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
一、研究背景
现代汉语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交交流中的主要语言,其歧义现象极其普遍。

歧义现象的存在给人们的语言交流带来很大的障碍,使得表达不够准确,甚至会产生误解或误导。

因此,对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中文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交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现象,特别是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表现,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并对改善和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现象,如多义词、歧义词语、歧义标点等等,分析其特点和范围。

2. 因素分析,探讨歧义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包括语言历史、文化差异、语用学原理等方面的影响。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现代汉语中一些经典的、典型的歧义句子,探索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4. 解决方案,针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现象,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探讨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现象及其相关研究。

然后,结合实际语言环境,收集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实证研究。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结果将对加强现代汉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交流的准确度和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预计研究成果可形成学位论文,并可进一步应用于语言教学、语言规范化和翻译等方面。

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研究

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研究

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研究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研究一、歧义研究的内涵1、歧义的定义:歧义是指一个句子在语义、语用上某处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解读,或某单一个字在上下文中有多种不同的意义。

2、歧义的格式:歧义的格式主要有多值歧义、隐性歧义、变正歧义等。

二、歧义格式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1、多值歧义: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多值歧义,比如“挂”就可表示“悬挂”或“称号”。

2、隐性歧义:现代汉语中也有隐性歧义,比如“高”可表示“身高”或“智力”。

3、变正歧义:现代汉语中还有变正歧义,比如“他出去玩”,可以表示“他出去玩乐”,也可以表示“他出去工作”。

三、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的研究1、研究的目的:通过对现代汉语中歧义格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运用歧义格式,从而把语言中的一些模糊义、不明确性发挥出来,增加文字的凝聚力、含义丰富性,精辟传达原始的意图。

2、研究的方法:歧义格式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现代汉语中歧义词语的归类分析;对歧义有关的语法规则进行初步研究;对广义语用学原理框架中歧义格式的总结分类;以及采用统计学等方法来概括统计歧义格式的出现频率和搭配情况等。

四、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的应用1、在写作中增加含义:由于歧义格式丰富了文章的表述,使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文章,也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充满意义。

2、常见固定短语:歧义格式在现代汉语中被大量使用,有些歧义格式甚至形成一些固定句式,比如:“一语双关;“新和老交替;“无言可对;“当真众口”等。

五、现代汉语歧义格式的研究的意义1、增强交流的意义:通过现代汉语中歧义格式的研究,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的语言文本,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掌握现代汉语,从而改善语言交流。

2、提升文学创作精神:此外,歧义格式的研究也可以为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教学提供思路,激发语言学习者的文学创作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文学作品的文采和艺术表现力。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作者:王跃武来源:《教师·下》2014年第05期摘要:歧义现象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的出现与现代汉语语法有很大的关系。

语音方面,由于单个词轻、重读不同引起的歧义,由于重读位置不同引起的歧义。

词汇方面,由于多义词和同音词产生的歧义。

语法方面,由于词性不同、句法层次不同、词的兼类、句法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语义方面,由于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由于语义指向不明而导致的歧义。

另外还有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语境歧义。

歧义现象也是可以被消除的,它对于我们对汉语语法的掌握与运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汉语;歧义的类型;歧义的消除歧义现象,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

在言语交际中,一句话如果存在歧义,就会影响到人们对话语的正确理解。

因此,从话语表达的要求来说,应该做到表意明确,避免歧义。

本文就现代汉语的歧义现象作一小议:根据歧义形成的原因,说明歧义的各种类型和消除的方法。

一、歧义的类型(一)语音因素造成的歧义⒈词语轻、重读不同引起的歧义(1)他叫什么绊了一跤。

“什么”重读,是疑问句;“什么”轻读,是陈述句,意思是被一样东西绊了一跤。

(2)骑马去。

“去”字重读,意思是说不是徒步去,“去”字轻读,意思是说“去骑马”。

2.重读位置不同引起的歧义(1)A.你现在’怎么想了?(’号表示它后面的字或词重读,下同)B.你现在怎么’想了?(A意思是过去是那么想的,现在怎么想?B是过去不想,现在为什么想了?)(2)A.老师’都听不懂。

B.’老师都听不懂(学生当然更听不懂了)。

A.我’都买了。

B.’我都买了(你怎么不买)A.孩子’都学会了。

B.’孩子都学会了(何况大人)3.不仅重读的位置不同,而且结构的组合关系也不同(1)A.’叫老王出来。

B.叫老王’出来。

A重音在“叫”字上,是述补结构带补语,相当于叫出来老王。

B重音在“出”字上是连谓结构。

(2)A.热得’我都出汗了。

B.热得我都’出汗了。

A是主谓结构“我都出汗了”做补语,强调“热”。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doc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doc

---------------------------------------------------------------最新资料推荐------------------------------------------------------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doc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摘要:歧义是一种语言形式蕴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表达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很多,语音、词义、层次或语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歧义。

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换用适当的词语、增删词语或调换词语的顺序等多种手段来消除歧义。

歧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生活和学习中,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关键词:歧义;现代汉语;语义;语法歧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时也许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有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一、什么是歧义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说法。

裘荣棠先生在《歧义浅析》里说过: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

确切地说:歧义是一个短语或句子蕴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没有把确1 / 12切的意思表达清楚,使人可以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理解。

例如:热爱人民的军队,当作偏正词组来看时,热爱人民的?军队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意思时指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的军队;当作一个动宾词组看,热爱?人民的军队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意思是热爱军队,因为军队是人民的。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歧义句和歧义现象,但有些歧义现象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分辨,是可以排除的。

有时,标题上的歧义可以借助正文的内容来排除。

对这样的歧义句,一般来说,是应该允许存在的。

积极地利用歧义,可以构成双关语或歇后语等修辞格,使言语生动。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上下文无照应的情况下,使人不能分辨的歧义句就会给读者带来麻烦。

无疑,这会影响人们的交际和汉语纯洁健康的发展。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北京语言大学郑贵友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一)歧义的含义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歧义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

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放入歧义现象中讨论:[报销]①领款人向财务主管报账,请求注销。

浅论现代汉语歧义现象

浅论现代汉语歧义现象
2 . 4语 用 歧 义
2 . 1 . 2词的多音现象导致歧义 的产生 汉语有不少 的多音字 ,这些字 的读音和语法意义却大不 相 同, 因此在书面语中常常产生歧义 。例如 : ①到 2 0 0 0 年, 他还欠款 3 0 0 0元 ( h t i i / h u i f n ) ②眉毛又长 了 一 些 。( c h i f n g / z h  ̄ i n g )


车人没有锁 住 白行车 : 例② 中“ 跟” , 作介词指父亲足主力 , 我 是跟随者, 作连词可 以理解为我和父亲俩人… 一 起去打猎 。
2 - 3 语 法 歧 义

2 . 3 . 1 词 和 短语 同形 现代汉语中讧 J 与短语 的区分度并不 卜 分 明显 ,导致了歧 义 的产 。 例如: ①我在等弟妹。② 我要烙饼 。 例① 中弟妹做名词, 指 的足弟弟的妻子, 把“ 弟妹” 理解为联 合短语时, 指弟弟和妹妹: 例② 中烙饼做名词, 指的是一种食物 , 若是把“ 烙饼” 看成动宾短语, 意思是我要干烙饼这个事情。
2 . 1 . 3由重音引起 的歧义 有 时句 子中的重音所在字不 , 就会形成不 同的表达意 义 。例 如 : 我 早晨 就 吃 了 。 重音在 “ 就” 上时 , 表示“ 饭吃的不多” 的意 思, 重音在 “ 三 碗米饭” 上时, 意 思是“ 吃的很 多” 。 2 . 1 . 4由轻声 引起的歧 义 轻声歧义—般产生在书面语中, 在口语中有时也会同时出现。 例如 : 他睡了三天 , 终于想起来了。 ‘ 轻 声, 意思是想起来某事; 不念轻声, 指的是想起床。
词 \连 词) 例① 中的“ 锁锤” , 名词是指车上的一种装置, 动词表 示骑
三个方面来对歧义现象进 行一个概 括的叙述 , 希望在总结前人 的基础上 , 丰富和充 实现有歧义理论研究。 关键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

歧义是语言 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巧妙地运用歧 义现象 , 突出语言的表现力 , 使语 言含蓄、 表里 双关 ,
体 现 特 定 的语 用 价 值 。
1 . 歧 义 对拓 展 文 学的 意 义 空 间
文学 是 语 言 艺 术 ,作 者 有效 地 利 用 歧 义 的意 义 未确 定 性 和多 义 性 特 点 , 使 语 言 明晰 又 含 蓄 , 以拓 展

( 3 ) 变换 句式 , 有时也可以消除歧义 。例如 , ①A . 台上摆着酒席 。酒席摆在 台上 。 B . 台上摆着酒席 。台上正在摆着酒席。
3 . 利 用 语 境

歧 义 的 类 型
对于歧义类型的描写 , 赵元任在《 汉语 中的歧义 现 象》 作过 概括的论述 , 可 以有不 同的分类 角度 , 根 据歧义语言片段是否出现于一定 的语境 中,把歧义 分 为词汇歧义和语篇歧义 ;根据说话者或作文者是 否有意造成歧义 , 把歧义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 义等。 现在 ,我们从歧义产生 的语言系统 内部的根源 角度 , 把歧 义分 为语 汇歧义 、 语法歧义 、 语用歧义 。 这 种 分 类 最 能 反 映 语 言形 式 和 内容 之 间 的种 种 关 系 。
1 彳4 用语 音
( 1 ) 轻声。轻声 可以帮助 区别词性 和词 义, 有时 还 能 区别 不 同的 语 法 关 系 。 例如 , ①他爬过山没有? ②我想起来 了。
作品的意义空 间, 使之 含义深远 , 从 而使作 品富有美 学价值 , 显示 出语 言具有 的独特魅力。如 : 雪莱 的诗 “ 冬天来 了, 春天还会远吗? ” 其有意造成的具体 意向 和抽象意 向之 间的象征性语 用歧 义,使得诗超 出了 字面的限制 , 给读者留下 了丰富 的想象空间。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现代汉语语法讲义北京语言大学郑贵友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一)歧义的含义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歧义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

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小议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歧义凸显度问题

小议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歧义凸显度问题

(6)停顿歧义:
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歧义现象的歧义凸显度问题。关 51
这东西不大好吃。(如果在“东西”后停顿, 表示“这 于歧义凸显度问题,我们在这里有必要把它和歧义度区分开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7.04
语言 应 用 研 究
来。赵元任先生是歧义度方面研究的开先河者,他在《汉语
(7) 他在桥上画画(0.65);(语义指向歧义)
歧义现象是一个从无到有或者从有到无的过程,这个有无过
(8) 我们学校就去了20几个人(0.6);(语义指向歧义) 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 歧义凸显度的研究不
(9) 追得我满头大汗(0.6);(语义关系歧义)
能盲目地虚下结论, 必须在大量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对歧义凸
歧义现象被理解为有歧义概率的大小。但是,这种歧义凸显 此,上文我们提到的类似“自行车没锁”“她是去年生的孩
度的大小区分却是语言学上的一大难题,因为歧义问题其实 子”,这样的歧义现象基本上很容易识别,但是类似“学生
是语言的认知问题, 涉及到人类理解语言的机制。从认知角 家长”“西方语言研究”就不太容易让人马上察觉歧义,需
查,现介绍如下:
构层次和结构关系,语义因素包括语义指向和语义关系等。语
调查时间:2007 年1月11日。
义因素和结构因素相比,语义因素借助词义和语境,在交际
调查对象:20名朋友,均为大学文科专业学生。
时的意义抉择方面更具有优先性,而且在汉语这种意合语言
调查方式: 每人按要求做一份调查问卷。请在你语感第 中,结构形式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因此,语义因素和结构因
85);(语义关系歧义)
别,具有较高的歧义凸显度。

谈汉语的歧义现象

谈汉语的歧义现象

谈汉语的歧义现象1.概说所谓歧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是一种“语富”现象。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

歧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误解的麻烦,也为文学作品的魅力增添了奇妙的一笔,所以我们要了解歧义,掌握它的结构类型、产生原因、运用等几个方面的规律,以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2.歧义的类型和原因分析歧义的类型在汉语界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

赵元任《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曾对歧义现象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根据歧义语言片段是否出现于一定语境(上下文或现实情境)之中,把歧义分为语汇歧义与话语歧义;根据歧义语言片段引起或造成歧义的可能性的大小,把歧义分为高度歧义与低度歧义……黄德玉认为“语言中的歧义与言语中的歧解都离不开语境”,并据此把语境分为“语言内语境和语言外语境”。

我们认为现代汉语的歧义可分为两大类:语言因素产生的歧义和非语言因素产生的歧义。

下面我们具体来谈。

2.1语言因素产生的歧义语言因素涉及到语音、语义和语法,它可以细分如下:2.1.1语音2.1.1.1音同形异。

如:(1)这是一个gōngshì。

“gōngshì”这个语音形式可以表达“公式、公事、宫室” 等不同书写方式和意义,但用于书面或进入不同语境时则变成了单义,不会引起误解。

2.1.1.2音同形同这是在口头语和书面语上都易造成歧义的情况。

如:(2)请立即上马。

在书写上只有一种形式,可在意义上却可表达为:“工程上马”或“某人跨上马背”。

脱离了上下文,对句子的理解就容易产生分歧。

2.1.1.3音异形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多音字造成句子歧义的情况。

如:(3)这头发长(cháng或zhǎng)得奇怪。

这种情况只能导致书面歧义。

2.1.2语义词的语义不总是单一的,因而在表达时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解,即常说的一词多义引起的歧义,这是很常见的。

有一个文字游戏,老张向老李借钱,欠条写成:“老张借小李Χ元钱。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
汉语语法是汉语民族以及非汉语民族使用汉语过程中的一套语言习惯,包括构成汉语句子的词汇、词类和句法等,用来指导日常交谈。

它是汉语
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对汉语语法系统的总结,是汉语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种
非常重要的产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语法中的歧义分析,以便读者更深
入地理解汉语语法及其重要性。

汉语语法歧义分析是指在汉语语料中和发现歧义句子,并对歧义句子
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分析。

这是一种对汉语的深入研究,在汉语词汇
和句子结构规律中发现歧义的情况。

由于汉语词汇、语法句法等都有其内
在的规律,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单词和句子的歧义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出来。

歧义分析可以通过词汇、句法、句子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

首先,词
汇分析是指确定和理解词汇的语义,从而揭示歧义句子的意思。

其次,句
法分析是指根据句子中的不同结构形式研究句子的意义,从而得到对歧义
句子的解释。

最后,句子结构分析是指研究句子结构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以及句子结构的可能歧义,从而获取歧义句的解释。

此外,歧义分析还可以根据文言语言的规律,通过复句分析和多种意
思表述来确定歧义句的正确理解。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分化方法

浅析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及分化方法

091现代汉语中存在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形式繁多,这不单单展现出现代汉语的错综复杂,更体现出现代汉语的精细微妙。

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歧义现象,对人们的交际、交流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对信息的顺利传递造成了必然的影响。

因而分化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是很有研讨意义的。

研究分析现代汉语中的歧义现象就是透过语言表面相同的形式,去挖掘语言本质上的不同语义,去考察表达多种可能的语言内容。

本文拟对现代汉语中存在歧义现象的原因及分化歧义句式的方法做浅层的探讨分析。

一、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的成因分析(一)语音造成的歧义1.同音同形字词造成的歧义如:(1)“别给我戴帽子!”的“帽子”可以理解为:①一种戴在头部的服饰;②罪名、坏名声。

2.同音异形字词造成的歧义如:(2)“同学们好,我是Zhang老师。

”的“Zhang”可以理解为:①张姓氏;②章姓氏。

3.多音字词造成的歧义如:(3)“还欠款300元。

”的“还”可以理解为:①读音为“huan”,已经还了欠款300元;②读音为“hai”,还剩下欠款300元没有返还。

4.轻重音造成的歧义如:(4)“我想起来了。

”可以理解为:①重音放在“想”,指事情被想起来;②重音放在“起来”,指想要将身体起来一些。

(二)词汇造成的歧义1.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如:(5)“母亲走了。

”的“走”可以理解为:①离开;②去世。

2.词语、短语同形造成的歧义如:(6)“我想要炒白菜。

”的“炒白菜”可以理解为:①偏正结构的词,是一道菜名,指炒的白菜;②动宾结构的短语,重点是放在“炒”这个动作。

3.连词“和”造成的歧义如:(7)“她丢下弟弟和哥哥玩去了。

”可以理解为:①她丢下了弟弟,和哥哥玩去了;②她将弟弟和哥哥都丢下,然后去玩了。

(三)语义造成的歧义1.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如:(8)“他谁都了解。

”可以理解为:①“他”是施事,他很熟悉大家,都了解;②“他”是受事,大家对他都很了解、熟悉。

2.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歧义如:(9)“他有个将军孙子很神气。

(完整版)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完整版)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歧义问题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现象的研究对探讨语言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揭示语法规律是很有意义的,“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之处往往在歧义现象里得到反映。

现代汉语的歧义研究作为歧义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因为歧义本身纠集着太多语言学中的璞玉浑金,集中体现了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所以现代汉语的歧义研究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引人关注的问题.因此,分析歧义现象会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使我们对于语法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更深入。

"一、歧义的意义与成因.歧义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包含两种或多种不同意义的现象。

歧义又叫同形,一个着眼于内容,一个着眼于形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歧义必须以同形作为前提,不同形就无所谓歧义.语符系统的有限性给歧义的存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语言以有限的符号结合生成无限个言语形成。

语义内容和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同一语言形式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关于歧义的成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由同音词或同音词语造成的歧义。

2。

由同形多义词或同形短语造成的歧义.3。

结构关系不同。

4.结构层次不同.5.语义关系不同。

6.语义指向不同。

7。

施受关系不同.8。

词语辖域不同.9。

词语范围所指不同。

10.词的次范畴小类的语义特征不同.11。

蕴含不同.12。

预设不同。

13。

隐含共联项。

歧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它是由客观世界的无限复杂性同语言表达手段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二、歧义的类型。

歧义的类型研究。

关于歧义的类型是歧义问题中研究得最早、最多的方面。

石安石《说歧义》从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从语体的角度可以分为书面语的歧义和口语的歧义; 从歧义产生的语言系统内部根源的角度,歧义又可以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

吴英才、李裕德合著的《现代汉语的歧义》则把歧义分为:词引起的歧义,简单词组的歧义, 复杂词组的歧义,句子的歧义, 修辞性歧义, 标点符号的歧义。

识别现代汉语中常见词语的多义与歧义

识别现代汉语中常见词语的多义与歧义

识别现代汉语中常见词语的多义与歧义现代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其中常见词语的多义与歧义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汉语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词语的多义与歧义,并提供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词语。

一、多义词的定义与特点多义词是指一个词语具有多个不同的意思。

多义词的特点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这给我们理解和运用词语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多义词的定义与特点。

1. 例子1:钢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钢笔来写字。

然而,钢笔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意思。

比如,在工业领域中,钢笔可以指代一种用钢材制成的工具。

这就是钢笔这个词语的一个例子,它具有多个不同的意思,需要根据语境来进行理解。

2. 例子2:银行银行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词语,它通常用来指代金融机构。

然而,在不同的语境中,银行也可以有其他的意思。

比如,在河流的一侧,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个银行。

这就是银行这个词语的另一个例子,它具有多个不同的意思,需要根据语境来进行理解。

二、多义词的理解与运用正确理解和运用多义词对于我们的汉语学习和日常交流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方法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多义词。

1. 上下文推断法在理解多义词时,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来确定词语的具体意思。

通过观察词语所处的句子,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信息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比如,在句子中提到了银行的金融服务,我们就可以确定银行是指金融机构。

2. 词语搭配法多义词在不同的搭配中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通过观察词语的搭配,我们可以确定词语的具体含义。

比如,在搭配中出现了“写字”这个动作,我们就可以确定钢笔是指用来写字的工具。

3. 查字典法当我们遇到一些生僻的多义词时,可以通过查字典来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字典是我们学习和使用汉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和运用词语。

三、歧义词的定义与解决方法歧义词是指一个词语具有多个不同的解释,这种词语常常会给我们的理解带来困扰。

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浅析

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浅析

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浅析
现代汉语中的歧义是一个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实际的交流中,它往往会引起误解,从而影响交流的有效性。

歧义是指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产生了不同的意义。

然而,目前,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歧义,原因有好几个。

首先,汉语是一种思维而非文字的语言,运用一些抽象的文字来表达比较复杂的事物。

其次,在汉语中缺乏规范体系,同一词语之间和用语之间也没有严格的范围、条件和普遍性。

最后,汉语本质上是一种变化无穷的语言,由于不受外力抑制,语言变化非常快,而且地域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会使不同地区的说法出现细微的差异。

因此,我们在使用汉语时要格外注意不至于因歧义而产生误解。

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歧义的词语,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把握不同的意思。

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歧义问题的研究,使歧义词语尽量准确地使用,同时及时进行修正,减少对交流的干扰。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

现代汉语中有关“歧义”的几个问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歧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时也许可能会贻笑大方,但有时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一、什么是“歧义”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说法”。

裘荣棠先生在《“歧义”浅析》里说过:“歧义就是一句话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

确切地说:“歧义”是一个短语或句子蕴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没有把确切的意思表达清楚,使人可以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理解。

例如:“热爱人民的军队”,当作偏正词组来看时,“热爱人民的﹨军队”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意思时指对人民有深厚感情的军队;当作一个动宾词组看,“热爱﹨人民的军队”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意思是热爱军队,因为军队是人民的。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歧义句和歧义现象,但有些歧义现象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来分辨,是可以排除的。

有时,标题上的歧义可以借助正文的容来排除。

对这样的歧义句,一般来说,是应该允许存在的。

积极地利用歧义,可以构成双关语或歇后语等修辞格,使言语生动。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在上下文无照应的情况下,使人不能分辨的歧义句就会给读者带来麻烦。

无疑,这会影响人们的交际和汉语纯洁健康的发展。

歧义并非现代汉语独有的现象。

古今中外各种语言中都有歧义现象,以法语著称的法语也不例外,只是情况各不相同罢了。

二、歧义是怎样产生的?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跟语言的表达者有关,表达者可以更换说法或利用上下文的交代照应来避免歧义。

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跟语言自身特点也有联系。

同一个人用某种语言(如,汉语)的某种句式来表达某个意思时有歧义而换用另一种语言(如,俄语)来表达,就可能没有歧义了。

歧义是怎样产生的呢?就语言的发展来说,歧义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现象。

[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

[论文]汉语歧义研究综述汉语歧义研究综述文章主题: 汉语歧义研究综述发表时间: 2004年04月10日 23时21分发表作者: 汉语学习发表内容:汉语歧义研究综述《汉语学习》,2001/04,41~50页尤庆学撰(武汉大学中文系)摘要:本文对四十年来的汉语歧义研究进行全面综述.在分类综述研究概况、歧义界定、歧义分类、歧义格式、歧义指数、歧义分化、歧义成因、消歧手段、意义优选和歧义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汉语歧义研究的地位和前瞻问题.关键词:汉语歧义;研究;综述;地位,前瞻一、研究概况吕叔湘、朱德熙先生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已注意到汉语歧义现象,举例分析了一些歧义实例,认为歧义是一种表达上的毛病,应当避免。

汉语的歧义研究始于赵元任先生用英语写成发表在国外的《汉语的歧义问题》(1959),(注:Ambiguity in Chinese,Studia SericaBernhard KarlgrenDedicata,Copenhagen,1959汉译见参考文献[78]。

)该文探讨了歧义界定、歧义分类、歧义成因、歧义分化、歧义消解和歧义度等重要问题。

文炼先生的《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1960)从语法的形式和意义既统一又矛盾的角度论及歧义现象。

朱德熙先生的《论句法结构》(196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化了歧义实例“咬死了猎人的狗”,用变换分析法分化了“屋里摆着酒席”。

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札记》(1965)(注:《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1960),《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论句法结构》(1962),《中国语文》第8、9期;《语文札记》(1965),《中国语文》第4期。

)论及“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类句子本身不能排除两解,是真正的“歧义”。

朱德熙先生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1978)对“的”字结构判断句的歧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并提出了“歧义指数”概念。

吴葆棠先生的《现代汉语词组歧义现象初探》(1979)对歧义问题有相当全面的论述,是国内首篇汉语歧义研究的专文。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

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引言现代汉语歧义现象是指在不同语境下,同一个词语或短语可能具有多个不同的含义,这给人们的交流和阅读带来了诸多困扰。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原因、具体表现、影响及解决方案,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汉语歧义问题。

背景分析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的出现,既与语言本身的特性有关,也受到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汉语词汇量大,且很多词语具有多个含义,容易造成歧义。

其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语言的用法和习惯可能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歧义。

此外,社会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也会对语言的解读产生影响,进而产生歧义。

具体解释现代汉语歧义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义性:很多汉语词语具有多个含义,且这些含义可能在某些语境下都能成立,从而造成歧义。

例如,“老板骂你了吗?”中的“骂”既可以理解为责骂,也可以理解为口语中的谩骂。

2、模糊性:某些词语或短语的边界不清晰,其含义可能因语境而异,导致读者难以确定其具体含义。

例如,“他有点儿像老师”中的“像”可以表示相似,也可以表示比拟,其具体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3、指代不明:当句子中出现代词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先行词,则容易造成歧义。

例如,“他打了他的老师”中的“他”可以指代打人者,也可以指代被打的人。

影响分析现代汉语歧义现象会对人们的交流和阅读产生不良影响。

首先,歧义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丢失或误解,影响交流的准确性。

其次,歧义可能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使其难以理解文本的真正含义。

此外,歧义还可能引发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困扰,对语言教学产生一定影响。

解决方案为了减少现代汉语歧义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语言学习: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和对语言的准确理解有助于减少歧义。

通过深入学习词汇的用法、搭配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避免歧义的产生。

2、提高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上下文,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词语或短语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