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教学PPT-作者-周晖-主编-第七章-多层与高层

合集下载

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7章 框架结构构件设计PPT课件

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7章 框架结构构件设计PPT课件

41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42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20
• 二级抗震 • 三级抗震 • 梁上部钢筋重心与梁下部配筋重心之间距离 • 7.3.3 梁最小截面尺寸及构造要求 •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21
图7-10 反复荷载作用下塑性铰区裂缝
图7-11 箍筋弯钩
22
23
• 7.4 框架柱抗震设计 • 7.4.1 轴压比、剪跨比 • (1)轴压比
• 设计时只考虑箍筋抗剪,计算时要求
28
• 为了抗剪安全,柱截面也不能太小,因此, 用下式保证柱截面面积:
• 无地震作用组合
• 有地震作用组合
• 柱设计剪力取 • 一级抗震
29
• 二级抗震
• 三级抗震
• (2)箍筋配置 • 体积配箍率
30
图7-13 钢箍形式
31
图7-14 箍筋侧压力示意
32
11
• 7.2.3 强节杆 • 强节弱杆是要保证节点区不过早破坏,不
在梁、柱塑性铰充分发挥作用前破坏。 • 7.2.4 强压弱拉 • 设计中应使拉区钢筋的屈服先于压区混凝
土的破坏,“强压弱拉”可通过以下措施 实现: • 1)控制轴压比 • 2)限制受拉配筋率
12
• 7.3 框架梁抗震设计 • 7.3.1 梁的抗弯配筋 • 名义压区高度 • 不考虑地震作用时 • 考虑地震作用时

建筑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角形或其他形状。 ❖ 无论那一种平面,应尽量设计成规则、对称而简单的平面形
状,尽量减少因形状不规则产生结构扭转的可能性。
建筑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 构
1. 平面长度 L 不宜过长, 突出部分长度 l 不宜过 大
L、l 的限值 设防烈度 L / B l / Bmax l/b
6、7度 ≤6.0 ≤0.35 ≤2.0
❖ 框架结构 ❖ 剪力墙结构 ❖ 框架-剪力墙结构 ❖ 筒体结构 ❖ 框架-筒体结构
建筑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 构
8.2 框架结构
建筑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 构
一、特点及类型
❖ 框架结构:采用梁、柱等杆件刚接组成空间体系作为建筑物承重骨架 的结构。
❖ 框架结构组成: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节点构造十分重要 ❖ 受力特点:承受竖向荷载能力较强,承受水平荷载能力较弱
4
3
6
5
4
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最大高宽比H/B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建6筑、结构7度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8度
8
7

6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最大高度(m)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力墙
力 墙
部分框支剪力墙
6度 7度 8度 9度
70
60
55
45 25
140
130 120 100 50
❖ 异形柱各肢肢长,可能相等,或不相等,但提倡采用等肢异形柱。 抗震设计时宜采用等肢异形柱, 当不得不采用不等肢异形柱时,柱两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宜超过1.6, 且肢厚相差不大于50mm。
建筑结构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 构

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_图文_图文

房屋建筑结构与识图_图文_图文
• 2、砖(或石)结构建筑:指以砖或石材为承 重墙柱和楼板的建筑。
•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作 承重结构的建筑。
• 4、钢结构建筑:指以型钢等钢材作为房屋 承重骨架的建筑。
• 5、混合结构建筑: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材料作承重结构的建筑。
建筑物的分类
(五)按建筑规模大小分类 1、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
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横向编号应
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
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下至上顺序编写(图1-20)。
1柱(2轴交B轴)
3柱(4轴交B轴 )
2柱(3轴交B轴) 图1-20 定位轴线的编号顺序
2 .组合较复杂的平面图中定位轴线也可采用分区编 号(图1-21),编号的注写形式应为“分区号——该 分区编号”。分区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拉丁字 母表示。
建筑物的分类
(三)、按建筑物结构承重方式 1、墙承重结构建筑 2、框架承重结构建筑 3、空间结构建筑
建筑物的分类
(四)、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木结构建筑 2、砖(或石)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4、钢结构建筑 5、混合结构建筑
其中:
• 1、木结构建筑:指以木材作房屋承重骨架 的建筑。
2. 断面的剖切符号
(1)断面的剖切符号只用剖切位置线表示, 剖切线用两粗短线表示。
(2)断面剖切符号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按顺 序连续编排,并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编号所 在的一侧应为该断面的剖视方向(图1-9)。
该断面的投 影方向为向 左投影
图1-9 断面的剖切符号
(3)剖面图或断面 图,如与被剖切图样 不在同一张图内,在 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 注明其所在图纸的编 号。

建筑结构基础PPT课件

建筑结构基础PPT课件
第28页/共93页
独立柱基础-----锥形
•砼强度等级≥C20 •受力钢筋 直径:≥φ10 间距:@100~200
•锥形基础 构造尺寸如图示:
50
50
200
100
100 200
现浇柱锥形基础
第29页/共93页
独立柱基础-----阶梯形
•基础垫层:厚度≥70; 砼强度等级≥C10
•钢筋保护层厚度: 有垫层:≥40 无垫层:≥70
第21页/共93页
(三)、墙下条形基础配图—平法标注
第22页/共93页
柱下基础
主要有: 柱下独立基础、 柱下条形基础、 十字交叉梁基础、 筏板基础、 桩基础。
第23页/共93页
三、柱下独立基础
第24页/共93页
独立柱基础
第25页/共93页
(一)、柱下独立基础的构造要求
1、当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边长和墙 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宽度大于或等于 2.5m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的 0.9倍,并宜交错布置。
第12页/共93页
(二)墙下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柔性基础)


翼板

肋梁
砼垫层
▪钢筋砼条形基础: 不带肋与带肋(减少不均匀沉降)
第13页/共93页
第14页/共93页
第15页/共93页
(二)墙下条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柔性基础)
(1)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阶梯形基础的每阶 高度,宜为300~500mm。
组成: 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二灰土和 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基础。
石灰、黏土、细 砂
特点: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一般通过选择合理 的基础高度,来保证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 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七章

建筑制图与识图-第七章
① 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次要建筑构造 (包括构配件)的轮廓线
② 建筑平、立、剖面图中建筑构配件的轮 廓线
③ 建筑构Hale Waihona Puke 详图及建筑构配件详图中的 一般轮廓线
小于 0.7b 的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线、 索引符号、标高符号、详图材料做法引出线、 粉刷线、保温层线、地面、墙面的高差分界 线等
图例填充线、家具线、纹样线等
三、房屋建筑施工图的相关规定
(二) 比例
由于建筑物的形体较大而且复杂,因此应根据其尺寸而选用不同的 比例绘图。建筑施工图的常用比例如表7-2所示。
表7-2 建筑施工图中常用比例
图名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局部放大图
配件及构造详图
比例 1∶50,1∶100,1∶150,1∶200,1∶300 1∶10,1∶20,1∶25,1∶30,1∶50 1∶1,1∶2,1∶5,1∶10,1∶15,1∶20,1∶25, 1∶30,1∶50
(四)屋顶
屋顶由屋面、屋顶承重结构、保温层或隔热层等部分组成,主要起承重、保温 隔热、防水排水和围护等作用。根据屋面的坡度不同,有平屋面和坡屋面之分,图7 -1所示的屋面是平屋面,该屋面板上设有天沟,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由天沟经过雨 水管、室外明沟,最后排至下水道。
一、房屋的分类和组成
图7-1 房屋的组成
三、房屋建筑施工图的相关规定
(a)
(b) 图7-5 标高符号及标注方法
(c)
三、房屋建筑施工图的相关规定
(3)
符号的尖端应指至被注高度位置,尖端一般向下,但也可向上,标高数值 注写在标高符号的上侧或下侧,如图7-5(d)所示。此外,当图样的同一 位置需表示几个不同标高时,标高的数字可按图7-5(e)所示标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7章 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7章 多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七章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抗震设计第一个多层钢结构建筑(1872年建于巴黎)
2020/10/16
2020/10/16
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2020/10/16
节点破坏(螺栓破坏)
2020/10/16
节点破坏(焊缝破坏)
3)构件破坏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构件破坏的主要形式有:
1.支撑的破坏与失稳
支撑在地震中所受的压力超过其屈曲 临界力时,即出现破坏或失稳
2020/10/16
构件破坏(支撑破坏)
2.梁柱局部破坏 对于框架柱: 主要表现为翼缘屈曲、翼 缘撕裂,甚至会出现水平 裂缝或断裂破坏
对于框架梁: 主要表现为翼缘屈曲、腹板 屈曲和开裂、扭转屈曲等
2020/10/16
构件破坏(柱剪断)
2020/10/16
巨型框架结构型式 ( a )桁架型; ( b )斜格型; ( c )框筒型
2020/10/16
2020/10/16
§7.2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7.2.3 结构平面布置
1) 结构平、立面布置以及防震缝的设置 结构平面布置应遵守抗震概念设计中结构布置规则性的原则。 建筑平面宜简单规则,并使结构各层的抗侧力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 接近或重合,同时各层刚心与质心接近在同一竖直线上 钢结构一般不宜设防震缝,需要设置防震缝时,缝的宽度应 不小于相应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1.5倍。 2) 支撑的设置要求 采用框架-支撑结构的钢结构房屋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支撑框架的两个方向的布置均宜基本对称,支撑框架之间楼 盖的长宽比不宜大于3。
(7.6) (7.7)
2) 中心支撑框架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支撑斜杆容易出现弹塑性屈曲后承载力 退化现象

建筑结构与识图(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教学课件7-9

建筑结构与识图(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教学课件7-9
3. 设备后浇基础与主体结构连接不牢或设备支架的固定螺栓强度不足,造成设备 移位或从支架上脱落。
4. 悬挂构件仅连接于顶棚而未锚固于楼板上或悬挂构件强度不足,导致电气灯具 坠落。
5. 隔振装置设计不合理,加大了设备的振动或发生共振,反而降低了抗震性能等。 6. 设置于屋顶的设备,通常比设置于较低楼层的设备更容易破坏。
当采用柔性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间隙 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与框架梁之间留出不小于20mm的间隙。
缝隙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条或聚氨醋发泡材料充填,并用硅酮胶或 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
(2)构造柱 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 柱宽度不小于100mm。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的缝隙, 用硅酮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的洞口 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
学习单元7 结构构件受力特点及标准构造
项目九 非结构构件 五、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 (一)非承重墙体 2.非承重墙基本抗震措施(刚性连接)
层间变形较大的框架结构和高层建筑中的填充墙,宜采用钢材或木材为龙 骨的隔墙及轻质隔墙。砌体填充墙宜与主体结构采用柔性连接, 当采用刚性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承重墙的建筑布置
(2)非承重墙的材料与选型
➢ 填充墙宜优先采用轻质墙体材料; ➢ 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砌块的强度
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宜 低于MU3.5; ➢ 根据填充墙的高度选择墙体厚度,最小不应小 于90mm; ➢ 墙顶应与框架梁紧密结合,顶面与上部结构接 触处宜用一皮砖或配砖斜砌楔紧
填充墙顶部配筋斜砌构造
学习单元7 结构构件受力特点及标准构造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PPT教学课件

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PPT教学课件
建筑结构抗震验算
地震作用计算 结构抗震验算
back
1、抗震设防及其思想
抗震设防
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措施
指导思想
预防为主 减轻结构震害 避免人员伤亡 减少经济损失 使地震时不可缺少的紧急活动得以维持和进行
趋势
使用寿命期内对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地震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back
2、设防依据——抗震设防烈度
极限状态方程
g(X1,X2,,Xn)=0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g(X1,X2,,Xn)≥0 Z=R-S≥0
back
1.2 作用及其分类
–直接作用(荷载)——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或分布荷载——GBJ68-84 –间接作用(作用)——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温度变化、焊接、基 础沉降、地震、混凝土收缩等)
定义: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 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确定: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 (图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度(或与本规范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
对做过抗震防灾规划的城市,可按批准的抗震设防区划 (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选择原则
➢ 结构整体性、面内刚度 ➢ 结构高度小、质量轻 ➢ 建筑使用功能、装饰要求、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等
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
➢ 现浇楼盖 ➢ 预制板楼盖 ➢ 预应力叠合板楼盖 ➢ 组合楼盖
back
常用楼盖体系及其适用性
➢ 现浇楼盖
肋梁楼盖—— 普通、技术经济指标好;结构高度大、不便管线安装 ⇒宽扁梁(用于层高受限时)
n
GE Gk Q Qi ik
i 1
永久荷载标准值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118页PPT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118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件

建筑识图基础知识
建筑图纸基本概念
建筑图纸:用于表达 建筑设计意图和施工
要求的图纸
建筑图纸类型:平面 图、立面图、剖面图、
详图等
建筑图纸符号:表示 建筑构件、尺寸、材
料等的符号
建筑图纸比例:表示 图纸上尺寸与实际尺
寸的比例关系
建筑图纸尺寸标注: 表示建筑构件尺寸的
标注方法
建筑图纸图例:表示 建筑构件、材料等的
给排水施工图的识读:了解 各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给排水施工图的应用:在实 际施工中的应用
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包括 平面图、系统图、详图等
给排水施工图的注意事项: 注意细节,避免错误
电气施工图实例分析
电气施工图 的组成:包 括电气平面 图、电气系 统图、电气 设备图等
电气平面图的 内容:包括配 电箱、开关、 插座、灯具等 电气设备的位 置和连接关系
包括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特点,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等
通过实例分析,加深了对建筑构造与识图的理解
展望未来,建筑构造与识图将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建筑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 发展
建筑技术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信息 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图例
建筑图纸索引:表示 图纸中各部分内容的
索引关系
建筑图纸组成要素
图纸名称:标明图纸的名称和编号
图纸尺寸:标明图纸的尺寸和比例
图纸比例:表示图纸上尺寸与实际尺寸的 比例关系
图纸方向:标明图纸的上下、左右方向
图纸内容: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 面图、结构图等
图纸说明:对图纸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包 括设计说明、施工说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图7-14中间层端节点梁上部钢筋的锚固
(a) 直线锚固;(b) 90°弯折锚固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5)高层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框架节点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框架结构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二、剪力墙结构体系
特点:剪力墙体系具有抗侧刚度大,整体性好,整齐美观,抗 震性能好,利于承受水平荷载,并可使用滑模、大模板等先进 施工方法施工等众多优点,但由于横墙较多、间距较密,使得 建筑平面的空间较小。剪力墙体系的适用高度为15~50层,常 用于住宅、旅馆等开间较小的高层建筑。(如图7-2所示)
图7-9为纵筋连接构造。在绑扎搭接接头中,纵筋搭接长度不得 小于ll(ll=ξ la,ξ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与接头面积百分率有关),且 不应小于300mm;相邻接头间距:机械连接时为35d,搭接时不得小 于600mm。焊接时不得小于500mm且不小于35d。当上、下柱中纵筋 的直径或根数不相同时,其连接构造如图7-10所示。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图7-9 纵筋搭接连接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图7-10 上、下柱中纵筋的直径或根数不相同时纵筋连接构造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2.框架梁
框架梁除应满足一般梁的有关构造规定外,在跨中上部至 少应配置2 12的钢筋与横梁支座的负弯矩钢筋搭接,搭接长度 不应小于1.2la(la为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框支-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钢筋网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框架-剪力墙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四、筒体结构体系
由单个或多个筒体所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一般由剪力墙构成空间薄壁 筒体成为竖向悬臂箱形梁,或由加密柱和刚度较大的裙梁形成框架筒。筒体 体系因为刚度大,可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且平面布置灵活,广泛应用于写字 楼等超高层公共建筑。
9
钢结构基础知识
10
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第7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7-1 多层与高层结构体系 §7-2 框架结构 §7-3 剪力墙结构 §7-4 框架-剪力墙结构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7-1
空腹筒
实腹筒一般由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形 成,开孔少,常位于房屋中部,故又称核心筒
开孔
筒 体
多少
实腹筒
由布置在房屋四周的密排立柱和截面高度很大 的横梁组成,其中立柱柱距一般为1.20~3.0m, 横梁的梁高一般为0.6~1.20m。


筒中筒结构


所受水平力
及房屋高度
框架-核心筒结构 成束筒结构
(a)
(b)
(c)
图7-6 筒体结构
(a)横向布置方案; (b)纵向布置方案; (c)纵横向混合布置方案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一)框架结构承受的荷载 框架结构承受的作用包括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
(二)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框架结构是由横向框架和纵向框架组成的一个空间结构体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 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梁的纵向钢筋
框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配筋量的比值,一级不应小于0.5,二、 三级不应小于0.3;梁的顶面和底面至少应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 一、二级框架不应少于2 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 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框架不应少于2 12;一、二级框 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筋直径,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
大于24m的房屋为高层建筑。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1972年按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分 为四类:
第一类

第二类

建 筑
第三类
第四类
9~16层(最高到50m) 17~25层(最高到75m) 26~40层(最高到100m) >40层(即超高层建筑)
纵向受力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的选用:
一、二级抗震等级时
laE=1.15 la
三级抗震等级时
laE=1.05 la
四级抗震等级时
laE=1.0 la
上式中为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按规范要求取用。 4.钢筋的接头
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钢筋接头不
宜设置在梁端和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当柱每侧主筋超过4根时,
应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面上搭接。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5.箍筋
箍筋须做成封闭式,端部设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 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箍筋应与纵向钢筋紧贴;设置附加拉结钢筋 时,拉结钢筋必须同时钩住箍筋和纵筋。
(二)框架梁的抗震构造要求 1.梁的截面尺寸
3.现浇框架节点构造
(1)顶层中间节点,如图7-11所示。
(a)
(b)
(c)
图7-11 顶层中间节点柱的纵向钢筋锚固
(a)直线锚固;(b)向内弯折锚固;(c)向外弯折锚固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2)顶层端节点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
图7-12 梁上部纵筋与柱外侧纵筋在顶层端节点的锚固 (a) 位于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部的弯折搭接接头; (b)位于柱顶部外侧的直线搭接接头
80
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 部突出屋顶部份)。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7-2
框架结构
一、框架结构
(一)框架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全现浇式框架、半 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四种形式。 (二)框架结构布置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主要承受楼面和屋面荷载的梁称为框 架梁,而另一方向的梁称为连系梁。楼盖的荷载可传递到纵、 横两个方向的框架上,其中框架梁和柱组成主要承重框架,连 系梁和柱组成非主要承重框架。若采用双向板,则纵、横框架 都是承重框架。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承重框架的布置方案有以下三种: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一、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组成框架来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
受力体系)
特点
平面布置灵活、可形成较大的空间;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差, 抗震性能差,框架结构的适用高度地震区为6~15层, 非地震区为15~20层。
施工工艺
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如图7-1所示 )
多层与高层结构体系
高层的定义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以 下简称《高规》)以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房屋为 高层建筑,2~9层且高度不大于28m为多层建筑。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1987)和《高层民用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均以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a)纵向与横向框架
(b)框架计算单元
(c)横向框架
(d)纵向框架
图7-7 框架结构计算单元
(三)框架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1.竖向及水平荷载及作用下的内力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图7-8 竖向及水平荷载下框架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图 (a)计算简图;(b) 竖向荷载下框架的内力图;(c)水平荷载下框架的内力图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大,抗震性较好,具有平 面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和宾馆等公 共建筑中,框架-剪力墙体系的适用高度为15~25层,一般不宜 超过30层(如图7-3所示 )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剪力墙体系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年10月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0
绪论
1
建筑力学基础知识
2
建筑结构材料
3
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

4
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
5 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楼梯

6
基础
7 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结构
8
砌体结构基础知识
第七章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
2.控制截面及内力组合
(1)框架梁
梁的内力主要为弯矩M和剪力V。框架梁的控制截面是梁的跨中截面和梁 端支座截面,跨中截面产生最大正弯矩(+Mmax),有时也可能出现负弯矩; 支座截面产生最大负弯矩(-Mmax)、最大正弯矩(+Mmax)和最大剪力 (Vma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