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营养学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禽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氮校正代谢能:代谢能受体内氮沉积的影响,为了比较不同饲料的代谢能值,
应消除体内氮沉积量对代谢能值的影响,即将实际代谢能测值校正到氮沉积为零时的代谢能。
主要用于家禽
2、内源尿能: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的能量
3、必需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体外摄入,或通过体内的特定先体物质形成,对正常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的脂肪酸。
4、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氨基酸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种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该氨基酸被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5、支链氨基酸:为碳链中有分支的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6、寡聚糖:又叫低聚糖或寡糖,是指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
链的一类糖。
7、金属蛋白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盐与氨基酸或和部分水解蛋白质进行螯合作用形成的产物。
由蛋白质水解成的游离氨基酸或小肽与无机盐以1:1摩尔比键合,如蛋白锰。
8、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作用的有机物质。
9、益生素:可直接饲喂动物并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疾病、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效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
中国也称作“微生态制剂”
10、维生素拮抗物:阻止或限制某些维生素被动物利用的物质。
11、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
的那部分热量。
12、有效能:是指动物用于食物消化吸收及其终产物转化用于维持和生长(生产)(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的各种生化代谢过程的可利用能量。
13、必需氨基酸: 体内不能合成或者能够合成但合成数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
14、理想蛋白质:饲粮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所需要的氨基酸比例完全一致。
15、电解质: 在营养学中,电解质指在代谢过程中稳定不变的阴阳离子。
生理体液中的电解质参与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水的代谢,电解质平衡对动物正常生理活动十分重要
16、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
17、类维生素:不同程度具有维生素属性,但不能证明是维生素的物质。
二、填空题:
1.热增耗产生的主要原因:⑴消化过程产热,消化道运动产热。
⑵营养物质的代谢做功产热。
⑶营养物质代谢增加了不同器官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
⑷肾脏排泄做功产生热量。
⑸饲料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2.纤维的理化性质:持水性、结合能力、阴阳离子交换能力、粘性、表面活性、可发酵性
3.维生素的额外添加作用:抗应激作用、增强免疫作用、改善畜产
品品质作用、调节脂肪代谢作用、缓解霉菌毒素毒性作用
4.粪能主要来源:未消化的饲料养分、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消化道分泌物、消化道脱落细胞
5.酶制剂的作用机理:直接分解底物,供给机体营养、去除抗营养因子,改善消化机能、激活内源酶分泌,补充内源酶不足、参与动物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血液中某些组分
6.影响代谢能的因素:ME = 总能-粪能-尿能-气能
⑴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粪能)
⑵碳水化合物含量(气能)
⑶蛋白质水平(尿能)
⑷AA含量及平衡状况平衡(尿能)
(5)饲料抗营养因子及毒素(粪、尿能)
7.共轭亚油酸作用:抗癌、抗心血管疾病、加强动物的免疫反应、减少体脂、增加肌肉和骨骼重量、增加脂肪硬度
8.寡糖的作用机理:选择性地促进有益菌的增殖、吸附肠道病原菌,阻止其定植,促进其随粪便的排泄、刺激免疫反应、能量效应
三、简答题
1.简述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功能。
必需脂肪酸(EFA):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EFA的生理功能:1.EFA是细胞膜,线粒体等生物膜性结构的主要成分,参与磷脂的合成。
2.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的不通透性。
3.与胆固醇结合促进胆固醇在体内的运转。
4.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5.与精子形成有关。
2.简述理想蛋白的概念与涵义。
理想蛋白的概念:饲粮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所需要的氨基酸比例完
全一致。
其涵义包括:
(1)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具有最佳平衡比例关系
(2)各种必需氨基酸及非必需氨基酸或供给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氮源对动物具有相同的限制性。
(3)生物学价值高(100%)
(4)保证最适当的完整蛋白质(或寡肽)与游离氨基酸的比例。
3.为什么需要提高家禽饲粮中维生素的添加水平?
(1)遗传育种,动物的生产潜能大幅提高。
畜禽抗病能力增加的要求。
(2)畜禽抗应激的要求(3)日粮的营养物质浓度提高及采食量下降
(4)食品安全(5)畜禽产品质量的提高
4.简述生理体液中电解质的功能以及其平衡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性。
在营养学中,电解质指在代谢过程中稳定不变的阴阳离子。
生理体液中的电解质参与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水的代谢,电解质平衡对动物正常生理活动十分重要.生理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直接受饲粮电解质平衡影响,因此,饲粮电解质平衡可影响动物的代谢过程、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5.简述酸化剂的作用机理。
(1)降低日粮和胃中pH值,促进胃蛋白酶原转化为有活性胃蛋白酶(2)调节胃排空速度,促进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3)通过降低胃肠道的pH值,调节胃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和杀灭有害菌(4)抗应激,提供动物应激时的能量所需(5)有机酸可与Ca和P等矿物元素发生螯合作用,促进其吸收(6)改善日粮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的采食量(7)饲料保藏作用丙酸和丙酸钙—防霉剂
6.简述抗生素的副作用。
(1)抗生素的滥用引起动物内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2)抗生素的使用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因而其治疗疾病的疗效越来越差(3)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使畜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导致动物发病或死亡(4)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直接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
7.简述可溶性非淀粉多糖降低饲料营养价值的机理。
(1)增大食糜的黏滞度,减慢流通速度,降低动物的采食量(2)减少消化酶与底物结合的机会,甚至可与消化酶结合从而降低其活力,妨碍饲料的充分消化(3)改变肠道形态,增加肠道黏膜的厚度,减弱营养素的扩散和吸收(4)增加肠道微生物繁殖,与宿主竞争饲料中的营养素;还可能产生毒素,影响宿主健康;微生物分解胆汁酸盐,妨碍脂肪吸收
8.支链氨基酸包括哪几种,简述其生理功能。
支链氨基酸(BCAA)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1)在特殊生理时期氧化供能 BCAA在体内分解产生ATP的效率高于其它AA,尤其在特殊生理时期(如饥饿、泌乳、运动),其氧化量和氧化速率提高。
(2)调节AA与蛋白质的代谢亮氨酸是骨骼肌和心肌中唯一可调节蛋白质周转的AA,其代谢产物α-酮异己酸与β-羟基-β-甲基丁酸也具有调节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3)影响母畜的泌乳和繁殖
(4)影响动物的免疫反应与健康
四、论述题
1.论述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制品应具有的条件。
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员或其促进物质制成的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
作用机理:从微生物作用方式的角度:优势种群说、微生物夺氧说、膜菌群屏障说 从微生物代谢方式的角度:产生乳酸、产生过氧化氢、防止产生有害物质、合成酶类、合成B族维生素、产生抗生素类物质、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
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制品应具有的条件:(1)应是非致病性的和无毒的(2)应是能对宿主动物在提高生长率或抗病力方面产生有利影响(3)应是活的微生物,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数量(4)应能在肠道环境中存活繁殖,并进行代谢,并且具有抗逆能力(5)应能在生产现场条件长期储存,并保持好的稳定性和存活率
2.论述粗纤维的三层含义,并从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分析纤维在动物营养中的
作用。
1.日粮纤维是一种具有特殊营养生理作用的复合成分;
强调:(1)日粮纤维的化学组成不一致(2)总体营养生理作用不等于个体之和(3)日粮纤维具有生物学活性,不是惰性物质
2.日粮纤维的组成:
基本来源和组成分
(1)植物细胞壁结构性成分:1结构性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植物细胞壁结构性成分2.非碳水化合物成分:木质素
(2)非结构成分:1.多种来源的多糖:非消化多糖、树胶、植物粘胶、藻类多糖等2.与纤维紧密联系的物质:植酸及盐表皮层物质,细胞壁蛋白质(羟
脯氨酸)、维生素、芬香物质、非代谢糖类(棉籽糖)等
(3)日粮纤维的分析方法应以全面反映日粮纤维定义的上述两层含义为原则,并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快速、重复性强的特点
有益作用:(1)是草食动物的主要能源来源,可满足维持需要。
(2)体积大,吸水性强,可填充胃肠道,产生饱感。
(3)粗纤维对胃肠道具有刺激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
(4)稀释作用。
有害作用:细胞壁含量高,不利于酶的消化作用。
这几个题是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老师说会考的题(答案不全面自己再找找)1.哪两种矿物质元素在哪个层面相互协同或拮抗?
(这题自己找吧)
2.净利用率是怎样得到的?如何实验测得?
通过代谢平衡试验测定利用率。
①净利用率。
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受摄入量的影响,为了消除这一影响,可根据两组平衡试验的结果计算净利用率,公式如下
式中:R1、R2、I1、I2分别为第1(或第2)组动物体内的待评定元素的沉积量及摄入量
②相对利用率。
可根据平衡试验获得的某元素沉积量或与该元素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或动物的生产性能等指标,比较含该元素的待测物质与所选含该元素标准物在元素含量相同条件下的效应,便得出相对利用率
3.净吸收率中的內源部分是怎样求的?
内源排出量(E)采用禁饲法或纯合日粮法或采用梯度回归法以及差量法求的;测定元素的净吸收率必须了解动物的内源排出量。
测定矿物元素的内源排出量一般需用同位素示踪法,即在给饲动物含待测元素日粮的同时向动物血中注入该元素的同位素。
待饲喂的饲料未达到小肠前和血中的同位素达到平衡后,测定血、尿、粪中的放射活性。
通过下式可计算粪中内源排出量及元素的净吸收率(%)。
该方法用于常量元素较准确。