较低(0.023%左右)[4]。

除以上主要成分之外,一些研究者利用制备液相或液质联用分析鉴定了姜黄中一系列微量的姜黄素类成分,并对姜黄素类成分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可归纳为:姜黄色素类成分母核结构有12种(M1~M12),两端的取代基主要有4种(Ar1~Ar4),见图1、表1。

图1姜黄素类化合物母核结构及取代基表1姜黄中姜黄素类成分对姜黄素类成分构效关系的研究表明,姜黄素母核结构中β-二酮把两端的不饱和结构连接起来,降低了分子的极性,增加了对细胞膜的渗透性,并且两端苯基上的酚羟基位于苯环的对位时,对于其活性也是十分必要的[10]。

在抗炎、抗寄生虫方面,母核中的β-二酮所连接的长链不饱和结构对于其活性具有重要意义[11-12]。

2萜类化合物姜黄富含挥发油,被认为是抗炎、杀菌的药效物质基础。

《药典》规定,姜黄药材挥发油含量不低于7%(mL/g)。

有文献报道,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考察不同产地姜黄挥发油的含量,结果变化范围较大[13],有些样品挥发油含量为2%左右。

姜黄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倍半萜(sesquiterpene)和单萜类化合物(monoterpene),其结构类型主要有:吉马烷型、愈创木烷型、蒈烷型、桉烷型、没药烷型、榄香烷型、苍耳烷型等[14]。

,Malingre等[15]报道了姜黄中p-cymene、b-sesquiphellandrene、turmerone、arturmeroneandsesquiterpene等成分,直到现在,国内外还不断有研究者从姜黄中分离得到新的倍半萜或单萜类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